盧曄英
近年來,隨著世界合唱活動的日益頻繁,中國的群眾歌詠活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各級各部門紛紛舉辦各類合唱比賽,大力推動中國合唱事業(yè)的發(fā)展。比如,文化部的“群星獎”、央視的“青歌賽”、中國音協(xié)的“金鐘獎”和教育部的“大學生藝術節(jié)”均把合唱比賽納入其中。在這種形勢的推動下,全國各地紛紛組建各種類型的合唱團,當然,各高校也不例外,紛紛組建了學校合唱團,積極參加校際合唱比賽,有的學校甚至把合唱團直接推向了世界合唱比賽。
然而,盡管中國的群眾歌詠活動辦得如火如荼,各合唱團也都熱情高漲,中國的合唱水平與國外合唱團體相比卻仍有差距。就以2010年7月在浙江紹興舉行的世界合唱比賽來說,雖然472支參賽隊伍中,來自中國的合唱團體就占到了276支之多,然而,在代表最高等級的錦標賽總計決出的20個組別的冠軍中,作為東道主的中國卻只拿了一座冠軍獎杯。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得不思考:中國合唱團為什么會失???我們的合唱排練存在著什么問題?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作者認為高校合唱團作為合唱事業(yè)的生力軍,直接影響和推動著中國合唱事業(yè)的發(fā)展。我們能培養(yǎng)出多少高水平的高校合唱團員,就意味著向社會播撒多少優(yōu)良的合唱種子。因此,我對高校合唱排練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接下來,我就以高校合唱排練為例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
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究,我認為要想培養(yǎng)出一支高水平的高校合唱團,離不開以下四個方面。
一、高校合唱團的組建
一個合唱團能否成功,與是否科學合理的組建是密不可分的。而高校合唱團的組建則應以高校學生的實際為出發(fā)點,在不影響學生學習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高校合唱團的組建有以下三個要點:
1. 合唱團員的招收與聲部安排
高校合唱團員的招收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學校音樂專業(yè)的學生,這些學生有一定的音樂基礎,且正處在專業(yè)訓練期間,所以在招收時淘汰率很低,一般只淘汰那些聲音條件較差的非聲樂專業(yè)學生。分配聲部時應該把他們分別安排在各個聲部,以便在各個聲部中起帶頭作用。另一部分是非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招收時應著重考查學生的樂感,不管是音準還是節(jié)奏感太差的學生都不應該被招收進來。在安排聲部時則應考慮到學生的音域,特別是高聲部的團員,必須是嗓音條件較好且能達到一定音高的學生。
2. 合唱團員的入團考核
合唱團員的入團考核可以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驟要求學生完整地演唱一段歌曲,以考查學生的整體音準和節(jié)奏感。第二步驟是經(jīng)過簡單的二聲部練習后,要求每個學生在高聲部同時發(fā)音的情況下唱出一句二聲部練聲曲的低聲部,目的是考查學生的聲音層次感和抗干擾能力,因為聲音層次感和抗干擾能力強的學生更適合被安排在內聲部。
2. 合唱團員的常規(guī)管理
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對于已經(jīng)加入合唱團的學生,如果沒有實行確實有效的管理,必將成為一盤散沙,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合唱團的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考勤方面,應有嚴格的考勤制度,即每次排練都要登記出勤情況,對于缺勤次數(shù)太多的團員可以通過考查排練內容來決定是否繼續(xù)留用。其次是排練紀律方面,應要求團員在排練場地內不得有隨意走動、交談、打電話等影響排練的行為。
二、排練時間的合理安排
由于高校合唱團的成員是來自不同專業(yè)、不同班級的學生,他們的上課時間和休息時間各不相同,因此在排練時間的安排方面應考慮到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盡量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另外,在安排高校合唱團的排練時間時還應考慮其長期性,不能有臨時抱佛腳的心態(tài),否則根本無法提高合唱團的演唱水平,更不用說參加什么世界合唱比賽了。
三、合唱排練質量的提高
合唱排練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合唱團的演唱水平,所以,提高合唱排練的質量是每一支合唱團成立之后最重要的任務。而高校合唱團由于人員的定期流動,每位團員在團里的時間都不是很長。因此,提高合唱排練的質量對于高校合唱團來說顯得更加重要。
要提高合唱團的排練質量,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 合唱排練內容的選取
合唱排練內容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合唱團員的學習熱情、配合程度和演唱水平的提高速度。因此,在為合唱團挑選排練內容時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選擇優(yōu)秀合唱歌曲。因為優(yōu)秀合唱歌曲不僅在和聲編配方面更為合理,而且和聲的進行更具連貫性,旋律通常較為動人,歌詞也較有內涵。這些因素對合唱團員的學習熱情影響很大,因為和聲編配的好壞影響到和聲的聽覺效果,好的聽覺效果讓人越聽越想聽,團員們當然愿意為“享受地聽而用心地唱”了。而和聲的進行則影響到團員們唱起來是否拗口,不用說,誰都不會喜歡唱拗口的歌。
