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電工電子教學的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實訓教學效果,達到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目的,是每一個實訓教學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中職;實訓教學;效果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電氣技術也迅猛發(fā)展,如微機控制、變頻技術、FLC技術等在機械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使得機械設備的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因此,對電工電子專業(yè)人才的技術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迫使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教學必須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高水平技能人才。這也是加快中等職業(yè)教育,提升職業(yè)教育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首要目的。本文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談幾點提高電工電子實訓教學的策略。
一、講練結合,溫故知新
電工電子類學科的教學,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做到講練結合,這樣才能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實踐能力。因為學習電工電子技術,需要涉及各種概念、公式、定義以及各種安全規(guī)則,如果理論知識不扎實,很難完成實際操作,甚至會帶來不可想象的后果。就拿簡單的安裝線路保護設施來說吧,首先就是保險絲的選擇,多大的電壓需要選擇什么樣的材料與粗細程度,都是一點都不可馬虎的,否則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對于剛開始學習的學生來說,都有畏難情緒,因為中職學生的基礎都比較薄弱,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因此,教師在實訓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講練結合,在教學生操作的過程中,對于遇到的理論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講解,做好實踐操作與理論知識學習相結合,使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溫習和鞏固已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提高理論水平和動手實踐能力,以增強學生學好電工電子技能的信心。
二、改革方法,注重探究
中職電工電子類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對大量電子事實進行科學研究和概括的一門自然科學。然而,很多中職學校的實訓教學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在教學中表現為“重教輕學”“重理論輕實踐”。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中職電工電子的實訓教學就要改革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自主探究,這樣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傳授系統(tǒng)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解決問題為重點,教會學生怎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運用實驗幫助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探究環(huán)境,以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在學習電容器的充放電實驗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提出問題:“我們平時用的照相機的閃光燈,在按下快門的瞬間會出現強烈閃光,這種強烈閃光是怎么回事?”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在教師的指導下啟發(fā)學生準備實驗任務、設計實驗環(huán)境、制訂實驗操作方案,最終通過實驗觀察和分析,得出結論。探究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形成主動獲取相關知識的能力,能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電子世界的奧秘,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電工電子學習的興趣。
三、面向全體,分組教學
中職電工電子類的實訓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主,因此,在實訓教學中,只有面向全體,分組教學才能保證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能力特點,把全班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實訓項目。由教師對該實訓項目涉及的理論知識進行相應的講解,提出對該實訓項目的目標和要求。安排學生根據實訓項目選取相關的實訓器材和設備,按照相應的規(guī)則進行實訓。在實訓過程中,項目是由小組學生自由分工,相互合作完成的。教師應充當指導者、幫助者和支持者,對實施項目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適當地提醒學生怎樣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這樣可避免學生走彎路,也不至于喪失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完成實訓項目后,教師可以根據相應的考核標準對學生完成項目情況進行考評。對做得比較好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并讓其與大家分享成功經驗,這樣既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也能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通過分組教學可以更明顯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每一個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使他們明白自己該做什么,怎樣做才能做得更好。而且在分組教學中,教師也更能準確地看出學生的個別差異,有助于在教學中進行個別指導,從而提高所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交流,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四、延伸課堂,增強實踐
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光靠課堂上的45分鐘是不夠的,還需要延伸課堂,即開展第二課堂,給學生增加實踐機會。這樣既能鞏固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電工電子的興趣。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需求,在課外組織學生成立電工電子興趣小組,利用周末的時間組織學生在校園里設立攤位,幫周圍的同學檢修簡單的小電器;也可以制作簡單的電路。活動雖然簡單,但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成就感,尤其是能利用所學知識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哪怕是很小的問題,都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從而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對于一些小電器出現的故障,學生不能解決的,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分析,幫助他們找出故障產生的原因,以提高學生的維修技巧。同時,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從身邊的小電器故障處理入手,學會一些簡單的維修技巧。隨著學生操作經驗的積累,可以鼓勵學生到校外進行義務檢修,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性。學生在為別人服務的過程中也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有利于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劉曉東.提高電工電子實驗課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J].職業(yè)技術.
[2]趙文兵,柴旺興.校內電工電子實習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職教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