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儉 湖北省教育廳副廳長
辦好學前教育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好”字既要體現在規(guī)模上,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對幼兒園數量的需要;更要體現在質量上,能夠按幼兒身心成長規(guī)律規(guī)范辦園。
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yè)。發(fā)展學前教育,關系億萬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近年來,學前教育得到空前的重視,規(guī)模和速度成倍增長。辦好學前教育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好”字既要體現在規(guī)模上,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對幼兒園數量的需要;更要體現在質量上,能夠按幼兒身心成長規(guī)律規(guī)范辦園。因此,辦好學前教育,需要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幾個關鍵性問題有一個正確而清晰的認識。
學前教育是利用各種方法、實物,為發(fā)展學前兒童的智力,使他們身心健康成長,有系統(tǒng)、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他們進行各種刺激,使各種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
“三歲定終身”“三歲看八十”,早期教育決定幼兒的未來。學前教育是兒童人生智力發(fā)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fā)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后的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一些家長從胎教開始,就小心翼翼、千方百計地給孩子最好的啟蒙。一歲開始認字,三歲開始學外語,四歲開始參加各種培訓班,大家似乎在比著學,希望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些拔苗助長的做法不是科學的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fā)育和機能的協調發(fā)展,增強體質,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等的興趣;發(fā)展幼兒智力,培養(yǎng)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huán)境的認識;培養(yǎng)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yǎng)初步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培養(yǎng)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惜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培養(yǎng)幼兒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等。
幼兒園是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的學前教育機構。其優(yōu)勢在于其具有家庭在培養(yǎng)兒童時所不具備的、有利于幼兒健康成長的時間、空間和環(huán)境。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幼兒園對學生的培養(yǎng)不是孤立存在的,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提供健康、求實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
學前教育,應首先思考幼兒愿不愿意學,再解決會不會學的問題,而現狀恰恰相反。一些城市的幼兒園開設有各種教學班,比如蒙臺梭利教學班、雙語教學班、各種特色班等,有些幼兒園過早地讓幼兒學習書法、鋼琴。就學書法而言,由于幼兒自身握筆的力度不夠,寫字時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同時,還會因為寫字姿勢的不標準而影響視力。而農村地區(qū)的幼兒園,往往因為資源相對缺乏,小學的學前班變成了教學班,沒有音樂、舞蹈,沒有游戲活動,教師只是放動畫片取代,有的教學生識字、數學。不以游戲活動為主的幼兒教學是畸形的。
幼兒園課程的選擇應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生活經驗等,應實施科學保教,防止幼兒小學化。有人說,小學教育沒有辦好,小孩會輸在起跑線上;而學前教育沒有辦好,小孩會傷在起跑線上。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重點應是引導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能力、引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以游戲為主,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
學前教育對教師有著很高的要求,比如喜歡孩子、有耐心、懂兒童心理、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問題等。幼兒最喜歡年齡靠近、表現行為相近的人。教師應學會用最簡單的語言來和孩子溝通,要把話語遞到孩子的嘴邊。因為幼兒的語言表達很有限,教師一味地用成人習慣來與他們溝通,會讓孩子感到陌生。
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需要等待,學前教育尤應如此。華中師范大學劉華山教授給我講述了一個國外家長教育孩子的事例。一次,他在波羅地亞出差,看到一個小孩摔倒了,于是就把小孩給扶起來了。誰知,小孩剛站穩(wěn),自己故意倒下去了,自己再爬起來。然后,他牽著孩子走上臺階,而孩子的媽媽在另一端注視著這一切,卻沒有特別感激他,只讓小孩說了聲“謝謝叔叔”。劉教授說,孩子的母親其實是希望孩子能夠自己上臺階,給孩子實踐的機會,讓孩子自己摸索。因此,幼兒教師不能對孩子要求過高,要不斷激勵孩子,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和時間,學會等待孩子成長。
幼兒教師應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質。教師要教育和照管一群天真活潑的幼兒,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身體健康的教師,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與幼兒一起活動,能給幼兒帶來自信和歡樂。教師的心理素質影響幼兒的個性品質形成。具有優(yōu)秀心理素質的教師,其工作方式傾向于民主型,心胸開朗,思維敏捷,情緒穩(wěn)定,善于自制,對幼兒充滿熱情,工作主動,處事機智靈活,所任教班級幼兒大多守紀律,有禮貌,與人親近,能友好相處。
幼兒教師與其他階段教師不同的是,幼兒教師不是某一學科的教師,而是擔負著幼兒全面教育工作。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教育內容涉及到自然、社會、語言、藝術、健康等各個領域,教師需要有比較廣闊的多學科知識和教育藝術,才能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要,才能勝任幼兒園的工作。教師要堅持不懈地去發(fā)現與創(chuàng)新,比如孩子對色彩比較敏感,教師可以通過改變著裝,讓孩子感到有新意,因為教師的每一絲變化對于孩子來說都會是巨大的變化。
因此,幼兒園要加強幼兒教師的培訓。以園本培訓為主,培訓科學保教方法,重視教師的個體需要和自我教育,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水平與教育科研的興趣和能力。同時,還可以在幼兒園之間進行交流,共學互比,共同提高。
2011年5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頒布了《湖北省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三年總體目標:2011年-2013年,全省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1500所,培訓3萬名以上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到2013年,全省各鄉(xiāng)(鎮(zhèn))至少建有1所中心幼兒園;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60%以上,其中市轄區(qū)、縣城城區(qū)達90%以上,經濟比較發(fā)達地區(qū)的鄉(xiāng)鎮(zhèn)達80%以上;鄉(xiāng)鎮(zhèn)及以下入園幼兒基本享受普惠性服務,城市、縣鎮(zhèn)享受普惠性服務的入園幼兒數占本地全部入園幼兒數的70%以上。
發(fā)展公益性和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工作重點,應是加快幼兒園建設步伐,建立促進學前教育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經費保障機制,努力建設好數量充足的高質量保教隊伍,切實抓好學前教育科學保教工作,切實加強對學前教育工作的領導與管理。
在2月27日召開的2012年度湖北省教育工作會議上,四份關于學前教育發(fā)展的文件相繼出臺:《湖北省學前教育機構辦學基本標準》(征求意見稿)、《湖北省學前教育機構設置管理辦法》(試行)、《湖北省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學前教育政策法規(guī)匯編》,這一舉措是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積極發(fā)展學前教育、明確政府職責、重點發(fā)展農村學前教育”的具體落實,更是對規(guī)范幼兒園辦學行為、大力發(fā)展學前教育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