其次,要選擇難度適中的合唱歌曲。由于高校合唱團人員的流動性,團員的演唱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在選擇歌曲的難度方面要考慮到既不能讓新團員吃不消,又不能讓老團員厭煩。應以全團的平均水平為基準,選擇中等偏難的曲目。這樣,既可以讓老團員起帶頭作用,又能使新團員有所提高。
另外,在為高校合唱團選擇排練內容的時候,還應考慮到團員的年齡特點,多選擇富有朝氣且朗朗上口的合唱歌曲。讓學生在歌曲的感染之下,情緒更加高漲地投入到合唱排練之中。
2. 合唱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與專業(yè)水平
關于合唱團的指導教師,很多人認為只要專業(yè)水平夠高就行,其實不然,指導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也是影響合唱排練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據(jù)了解,很多合唱團員都坦言自己對合唱的熱愛程度受到了指導教師的影響,一位執(zhí)著于合唱事業(yè)的指導教師能把他對合唱的愛帶給每一位合唱團員。同時,合唱教師在排練時是否既嚴格要求又輕松愉快,也是合唱團員是否愿意繼續(xù)堅持參加排練的關鍵。
話說回來,合唱教師的專業(yè)水平當然是影響合唱排練質量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關于合唱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我們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首先,合唱教師自身的樂感要好。一位樂感好的教師能夠在排練時更好地把握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緒的變化,并且更加及時地糾正學生在演唱過程中出現(xiàn)的音準和節(jié)奏方面的錯誤。其次,合唱教師要有良好的引導方式。好的引導方式可以對排練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別是面對難點時,教師如果能夠化難為易,就可以大大提高排練效率,增強大家的自信心。另外,合唱教師要有較強的音樂理解力和二度創(chuàng)作能力。因為,合唱教師首先要能夠理解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在不違背作家創(chuàng)作意圖的基礎上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音樂處理”。這種“音樂處理”必須能夠更好地表現(xiàn)原作品的音樂內涵,使作品更趨完美。然而,有些教師為了標新立異,隨意改變原作品的力度、速度和對比方式,這樣的做法只能使作品變得不倫不類,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其效果反而降低了合唱排練的質量。
3. 合唱團員的素質訓練
有些合唱教師在排練時只顧埋頭苦干,專注于當前所練習的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和音樂處理,忽略了合唱團員的素質訓練。結果很多團員連合唱是什么,該怎么唱都不知道,就開始拼命地唱。弄得每次排練都感到非常吃力,效果還不盡如人意。
其實,對合唱團員進行必要的素質訓練,可以使團員的音樂理解力和音樂表現(xiàn)力得到提高,逐步減輕合唱教師的工作難度,從而更好地提高合唱排練的質量。
關于合唱團員的素質訓練,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進行。
第一,要向團員強調“和諧、統(tǒng)一”這一理念在合唱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團員不能突出個人的聲音,要學會控制自己的音亮和速度。
第二,要向團員強調“傾聽”和“感受”在合唱中的作用,要求團員通過傾聽來感受音樂,從而更好地表達音樂。
第三,要幫助團員學會看懂指揮的提示,特別是像“弱起、跳音、漸強、漸弱、突強突弱”等具有一定難度的地方,要先向團員解說某個動作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再把該動作運用到歌曲的指揮當中。
第四,在歌唱過程中遇到音準和節(jié)奏難點時,要及時指出并教給團員解決的方法。
第五,在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時,可以結合歌詞內容,向團員簡單解釋該處理對情感表達所起的作用,引導團員通過理解歌詞內容來理解音樂處理,從而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緒。
四、適當安排藝術實踐
藝術實踐是合唱團的動力,因為人的表現(xiàn)欲是與生俱來的,沒有一個合唱團員愿意只練不演。相反,大家都會為了更好地表演效果而更加努力地練習。所以應當適當?shù)匕才乓恍┧囆g實踐活動,給團員一個展示的平臺,使團員在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能夠看到自己的練習效果,進而對接下來的排練更有信心。
綜上所述,不論是科學合理地組建、管理高校合唱團,還是因地制宜地安排合唱排練時間;不論是精心挑選合唱排練內容,還是認真、細致地進行排練,其目的都是要通過高校合唱排練,為中國培養(yǎng)出更多高質量的合唱團員。我們要讓團員們在參加合唱排練時,不再只是糊里糊涂地跟著教師的指揮走,而是在了解合唱的實際含義之后,能夠真正地感受到合唱的魅力,更加深刻地理解合唱的表現(xiàn)形式以及合唱在詮釋音樂時的獨到之處。我們要讓團員們在走出高校合唱團時仍對合唱念念不忘,情不自禁地把合唱的理念傳播到社會各界,讓更多的人了解合唱、熱愛合唱、享受合唱,進而使中國合唱事業(yè)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