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麗,潘紅英,朱紅芳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浙江杭州 310016)
·護理管理·
分層次管理在護理單元質量控制中的應用體會
程麗麗,潘紅英,朱紅芳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浙江杭州 310016)
總結護理單元質量控制的分層次管理。通過護理部質量控制專職員、各巡查組和科室質量控制小組、護士巡查員等不同層面參與護理質量控制檢查,護理單元在應急/??蒲膊椤⒒A護理巡查、護士禮儀巡查和護理操作巡查等方面評分均提高,并提高了對壓瘡的預警意識,全面提升護理質量,達到質量自律的質量管理最佳狀態(tài)。
護理;質量控制;層次管理
10.3969/j.issn.1671-9875.2012.07.031
有效的護理質量控制就是用最佳的參數(shù)、最短的時間、最好的技術、最低的成本達到最優(yōu)質的護理[1]。而管理的層次適配性是管理有效性和高效率的基本前提,分層次管理的核心是劃分管理對象的層次,根據(jù)管理目的設計管理職能,實現(xiàn)優(yōu)化管理和促進管理有效性、高效率的實現(xiàn)。本院自2010年1月開始,在護理單元質量控制中實施分層次管理,收到了明顯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護理部層面
1.1.1 專職員督查 醫(yī)院聘請了具有扎實業(yè)務知識和豐富護理管理經(jīng)驗的退休護士長作為護理質量控制專職員。專職員每2月到各護理單元進行督察,從執(zhí)行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病房環(huán)境、藥物管理、患者基礎護理、病歷書寫和護士素質六大方面著手,對護理單元進行全面護理質量檢查,當日將檢查結果反饋給護理單元護士長;護理部將專職員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共性和常見問題在護士長會議上進行分析,并對問題進行改進,如各科自備藥物過多、使用頻率低現(xiàn)象,對備用藥物管理進行了改進,減少了科室備用藥物,以減少各班護士清點藥物時間和減少因匆忙用藥導致的潛在給藥錯誤。
1.1.2 巡查組督查 護理部根據(jù)護理質量控制要求,成立應急/??蒲膊榻M、基礎護理巡查組、傷口巡查組、禮儀巡查組、護理操作巡查組,每個巡查組由4~6名核心成員組成,各巡查組根據(jù)巡查內容選擇護士長推薦的骨干護士參與巡查。每季度對各護理單元巡查,將檢查結果即時反饋給護理單元護士長。
1.2 科室層面
1.2.1 成立護理單元質量控制小組 質量控制小組成員一般由護士長、科室?guī)Ы汤蠋煛?~4名不同年資護士組成。要求小組成員工作認真負責、執(zhí)行能力強、主動參與科室管理,并能結合實際工作提出個人的建設性意見與建議。參照護理部質量控制組工作職責,根據(jù)護理單元特點,經(jīng)科室會議討論,制定小組成員的工作職責:每月1次檢查科室護理質量;收集有關護理質量的敏感指標;每月將收集的資料在科室會議上分享,并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再次收集資料,以分析改進措施是否有效。
1.2.2 質量控制小組成員的培訓 科室分次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內容包括護理質量管理、病歷書寫規(guī)范、質量控制標準、如何收集資料、資料分析等,培訓后進行考核。
1.2.3 質量控制小組督查內容及方法 各護理單元在護理部統(tǒng)一框架下制定各種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并對發(fā)生的壓瘡、墜床/跌倒、非計劃意外拔管等意外事件進行院內網(wǎng)絡實時直報,當班護士填寫后由護士長審核上報,醫(yī)院質量辦公室進行全院性資料收集并將結果反饋給護理單元及相關科室。護理單元質量控制小組每季度例會,討論上季度科室在護理質量控制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從流程改變、各班工作職責調整、加強員工培訓等方面提出改進意見。科室每月例行會議,所有員工分享本月科室發(fā)生的意外事件,并對意外事件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建設性的改進意見,以主人翁態(tài)度參與科室管理。
1.3 護士層面 各護理單元選擇護士承擔巡查員,參與科室質量管理。
1.3.1 應急/專科巡查員 該巡查員接受護理部應急能力的培訓和考核,內容包含床邊兩人配合急救、全身炎癥綜合征到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multi-organ di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發(fā)展過程、患者出現(xiàn)緊急情況需要呼喚二喚醫(yī)生的指征、各種搶救儀器設施和藥品的熟練應用等。巡查員和護士長組織科室護士進行應急演練每月1次,在晨間交班后設置模擬情境,由2名護士進行應急搶救操作,其他護士為考核者,模擬搶救演練結束進行演練總結,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相結合,總結優(yōu)點和不足,針對原因提出改進措施;每周晨會交班后護士長和巡查員對臨床常見的各種急重癥如心搏呼吸驟停、顱內出血、感染性休克、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癥哮喘發(fā)作、低血糖、低鉀血癥等識別和處理進行提問,一般先讓低年資護士回答,高年資護士補充,最后由巡查員或科室?guī)Ы汤蠋煛⒆o士長總結,并由低年資護士根據(jù)提問內容進行文字整理,供科內共享。
