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利華,彭 秀,李秀珍,晏 巧
(重慶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三峽庫區(qū)森林生態(tài)保護與恢復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重慶 400036)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一種常綠、闊葉、長壽的生態(tài)經濟樹種,是我國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重慶是我國l4個油茶重點分布省份之一。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油茶在重慶市曾大規(guī)模發(fā)展,全市發(fā)展油茶林面積6.67萬hm2以上。但目前油茶優(yōu)質種苗不足,嚴重制藥了重慶油茶產業(yè)的發(fā)展,為盡快解決這一技術問題,重慶市林科院油茶項目組做了大量基礎工作,先后引進長林和湘林系列進行適應性栽培試驗,同時引進良種穗條和我市選擇的優(yōu)樹穗條進行芽苗砧嫁接育苗,通過對幾種培養(yǎng)基質進行對比試驗,篩選出適宜的油茶育苗基質進行試驗推廣,為培育優(yōu)質嫁接苗,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技術支撐。
試驗在林科院苗圃進行,苗圃位于重慶市歌樂山,海拔438 m,年平均氣候在l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 ~8℃,夏季較熱,7月~8月日最高氣溫均在35℃以上。極端氣溫最高4l.9℃,最低-l.7℃,日照總時數l 000 h~l 200 h,年均日照時l 259.5 h,年降雨量l 000 mm ~l l00 mm。土壤為黃色石灰土,土層厚度80 cm,pH6.5。
20l0年5月26日~6月5日進行嫁接,砧木是從重慶彭水縣的油茶種子發(fā)出的芽砧,穗條是從亞林中心引進的長林40號當年生的半木質化飽滿枝條。
基質分別為從亞林中心引進的油茶無紡布育苗輕基質(簡稱Sl,將直徑為8 cm的圓筒腸狀容器人工切成高l2 cm的容器)、桉樹中心提供的桉樹育苗輕基質(簡稱S2)、自己配制的基質:黃泥∶草甸土∶河沙 =4∶4∶l(簡稱 S3)、黃泥∶草甸土∶河沙 =2∶2∶l(簡稱S4),其中將基質S2和S3放在450 ml、l5孔的IPL容器里面,將基質S4平鋪在壟起的苗床上,厚度l5 cm~20 cm。
2.2.l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設計,每個基質的處理數量在200個左右。
表l 各基質有效成分含量
2.2.2 苗期管理
各基質栽入芽砧苗后,澆透水,然后及時蓋上塑料薄膜,并搭建遮蔭棚,透光度在30%以下。約30 d以后,揭開塑料薄膜,結合除草出去砧芽,以后每隔20 d左右除砧芽一次。當大部分接穗萌芽開葉即可摘除塑料薄膜(大概在9月中旬),然后噴施濃度較低的尿素和過磷酸鈣。
2.2.3 試驗調查和數據處理
于l2月前后調查各處理幼苗保存率,分別于20l l年3月30日及l(fā)0月30日從每個處理中抽取30株植株測定其苗高、地徑。苗高和主根長度用鋼卷尺測定,精度為l mm,地徑用游標卡尺測定,精度為0.0l mm。同時于l0月3l日每處理隨機抽取l2株苗木進行根系和生物量測定,將根上的基質洗干凈,放在60℃的烘箱里烘干,8 h~9 h后取出冷卻稱重,精確到0.0l g,數據采用 Excel和 Spps l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方差分析和多種比較均采用95%的置信區(qū)間進行分析。
通過對不同基質個生長指標(保存率、苗高、地徑)的測定,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基質油茶芽苗生長指標測定
從表l看出,不同基質對苗木成活率有一定的影響,其中油茶育苗輕基質和自配的4∶4∶l的保存率最高,為82.2%和8l.0%,桉樹輕基質最低,為67%。
通過對4個處理的保存率調查數據進行方差分析,表明各處理間差異顯著,說明不同基質配比對苗木保存率影響大,所以選擇適宜的培養(yǎng)基質繁育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是十分重要的。
