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明確規(guī)定高中音樂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必修課程”,而音樂與舞蹈又是課程的重要模塊之一。排舞校本推廣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還可以為全體學生獲得基本的文化藝術素養(yǎng)開辟一條新的途徑,同時也給音樂教師們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排舞以其“標準的統(tǒng)一性、編排的隨意性、風格的包容性”特有的魅力和“舞者的基礎性、相對的獨立性、人際的互動性”多種元素的組合,深受學生的喜愛。努力探究排舞校本推廣,對于成長中的學生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健身價值、人文價值與普及意義。采用全員培訓排舞“領頭雁”、全面加強排舞團隊建設、全程展示排舞推廣成果等校本推廣策略,真正讓學生成為既是排舞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又是排舞文化的享受者。
關鍵詞:排舞背景;價值審視;校本推廣;策略分析
2011年中國·長三角全民健身大聯(lián)動活動的舉行,拉開了我
市“全國全民健身示范城市”的創(chuàng)建帷幕。在這次啟動儀式上,我校排舞隊進行了成果展示,并獲得了參會者的一致好評。為了不斷提升排舞的理論價值、健身價值與人文價值,把排舞進一步校本化并深入推向其他學校,筆者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結合本市文化局出臺的《關于在全市范圍內(nèi)推廣健身舞蹈實施方案》基礎上,對排舞的主客體情勢做了大量的訪談調研,制訂了《諸暨市職業(yè)高中關于對排舞進行校本推廣的實踐方案》,以期對排舞推廣工作者有些啟發(fā)與借鑒。
一、排舞校本推廣的背景分析
1.排舞的源由與發(fā)展
排舞,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美國西部鄉(xiāng)村舞曲,是一種用吉他和拍手進行的舞蹈,當?shù)厝朔Q為“牛仔舞”。后來,“牛仔舞”融入歐洲宮廷和拉丁式的舞步,逐漸演變成為現(xiàn)代排舞。2004年,作為一種大型休閑健身運動項目引入我國,由于它具有“簡單易學、無需舞蹈基礎和不受場地限制”的優(yōu)勢,很快被大中城市的人們所接受,并快速向三四線城市蔓延。隨著我校排舞活動的深入開展,排舞已經(jīng)作為一種德育載體、健身平臺、生活時尚、學校文化被越來越多的我市高中學生所接受。
2.排舞的風格與特點
當下的排舞,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發(fā)展,已融入多種舞蹈的風格,光舞步不僅吸取了國標所包括的倫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以及華爾茲、狐步舞、快步舞、維也納華爾茲、探戈等舞蹈元素外,而且還吸取了如Ballroom(舞廳舞)、Jive(爵士舞)、Irish(愛爾蘭舞蹈)、Funk(街舞)等多種舞蹈元素。其風格特點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
方面:
(1)標準的統(tǒng)一性、編排的隨意性與風格的包容性
世界各地不同風格排舞的新舞曲編制,都是經(jīng)過國際排舞
協(xié)會審查認證之后才在全球進行推廣發(fā)行的,每一支舞曲的跳法
都具有高度的統(tǒng)一性。雖然排舞每一支樂曲的舞步動作要求全世界統(tǒng)一,但是對于舞蹈者的身體以及手臂的動作并無統(tǒng)一要求,舞蹈者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隨意自編具有自身特點的動作風格。排舞在發(fā)展過程中,一些世界上較為流行的歌曲,通過排舞專家的編
排,都可以作為排舞的舞曲。目前,排舞已擁有3000多支舞曲,且每一支舞曲都有自己獨特的舞步風格。排舞還具有風格多樣的包容性,任何一個具有創(chuàng)編能力的排舞愛好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風格進行排舞動作的編導。
(2)舞者的基礎性、相對的獨立性與人際的互動性
首先,與國標舞相比,排舞健身舞蹈對學生基礎性要求不高,即對舞蹈者的身體姿勢要求不高,無需任何舞蹈基礎。在進行舞蹈時可以先從舞步學起,在舞蹈中可以隨意將手臂進行擺動,待舞蹈者掌握了舞步基本變化之后,再將胸、腰、髖瀟灑自如地擺動起來。其次,排舞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無需舞伴,同時也沒有年齡上的限制,學生排成一排,隨著一首首旋律優(yōu)美的樂曲,大家都可以進行輕松活潑、瀟灑自如的健身運動。最后,跳排舞可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人際互動關系。學校在進行健身排舞時,可以營造一種守望相助的人際關系與和諧共處的人文環(huán)境。
3.排舞推廣的動因與基礎
我校排舞的推廣,是基于落實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國家體育總
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重點推廣我國未來大眾健身項目的需要,是基于學生健身與新課改的需要,是基于提高校本品質與學生幸福
指數(shù)的需要,是基于排舞傳承與發(fā)展的需要。應當說,我校排舞理念已深入人心,全體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它不再是宣傳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了,這些都為排舞的深化普
