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金
(南京特殊教育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38)
視障生數(shù)學學習難點分析及應對策略
薛立金
(南京特殊教育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38)
盲校數(shù)學老師在教學中應針對視障學生學習數(shù)學理解難、書寫慢、計算能力弱、摸圖不容易、繪圖幾乎不可能、空間想象力差、空間觀念缺乏等問題,多想辦法,加強教學,盡量幫助他們清除視覺缺陷造成學習數(shù)學的障礙,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和興趣。
視障生;數(shù)學學習難點;應對策略
1.1 理解難
1.1.1 字、詞、句理解難
盲生由于視覺缺陷,生產(chǎn)實踐、生活實際中的很多畫面沒有看到過,許多事情沒有親身經(jīng)歷體驗過。頭腦里缺乏字、詞、句實際含義的具體形象和概念,對這些字、詞、句的含義理解是空洞的,蒼白的。比如,井深10米,青蛙白天爬3米,晚上休息滑下去2米,問:青蛙幾天能爬上來?盲生對井沒有完整的概念,不知井具體是個什么樣子,因而“井”這個字就很難理解。對有些句子也難理解,比如:“上山容易,下山難。”由于盲生沒有親身體驗,對下山怎么比上山還難就不易理解。
1.1.2 數(shù)學概念、法則、公式理解難
數(shù)學概念、運算法則、計算公式,當然也包括一些性質(zhì)、定理等,是數(shù)學學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內(nèi)容。如果理解不透徹,斷章取義,似信非信,記憶支離破碎,不能融會貫通,數(shù)學也就很難學好。其結果只會使盲生對數(shù)學知識死記硬背,生搬硬套,機械模仿,問題稍有變通就茫然不知所措,一籌莫展。比如,圓周長、面積計算公式,兩數(shù)和的平方、立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等,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1.2 書寫慢,計算能力弱
盲文是六點字符號,它是盲生在盲板上用盲筆摁出凹凸點符。盲生書寫是非常費勁吃力的,書寫的局限性很大。由于盲生在盲文紙上難以完成算式的運算過程,盲校對運算過程就不作要求了。即使如此,盲生對數(shù)目較大、運算順序較復雜的算式題,也難以計算正確。如果算式里有大括號,大括號里有中括號,中括號套著小括號,盲生花費很多時間也未必能計算正確。原因就是盲生用手從前面觸摸到后面,往往會把哪一個數(shù)隸屬于哪一個括號會記不清楚,數(shù)和括號的關系弄錯,改變了運算順序,從而導致計算錯誤。
1.3 摸圖不易,繪圖更難
空間與圖形部分知識的學習歷來是盲生的最大難點。因為不管是平面圖形還是立體圖形,盲生都是通過用手觸摸獲得的一點并不完整的印象,圖形的形狀、位置、距離等相互關系茫然不知,對圖形沒有完整的概念,空間感及空間觀念非常缺乏。盲生對圖形的概念不能系統(tǒng)化,知識零碎,對稍復雜的實際問題解決起來,不能用數(shù)學知識很好地整合。繪圖更難,據(jù)調(diào)查,盲生畫一個簡單的圖形就得用去一節(jié)課的時間。
2.1 弄清字、詞含義
幫助盲生理解字、詞的含義,有助于解題分析。解題首先要讀懂題目意思,這是前提,然后才能正確分析已知數(shù)量和未知數(shù)量間的關系。這是關鍵,由此才可能解決問題,否則會給正確解題造成很大障礙。比如對行程問題中相對而行的“相對”一詞含義的解釋,盲生視線無法對視,只能感知在什么狀態(tài)下是相對的。由此,我們可以想些辦法設計出相對的場景。方法一是:老師站在教室門口叫盲生向老師站的門口看,老師也同時看向盲生,這時老師和盲生是相互對視的,其師生的狀態(tài)就是相對的狀態(tài);方法二是:老師走到每一位盲生面前,讓盲生用手面對面觸摸自己的臉龐或老師的額頭與盲生的額頭輕輕碰一下,然后說明師生處于相對的狀態(tài)。相對而行里的“相對”的含義通俗地講就是面對面。這與平常講的沒有絕對,只是相對而言里的“相對”一詞的含義完全不同。
2.2多介紹口算方法
盲生書寫慢,運算過程的書寫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在盲校一般不要求盲生寫運算過程,得到計算結果就行。為了快速、準確地得到計算結果,提高盲生計算能力,應多介紹口算方法。
1)一個數(shù)乘以5、25、125、…,只要先把它除以2、4、8、…,再乘以10、100、1 000、…。
2)一個數(shù)除以5、25、125、…,只要先把它乘以2、4、8、…,再除以10、100、1 000、…。
3)一個數(shù)乘以1.5乘以10的n次方的口算方法是將被乘數(shù)加上本身的一半,再將所得的和的小數(shù)點向右(n>0)或向左(n<0)移動n位,這種方法叫“加半移位法”。例如:1.4×150=(1.4+0.7)×100=210.