3.2.l 對苗高的影響
通過對不同基質油茶芽苗高生長比較,從圖l可以看出,不同基質芽苗高生長不同,以輕基質育苗的高生長最大,為32.l cm,其次為大田育苗22.75 cm,且苗高均為Ⅰ級苗高標準(Ⅰ級苗容器苗高為l0 cm,裸根苗為20 cm以上)。從圖l看出,在4月~l0月之間,輕基質芽苗高生長不大,僅為0.4 cm,其他兩種基質高生長均為4 cm左右,裸根苗生長為l5.58 cm。
圖l 不同基質油茶芽苗高生長情況比較
根據對不同基質油茶芽苗高生長進行了方差分析(見表3),結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質組合中油茶苗高生長有顯著性差異,所以選擇適宜的基質對油茶芽苗生長非常重要。
表3 不同基質對油茶芽苗高生長的影響
3.2.2 對地徑的影響
根據不同基質油茶芽苗地徑生長比較(見圖2),不同基質配比油茶芽苗地徑不同,輕基質、桉樹育苗基質培育的芽苗地徑差異不大,均為0.32 cm,自配基質和大田育苗地徑為0.28 cm,均為Ⅰ級苗標準。同時根據圖2可以看出,從4月~l0月油茶地徑生長量不大,為0.0l cm ~0.03 cm。
圖2 不同基質油茶芽苗地徑比較
根據對不同基質油茶芽苗地徑生長進行了方差分析(見表4),結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質組合中油茶苗地徑生長有顯著性差異,所以選擇適宜的基質對油茶芽苗地徑生長非常重要。
表4 不同基質對油茶芽苗地徑的影響
3.2.3 對苗木根系的影響
從表5看出,不同基質油茶芽苗主根長度不同,以在苗圃生產的裸根苗主根長度最大,為l3.20 cm,輕基質為最短,8.33 cm。側根數量差異不大,為l0-7根,總的看來根系較為發(fā)達。但根據植物根系形態(tài)看,生長在油茶輕基質容器內的根系出現畸形現象,這與幼苗生長在有限的容器空間里有關。因此油茶輕基質育苗最好用l a生苗木上山造林,一是節(jié)約成本,同時可以保證油茶后期的穩(wěn)定生長;兩年生油茶裸根苗由于主根較長,可以進行截根,以促使新的根系體系形成,以及根系側根數目增加,提高幼苗造林成活率。
表5 不同基質對油茶根系的影響
從圖3看出,4種基質總的生物量比較可以看出,最大是大田裸根苗,為6.92 g,最小的輕基質為5.96 g。地上部分生物量也以大田育苗最大,為4.62 g,其次是輕基質,為 4.4 g。地下生物量也以大田的2.30 g最高,輕基質和桉樹基質的最低,為l.56 g、l.52 g,這與育苗容器有關,輕基質育苗容器空間有限,限制了根系的生長發(fā)育,因此輕基質油茶芽苗的地下生物量較裸根苗低。
圖3 不同基質油茶芽苗生物量比較
4.l 油茶芽苗砧嫁接苗中培養(yǎng)基質時影響培養(yǎng)結果的關鍵因素,不同基質配比中以油茶輕基質培育的苗木成活率、苗高、地徑為最高,分別為82.2%、32.l cm、0.32 cm,各基質間均存在顯著差異。
4.2 根據對根系的分析測定,主根長以大田育苗最大,為l3.2 cm,在栽植時可以進行截根,以促使新的根系體系形成,以及根系側根數目增加,提高幼苗造林成活率;油茶輕基質培育的主根最短,為8.33cm,同時根系形態(tài)出現畸形現象,這與幼苗生長在有限的容器空間里有關。
4.3 根據生物量分析比較,表明總的生物量差異不大,但根莖比以大田裸根苗最大,為0.50,適宜油茶后期生長。
4.4 根據本次試驗結果分析,表明培育l a生油茶苗以油茶輕基質為最佳選擇,培育2 a生苗應該選擇大田育苗。
[l]彭紹鋒,陳永忠.不同育苗基質對油茶良種容器苗生長的影響[J].中國林業(yè)大學科技學學報,2009,29(5):27 ~28.
[2]江澤鵬,張乃燕.油茶容器苗與裸根苗造林效果分析[J].廣西林業(yè)科學,2009,28(l):53.
[3]黎曙光,周偉國.油茶輕基質無紡布容器育苗技術[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l l,25(5):78 ~80.
[4]王春榮,畢君.不同基質對油松容器苗生長的影響[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l0,24(5):84 ~87.
[5]李寶賢,廖彩春.油茶的芽苗砧嫁接育苗技術[J].廣東農業(yè)科學,2008,(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