及夯實了基礎。
二、排舞校本推廣的價值審視
作為一名藝術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究排舞校本推廣對于我們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健身價值、人文價值與推廣普及意義。
1.排舞校本推廣的理論價值
(1)為我校學生健身、文化興校提供分析、判斷、凝練與提升的框架
(2)為我校幼師專業(yè)學生走專業(yè)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終身發(fā)展之路厘清特定的時代背景與不同的生命周期的策略選擇
(3)為我市文化、體育、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決策借鑒的范式
2.排舞校本推廣的健身價值
(1)強身健體,塑造體形
現(xiàn)代排舞是一種集街舞、拉丁舞、爵士舞等舞蹈的“大集成”,在進行健身排舞的鍛煉時,腰腹部及髖部的動作較多,對于青春期愛美學生來說,可以通過排舞的健身運動來塑造優(yōu)美的形體。實踐證明,通過一段時間的排舞健身鍛煉,不但能改變?nèi)梭w肌肉的協(xié)調性,同時還能提升身體柔韌性和關節(jié)的靈活性,把身體一種長期處于封閉狀態(tài)的毛細血管、肺泡、肌纖維和神經(jīng)細胞有效地進行激活,使心肺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加速人體新陳代謝過程,從而達到增強體質的健身作用。
(2)反復練習,有利健腦
排舞健身運動的鍛煉,可以通過時而強勁、時而悠揚的舞曲來對大腦神經(jīng)進行不斷的刺激,同時還可以運用形象記憶、概念記
憶、情緒記憶和運動記憶達到良好的健腦效果,促進學習效能。
(3)有效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
排舞,看似隨意卻又充滿活力的舞蹈動作,讓參與者和觀賞者都有一種身心放松的享受與快感,是現(xiàn)代高中生在緊張的學習之
余,進行強身健體、放松心情的一種高尚娛樂形式。
3.排舞校本推廣的人文價值
排舞校本推廣可使廣大學生對自己生命周期及生命成長歷程有一個新的認識、新的定位,營造善好的生命生活生存環(huán)境,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同時也可提升廣大學生理智的洞察力、信仰的合力、信念的張力,促進廣大學生達到和保持國家提倡的終身體育鍛煉與健身目的,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三、排舞校本推廣的策略探究
學生不僅要成為排舞文化的享受者,更要成為排舞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我校的排舞校本推廣,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1.高效組織,定員培訓排舞“領頭雁”
我校為了更好地將排舞進行校本推廣,建立了排舞校本領導小組,將健身排舞的口號:“會走路就會跳排舞,全校建設排舞運
動”,通過《校園之聲》與黑板報向學生進行廣泛宣傳發(fā)動。同時邀請專家講座,會同市體操協(xié)會專門開設排舞專業(yè)培訓班,培養(yǎng)了一批具有專業(yè)水平的班級排舞“領頭雁”,以此加大排舞的校本推廣力度。
2.部門聯(lián)動,扎實開展排舞團隊建設
在進行健身排舞的校本推廣時,我校排舞每年都列入了學校年
度計劃并有相應的經(jīng)費投入,保障了活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不僅如此,我校在培訓各班“領頭雁”的基礎上,又以班級為單位組建了排舞“文體團隊”,各文體團隊活動將健身排舞作為健身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各文體團隊成立、活動、發(fā)展由各班的文體委員進行自主管理,班主任擔當引導角色。
3.搭建平臺,全面展示排舞推廣成果
“我快樂,故我展示”。我校以班級為依托,以“比賽、巡演”為平臺,每季度都會組織各種類型的排舞比賽、巡演活動,積極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比賽,并取得了豐碩成果。我校在浙江省中職系列學生技能比較中6名學生全部獲獎,其中一等獎3人,是紹興市、浙江省獲一等獎人數(shù)最多的學校。
參考文獻:
[1]孫萬莉.淺談健身排舞在當今社會存在的價值[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8).
[2]陳燕.排舞的健身價值與學校推廣的對策研究[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08(4).
[3]焦敬偉,鄭丹蘅.對新興休閑運動“排舞”及其推廣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4).
[4]楊寧.在普通高校推廣排舞運動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科技財富,2010(14).
[5]單亞萍.關于體育舞蹈美學價值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
[6]馬鵬濤.淺析國際標準舞的大眾健身價值[J].科技資訊,2009(5).
作者簡介:
楊梅,女,1976年7月生,浙江省諸暨市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舞蹈創(chuàng)編。
(作者單位 浙江省諸暨市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