1.3.2 基礎護理巡查員 各護理單元基礎護理巡查員根據(jù)全院統(tǒng)一擬定的檢查標準,每月1次對科室2位臥床患者進行全面的基礎護理檢查及記錄,并在科室會議上匯報分享。檢查內容包含床單位整理、面部清潔、皮膚護理、手足護理、口腔護理、頭發(fā)護理、壓瘡預防與護理、導尿管護理8大內容,男患者還需檢查胡須的整潔和長度。
1.3.3 傷口巡查員 各護理單元的傷口巡查員根據(jù)壓瘡檢查標準每季度檢查全科某個時段24h所有在院患者的皮膚情況,抽查2例臥床患者的護理記錄和上報新發(fā)壓瘡病例報表,作為全院性壓瘡的患病率及院內壓瘡發(fā)生率數(shù)據(jù)的來源,同時評估護士對患者Braden評分是否符合標準、對壓瘡的處理是否得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意見。
1.3.4 禮儀巡查員 該巡查員負責檢查科室成員的禮儀執(zhí)行情況并參與全院性禮儀巡查。檢查內容分儀表禮儀和行為禮儀兩方面,儀表禮儀包含發(fā)式、口罩帽子的佩戴、工作牌、工作服和指甲等方面;行為禮儀包含護士的行、坐、站、電話禮儀和接待來訪者的態(tài)度等,要求護士體現(xiàn)職業(yè)化特點。
1.3.5 護理操作巡查員 該巡查員為科室?guī)Ы汤蠋熂嫒?,根?jù)教育部制訂的分階段培訓計劃,每月1次負責對全科不同年資護士進行護理操作分階段培訓、考核和檢查。操作考核項目以臨床常用操作為主,如留置針穿刺、深靜脈換藥、胰島素筆注射等,一般要求在患者身上操作,使護士養(yǎng)成檢查與平時一個樣的操作習慣。
通過分層次管理,科室護理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全院性應急/??茩z查從2010年第1季度的90分提高到第4季度98分;基礎護理專項巡查得分從92分提高到99分;科室護士提高了對壓瘡的預警意識,2010年除發(fā)生1例難免壓瘡外,未出現(xiàn)新發(fā)壓瘡;護士禮儀檢查得分從90分提高到98分;患者墜床/跌倒從2009年4例下降到2010年2例;護理操作巡查得分從85分上升到95分。
3.1 分層次管理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 護理質量難以控制因素多、可變因素多,只有將嚴密的質量管理制度與有形的框架和無形的群體質量意識相結合,與民主式的質量管理技巧相結合,才能形成提升護理質量的最有效合力[2]。質量管理的任務不僅是發(fā)現(xiàn)問題、消除員工潛在錯誤等安全隱患,更重要的是通過改進建立更為安全的系統(tǒng)[3]。分層次管理從不同的點和面發(fā)現(xiàn)問題,針對問題進行改進,以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的最終目的。本結果顯示,通過分層次管理,本院護理質量管理形成了持續(xù)向上的良性循環(huán)[4]。
3.2 分層次管理有利于提高護士管理能力 分層次護理質量管理,使科室大部分護士參與科室質量控制活動,護士感覺到管理者對自己的授權,體現(xiàn)了自身價值,從而更加配合護士長管理,培養(yǎng)和提高了質量意識、問題意識、改進意識和主動參與的意識,形成了人人參與質量管理的良好局面[5.6]。護士參與質量管理使護士重新認識和了解了護理質量與自身工作的密切相關性,護士在質量管理中既是管理者、也是實踐者,激發(fā)了護士的積極性和主人翁精神,并在實踐過程中提高了個人管理能力,如應急/??菩〗M成員的個人??颇芰Φ玫矫黠@提升,在觀察患者癥狀、分析病情、匯報病情等方面應用評判性思維,顯示出個人成長的歷程。
3.3 分層次管理必須做好嚴密的組織工作 任何一種制度的實行有賴于嚴密的組織管理工作。通過定期督查和定期匯報等形式,使分層次管理能夠持續(xù)有效進行,并不斷優(yōu)化。
[1]施雁.護理質量管理實效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5):443-444.
[2]施雁,陳翠萍,毛雅芬.護理質量委員會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1):845.
[3]戴曉娜,葉志弘.JCI評審體系下的護理質量改進實踐[J].護理與康復,2009,8(9):787-788.
[4]姚智萍,許月萍.持續(xù)質量改進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04,3(6):412-413.
[5]吳鳳菊,蔣娜,朱海燕.一級質控模式改進在提升急診科護理質量的作用[J].內科,2010,5(15):561-562.
[6]周小波,朱君亞,項偉嵐.質量改進在護士長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2):963-964.
R197.323
C
1671-9875(2012)07-0673-03
程麗麗(1973-),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1-10-14
浙江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編號:Y200803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