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教學是英語課程改革的主陣地,課堂教學離開師生
之間的互動交流是難以進行下去的,而互動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是師生問答。因此提問成為英語課堂授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進一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并相應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而另一方面,課堂提問更可以使學生參與交流,擴大英語語言的輸入量,增加用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的機會,從而鍛煉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一、在英語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實施課堂提問時隨意性很大,導致課堂教學陷入了困境,如課堂教學效率不高、課堂氣氛沉悶、因材施教不到位、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受到抑制等情況。本文將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探討高中英語課堂提問中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
1.提出的問題缺乏順序性
提出的問題缺乏順序性是指教師提問時隨意設問,缺乏主次
與前后之間的聯系,這樣的提問會分散學生對重點知識的關注和難點的把握。比如,有的教師常常提一些與授課內容沒有多大關系的問題;有的教師純粹是為了問而問;有的教師喜歡猝然發(fā)問,搞突然襲擊;有的教師提問的問題不明確,學生聽了就像在云里霧里;有的教師提出的問題難度太大,超出了學生的認知水平。
2.提出的問題缺乏深度性
提出的問題缺乏深度性指的是所提問的問題止于表面現象,內容浮淺,形式單一,缺乏懸念,無法激起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學生的思考往往是從問題開始,學生有疑問時才不會淺嘗輒止,才不會滿足于一知半解。另外有的教師過于頻繁地使用顯性問題,即答案可以從課文中直接找到、無需做較大的信息轉換的問
題,這樣忽視隱性問題,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缺乏激勵性
實踐中我們很多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的評價過于簡單化,使用
的詞語基本上都是“OK” “Very Good”和“Right”上,很少對學生進
行進一步的稱贊、表揚或者鼓勵。學生因而沒有正確回答后本應有的成就感和愉悅感,反而因為答錯問題受到教師的指責而懊惱,自尊心受到傷害。這樣進一步挫傷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4.教師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缺乏充分性
盡管教師多數問題都給學生定了思考的時間,但是教師由于
教學進度的要求,等待學生回答的時間普遍偏短。研究表明: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等待的平均時間大約為1秒鐘,如果學生無法在
這么短的時間內思考并形成一個答案,那么教師往往會變換問題
或者去問另外一個思考更快的學生。對于比較難的問題而言,這樣的時間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很明顯是不夠的。這種情形特別是在需要趕進度的高三年級教學中更是層出不窮。
二、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基于上述的種種問題或其他,如何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呢?本人再次結合課堂教學實際,談談幾點建議:
1.教師要提高提問意識,精心準備要提出的問題
教師要把課堂提問當做備課的重要內容,所有的問題都應精心設計,避免課堂上提問的隨意性。每一個問題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即為什么提問、為什么這樣提問、提問要達到什么效果等,教師事先要了然于胸。這樣所設計出來的課堂提問就生活化了。那些對英語缺乏興趣的中學生,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認為平時的英語學習與現實生活和情感聯系太不密切,教學內容大都枯燥無味。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合理有效的課堂提問讓一些遠離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內容充滿生活的氣息。
2.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多層次設計
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的個體差異,教師設計問題
時還要照顧到全體,設計不同水平的問題。教師要設置由低到高六個層次水平的問題,然后向最適合的目標學生群提問。
3.提問要增加開放性,適當深層拓展
開放性問題旨在探索沒有固定答案的信息和觀點,通過集中
矛盾、差異和不同的學生資源,鼓勵學生對各種信息和觀點進行綜合,鼓勵評價、決策、判斷,以及對觀點的遷移。這些看似標準答案的問題常具有激發(fā)學生思維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學生整合大量已學知識,想象和設計自己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他們的自我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陂_放性問題的基礎,對于所提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向寬度、廣度和深度等方面進行一定的延伸。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既應對課堂中比較穩(wěn)定的情況進行預設,又應關注可能發(fā)生變化的因素,也就是說,設問應具 有延伸與拓展的空間。教師也要為那些英語水平較高、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思維發(fā)展的空間。教師提問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與手段,而不是教學的目的。為了實現真實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師有必要根據師生需求將設問進行及時的調整與適當的拓展。Module 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 的閱讀教學中,本人設置了以下問題:
閱讀前: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Yuan Longping?
(1)閱讀中: Why did Dr. Yuan want to increase the rise output?
What is his dream?How did he help so many people get rid of hunger?
(2)閱讀后: What are the secrets of Dr. Yuan’s success?If you
are given the chance to help end hunger in the world, what would you do?
這些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表層理解性問題逐步向深層拓展性問
題推進,促使學生在不同閱讀階段展開相應的思維活動,并不斷向縱深發(fā)展。
4.采用多種形式,巧妙進行反饋
對于正確回答問題有困難或者回答不完全正確的學生,要給出適當的鼓勵。我們在現今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一個學生不能正確回答問題時,有的教師或不悅地叫他馬上坐下,或冷潮熱諷,或大聲呵斥,這樣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會打擊學生以后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對學生說: Think it over .I’m sure you can find the answer./ Would you like to add more or turn to your classmates for help?在這樣的課堂氣氛中,學生的情緒和思維才能處于最佳狀態(tài),其智能才會得到較好的發(fā)
展。另一方面,對學生的表揚也應該得體,不要太過,讓學生有不實之感,要具體指出好在哪里,學生就容易有成就感,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5.根據具體情景,準確掌握學生思考時間
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設置的所有問題都要給學生相應的思考
時間,即使是很簡單的問題,學生也需要時間來組織語言。其次,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準確掌握學生思考時間。這需要教師在課前對自己所要提的問題做精心的準備,這樣才能確定大概的
學生思考時間。難度較高的,要給學生足夠長的時間。如果題目比較簡單,讓學生思考的時間就不宜過長,以免造成課堂時間的浪費。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使學生養(yǎng)成觀察思考的習慣,拓展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過程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學生通過這些過程的鍛煉而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最終達到所要求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 福建省閩侯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