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榮
(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河南洛陽471000)
端坐體位頸內靜脈置管32例
張春榮
(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河南洛陽471000)
目的總結端坐體位頸內靜脈置管的體會。方法對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32例病情重,強迫端坐體位甚至前傾坐位的住院患者,在需緊急血液凈化時進行頸內靜脈置管以建立血管通路。結果全部患者均置管成功,總穿刺成功率100%,1針穿刺成功率50%,2針穿刺成功率40%,3針穿刺成功率10%。結論端坐位時緊急行頸內靜脈置管術具有可行性,為及時救治患者提供支持。
導管插入術;頸內靜脈;端坐體位;血液凈化
深靜脈置管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常用于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心靜脈壓測定、腸外靜脈營養(yǎng)、血液凈化、腫瘤化療、排除體腔積液等方面。緊急情況下進行血液凈化時,血管通路多選用靜脈穿刺臨時導管置管,穿刺血管常為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及股靜脈等。穿刺體位一般為仰臥位或半仰臥位[1-4]。但當患者為強迫端坐位甚至前傾坐位時,一般的置管體位難以進行。本院采用端坐位時頸內靜脈臨時導管置管術32例(盲穿),均獲得成功,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32例均為本院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住院患者,病情重,強迫端坐位甚至前傾坐位,需急診血液凈化。其中9例為糖尿病腎病并急性心功能不全,16例為冠心病并急性心功能衰竭,2例為腎病綜合征全身高度水腫并體腔積液,5例為尿毒癥并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1.2 操作方法 患者取強迫端坐位或前傾坐位,頭稍后仰并偏向對側。操作者站在患者背后,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在胸鎖乳突肌胸骨頭和鎖骨頭夾角處或其稍下方,觸及頸總動脈搏動,以頸總動脈外側0.5~1cm為穿刺點,用5mL注射器與人體冠狀面呈30°~45°角進行試穿,針尖指向同側乳頭方向,邊進針邊回抽,當抽出暗紅色血液時記住進針方向及深度,拔出注射器,持穿刺針沿相同方向穿刺,回抽出暗紅色血液時左手拇指、食指固定好穿刺針,右手置入導絲,導絲置入深度約15~20cm,退出穿刺針,用擴張器沿導絲輕柔地擴張皮膚、皮下組織及動靜脈鞘,退出擴張器,沿導絲插入血透用雙腔中心靜脈導管,拔出導絲,注射器回抽確定導管動靜脈端血流通暢,分別從導管動靜脈端各注入生理鹽水5mL沖管,肝素鹽水封管,蓋肝素帽,縫合固定導管,無菌敷料覆蓋后固定待用。
32例患者中,1針穿刺成功16例,2針穿刺成功13例,3針穿刺成功3例,穿刺不成功0例??偞┐坛晒β?00%,1針穿刺成功率50%,2針穿刺成功率40%,3針穿刺成功率10%。穿刺成功后立即在坐位下進行血液凈化治療(血液透析、血液濾過、連續(xù)性血液凈化等)。
對強迫端坐位或前傾坐位的患者,當需要置管建立血管通路時,患者難以采取常規(guī)的穿刺體位進行配合。如強行讓患者取坐位或半仰臥位,會造成患者極大的痛苦,甚至會有生命危險,且難以穿刺成功,給靜脈置管帶來了挑戰(zhàn)。
比較經(jīng)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及股靜脈3種置管途徑:股靜脈血栓發(fā)生率和不暢率很高;鎖骨下靜脈血栓和中心靜脈狹窄的發(fā)生率高,并可能發(fā)生致命性并發(fā)癥(如血氣胸);頸內靜脈并發(fā)癥少[5-7]。且端坐位時下肢與軀干呈90°左右,經(jīng)股靜脈穿刺難以實施,即使穿刺成功,導管在幾乎垂直狀況下也不能提供有效血流。為此,本研究選擇頸內靜脈途徑置管。
盡管端坐位時頸內靜脈途徑置管困難加大,但從解剖和生理角度考慮也具有可行性。首先,從解剖因素考慮,頸內靜脈的下1/3段大多位于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所形成的陷凹內,選取此處穿刺頸內靜脈位置固定[6];同時頸內靜脈較粗大,尤其右側頸內靜脈與頭臂靜脈、上腔靜脈幾乎成一直線,插管容易成功[8];最主要的原因是頸內靜脈管壁與頸動脈鞘、肩胛舌骨肌中間腱緊密相連,管腔經(jīng)常處于開放狀態(tài)[7]。其次,多數(shù)患者血容量超負荷,血管易處于充盈擴張狀態(tài)。另外,氣喘端坐位時,頸部血管及肌肉可能處于較大張力狀。以上原因有利于穿刺。
端坐位時進行頸內靜脈置管,操作難度較常規(guī)體位時加大。操作者需要有仰臥位時置管的嫻熟的經(jīng)驗基礎,同時要認真心細、動作敏捷,并常規(guī)進行心電血壓監(jiān)護。如果能在床旁有彩超導引下進行穿刺,將更安全有利。
本組32例均能滿意置管,提示在端坐位和前傾坐位時,頸內靜脈置管術總成功率和一針穿刺成功率均較高,且具有簡便、快捷的特點。其痛苦小、血管損傷小、不影響造瘺、能很好地提供有效血流量。同時未發(fā)生誤穿動脈、血氣胸等嚴重并發(fā)癥。對于只能采取端坐位甚至前傾坐位的患者具有較大優(yōu)勢,為及時、有效地進行血液凈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
綜上所述,端坐位頸內靜脈置管術具有操作相對簡便、并發(fā)癥少、導管留置時間長的特點,可在強迫端坐體位的急危重癥患者的血液凈化治療中推廣應用。
[1]張瑩,石承先,張海鄰,等.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100例操作體會[J].貴州醫(yī)藥,2009,33(10):919-920.
[2]程莉,劉國安.頸內靜脈置管失敗的原因與對策[J].東南國防醫(yī)藥,2007,9(1):35-36.
[3]江宗興,汪濤,楊鎖軍,等.B型超聲定位下頸內靜脈穿刺——一種新的超聲介入下頸內靜脈穿刺技術[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0,19(6):714-716.
[4]裴亞萍.頸內靜脈置管體位的探討及臨床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1):82.
[5]梅長林,葉朝陽,戎殳.實用透析手冊[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56.
[6]王玉柱.血液凈化通路[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48-59.
[7]黎磊石,劉志紅.中國腎臟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1461.
[8]覃紹堅.右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并發(fā)癥的防治[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15(15):1992-1993.
10.3969/j.issn.1671-8348.2012.32.035
B
1671-8348(2012)32-3437-02
2012-03-05
2012-08-04)
·經(jīng)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