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友者
元代的私人收藏風氣較之兩宋更為興盛,社會上參與書畫市場的群體面更廣。除了大長公主、柯九思、鮮于樞、趙孟頫等貴族和重臣身份的藏家外,在江南地區(qū)還涌現(xiàn)出了眾多的普通平民藏家,留下了如周密的《志雅堂雜鈔》、湯允漠的《云煙過眼錄續(xù)集》之類記錄所見書畫古玩等藏品的書籍著作。
同時,元朝繼承了南宋與金內府的大量藏品,宮廷書畫異常充足。再經過數(shù)代帝王的擴充,到元后期的文宗天歷、寧宗至順年間,內府藏品可說是元—代最盛。文宗圖帖睦爾為元代最重視文藝的統(tǒng)治者之一,史載能親自動手作畫。他在位時收納了一批文人畫家,委以各種官職,給予優(yōu)厚待遇,讓他們能集中精力安心地去創(chuàng)作。
不僅如此,元朝亦設立秘書監(jiān)來管理和收藏書畫古物,并建立了儲存與鑒賞古玩字畫的奎章閣,設鑒書博士等職專門負責書畫藏品的歸類鑒定。而柯九思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鑒書博士,這在書畫鑒藏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現(xiàn)象。
柯九思與奎章閣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號丹丘、丹丘生、五云閣吏,浙江臺州仙居人,江浙行省儒學提舉柯謙(1251—1319)子,為奎章閣的首位鑒書博士。他與元文宗是知交,關系甚好。文宗皇帝曾下令“凡內府所藏法書名畫,成命鑒定”,特指定其負責宮廷所藏金石書畫的整理與鑒定。
供職于奎章閣的諸臣多為當時名儒,除了核心人物柯九思外,亦有書家兼畫家的授經郎揭溪斯、虞集等。極有名望的虞集和柯氏常在奎章閣鑒賞歷代書畫名跡,并在上面書寫題跋,陶宗儀《輟耕錄》有載:“文宗之御奎章日,學士虞集、博士柯九思常待從,以討論法書名畫為事時授經郎揭溪斯也在列,比之集、九思則稍疏?!弊詮挠辛丝麻w后,文宗差不多每天都與柯九思見面,虞集的文字中記錄下了文宗頻頻留戀奎章閣的情況:“幾無一日而不御于斯,于是宰輔有所奏請,宵密有所圖回,爭臣有所繩糾,侍從有所獻替,以次入對,從容密勿,蓋終日焉?!笨梢哉f,其時的內府書畫鑒藏是和文宗、虞集、柯九思等人在奎章閣的活動密切相連。
奎章閣建于天歷二年(1329)二月。起初它是作為文宗皇帝召集儒臣商討政事的場所。虞集在《皇圖大訓序》中說:“天子作奎章閣,延問道德,以熙圣學,又并藝文監(jiān),表彰儒術,取其書之關系治教者,以次摹印。”這是奎章閣初期的一大作用。此后,奎章閣的主要功能是為元皇室重新整理和儲藏書畫,鑒定真?zhèn)蝺?yōu)劣,以及負責收訪古玩書畫。當時奎章閣的大部分珍品來自內府秘書監(jiān)收藏。在“奎章閣學士院”下,還設立了“群玉內司”,時為禮部尚書的書法家康里嘎嘎就兼領過群玉內司。群玉內司所管理供御覽或鑒辨過的圖書秘玩古物,屬內府秘書監(jiān)收藏的一部分,需送回原收藏處。不過這些經鑒賞后的書畫藏品,都會有相應的鈐印和加跋。
