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在中考中成為開卷科目以來,其試題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知識的遷移和擴展。思想品德具有“多、變”的特點:“多”指的是需要學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觀點非常多;“變”指的是成為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觀點載體的社會熱點和學生實際年年都會發(fā)生變化?!岸嘧儭钡奶攸c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大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觀點,還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去理解、分析社會熱點,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種“學以致用”的考查方式,無疑增加了考試的難度,提高了對學生的要求。為此,思想品德老師往往會早早結束課程,迅速進入復習階段,進行長達半年之久的復習,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識記、理解、運用能力。時間長、內容多、難度大,難免會讓學生產生單調、枯燥、乏味之感。如何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樂,這就需要教師在“記憶”上做好文章,做足文章。現(xiàn)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初三思品復習階段的記憶策略進行如下整理:
一、讀記法
顧名思義,即邊讀邊記。這種記憶方法,既是思想品德教師常用的,也是用得最多的。究其原因,(1)學生從小記憶,就是讀出聲,習慣使然;(2)這種記憶方法符合初中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年齡特點,能有效幫助學生排除干擾,專心記憶,尤其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記憶,效果最佳;(3)便于教師掌控學生學習動態(tài),從學生神態(tài)上就能把握學生學習狀態(tài),且一目了然。
二、標記法
很多老師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經常會讓學生在課本或
資料上做標記。不少教師在講臺上會逐一領著學生做標記:這個詞語應該劃上“( )”,這兒應該加上“標題”,這兒應該……引導學生標完后,讓學生讀出聲記憶。此種標記法在實質上還是“讀記法”,其主體是教師,不是學生,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幾乎沒有記憶效果。但在復習階段,尤其是學生有一定基礎之后,應該賦予標記法記憶的功能,這就要求學生成為標記法的主體,因此教師應該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做標記,將標記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三、抄記法
又叫寫記法。“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對此法最好的贊賞。抄記法在頭緒紛繁的復習階段,對知識掌握的作用不容小覷。因為初中生在答題時,大多采用口頭語,不大會使用書面語,即缺乏書面表達能力。各種資料都會在書的最后面附答案,或另附答案,我想編者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運用這些答案打開思路,進而解決學生存在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弱的問題。于是,我充分利用學習資料所附答案來提高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的問題,即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抄寫”答案。并提出兩項要求:(1)抄答案之前要先閱讀題目,思考自己如何作答,在腦海中形成自己的答案;(2)在抄寫答案時要找到自己答案的不足。這樣,在此過程中,學生會自覺不自覺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對答案進行批判地吸收。不但書面表達能力逐步得以提高,而且打開了學生的思路,明確了做題的步
驟、技巧等,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題記法
作為一種新型的記憶方法,它一般用在中考逼近的日子里。當中考進入倒計時時,各種中考模擬卷、調研卷、壓軸卷會以鋪天蓋地之勢誘惑著學生的眼球。這些資料中不乏一些能緊密結合最新的時政熱點,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而此時的學生由于臨近中招,認為時間不足,自己復習感覺不錯,不能或不必完成這些習題了。此時教師可以運用“題記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其做法就是:指導學生通過理解題目及答案,給“答案”標出簡短、明了、合適的標題。這種做法的好處是:(1)節(jié)省時間,符合臨近中考的情形;(2)學生會在這個過程中對這些習題消化、吸收、提高,進一步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3)能夠整理出一本帶有主觀感情的資料,學生在考場上會用得更順手。真可謂一箭“三”雕。
針對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記憶方法,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對象身上都會有良好的效果發(fā)生。因此,在初三復習階段,教師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運用,要講究記憶的策略,讓單調的復習變得精彩起來,讓繁重的復習生活給學生帶來快樂。
(作者單位 河南省沁陽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