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秋華 張慧嫦 肖梅
(中山大學附屬東華醫(yī)院 廣東東莞 523110)
直腸前突又稱直腸前膨出,是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直腸陰道隔薄弱,排便時直腸前壁突入陰道后壁形成囊袋,引起排便困難,常合并直腸內(nèi)脫垂或套疊[1]。不少學者應用PPH治療直腸前突,有一定的效果。我院自2010年6月開始采用三荷包縫合法PPH治療直腸前突,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1例病例總結(jié)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直腸前突患者41例,均為女性,年齡29~62歲,平均43.2歲;全為經(jīng)產(chǎn)婦,生育1胎者13例,生育2胎及以上者28例;病史1~22年,平均7.2年;合并有混合痔19例,其中合并環(huán)狀混合痔12例;主要癥狀為排便困難、排便費時,常有肛門墜脹排便不盡感,需用手按壓會陰部以輔助排便,合并混合痔者可有便血。肛門指診觸及直腸前壁突向陰道均在2.5cm以上;全組病例均行排糞造影證實直腸前突的存在,顯示合并有直腸內(nèi)套疊9例。
1.2 治療方法 手術前日下午口服瀉藥以排空腸道,采用腰硬聯(lián)合麻醉,取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肛門周圍及肛管直腸內(nèi),鋪無菌手術巾;適當擴肛,用四把無創(chuàng)傷鉗鉗夾2、5、7、11點位齒線處皮膚以撐開肛門,插入透明的圓形肛管擴張器,在肛門旁12、6點位各縫一針固定擴肛器,取出內(nèi)栓,肛管內(nèi)再次消毒,導入肛鏡縫扎器,從肛門3點位齒線上約5cm處進針行第一個黏膜下荷包縫合,縫合前壁時至齒線上約6cm,后壁至齒線上約4.5cm,荷包橫面呈前高后低的斜形;再從肛門12點位齒狀線上約4.5cm進針行第二個黏膜下荷包縫合,縫至后壁時高度為齒線上約3.5cm;最后從肛門9點位齒線上約2.5cm處進針行第三個黏膜下荷包縫合,前壁有時可低至齒線上約2cm。退出縫扎器,導入吻合器釘砧頭深入至第一個荷包線的上端,按順序從上至下收緊荷包縫合線并打結(jié)。旋開特制的PPH吻合器至最大位置,并將其接上釘砧頭。在帶線器的幫助下,將荷包縫線的尾端分別從吻合器的3、9、12點位側(cè)孔中拉出,并適度向外牽拉,以使腸黏膜盡可能多地被拉入吻合器釘倉內(nèi)。旋緊吻合器后行陰道指診,確認陰道后壁完整,松開2、7點位無創(chuàng)傷鉗以減小吻合口張力,擊發(fā)吻合器并保持閉合狀態(tài)20秒,輕輕旋開吻合器,并從肛管中緩慢退出。仔細檢查吻合口,若有活動性出血則用3個0可吸收線縫扎止血。徹底止血后將一凡士林紗卷置于肛內(nèi)吻合口上方,下端引出于肛門外。退出肛鏡,若下段存在較大痔核,則需修剪,特別是11點位的痔核,均要行外剝內(nèi)扎切除。切下的黏膜環(huán)一般為前寬后窄。
術后抗感染治療4~6d,麻醉清醒后可進半流質(zhì)飲食。術后第2d撥除凡士林紗卷,行肛門換藥,同時行痔切除術者可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術后2~3d可排大便,如大便硬者可適當使用緩瀉劑。
1.3 結(jié)果 本組病例平均手術時間26min,切除的黏膜環(huán)完整,前壁寬度約5cm,后壁寬度約3.5cm,前壁黏膜下含有部分肌層。術中檢查吻合口,16例吻合口處有出血點,多見于3、11點位,予縫扎止血。退出肛管擴張器后行肛門指診,發(fā)現(xiàn)直腸前壁有一定的張力,前突不超過1cm。術后無大出血及肛門部感染病例;術后感肛門墜脹12例,1周后自行消退;術后首次排便出現(xiàn)在術后第2d11例,術后第3d之后30例,37例感排便通暢,排便時間明顯縮短,4例感覺排便較前好轉(zhuǎn),后經(jīng)藥物調(diào)理后恢復為正常排便。本組病例平均住院時間6~8d,術后隨訪3個月至半年,40例患者排便完全恢復正常,1例患者有時需輔助使用緩瀉劑。
2.1 PPH治療直腸前突的現(xiàn)狀 直腸前突是中老年女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常見原因之一,在頑固性便秘的病例中,其發(fā)病率約占30.6%~62%[2]。目前治療直腸前突的手術方式較多,PPH用于直腸前突的治療是近十余年來發(fā)展使用的。美國學者Petersen等[3]用PPH治療直腸前突41例,獲得較好的療效。直腸前突合并黏膜脫垂的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經(jīng)PPH術治療較傳統(tǒng)的手術治療有手術時間短、術后痛苦小、出血少、恢復快和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點。國內(nèi)學者楊瑞峰等[4]采用PPH治療32例直腸前突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痔及直腸黏膜脫垂的患者,術后經(jīng)6個月至2年的隨診、復查,患者均癥狀改善、排便通暢,但部分患者仍存在輕度直腸前突征象。目前廣泛開展的PPH治療直腸前突的手術中,有單荷包、雙荷包及單荷包加前壁半荷包縫合,往往切除的組織偏少,有時達不到有效矯正直腸前突的效果。
