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丹
摘要:本文是對聲樂課堂和舞臺實踐結合成果的分析研究,通過以下幾點對主題思想進行了闡述。(1)當前高校聲樂課堂的現(xiàn)狀;(2)聲樂課堂與舞臺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yōu)越性;(3)聲樂課堂與舞臺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大力推廣的迫切性;(4)聲樂課堂與舞臺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后的效果。
關鍵詞:聲樂課堂;舞臺實踐;教學模式
我是一名普通高校的聲樂教師,2010年發(fā)表過一篇關于研究聲樂課堂與舞臺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論文。主要就是通過實踐來闡述聲樂課堂和舞臺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大部分聲樂教師都是很清楚的,也會跟學生去灌輸這樣的思想,但是較少在公開刊物見到此類論文。本文將通過我個人在教學過程中實實在在的實踐來論證這一教學模式的優(yōu)越性和需要大力推廣的迫切性。主要從以下幾點來進行闡述:
1普通高校聲樂課堂的現(xiàn)狀
目前大部分高校課堂模式是這樣的,表演類課程中聲樂課教學有兩種情形,(1)琴房中師生兩人,進行一對一教學。(2)琴房中多人,教師為其中一名學生授課,其余學生旁聽。這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避免打擾,專心上課和教學,不足之處在于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舞臺表演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鍛煉。雖然平時也許會有一些演出,但心理素質的鍛煉是要靠長期而頻繁的當眾歌唱和表演才能有所提升。
2聲樂課堂與舞臺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yōu)越性
聲樂課堂與舞臺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yōu)越性是非常廣泛的,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適用于聲樂教學,也適合與所有的表演類課程。在以前發(fā)表的文章中細致的講過無實物表演的重要性和練習當眾自然表演的重要性,在這里就不再細說。我和同事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的膽怯是影響他們發(fā)揮的重要因素之一。2009級的一名學生,每次上課,歌曲演繹和肢體語言都非常到位,但一到臺上就完全變了個人,聲音顫抖、眼神游離、手臂僵硬、控制不了自己。這種現(xiàn)象讓我深深意識到訓練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性。但要很好的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必須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滲透式訓練。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嘗試著利用課堂與舞臺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通過一年的學習和訓練,大部分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們不再懼怕舞臺與觀眾,可喜的是,通過這樣的教學,他們不但敢于表現(xiàn)自己,把自己最為美好的聲音分享給大家,也學會了如何去調動觀眾的積極性,我想這也是我們這個專業(yè)的最終目的。
3聲樂課堂與舞臺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大力推廣的迫切性
通過對部分學校聲樂專業(yè)的了解,以及和部分高校聲樂教學同仁的交流,我認為,將此種教學模式應用于課堂,將極大的提高聲樂表演專業(yè)學生的素質,為其走出校門踏入社會做好無縫對接。同時在推廣的過程中還要加入一些聲樂心理學的知識,聲樂心理學是用心理學的原理來研究聲樂藝術中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它產(chǎn)生于聲樂藝術實踐,又服務于聲樂藝術實踐,是聲樂藝術的心理學基礎,加入聲樂心理學能夠讓學員更好的了解自己,為聲樂教學提供支持。
現(xiàn)在有些條件非常好的學生由于缺乏心理素質的鍛煉,極大的影響了他們的聲樂學習及未來的發(fā)展。如果各高校隨時隨地“搭建”舞臺,把聲樂課堂搬上“舞臺”相信學生們的專業(yè)水平一定會有質的飛躍。我們不需要華麗的音樂廳、不需要五彩斑斕的舞臺,只要我們教學中給予舞臺的概念和更多展示的機會,這就夠了。我所在的音樂表演專業(yè)在4月份舉辦了一場師生音樂會,這次的效果就非常好,學生在臺上收放自如,演唱技巧、肢體語言、都達到了平時教學的水平。我想這個就是平時把聲樂課放在演奏廳來上,同學們互相做觀眾的結果。讓學生在這樣一個當眾歌唱表演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鍛煉,上課既是演出也是學習,演出既是匯報也是學習,時時刻刻演出,時時刻刻學習,這就是我們的教學目的。
為了讓更多的聲樂學生能夠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能力,也為了聲樂教學能夠快速的、更好的發(fā)展,相信“聲樂課堂與舞臺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會給聲樂教學工作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教學成果。
4聲樂課堂與舞臺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結合后的效果
4.1聲樂課堂與舞臺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方案的多樣性
把這種教學模式逐漸滲透到聲樂教學過程中去,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實施。
4.1.1聲樂課堂組織觀眾
每一位聲樂教師都會帶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這樣就可以組織5~8個人一組進行上課,一個人上課時其余是觀眾。這時課堂就成了一個小舞臺,那么聲樂課就很好的成了一節(jié)綜合表演課。這樣做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同學之間可以很好的互相借鑒、學習,進而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也讓學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4.1.2開設綜合實踐課
目前很多高校的音樂系都開設了實踐課,我們每周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綜合實踐課,由專業(yè)老師進行教學。這門課的意義在于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表演能力,聲樂課堂好比是生產(chǎn)零部件的車間,綜合實踐課則是終端組裝及檢測環(huán)節(jié)。這樣一種課程教學,使得學生有了一個很好的發(fā)揮自己能力的平臺,同時這個平臺還要提供很多的舞臺藝術指導,進而使我們的教學立體化、全方位的發(fā)展和提高。
把聲樂教學和舞臺表演有機的結合起來,主要在于大家思想觀念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這種教學模式的方法很多,通過日常教學,有意無意的強化和引導就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其聲樂表演打下堅實的基礎。
4.2聲樂課堂與舞臺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
4.2.1學生取得的進步和對該教學模式的評價
通過一年來的有意識訓練和引導,我們并發(fā)掘出一批表演能力強、舞臺感覺好的學生。在對大部分學生進行課堂調研后,絕大多數(shù)同學表示對該種教學模式非常的適應,并坦言自己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的訓練,自己在聲樂表演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在通過對兄弟院校的學生進行調查后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同學都非常愿意和渴望接受這樣的一種教學模式。
4.2.2聲樂教師對該教學模式的評價和取得的教學成果
本人自去年8月份以來,不斷地向本校和兄弟院校的教師介紹這種教學模式,得到了大部分教師的贊同。實驗訓練后,大家對教學與舞臺相結合的模式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同時也因為這種教學模式在本校的大力推廣和實施,使得本年度的聲樂教學有了很豐碩的成果。
總之,聲樂課堂與舞臺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如果能夠更加廣泛的大力度的在各個高校的聲樂教學中推廣和實施將會很好的推動聲樂教學的發(fā)展。同時這種教學模式也適用于中學、藝術培訓和各種社區(qū)的音樂培訓當中去,進而促進整個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和和諧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俞子正,田曉寶,張曉鐘.聲樂教學論[M].西南師大出版社.
[2] 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深化音樂課程改革——關于音樂課堂教學現(xiàn)象的思考[J].音樂天地,2011(06).
[3] 高師音樂課程改革的新途徑——音樂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建構初探[J].大眾文藝,2011(03).
[4] 胡郁青.中外聲樂發(fā)展史[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