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黎明 張鳳營 于紅
摘要:隨著先進控制技術的發(fā)展,模糊控制理論和模糊控制技術成為最廣泛最有前景的應用分支之一。模糊控制器是一種專家型控制系統,它的優(yōu)點是不需要知道被控對象的精確數學模型,而是只利用專家己有的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是當系統為非線性系統時,模糊控制器還可以產生非線性控制作用。但經過深入研究,發(fā)現常規(guī)模糊控制存在著其控制品質粗糙和精度不高等弊病,因此,可將模糊控制和PID控制兩者結合起來,揚長避短,既具有模糊控制靈活、適應性,又具有PID控制精度高的特點。
關鍵詞:PID控制;模糊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
1PID控制器
PID(比例-積分-微分)控制器作為最早實用化的控制器已有50多年歷史,現在仍然是應用最廣泛的工業(yè)控制器。傳統的PID控制器以其結構簡單、工作穩(wěn)定、適應性好、精度高等優(yōu)點成為過程控制中應用最廣泛最基本的一種控制器。
1.1PID的組成
控制器由比例單元(P)、積分單元(I)和微分單元(D)組成。它由于用途廣泛、使用靈活,已有系列化產品,使用中只需設定三個參數(Kp,Ki和Kd)即可。在很多情況下,并不一定需要全部三個單元,可以取其中的一到兩個單元,但比例控制單元是必不可少的。
1.2PID的特點
雖然很多工業(yè)過程是非線性或時變的,但通過對其簡化可以變成基本線性和動態(tài)特性不隨時間變化的系統,這樣PID就可控制了。另外,PID參數Kp,Ki和Kd可以根據過程的動態(tài)特性及時整定,如果過程的動態(tài)特性變化,例如可能由負載的變化引起系統動態(tài)特性變化,PID參數就可以重新整定。
2模糊控制器
模糊控制器是一種專家型控制系統,它的優(yōu)點是不需要知道被控對象的精確數學模型,而是只利用專家己有的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是當系統為非線性系統時,模糊控制器還可以產生非線性控制作用。它運用語言知識模型進行控制算法的設計,可用來對不能精確建?;螂y以建模系統進行控制,使生產過程平穩(wěn)、高效、安全地運行。
模糊控制器是模糊控制系統的核心部分,也是和其它控制系統區(qū)別最大的環(huán)節(jié),它由模糊化、知識庫、模糊推理、解模糊化四個基本部分組成。
模糊控制器通常由計算機(或單片機)實現,計算機通過傳感器經過采樣和A/D轉換獲得被控量的精確值,然后將定量與設定值比較得到偏差信號,一般選偏差信號與偏差變化率作為模糊控制器的輸入量,由模糊控制器的輸入接口將該精確量轉化為相應的模糊量,偏差的模糊量可用相應的模糊語言子集E來表示,偏差變化率的模糊量可用相應的模糊語言子集來表示。根據推理合成規(guī)則進行模糊決策,得到模糊控制量,將模糊控制量轉化為精確量,由模糊控制器的輸出接口作去模糊化處理,得到精確的數字控制量后再經過D/A轉換變?yōu)榫_的模擬量送給執(zhí)行機構,對被控對象進行控制。
3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結合
從模糊控制技術應用于控制領域開始,就有許多模糊和PID相結合的控制器相繼出現。模糊控制與經典控制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可構造一類新型的控制系統,即模糊-PID復合控制系統。因此在模糊—PID復合控制系統中模糊控制并不是代替常規(guī)PID控制,而是對常規(guī)PID控制的拓展。常規(guī)PID控制器與模糊控制器的結合有兩種結構形式:串聯結構和并聯結構。
3.1串聯結構模糊—PID控制器
當系統的偏差信號大于某一設定值時,在控制過程中,開關接通,模糊控制器發(fā)揮控制作用,PID控制器的輸入信號,即,對PID控制器產生較強的控制信號,系統的動態(tài)響應較快;而當偏差信號小于某一設定值時,模糊控制器通過開關斷開,模糊控制器不發(fā)揮控制作用,這時,只有偏差信號進入PID控制器,由于此時系統的輸出和給定值己經很接近,所以能很快地趨于給定值,消除穩(wěn)態(tài)誤差。這種結構的模糊控制器產生階梯狀的非線性控制信號作用于PID控制器,依靠調節(jié)PID輸入信號的突然變化來提高動態(tài)響應速度,往往易造成PID控制作用的誤調節(jié)。
3.2并聯結構模糊—PID控制器
并聯結構如圖所示。它是將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并聯起來對系統進行控制,即有模糊和PID兩種模態(tài),其中模糊控制器采用常規(guī)模糊控制器,輸入變量為偏差和偏差變化率,輸出為,模糊控制規(guī)則采用形式,推理合成采用算法,去模糊化則采用系數加權平均法。這種模糊控制器本質上是PD型控制器,由于缺乏積分環(huán)節(jié),系統有穩(wěn)態(tài)誤差,為此在偏差大于或等于某一設定值時,控制器切換為模糊控制器;當偏差小于某一設定值時,控制器切換至常規(guī)PID控制器,從而使得這種雙??刂破骶哂许憫欤€(wěn)態(tài)精度高的特點,應用性好。
由上述可知,在智能控制系統運行過程中,當進行生產和加工時,由于偏差和它的變化率均較大,因此起主要作用的是模糊控制器;只有當對產品進行精加工時,由于工件的偏差和它的變化率均很小,常規(guī)PID控制器起主要作用。模糊—PID控制器在生產和加工階段保留了模糊控制器的快速性和穩(wěn)定性的優(yōu)點,同時在精加工階段保留了常規(guī)PID控制器具有高精度的特性。由此,實現了從一種控制方式到另一種控制方式的平穩(wěn)過渡,避免了一般控制器按某一設定值進行切換的弱點。又由于模糊—PID控制器算法簡單、高效控制效果較好,各種動態(tài)性能指標參數能進行自行調整,可使智能控制系統達到更理想的控制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友銳,曲立國主編.PID控制器參數整定與實現[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劉曙光,魏俊民,竺志超編著.模糊控制技術[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30-60.
[3]湯兵勇,路林吉編著.模糊控制理論與應用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71-90.
[4]劉金琨主編.先進PID控制MATLAB仿真[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