從存世的畫作來看,曾經柯九思鑒定的元內府書畫名作共計有二十余幅,而所鑒定的法書則多達六十余件。這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其在擔任奎章閣職務的功績??率先舞b書博士的時間其實并不長,據(jù)遼寧省博物館藏《晉人書度尚未書曹娥碑墨跡》卷后歐陽玄跋:“金源忽石列希元、武夷詹天麟、長沙歐陽玄、燕山王遇,天歷三年正月二十五日丁丑同。是日賀敬仲有鑒書博士之命?!笨梢娖淙温殨r間是十分明確的??麻w的鼎盛時期,當是柯九思在閣之時。從現(xiàn)存藏畫目看來,奎章閣收藏品中,以天歷年間藏品居多數(shù)。由此可知,奎章閣的書畫收藏活動,與柯九思是分不開的。
奎章閣的書畫藏品十分豐富,但大都為唐、五代、北宋的名畫,南宋院體畫則在摒棄之列。這是因為元代以趙孟頫蘊藉古意的藝術旨趣為主流,尤其排斥近代畫體,這成了奎章閣書畫收藏活動指導原則。
那么,元代奎章閣的書畫到底有多少呢?據(jù)王惲《書畫目錄》自序云:“至元丙子春正月,江左平。冬十二月,圖書、禮器悉送京師,敕平章太原張公兼領監(jiān)事,仍以故左垂相忠式史公子杠為之貳。尋詔許京朝士假觀。予適調官都下,日飽食無事,遂與左山商臺符叩閣,披閱者竟日,凡得三百余幅。”這是他與時任監(jiān)察御史一個名叫商臺符的官員一起披閱秘閣法書名畫,目識手記而得的。當時所記法書一百四十七件,名畫八十一件,總數(shù)二百二十八件。其中有閻立本、顧愷之、吳道子、王維、李思訓、黃筌、李公麟、趙估等歷代書畫名家的作品。王所記有詳有略,流傳至今的法書有孫過庭《書譜》卷、懷素《自敘》卷、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列傳》卷等,名畫有顧愷之《洛神賦圖》、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即在其所見之列。而這僅是所看到的南宋秘府藏品的微小一部分,從中可以窺見其藏品的富足。
奎章閣時代的柯九思,已開始注重魏晉法書的收藏,并且格調頗高??戮潘荚谠r,曾有元文宗御賜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此事在董其昌的《洛神賦十三行補》中有提到:“如此真跡,入宋御府,有德壽題。元文宗復得之,以賜柯九思,有趙子昂跋云:見此如岳陽樓親聞呂祖吹笛,自此可以稱量古今之書矣??戮粗贇w之喬簀成,多元人贊詠?!笨芍詹剡^此帖。后柯氏對王羲之的《蘭亭序》情有獨鐘,賞鑒過各種藏本,如至順四年(1333),柯九思曾題《五字損本蘭亭》:世傳蘭亭石刻甚多,如月印干江在處,可愛葉世昌考之備矣。此卷五字镵損本,紙精墨妙,又有僧隆茂宗所畫蕭翼賺蘭亭圖于后,誠為佳玩。至順四年十月柯九思跋。
事實上,柯九思所藏的很多法書都與奎章閣有著深厚的淵源。天歷元年二月,文宗命柯九思取其家藏之寶《曹娥碑》進呈內府。兩個月以后,因柯九思善于鑒賞,精于辨別而賜還,并命時任奎章閣侍書學士的虞集題記,當時大學士忽都魯彌實和授經郎揭奚斯等都在場。然對柯九思贊賞有加的文宗,又于天歷三年(1330)正月十二日命柯九思將《定武蘭亭五字損本》進呈,御覽之后甚為歡喜,并親識“天歷之寶”以賜還。而就在同一天,文宗亦將王獻之《鴨頭丸帖》賜于柯九思以示信任。十三天后,賞李成《寒林采芝圖》,并“特賜牙章,得通籍禁署。念謙善教子,錫碑名訓忠,敕虞集為文旌之”??磥砜戮潘嫉拇鍪欠峭瑢こ5模识寄隆惰F網(wǎng)珊瑚》稱:“柯博士九思在文宗朝最受知遇?!鳖l繁的進呈行為,證明了柯九思在元文宗時期內府收藏的重要地位,而多次賞賜書畫則是元代朝廷促進了私家收藏的最好例證。
