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推崇的一種學習策略和模式。英語學習是一種側重于語言學習策略的學科,合作學習地運用更有意義。目前,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較為廣泛地出現(xiàn)在各級各類學校的英語教學實踐中,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有效性是行之有效的,必須進一步推廣和完善。
[關鍵詞] 合作學習;中學英語教學;策略
一、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教學運用中存在問題
通過大量的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摸索,筆者感覺盡管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在當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得到大量實踐,但是還對于一些教師而言,還存在一些諸如重形式、輕實質的問題。
1.合作學習存在流于形式化、簡單化的傾向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一些英語教師只是為了迎合教學改革的需要,采取合作學習模式。他們對小組活動整體設計不夠,往往只重合作的形式,忽視了基本內涵和最主要的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有的教師只是簡單地提出一個或幾個問題,然后讓學生開始分組進行討論,結果在學生還沒有進入到合作探究的狀態(tài),就在教師的要求下草率結束;甚至還有一些教師整節(jié)課就放羊式地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卻疏于引導,結果是課堂氣氛活躍,但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并沒有得到相應提高。
2.小組成員參與機會程度不一
由于各小組成員的素質本來就不平均,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必然是相對活躍、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積極參與,而那些性格相對內向,平時不太發(fā)言的同學基本只是在看、聽,沒有太多的參與,起不到鍛煉作用。整個教學活動就變成了少數(shù)學生的獨角戲。這一現(xiàn)象在英語教學中表現(xiàn)得成為突出,因為相比于英語表達,其他學科畢竟是講中文,學生的怯場心理稍好一些。
3.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和角色定位不準
本來不論在什么教學模式下,英語教師都是主導角色,他負責整堂課的發(fā)起、組織和協(xié)調。但事實上,在一些英語課堂上,一些教師擔心教學時間不夠,或者擔心課堂秩序亂,所以他們總是不放心學生的自由發(fā)揮,在旁邊盯得過緊,甚至還沒有等學生進行完合作探究,就給出答案;也有一些教師錯誤地理解了學生主體性發(fā)揮和自己主導性作用發(fā)揮的關系,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對學生放任自流,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沒有給予恰當?shù)闹笇?,更沒有參與其中。
4.中學生自身以對合作學習認識不到位
受應試教育影響,不少學生將學習的主要目的還是定位于詞匯和語法的掌握,對合作學習積極性不高,總認為與其花這么多時間和精力搞這些小組活動,還不如花這些時間去背單詞,做練習。這樣一來,在課前,他們對教師布置的預習作業(yè)準備不夠,在探究活動開展時,也不積極參與,做一個旁觀者,機械地等教師提供現(xiàn)成的答案去背。
5.評價體系過于關注小組集體,忽略小組個體成員
目前的英語教學小組合作學習中,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而且最終是以小組為單位對所布置的探究任務做出答案。這樣一來,只要小組中有幾個成績比較優(yōu)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小組成績就不會太差,因而這種評價方式和體系并不能真實反映出具體小組成員的個別表現(xiàn),難以起到真正有效的評價激勵作用,也難以激勵所有小組成員都參與合作學習。
二、提高中學英語合作學習的對策
1.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更新觀念
英語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其自身理念和技巧如何,將直接關系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進行。目前中學英語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基本都與課堂的組織者——教師有關。所以,要進一步運用和推廣合作學習,教師必須要從內心感受和接受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對于學生學習實效性的意義,掌握一些開展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應該注意的基本事項;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固定角色,重新定位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多重角色身份出現(xiàn)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盡可能為學生構建合適的合作學習情境,并有利有節(jié)地參與其中,發(fā)揮好合作學習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協(xié)調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將學生很好地組織、協(xié)調和調動起來,進行高效率和高質量的學習活動。
2.加強對中學生英語學習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生習慣于被動地接受教育,被動地等待教師給他們提供學習建議、安排學習任務、告知標準答案。所以,面對小組合作學習,許多學生一下子轉變不過來,無所適從,缺乏最起碼的參與技能。有的學生不敢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有的學生在討論時不知道如何與其他人合作,要不就是人云亦云,要不就是個人表現(xiàn)欲很強,固執(zhí)己見,鋒芒畢露,不懂得尊重其他成員。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和具體的合作教學活動中,加強對學生合作學習技能的引導和培訓。一方面,教師要通過各種有效的手段,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小組成員之間形成積極的相互信任的關系;另一方面,針對學生相關人際交往合作的必要技能相對缺乏的情況,教師還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表達能力、傾聽能力、發(fā)現(xiàn)與提問的能力、吸收與保留意見的能力。
3.建立合理科學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對于中學生來說,合理而恰當?shù)脑u價對于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很重要。針對現(xiàn)有的評價方式只是過于考量小組的整體表現(xiàn),而對于學生個體的具體表現(xiàn)基本不能表現(xiàn)出來的缺點,教師必須改變過去的評價方式,既要注重整個團隊的合作學習過程和結果,又要評價每個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成績和表現(xiàn),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互相評價,發(fā)揮學生間相互影響、相互啟發(fā)、相互促進的教育作用,促使學生的合作學習達到碰撞、對接、融洽、升華的較高境界,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活動中完成合作意識的內化與協(xié)作能力的提高。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