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榮美,朱 凌
(華北電力大學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河北 保定071003)
隨著全球能源短缺和環(huán)境惡化,各國逐漸認識到發(fā)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風力發(fā)電得到了迅速發(fā)展。永磁直驅風電系統(tǒng)省去了故障率高的齒輪箱,具有機械損耗小、發(fā)電效率高、成本低、低電壓穿越能力強等優(yōu)點,具有不錯的發(fā)展前景。
電網電壓跌落會對風電系統(tǒng)的直流側電容器和電力電子器件造成不利影響。新的入網規(guī)則規(guī)定,風電機組在并網點發(fā)生電壓跌落的時候,風機應保持不脫網,并向電網提供一定的無功支持,以加快電網電壓的恢復,這就是低電壓穿越。
本文針對Boost 升壓型永磁直驅風電系統(tǒng),在電網電壓跌落期間,通過把網側的功率信號引入發(fā)電機側,作為發(fā)電機輸出功率參考值,減少了直流兩側的功率不平衡,防止了直流過電壓。根據電網的跌落深度以及國網公司對并網技術要求,迅速向電網輸出無功,以提升電網電壓,從而實現(xiàn)低電壓穿越。
本文采用“不可控整流+ Boost 升壓+ PWM逆變型”永磁直驅風電系統(tǒng),拓撲結構如圖1。
圖1 永磁直驅風電系統(tǒng)拓撲結構Fig.1 PMSG system
當電網電壓發(fā)生三相對稱性跌落故障時,升壓斬波電路的作用是保持永磁直驅同步發(fā)電機(PMSG)正常運行,實現(xiàn)最大功率追蹤,然而逆變器側的容量有限,注入電網的功率會瞬時減小。Boost 斬波環(huán)節(jié)的電容器兩側的功率不平衡。如下式:
式中:Pgen為發(fā)電機輸出的有功功率;ω 為電容器的儲存的能量;u 為直流母線的電壓;ΔP 為直流兩側的功率差。由公式(3)可知,電容器兩側的功率差會導致直流電容的電壓迅速上升,可能會超過其承受能力。傳統(tǒng)的控制策略是在直流環(huán)節(jié)增加卸荷電阻來消耗掉ΔP。然而當跌落的時間較長時,卸荷電阻的熱量難以耗散,需增加額外的冷卻設備。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無需增加任何專門元件,提高了經濟性。
發(fā)電機發(fā)出交流電,經過不控整流器和Boost升壓環(huán)節(jié),由逆變器并入電網。當風速低于額定風速時,發(fā)電機輸出的功率在額定功率以下,通過控制發(fā)電機的電磁轉矩,改變風機的轉速,實現(xiàn)最大功率追蹤[1]。Boost 升壓環(huán)節(jié)的數學表達式如下:
當可控開關導通時,α =1;當開關關斷時,α=0。
在最大功率-轉速曲線給定情況下,可根據所測得的轉速計算出最大功率參考值。由于電樞電流和發(fā)電機的電磁轉矩成正比,故可令電磁轉矩作為電樞電流的參考值,與電樞電流的測量值的偏差經過PI 控制器,再與三角波比較產生脈沖來控制升壓斬波器中可控開關的通斷[2,3]。
當電網電壓跌落后,由于風速和轉速輸入量沒有發(fā)生變化,此時發(fā)電機機側仍可以保持最大功率輸出,可以通過減少發(fā)電機的輸出功率來限制機側直流側電壓的上升。當電網電壓跌落時,把發(fā)電機輸出功率的參考值切換到網側變流器的輸出量。跌落消失后,切換回最大功率追蹤狀態(tài)[4]??刂瓶驁D如圖2 所示。電壓跌落檢測模塊fcn 函數如下:
其中,u 為電壓輸入端口;u1 為最大功率追蹤輸入功率;u2 為網側功率測量值輸入端口。
圖2 Boost 升壓控制電路框圖Fig.2 Boost control diagram
網側變流器在dq 同步旋轉坐標系下的數學模型如下:
把電網電壓矢量定向于d 軸,可知eq為零。于是得到:
式中:P 為逆變器輸送到電網的有功功率;Q 為逆變器輸送到電網的無功功率。通過分別控制有功和無功電流,即可實現(xiàn)對網側有功和無功的獨立控制。實現(xiàn)了有功和無功的解耦[5]。若令iq為零,即可實現(xiàn)單位功率因數并網。
當電網電壓跌落時,若保持單位功率因數并網,對電網的低電壓運行會很不利。因此,提出一種網側運行于無功優(yōu)先模式下的控制策略,如圖3 所示。
國家標準要求MW 級以上的風電場群,每個風電場在低電壓穿越的過程中應注入電力系統(tǒng)的動態(tài)無功電流為
圖3 網側逆變器的外環(huán)控制結構圖Fig.3 Block diagram of grid-side inverter controller
電網電壓正常時,網側保持有功輸出最大化,無功輸出為零。當電網電壓發(fā)生跌落到0.9 以下時,根據公式(8)可得到網側無功電流的參考值。
直流電壓環(huán)的輸出作為有功電流的參考值。由于網側變流器的容量是有限的,故有功電流的限幅值如下式:
若有功參考電流小于限幅值,表明網側變流器能對直流側電壓進行調節(jié),否則表明調節(jié)器已達飽和[6,7]。
有功電流環(huán)和無功電流環(huán)的fcn 函數模塊小程序如下:
其中,u1 為直流電壓環(huán)經過PI 的值;u1 為有功電流的限幅值。
其中,u1 =1.5 × (0.9 -Us) ×1
u 為電網電壓測量值;u1 為電網規(guī)定的無功電流指令;u2 為電網電壓環(huán)無功電流的輸出值。
基于MATLAB/Simulink 仿真平臺,搭建了改進的Boost 升壓型永磁直驅風電系統(tǒng)。具體仿真參數為:額定風速為11 m/s,風電系統(tǒng)容量為50 ×2 MW。額定電壓是690 V,額定頻率為50 Hz,發(fā)電機極對數為38,定子電阻Rs=0.006 6 Ω,直軸電抗Ld=0.001 4 H,交軸電抗Lq=0.002 4 H,直流電壓為1 200 V,網側限流值為1.1 p. u.。網側電壓的跌落50%,持續(xù)時間0.2 s。本仿真系統(tǒng)由50 臺風電機組組成的風電場,整個系統(tǒng)的仿真如圖4 所示,仿真結果如圖5 所示。