然而皇帝對柯九思的過于恩寵,引起了蒙古貴族內部官僚的嫉妒。明代金石學家都穆《題虞文靖公隸書》對此有詳細的闡述:“(至順三年)五月文宗將有上都避暑之行,九思乘間白曰 ‘……愿乞補外以自效。文宗慰之:‘朕在,汝復何憂。翌日,納印請去。文宗復詔而諭之:‘朕本意留9即而欲伸言者路,已敕中書除外,卿其少避,俟朕至京宣汝矣?!袝垢裨t不行,九思遂流寓吳東之胭脂橋。八月文宗卒于上都?!鄙硖幑賵龅目戮潘加捌蜓a外以自效”都不行,后遭御史臺臣參劾,指責柯九思:“性非純良,行極矯譎,挾其末技,趨附權門?!庇谑牵戮潘急悔s出宮廷,自此宣告結束短暫的仕途生涯。
柯九思為至順三年(1332)五月去職南下,流寓松江姻脂橋。至元五年(1339)柯氏曾回轉故鄉(xiāng)仙居,并“每憶大都,皆不堪往事。”一老道請他作畫吟詩,而當時心情不佳的柯氏,卻以“山不入目不能畫,水未入懷不能吟”為由婉言謝絕。至正三年(1343)十月,柯氏暴卒于蘇州,年僅五十四歲。
書畫的收藏與鑒定
柯九思出身于文人世家,自從少年時期就隨父出入文人藏家之門。此后四處游歷,在江南的藏家里觀賞了大量的法書名畫,耳濡目染之中既培養(yǎng)了收藏的興趣,又訓l練了其鑒賞眼力。并開始收藏,曾得晉人的《黃庭內景經》真跡,于是命名其室為“玉文堂”。
從年輕時,柯九思就開始有意收藏書畫。他的一些藏品除了皇帝賜于之外,很多是購買而來的。這方面例子很多,如早在1 333年柯氏南還時,其好友甘立在送別詩中就說他“好買扁舟載圖畫”,反映出了柯氏此時收藏的重點主要集中于名畫,而且數(shù)量也不小。因此,他有意把自己與米芾相提并論。在三十歲時,就自稱“庋藏書畫以米家畫舫相比”。
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其交易方式亦十分多樣化,除了去市場購買之外,柯九思也有過以書換畫的動作。他曾從康里崾崾處換得董源《水石幽禽圖》,以示珍藏。此外,也有別人贈送而來。為了酬謝,柯氏偶爾也會回贈書畫給他人。如至正二年(1342年),他五十三歲時,曾畫過一幅竹圖,派人送寄給友人張德常,圖上的題識透露了與正臣的一次交游:至正二年壬午九月,仆與高昌正臣游張公洞天,張德常期而不至,殊懷其人不禁清興,故作墨竹以寄之,前奎章閣鑒書博士丹丘柯九思識。而他的另一幅畫作《晚香高節(jié)圖》也是為好友高昌正臣所作的,畫作上有虞集的題跋。其實這種彼此相贈的交易方式在當時已是十分的流行了。
到了后期,柯氏則更注重于名畫的收藏,開始相繼讓出法帖。據(jù)文獻所記,柯九思收藏古玩書畫藝術品的范圍很廣,他“多蓄魏晉法書,至宋人書,殆百十函”??梢哉f從魏晉二王至唐宋元的歷朝大家字畫,各種流派無所不有。對這些藏品,柯氏皆細心研究,用于藝術創(chuàng)作,收藏頗多??戮潘际詹剡^一些除上面提到過的《曹娥碑》與《定武蘭亭五字損本》等名帖外,還有晉人《黃庭內景經》、王獻之《鴨頭丸帖》、林藻《深慰帖》、蘇軾《天際烏云帖》、黃庭堅《動靜帖》、《荊州帖》和米芾《拜中岳命詩卷》等。
