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和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如何上好英語復習課,怎樣落實雙基、突出能力,如何將復習課的自主權(quán)還給學生,真正提高復習課的效率,已成為廣大英語教師共同關(guān)注的話題。提起英語復習教學,人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一套古老的三輪復習法——分冊分單元語言知識的梳理、專項復習以及中考沖刺試題模擬訓練。千篇一律的復習模式令學生感到“乏味”;浩淼無邊的題海令復習教學散發(fā)出“苦澀味”。許多學生苦不堪言,甚至在題海中迷失自我,找不到出路口。身為一線教師的我們,面對這樣的課堂,應有所觸動和反思。
一、初三英語課堂師生兩厭的原因分析
(一)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漠視
目前農(nóng)村中學的部分老師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思想守舊,觀念落后,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習慣于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英語教材的改革為教師觀念的轉(zhuǎn)變奠定了基礎。然而傳統(tǒng)考試的“余威”仍在,教改力度仍不夠大。一些教師由于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不夠,在教學中沒有很好地遵循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不懂得如何整合、開發(fā)利用教材。上崗前沒有認真組織培訓學習新課標,沒有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新課標和考試說明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要求,不了解命題走勢,必定難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
(二)了解學情不夠,師生互動少
在平時,只要一提到英語復習課,人們就會想到許多的卷子,大量的練習題,師生終日埋在題海里。這樣的復習方法師生覺得疲憊不堪,效果也不盡如人意。一些老師抱怨學生不夠投入,不夠聰明,學生則對復習失去興趣,厭煩學習,甚至放棄英語這門功課。許多老師仍固守著自己的老一套教學方法,每節(jié)課讓學生記大量的語言點,教學形式單一,忽視對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訓練,覺得只有“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吃”得飽。一些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yè)時過于簡單,大多只會畫出錯誤之處,沒有多少評論和解釋,批改不及時,鼓勵性批語偏少。另外,部分教師對教學缺乏理性的思考,沒有合理取舍教學資源,滿足于全盤照搬,導致教學缺乏個性色彩。長此以往,學生厭學、教師厭教。
二、讓復習課“活”起來的措施
(一)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1.設置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英語的機會
(1)用英語復述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讓學生從最簡單的課文開始復述,注意他們的語音、語調(diào)。對于較長、較復雜的課文,教師可先進行主體句的剖析,讓學生更快、更容易記住課文大意。復述課文可由引導式復述逐步進入自由
復述。
(2)角色表演
教師為參加者分配角色,設置情景,讓他們身臨其境,以角色的身份說話。為了使活動順利進行,教師在學生表演前應向角色提示必要的背景。以看電視為例,扮演孩子、爸爸、媽媽和奶奶的四人分別得到一張紙條,上面提示著有關(guān)背景,它們分別是:“要看足球賽”“要看動畫片”“要看京劇”和“從中間調(diào)和”。學生根據(jù)角色提示進行自編自演。這樣的課堂活動不僅給學生提供了練習口語的機會,而且為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提供了空間。
(3)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加強語言信息刺激
教師創(chuàng)造和利用情景組織課堂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造交際的氛圍,加強語言信息刺激,可以引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提高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如復習英文購物的對話時,課前我先將準備好的文具擺在講臺上,并標上價格。在講臺前貼上標有“廣宇文具店”的字樣。上課時,我請一位學生與我配合,將整個購物過程演繹出來。因為模仿真實情景,并配以一定的表情與動作,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趣味性,學生顯得非常活躍,爭著上臺表演,不僅輕松復習鞏固了有關(guān)購物的口語,又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2.因材施教,分層次進行學習策略指導
對于學習成績中上游的學生,教師要盡量鼓勵他們在完成課本學習任務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對于成績一般的學生,要求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需要,扎扎實實地掌握課本知識,并能根據(jù)需要進行預習。在學習過程中要求他們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并善于記要點,注意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能運用規(guī)律舉一反三。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應不斷為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品嘗成功的喜悅。
(二)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整理、歸納能力,提倡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初三總復習的效率
初三的學習任務繁重,學習生活很緊張。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注意對學生進行整理和歸納能力的培養(yǎng),提倡合作、探究精神。
1.以舊促新,以新帶舊,為總復習奠定基礎
我們在初三開學時就應制訂出詳細的教學計劃,要求學生每天復習幾個單詞和句型,復習從第一冊開始,以冊為單位,對本冊單詞表和句型進行歸納,按類復習,歸類工作由學生負責。同時我們以周為單位,對已復習內(nèi)容進行小測驗,試卷由學生自己出。(四個小組,每組由一個同學出考卷,然后從四份卷子中抽出一份作為試卷。)交叉評卷,并在卷面上寫出評議,讓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錯誤,并及時糾正。在教學中我們也注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并進行適當?shù)募m正,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學習英語的不足。要求學生,特別是成績一般的學生要準備一個糾錯本,平時注意把學習英語中所犯的錯誤記在這個本子上,并給予糾正,有空就看,不懂就問,直到掌握為止。
2.加強整理和歸納,提倡合作、探究精神,提高三輪復習效果
第一輪復習時,我們先分冊、分單元進行復習,在復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找出本單元的重點,如重點單詞、重點詞組、重點語法、重點句型結(jié)構(gòu)、重點對話和寫作重點等等,讓學生分析它們的特點,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然后進行模仿操練,達到熟練掌握并能舉一反三的程度,最后再對它們進行歸納總結(jié),每個單元都要求學生這樣做,人人過關(guān)。
第二輪復習對學生的要求更高,要把三年來所學知識按照幾個專項進行歸納總結(jié),要求突出重點,牢固掌握。
第三輪是考前指導與適應性訓練,側(c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解題能力,知識考查和能力并重,從而使復習達到“知識—能力—知識”的良性循環(huán)。
(三)進行積極評價,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施評價活動
1.設計交際任務,適時使用課堂活動評價表,提高學生課堂活動的參與度
課堂采用交際任務教學,可以使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并完成課堂交際任務,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將隨著一個個交際任務的完成而得到提高。此外,精心設計小組合作任務,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充分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教學的有效性。另外,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及時、充分的肯定和鼓勵,通過制定和使用合理的課堂活動評價表,引入小組主題探究競賽活動,評選出最佳合作小組、最佳創(chuàng)新設計、最佳個人等獎項,充分調(diào)動學生在做中學英語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小組合作精神,在實踐中增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2.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英語課外活動不僅能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還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課內(nèi)學習的知識和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發(fā)展智力。我們可以通過看英文電影、搞歌曲欣賞講座、建立英語角、組織英語晚會、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舉辦英語故事會和辯論會等多種途徑進行訓練,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感受英語,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沒有一位初三英語教師不希望學生喜歡自己的課。那么,我們在進行備課時就不僅要備好教材和教學內(nèi)容,更要認真地備好學案,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和能力入手,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我們一起探索復習課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朝素質(zhì)教育的方向奮發(fā)努力。
(作者單位 福建省閩清縣塔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