圖4 風電場仿真圖Fig.4 Simulink diagram of wind farm
由圖5 (a)可知當電網電壓跌落50%時,網側電壓迅速上升到0.65 p.u.,表明網側變流器輸出了無功功率,提升了電網電壓。
由圖5 (b)可知在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風電機組輸出的無功功率約為0;當電網電壓跌落50%時,輸出的40 Mvar 的無功功率,表明網側變流器運行在無功優(yōu)先模式。
由圖5 (c)可知在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風電機組輸出全部的有功功率;當電網電壓跌落50%時,輸出的有功功率為70 MW。
圖5 (d)表明控制策略改進后,在電網電壓跌路通過把網側的功率信號引入機側,減小了電網電壓跌落期間的直流兩側的功率差,大大降低了直流側電壓。
圖5 (e)表明在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風機的輸入機械功率等于輸出電磁功率,故轉速恒定。當電網電壓跌落時,通過改進機側變流器控制策略,限制了發(fā)電機的輸出功率。此時風機的輸入和輸出功率不平衡,導致轉速增加,由于風機的轉動慣量很大,故轉速增加不多。
本文提出一種新的適合于永磁直驅風電系統(tǒng)的低電壓穿越控制方案。通過限制發(fā)電機的輸出功率來限制直流側的過電壓,并且使網側變流器運行于無功優(yōu)先輸出模式,提升跌落期間的電網電壓,增強了風電系統(tǒng)低電壓穿越的性能。該控制方案無需任何多余的硬件保護裝置。本文僅僅針對電網電壓三相對稱跌落故障,對于不對稱跌落故障有待進一步研究。
[1]龔晴晴,朱凌,張祥宇.基于不控整流型直驅風電系統(tǒng)的最大功率跟蹤[J].電力科學與工程,2011,27(2):1-5.Gong Qingqing,Zhu Ling,Zhang Xiangyu.Maximum power tracking of direct drive wind power system based on uncontrolled rectifier [J].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1,27 (2):1-5.
[2]龔晴晴.永磁風力發(fā)電機組斬波器型全功率并網變流技術研究[D].保定:華北電力大學,2011.
[3]劉勝文,包廣清,范少偉,等.兆瓦級直驅永磁風電系統(tǒng)低電壓穿越研究[J].中國電力,2011,44 (2):69-73.Liu Shengwen,Bao Guangqing,F(xiàn)an Shaowei,et al.LVRT of a MW-level wind turbine unit with a direct-drive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J].Electric Power,2011,44 (2):69-73.
[4]姚駿,廖勇,莊凱.電網故障時永磁直驅風電機組的低電壓穿越控制策略[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33(12):91-96.Yao Jun,Liao Yong,Zhuang Kai.A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control strategy of permanent magnet direct-driven wind turbine under grid fault [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 (12):91-96.
[5]瞿興鴻,廖勇,姚駿,等.永磁同步直驅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的并網變流器設計[J].電力電子技術,2008,42(3):22-24.Qu Xinghong,Liao Yong,Yao Jun,et al.Design of gridconnected converter for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di-rect-drive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J].Power Electronics,2008,42 (3):22-24.
[6]李建林,許洪華.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低電壓運行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
[7]李建林,胡書舉,孔德國,等.全功率變流器永磁直驅風電系統(tǒng)低電壓穿越特性研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8,32 (19):92-95.Li Jianlin,Hu Shuju,Kong Deguo,et al.Studies on the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capability of fully converted wind turbine with PMSG [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8,32 (19):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