不僅書法作品,且經柯九思收藏的名畫更為可觀,并大都為精品。唐韋偃《雙騎圖》、隋鄭法士《讀碑圖》、唐張萱《明皇出騎圖》、宋人《溪山行旅圖》軸、米芾《春山瑞松圖》軸、揚無咎《四梅圖》、趙孟堅《歲寒三友圖》等都是其藏品??率喜粌H僅局限于唐宋名畫,元代前輩畫人的作品也在他收藏之列。如趙孟頫《秀石疏林圖》、《秋郊飲馬圖》、任仁發(fā)《二馬圖》、何澄《歸莊圖》、方從義《惠方舟行圖》、曹知白《遠山疏林圖》都為其收藏,這些作品都不失為中國繪畫史上的名跡。
作為一名鑒藏大家,柯氏的收藏用印頗多。我們在眾多的古代畫作中,都可以看到他各式的印章。其印主要有“柯九思”、“柯氏敬仲”、“丹丘柯九思章”、“敬仲書印”、“柯氏真賞”、“柯氏秘笈”、“訓忠之家”等朱文??;“柯氏私印”、“丹丘生”、“任齋”等白文印,“玉堂柯九思私印”葫蘆朱文印??v觀歷代書畫名跡,可以發(fā)現(xiàn),凡鈐有柯氏印章的書畫作品,一般多為真品,并相當一部分為精品,可以看出其鑒賞的水平。
柯九思不僅富收藏,更精鑒賞。作為一名元朝得寵的臣子,他出入朝野,飽覽眾多的公私收藏,許多文人甚至普通民眾都邀請他鑒定藏畫,由此逐漸樹立起較高的威望??率鲜詹氐摹恫芏鸨妨畛绑@嘆,虞集贊曰:“敬仲家無此書,何以鑒天下之書耶?”他用書畫家的眼光去評價繪畫,是富有說服的。
縱觀古代書畫名跡的題跋,可以看出柯氏是精于鑒賞唐宋名畫的,其題識唐宋名畫達四、五十之多。他本人作為書畫家,故能從技法上揣摩作品的風格,評定真?zhèn)?。對于柯氏的善鑒,早已是為人稱頌的。倪瓚對其鑒賞之才贊嘆萬分:“吟詩作畫頗不惡。圖書寶玉薄鼎觶,文彩珊瑚光錯落。自許才名今獨步,身后遺名將誰托。蕭蕭煙雨一枝寒,呼爾同游應何如?”另一位明代鑒藏大家董其昌也對此表示服膺,可知柯九思的鑒定是具有相當?shù)臋嗤浴?/p>
在柯氏看來,收藏與鑒賞不可缺一,多見方能多識。他鑒定書畫,憑借的是大量的實踐經驗和豐富的學識,從而令人信服。他對自己的鑒賞能力非常自信,以充分的經歷和學養(yǎng)展示其獨特的魅力,博得了廣泛的好評。
從存世畫目來看,曾經柯氏鑒定進入元內府的名畫就有二十余幅。赫赫有名的閻立本《步輦圖》卷、關仝《關山行旅圖》軸、傳李成《茂林遠岫圖》卷、趙佶《芙蓉錦雞圖》軸、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都在此列。毋庸置疑,柯九思對書畫鑒定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正因為如此,明代造假高手張?zhí)╇A在他一手炮制的《寶繪錄》中,偽造柯氏詩文題跋凡七十五篇,企圖蒙蔽世人。數(shù)量之多,在該書中當屬首位。這正從另一側面反映出柯九思的鑒藏成就在明清書畫藏家心目中的地位。
柯九思在長期的鑒藏實踐中,造就了為世人驚嘆的眼力。他在審定李成《讀碑窠石圖》時說道:“予謂筆墨備有神妙兩到,于此本見之矣。前人稱山水者必以成為古今第一,信不誣矣,宜乎評者以此本第居神品上上云?!贝送?,他亦十分精通和偏好文同、蘇軾墨竹畫的鑒別,一眼以定真?zhèn)?,有著獨特的見解和體會。他題文同《竹枝卷》指出:“仆平生篤好文筆,所至必求披玩,所見不啻數(shù)百卷,真者僅十余耳。其真?zhèn)慰赏?。文蘇同時,德業(yè)相望,墨竹之法親授彭城,故湖州之竹多雪堂所題。若必東坡題志而定真?zhèn)?,則膠柱鼓瑟之論也。此卷文畫蘇題,遂成全美?!辫b賞之辭一針見血,毫無空洞之嫌,令人信服。