2.2 三荷包法PPH的操作要點 PPH治療直腸前突的關健在于直腸黏膜下荷包的設計與縫合,合理的荷包設計可獲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荷包縫合的進針點就是吻合時的牽拉點,我們選擇3、12、9點位分別作為從內(nèi)至外3個荷包的進針點,有利于吻合時均勻地牽拉組織。3個荷包之間的間距為前壁大、后壁小,這樣切除的黏膜組織為前寬后窄,前壁寬度可達到5cm,可有效牽拉直腸前壁而矯正直腸前突。所有荷包的縫合深度均為黏膜下層,在牽拉切除時前壁可有部分肌層,但不能切穿腸壁,特別要注意直腸陰道隔膜不能穿透,因而在擊發(fā)吻合器前要檢查陰道后壁是否有組織被牽拉至吻合器內(nèi),否則可能造成陰道后壁損傷并形成直腸陰道瘺。
2.3 三荷包法PPH治療直腸前突的優(yōu)點 PPH用于直腸前突的治療,其機理主要是環(huán)形切除松弛的直腸黏膜及黏膜下層,使直腸前壁形成具有一定張力的界面;另一方面,吻合釘形成的無菌性炎癥使直腸黏膜牢固的固定在直腸壁肌層,吻合口前壁與周圍組織形成瘢痕粘連,可有效地增加直腸前壁的強度。單荷包及雙荷包縫合,由于荷包間距較小,往往切除的組織偏少,如荷包間距過大,又可能出現(xiàn)直腸黏膜折疊不能完全牽拉入吻合器釘倉內(nèi),導致部分黏膜嵌入吻合口內(nèi)而影響愈合。三荷包法PPH可有效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手術時有三個荷包線的牽拉,切除的前壁組織可達到5cm,且切除的黏膜組織完整,不至于出現(xiàn)黏膜嵌入吻合口的現(xiàn)象。STARR手術切除直腸全層,手術損傷較大,切除范圍有時難掌控,且有出現(xiàn)吻合口漏的可能,三荷包法PPH具有手術操作簡單、損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患者痛苦小、治療效果好等優(yōu)點。
2.4 手術病例的選擇 選擇直腸前突的手術病例,要綜合分析病史及臨床表現(xiàn),結(jié)合排糞造影等輔助檢查,再決定手術方案。病史中有長期排便困難,并有手助排便史,經(jīng)半年以上非手術治療無效,排糞造影檢查直腸前突在Ⅲ度以上且可排除慢傳輸型便秘的病例,可行手術治療[5]。伴有直腸黏膜松弛或混合痔的直腸前突病例,更適宜行三荷包法PPH治療。
2.5 圍手術期的處理 病例選擇要慎重,確定手術病例后,完善相關的檢查,了解全身情況。手術前日下午口服瀉藥以排空腸道,必要時可行清潔灌腸;術后行抗感染、止血治療4~6d,麻醉清醒后可進半流質(zhì)飲食,鼓勵患者早期適當下床活動,如有尿潴留要及時導尿處理,因為患者用力排尿時??梢鸶亻T內(nèi)傷口出血。術后2~3d可排大便,如大便硬者可適當使用緩瀉劑。
[1] 劉寶華.便秘的診斷與治療[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出版社,2002:16-27.
[2] 翁立平,季利江.PPH治療直腸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臨床研究[J].結(jié)直腸肛門外科,2010,16(1):10-13.
[3] Petersen S,Hellmich G,Schuster A,et al.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 under laparoscopic surveillance for rectocele and concomitanten-rerocelel[J].Dis Colon Rectum,2006,49(5):6859.
[4] 楊瑞峰,任元滿,彭文崗,等.直腸下端黏膜環(huán)形切除術治療直腸前突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yī)藥實踐雜志,2007,16(1):26-27.
[5] 金虎.現(xiàn)代肛腸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43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