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久
河南上蔡縣邵店鄉(xiāng)衛(wèi)生院內科 上蔡 463804
目前,急性腦梗死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超早期給予尿激酶溶栓治療已被循證醫(yī)學證實為治療急性腦梗死有效的方法。我科2010-01-2012-04對收治的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取得較好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01—2012-04我院收治的40例腦梗死患者,均經腦CT和或MRI檢查證實,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學術會議指定的各類腦血管病的診斷標準[1],均達到溶栓標準[2]:(1)年齡35~75歲,發(fā)病時間在6 h內;(2)癱瘓肢體肌力0~3級;(3)意識清楚;(4)腦CT尚未顯示出責任病灶;(5)血壓能夠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6)排除迅速好轉的腦梗死及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惡性腫瘤及血凝四項不正常、2周內做過外科大手術及妊娠患者。將符合上述標準的患者隨機分為溶栓治療組與常規(guī)治療組:(1)溶栓治療組:本組患者及家屬均簽訂溶栓同意書,共20例,男13例,女7例;年齡36~74歲,平均50.5歲;前循環(huán)梗死17例,后循環(huán)梗死3例;(2)常規(guī)治療組:雖符合溶栓標準但患者及其家屬簽字拒絕溶栓,共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37~75歲,平均51.0歲;前循環(huán)梗死18例,后循環(huán)梗死2例。2組性別、年齡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溶栓治療組:給予尿激酶100萬~150萬U加入生理鹽水100mL中靜脈輸入,30min內輸完,其余常規(guī)治療同對照組。(2)常規(guī)治療組:給予抑制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改善腦循環(huán)、抗自由基、營養(yǎng)腦細胞以及控制血糖和血脂等綜合治療。
1.3 輔助檢查 (1)2組患者均在治療后24h做頭顱CT復查;(2)住院期間均完善血、尿常規(guī)、凝血纖溶試驗、肝腎功能、心電圖、胸片等檢查。
1.4 療效評定 2組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d、7d和14d進行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DS)。療效判定標準:痊愈:NDS減少達到91~100%;顯效:NDS減少達到46%~90%;有效:NDS減少達到18%~45%;無效:NDS減少程度在18%以下;死亡。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所得數(shù)據(jù)均經過方差齊性檢驗和正態(tài)性檢驗,結果以均數(shù)士標準差(±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溶栓治療組18例患者在治療后2周內癥狀、體征均逐漸改善,1例無效,1例死于心肌梗死,總有效率90%;常規(guī)治療組15例患者在治療后2周內癥狀、體征逐漸改善,4例無效,1例死于大面積腦梗死,總有效率75%;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組比較治療后1d、7d和14dNDS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治療效果比較 (n)
表2 2組各時間點NDS評分比較 (±s)
表2 2組各時間點NDS評分比較 (±s)
2組治療前NDS評分比較,*P>0.05;2組治療后各時間點NDS評分比較,▲P<0.05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1d 7d 14d溶栓治療組 22.24±5.02*15.32±2.89▲12.14±1.90▲7.47±1.64▲常規(guī)治療組 21.53±4.79 19.69±4.08 16.20±3.21 12.11±2.07
2.2 不良反應 溶栓治療組發(fā)生牙齦出血1例,經棉球局部壓迫止血,復查腦CT 2例出現(xiàn)梗死灶周圍少量滲血,經跟蹤復查自行逐漸吸收,常規(guī)治療組無顱內及其他部位出血,2組均無致死性出血和藥物過敏現(xiàn)象發(fā)生。
急性腦梗死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很大損失,盡可能在超早期進行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近年來已被公認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理論基礎是在發(fā)生急性腦梗死的壞死病灶周圍存在缺血半暗帶,這部分腦細胞的血液灌注未完全停止,神經元細胞處于電衰竭,處于休眠狀態(tài)或半休眠狀態(tài),僅能夠維持自身形態(tài)的完整,由于缺少能量供應,無法行使原有的正常功能,僅可以維持存活數(shù)小時,在這短時間內如果能夠及時恢復有效的血液供應,此區(qū)域內的大部分腦細胞可以避免缺血性壞死,可使其重新恢復正常功能,即“治療時間窗”,目前認為公認的有效溶栓時間為發(fā)病6h內,尤其在3h內效果最佳。
當前,用于溶栓的藥物主要有rt-PA和尿激酶。國外常用rt-PA,但由于其價格昂貴,不適合我國國情,限制了其在廣大基層醫(yī)院的應用。尿激酶是從新人尿中提出的蛋白水解酶,無抗原性,可將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轉化為纖維蛋白溶酶,從而發(fā)揮溶解血栓作用,尤其對于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使得栓塞的腦血管再通,靜脈用藥途徑迅速由肝臟代謝,半衰期約為15min[3]。尿激酶作為既安全又有效,同時價格又適合我國國情的溶栓藥物,在廣大基層醫(yī)院得到廣泛應用,成為腦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療中可以廣泛應用的溶栓藥物[4]。應用尿激酶的方式主要有動脈和靜脈兩種途徑,動脈途徑要求有進行DSA所需的大型設備,對人員技術要求高,同時準備時間長,而靜脈途徑則簡便易行,特別適合在基層醫(yī)院開展應用。
在本組研究中我們應用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組患者在溶栓后1d、7d和14d3個時間點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好于常規(guī)治療(P<0.05),總有效率90%,且無致死性出血和藥物過敏反應發(fā)生,亦證實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發(fā)病6h內)安全有效,適合在廣大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
[1] 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學術會議 .各類腦血管病的診斷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3.
[2] 國家“九五”攻關課題協(xié)作組.急性腦梗死6h以內的靜脈溶栓治療[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2,35(2):201-203.
[3] 楊獻良,趙云.尿激酶治療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5):55.
[4] 楊玉峰,張殿印,侯玉芹.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腦梗死的TCD監(jiān)測[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