柯氏鑒定古畫的方法眾多,有時他會憑借直覺來作跋。也有根據(jù)對象的畫風與筆墨,并結合史料進行綜合判斷的。他為學博大精深,能借助于文獻進行論證,盡量做到旁征博引,確保鑒識基本無誤。他相當尊重前人的鑒定態(tài)度,十分佩服古代鑒家的才能。在收藏古代大師作品的過程中,非常仔細地閱讀每一幅畫帖,探究它的風格尋找鑒定的依據(jù)。
鑒藏家之間的交游與雅集
柯九思在收藏書畫活動的期間,與同時代的許多詩人學者、書畫家、收藏家有著廣泛的交往,如虞集、朱德潤、趙雍、顧瑛、楊維楨、倪瓚、陸友仁、張雨等,他們舉辦各種的書畫雅集,飲酒對詩,這樣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其鑒賞水平的提高,無疑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因素。
自元統(tǒng)元年(1333)柯氏流寓蘇州以后,便時常來往于無錫、昆山、宜興、杭州一帶,與當?shù)氐臅嬭b藏家交往頗深。他們經常會舉辦一些聚會來探討詩書畫藝。元統(tǒng)二年,在吳門姚文奐家的一次宴會中,柯九思即席為姚氏所藏《平臺寒林圖》題詩。而作為其好友的顧瑛向柯氏索題《梅竹圖》。兩年后,顧瑛又以詩“溪上東風楊柳絲,淺紅初上海棠枝,載取山公同一醉,風流不減習家池”,招柯九思與姚文奐到他的住所,可見二人的感情。
柯氏與顧瑛相交至深,二人唱酬日頻,書函往來不斷,所謂“愛君談笑俱清絕,昨日相逢是幾回”的詩,即柯九思寄語顧瑛之句。而顧瑛愛其詩,于所輯《草堂雅集》大量收入柯氏詩文,并作序:“柯九思,字敬仲,天臺人。由太學轉官,仕至奎章閣鑒書博士。當天歷間,與虞、李諸公特被顧遇,尋歸老江南。與予為忘年交,凡予所藏書畫多所題品”。二十年后的顧瑛,因懷柯九思而作詩:死別丹丘老,于今二十年。似看顏色在,因有圖畫傳。庾嶺一枝雪,洪園數(shù)畝煙。今人春雨里,相對泣嬋娟??晒乔樯钜忾L。
像以上的雅集活動柯氏經常參加。當時各類的書畫雅集非常之多,其中較有名的是玉山雅集。正如《元詩選》柯九思傳所記:“及老歸松江,時往來玉峰吳間,與玉山諸君宴游?!碧貏e是在后至元六年(1340),柯氏時常往來于玉山雅集,與顧瑛、張翥、楊維楨、于立、黃公望、倪瓚等文人把酒吟詩,其間柯九思給漁莊作記,為書畫樓題詩,有《題從子倫寫生芍藥于玉山佳處》、《玉山書畫樓》等詩留傳至今。同時他還動手繪畫,并作《云松圖》等多幅畫作。
然到至正八年以后,玉山雅集進入繁榮期,參與的書畫家也越來越多,幾乎包括了當時吳中地區(qū)所有重要的書畫家。除柯九思外,亦有張雨、黃公望、楊維禎、倪瓚、王蒙、趙元、馬碗、陳汝言、張渥、趙麟等。
