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房 彪 段小波 李小強 劉歡歡 蔣 強
現目前,在本學院內尚未出現一套完整的智能搶答系統(tǒng),且在現有的智能搶答系統(tǒng)解決方案上存在著適用范圍有限、工作穩(wěn)定性不理想不利于擴展等缺點。
在本項目中,將利用現有成就的技術構建一套完整的智能搶答系統(tǒng),整合了虛擬儀器技術、單片機技術、軟件算法設計技術、數據采集技術,使之具備以下特性,見表1。
上位機控制程序:負責對整個系統(tǒng)進行控制,主語包括搶答的啟動與停止、題庫管理、終端設備配置以及計分等操作。
RS232:即RS232通信電纜,負責搭建上位機與下位機通信橋梁。
工作原理簡介:首先,由于用戶通過上位機用戶界面發(fā)送一條啟動搶答指令,然后再采集終端接收到指令后啟動搶答按鈕。如果在搶答時間內采集到搶答信號,則發(fā)送選手編號至上位機,否則超過了搶答時間將關閉通信串口,阻止選手搶答。上位機在接收到編號后并進行后期處理。例如分數統(tǒng)計、報表生成等工作。系統(tǒng)構架見圖1。
圖1 系統(tǒng)構架
在本系統(tǒng)中,頂層GUI負責與用戶交互功能,即用戶可直接參與交互的內容:在模塊與功能層,則由各個子程序所構建的功能模塊,系統(tǒng)會根據用戶的指令和采集到得數據區(qū)激活所對應的功能模塊,該層主要包括設置、打印、幫助與統(tǒng)計、搶答和計分等模塊。在底層驅動層,即可直接參與硬件交互的軟件層,主要包括VISA驅動層和下位機驅動層。
圖2 上位機程序結構
圖3 系統(tǒng)狀態(tài)圖
在本系統(tǒng)中,使用STC 89C52作為下位機核心控制器,硬件架構如圖5所示。
首先,由電源、時鐘和復位構成單片機應用的最小系統(tǒng),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串口通信單元、鍵盤和顯示單元;
串口通信單元:使用的是MAX 232串口電平接口芯片,將單片機的RXD和TXD電平信號轉換為符合標準的串口電平,方可與上位機進行通信。
鍵盤:每一個對應的是搶答按鈕。
顯示單元:用于下位機顯示是哪位選手按下的。
圖4 下位機流程圖
圖5 下位機硬件構架
通信協(xié)議通信策略:即串口通信協(xié)議,在本系統(tǒng)中,串口通信的編碼方式是基于ANSICII通信標準的。每次通信時只發(fā)送或接收兩幀數據,上位機發(fā)送兩個“S”字符表示啟動指令,以啟動下位機采集選手的搶答信號;下位機首先發(fā)送一個“E”字符,表示已采集到選手搶答信號,采集結束,接著發(fā)送一個選手的編號字符,表示哪位選手按下的。目前支持256位選手同時搶答和采集。如圖6所示。
圖6 通信協(xié)議
圖7 主界面
表1
表2
圖8 電路圖
主程序
經過近半年的設計、開發(fā)、制作和調試,終于使其成為智能搶答系統(tǒng)。半年來,不僅鍛煉了我們的科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并且培養(yǎng)了我們的團隊合作能力。該系統(tǒng)經過長期試驗測試,該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操作方便,執(zhí)行效率高。達到了預期設計要求,使之成為可行的智能搶答系統(tǒng)解決方案。為今后做復雜的智能系統(tǒng)積累了經驗。
[1]丁宇,范靈芝.基于單片機與PC智能搶答系統(tǒng)[J].兵工自動化,2008(6).
[2]薛頂柱,張洪陽.一種新型無線智能搶答器的研究和設計[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0).
[3]Jeffrey Travies & Jim Kring, labview for Everyone Graphical Programming Made Easy and Fun Third Edition.2005.
[4]阮奇珍.我和labvIEW,National Instruments R&D China.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