4)“首同末合十”的口算。例如,62×68=6×(6+1)×100+2×8=4 216.
5)“末同首合十”的口算。例如,86×26=(8×2+6)×100+6×6=2 236.
6)兩個接近100的數(shù)相乘的口算。例如,109×106=(109+6)×100+9×6=11 554.
7)分解法。例如,125×32=125×8×4=4 000.
8)假設法。例如,90+95+89+94+87+90+91+95+86+89=90×10+(5-1+4-3+1+5-4-1)=900+6=906.
口算方法很多,還有利用平方差公式,還有湊整法、組合法、轉化法等,這也符合課改后淡化筆算,加強口算,重視估算的新觀念。
2.3增加珠算教學
盲校也允許盲生使用帶語音提示的計算器進行輔助計算,但這種計算器普及率不高,大多數(shù)盲生對數(shù)據(jù)較大的計算還是借助算盤這個古老的工具來進行輔助計算。所以,盲校都開設珠算課。我們盲校的數(shù)學教師必須會珠算。
2.4加強直觀教學
盲校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多使用直觀教具,加強直觀教學成為必然。教具的來源無非是購買、收集、自制。大量的教具使用得靠教師自己制作,盲生的直觀教學很難集體演示,教具的使用必須人手一份,教具制作的工作量非常大,也就是說,教師需花費很多的課余時間制作教具?,F(xiàn)實情況不盡如人意。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數(shù)學教師教具的使用率很低,矛盾非常突出。為了幫助盲生理解數(shù)學概念,加深數(shù)學公式的印象,形成空間圖形的完整概念,必須使用直觀教具。比如,數(shù)學概念直線、角、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平面的、立體的幾何圖形都要制作成教具,讓盲生充分觸摸感知;而對平方差公式、兩數(shù)和的平方、立方公式、圓周長公式、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面積公式、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體積公式等,也可制作成教具讓盲生通過觸摸,確認這些計算公式是正確的、客觀存在的,使盲生不再持有這些計算公式是否成立的懷疑心理。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盲生學習數(shù)學困難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數(shù)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對他們將來的日常生活、工作影響巨大;學習數(shù)學能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因此,盲校數(shù)學老師責任重大,要有良好的師德,端正的教學態(tài)度,嚴謹?shù)慕虒W作風,過硬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努力把盲生培養(yǎng)成身殘志堅和對社會有用的人。
[1] 金成梁.小學數(shù)學課程與教學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 金成梁.小學數(shù)學教學案例研究與基本訓練[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 馬云鵬.小學數(shù)學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 李光樹.小學數(shù)學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陳清容.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王榮江]
G761.2
A
1671-6876(2012)04-0432-02
2012-12-18
薛立金(1964-),男,江蘇丹陽人,講師,主要從事數(shù)學課程與教學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