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家長及教師的重要工作。后進生只有在家長、教師、社會的共同關注下,才可能實現良性轉變,結合教學實際分析了后進生的表現及原因,指出如何轉化后進生及一些做法。
關鍵詞:后進生;時間;步驟;想法
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今天,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普遍重視。家長對孩子關心最多的莫過于就是該怎樣教育孩子。孩子在學校聽話的,家長比較省心;不聽話又是所謂的“后進生”,家長就頭疼了。筆者在這里談談轉化“后進生”的一些想法。
一、什么是后進生
后進生就是大家所說的在學習和紀律方面都有很多缺點的學生。一般是指那些學習成績差但表現尚好或學習差、紀律差、行為習慣差的學生。過去人們把他們叫做差生,現在稱為后進生,即“后來進步”之意。
二、后進生的表現及原因
他們的學習興趣不高、自覺性不強,自我管理能力差,具體表現為有較強的惰性,上課易走神,在平常的作業(yè)中也常會出現犯了錯誤不想改正的情況。這些學生缺少一種對知識的求知欲望。部分學生嬌生慣養(yǎng)、貪玩好耍,少部分學生的家長不注意配合。究其原因,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1.有的學生智商不高,很多問題老師講數遍,他們照樣記不住。
2.有的學生缺乏自覺學習的積極性,懶惰貪玩,上課不注意
聽講。
3.有的學生家長對子女過分溺愛,造成學生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太差。
4.有的學生家長自己沒文化,對孩子的學習不能及時輔導。
三、如何轉化后進生
筆者經過多年的跟蹤調查,認為他們不是一成不變、不可救
藥。我們要用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待他們,分析具體原因,找準突破口,開啟他們的心靈、矯正他們的行為。
1.擺脫陰影,忘了昨天
筆者發(fā)現他們最悔恨的是已經過去的事。他們對自己過去的愚昧無知而后悔不已。換句話說,他們在很大程度仍然生活在過去,無法擺脫過去失敗陰影所造成的影響。這個陰影在他們看來就像自己的影子一樣,自己走得哪兒,它就跟到那兒,想甩也甩不掉。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無法超越過去來面對現實。所以要讓他們忘了昨天。
2.確定目標,憧憬明天
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恒定不變的明確目標,更談不上為之
努力學習。他們眼中的未來就像夏天的云一樣變化多端。他們往往異想天開,希望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得到一個好結果,并且在頭腦中形成了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這種對未來多變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奮斗的信心,因為目標在變,他們的信心也隨著變,變來變去,他們不知道該干什么。于是他們開始隨心所欲,放縱自己,失去了應有的約束力,于是萌發(fā)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想法,他們的口頭禪是“一切等明天再說?!睂嶋H上是“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边@些后進生嘴里的“明天”跟寒號鳥嘴里的“明天”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所以要改變他們必須要讓他們確定目標。
3.擁有今天,展望未來
“昨天”無法擺脫,“今天”成了誓言的起點,“明天”還未到來。針對后進生的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對癥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他們對過去應引以為戒,不能老生活在過去,要走出過去不如意的陰影。把過去當做一面鏡子,照射出自己的缺點,時時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現在該努力學習了。自己鼓勵自己,珍惜眼前的一分一秒,絕不能有一切從“明天”開始的想法,樹立一切從現在就努力的觀念。制訂出一個明確的計劃,今天的事今天做,自己的過去是失敗的,為了避免重演“昨天”的故事,應該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為榜樣,請身邊的親人及同學給予監(jiān)督,找回失去的信心和勇氣,產生完成任務的迫切愿望,然后體驗學習的樂趣,樹立起克服自身缺點的信心。后進生的轉化是一件十分細致而艱巨的工作,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見到成效的。后進生由于長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一旦有人有意無意地觸及他們的痛點,便會舊病復發(fā),甚至變本加厲,此時如果你認為“孺子不可教也”而撒手不管,那他們則會破罐子破摔,終至一發(fā)不可收拾,所以轉化后進生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還要正確認識后進
生轉化的過程,認清后進生轉化過程中的反復點,正確對待、耐心等待,不斷地按可行的方法教育他們,最好是教師、家長、后進生的親朋好友組成一個幫扶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給他們以應有的關愛,相信他們終會有讓你滿意的一天。
陶行知說:“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頓,在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笨傊鳛榻逃ぷ髡卟灰撇黄鸷筮M生,更不要放棄他們,讓我們用教師的教育機智、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工作藝術,用教師心中的一汪永不斷流的愛之甘泉,繼續(xù)探索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相信后進生也一定能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
參考文獻:
[1]袁姿姜.決定一生的成功[J].哈爾濱出版社,2008-06.
[2]丁炳貴.詩詞名句鑒賞辭典[J].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7-10.
作者簡介:
張波,1980年生,男,漢族,畢業(yè)于吉林師范大學,物理教育,本科,教師,中教二級,現工作于云南省富源縣第六中學。
(作者單位 云南省富源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