除了戶外雅集外,柯氏還與顧瑛一起在姚文灸家中飲酒、詩歌唱酬等活動,往來異常頻繁?!恫萏醚偶ゎ}柯博士墨竹》云:“京洛緒塵染素衣,故園清夢苦相思。歸來無限江南意,寫作春風暮雨枝?!北磉_了柯九思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這時期雅集的地點十分多樣。至正十年七月二十一日,釋廣宣至,顧瑛、柯九思、鄭元枯、于立、趙元等七人先于春暉樓上行酒對棄,隨后筋泳于芝云堂,以“冰壺玉衡懸清秋”分韻賦詩,鄭元褚、顧瑛、于立、釋廣宣各賦詩一首,詩不成者二人。還有盧氏聽雨樓,也是當時江南很著名的宴集之所。最初的建造者盧山甫,與張雨、黃公望、倪瓚等人交往都很密切。盧作為蘇州知名文人鑒賞家,經常主持文人騷客和畫家參與的雅集,他的兒子盧士恒也繼承了這個傳統(tǒng),最著名的雅集記錄就是王蒙的《聽雨樓圖》,圖上布滿了張雨、倪瓚等十五位文士的題詩和跋。但這些詩文并非一次性題寫在王蒙的畫上,而是長期持續(xù)的在聽雨樓雅集中不斷題寫的。
收藏書畫與組織雅集似乎有一種天然的親緣關系。很多玉山雅集的參與者或許是受到顧瑛等人的影響,也參與到了書畫收藏。玉山雅集參與者繆貞家就有“述古堂”。對此,黃譜在《述古堂記》中有所描述:“吳郡繆仲素好古博雅之士也,平生所嗜佳古器物,卒然遇之,輒購以重貨并真一堂之上,其目若干所寶用者,有宋內府故藏紹興丁卯邵愕所進述古圖?!币虼怂麄冊谘偶卸嗌贂谶M書畫鑒藏。而這些古玩能成為雅集中品鑒把玩的對象,既可以提升雅集的文化含量,又能使雅集主持者有機會獲得更豐富的藏品。
不僅柯九思喜好收藏,當時的雅集的主持者也大都熱衷收藏,且具有相當規(guī)模。很多時候,籌備雅集的主人都會趁活動期間借機向畫家索畫。除了上文提到的顧瑛索要柯九思的畫作之外。倪瓚也曾經多次為顧瑛作畫,現(xiàn)流存至今的有《碩仲瑛三教小像》、《斷橋臥柳圖》等作品。倪瓚還有一幅見于著錄中的《小山竹樹圖》,就是參加一位“云浦判官”雅集時為其所畫的,他在題跋中寫道:“至正壬午秋仲,云浦判官設茗宴索余作畫,因寫《小山竹樹》以贈。東海云林子瓚?!笨磥砟弋嬙诋敃r己經很受追捧。同時,《圖繪寶鑒》的作者夏文彥也曾在家中舉力雅集,陶宗儀對夏氏的收藏鑒賞能力很是欽佩:“其家世藏名跡,鮮有比者,朝夕玩索心領神口,加以游于畫藝,悟入厥趣,是故鑒賞品藻,萬不失一?!?/p>
柯氏交往十分廣泛。除了和文人畫家一起雅集之外,他還與道人關系密切。如柯九思曾有《贈匡廬山人》詩贈于立,曰:“道人欲筑希夷室,自向身中煉火丹。何日朝元游絳闕,九霄回首月華寒?!痹娭械摹跋R氖摇?,即道家所追求的虛寂玄妙境界。而所題的于立,字彥成,號虛白子、匡廬山人,祖籍江西南康??率显写罅吭娮髻浿?,如《偶成三絕寫上就柬匡廬山人》、《題匡廬山人所藏云松圖于玉山書舍》等。
與柯九思過從甚密的道友還有張雨,據(jù)張雨《題丹丘竹圖》云:“奎章閣上恣臨摹,高節(jié)偏承雨露多。冷淡故能追石室,蕭疏應不減東坡。”借助墨竹來隱喻柯九思的生平際遇。此外,張雨尚有詩作《和丹丘生悼吾子行書遺墨后》、《題柯敬仲墨妙》等,皆與柯氏相關。早在元廷供職期間,柯氏身邊便聚集著不少道教好友,與之相交的過程中,思想上或多少受到其熏陶,對其創(chuàng)作的也產生一定的影響。
柯九思利用書畫家與鑒藏家的多重身份,廣泛交游,憑借復雜的人文脈絡,從而在元代書畫鑒藏史上劃出了濃重的一筆。不僅對其書學思想逐步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對元代中期的書畫藝術發(fā)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