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睿姝,張 川,鄒 豪,金 磊(.廣東雙林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廣東湛江54009;.第二軍醫(yī)大學藥學院新藥研究中心,上海00433)
山楂為薔薇科植物(Rosaceae)山里紅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及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實,又稱山楂果、山里紅、山梨、紅果等[1,2]。山楂的化學成分主要為有機酸類、酚酸類、三萜酸類、黃酮類[3]。綠原酸作為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衛(wèi)生部質(zhì)量標準鑒別項下重要的質(zhì)控指標。
目前,綠原酸的含量測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4]、薄層色譜掃描法[5]、高效毛細管電泳法[6]、高效液相色譜法等[7]。在這些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具有高效、準確,受其他成分影響小的優(yōu)點。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山楂活性成分分析的報道較多,但很多報道都是測定黃酮類成分,對山楂中綠原酸的分析報道較少[8,9]。本研究完成了通過方法學研究,建立綠原酸含量測定方法,證明該法具有準確、重現(xiàn)性好、專屬性強、快捷簡便等特點,可用于控制本品的內(nèi)在質(zhì)量。
1.1 材料 山楂(產(chǎn)自山東);甲醇(分析純,國藥集團試劑公司);磷酸(分析純,國藥集團試劑公司);甲醇(色譜純,美國J.T.Baker公司);水(娃哈哈純凈水);綠原酸(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7053-200413)。
1.2 儀器 DK-8D型電熱恒溫水槽(上海森信實驗儀器有限公司);超越系列 XP205電子天平(METTLER TOLEDO);旋轉(zhuǎn)蒸發(fā)儀R-210(瑞士BUCHI公司);e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2489紫外分光光度計(美國Waters公司)。
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 μm);流動相:甲醇-0.1 mol/L磷酸二氫鈉緩沖液(25∶75);流速為1.0 ml/min;柱溫:28℃;檢測波長:327 nm;進樣量:10 μl。
2.2 溶液的制備
2.2.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綠原酸對照品7.03 mg,置100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搖勻得濃度70.3 μg/ml母液,置-20℃冰箱保存。
2.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山楂樣品粗粉0.5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瓶中,加入甲醇30 ml,密塞,稱定重量,加熱回流處理30 min,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xù)濾液10 ml蒸干,殘渣加水5 ml使其溶解,再加入氯仿5 ml萃取,浸漬3 min,離心,抽取上清液1ml,用微孔濾膜(0.45 μm)濾過,取續(xù)濾液,待測。
2.3 方法學考察
2.3.1 系統(tǒng)適用性實驗 按2.1項的色譜條件下,以對照品溶液、樣品溶液分別進樣,根據(jù)色譜參數(shù)計算系統(tǒng)適應性。樣品中綠原酸保留時間是9.658 min,拖尾因子0.99,理論塔板數(shù)大于4 000,分離度為2.1。對照品和樣品的色譜圖見圖1。
圖1 綠原酸對照品(A)和供試品(B)HPLC色譜圖1-綠原酸
2.3.2 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吸取上述對照品溶液1.0、2.0、3.0、4.0、6.0、8.0 ml置于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得 7.03、14.06、21.09、28.12、42.18、56.24、70.3 μg/ml的溶液,分別進樣10 μl,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綠原酸峰面積,以綠原酸峰面積為縱坐標(Y),對照品濃度(μg/ ml)為橫坐標(X),繪制標準曲線,求得回歸方程為Y=28 743X-46 672,r=0.999 6,綠原酸含量在7.03~70.3 μg/ml之間呈良好線性。
2.3.3 日內(nèi)精密度的考察 精密吸取7.03、28.12、70.3 μg/ml低、中、高3個濃度對照品,按上述液相色譜條件,1 h內(nèi)重復進樣5次,結(jié)果綠原酸平均峰面積值分別為181 677.33、751 378.33、1 992 169.33,峰面積相對標準偏差為0.16%、0.27%和0.70%。
2.3.4 穩(wěn)定性的考察 精密稱取綠原酸供試品溶液,按上述液相色譜條件,每隔一定時間進樣一次,結(jié)果供試品溶液中綠原酸在24 h內(nèi)峰面積無明顯變化,綠原酸峰面積相對標準差為0.70%。
2.3.5 重現(xiàn)性考察 取山楂供試品適量5份,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依法測定,綠原酸平均含量為0.394 7 mg/g,RSD=3.14%。
2.3.6 回收率的測定 精密稱取0.25 g山楂樣品,向其中添加綠原酸對照品(70 μg/g),按上述供試品溶液的制備項下進行操作,測定計算回收率,結(jié)果見表1。
表1 回收率實驗結(jié)果(n=6)
2.3.7 山楂含量測定 對3個不同批次的山楂按供試品溶液制備處理后,測定其含量。結(jié)果批號為110914、111008、111205的山楂中綠原酸平均含量分別為0.386 1、0.365 8、0.394 7 mg/g(n=3)。
《中國藥典》一部中,山楂藥材只采用滴定法測定了枸櫞酸的含量。本實驗經(jīng)過摸索供試品的制備方法及其適應的色譜條件,采用HPLC法測定山楂中綠原酸的含量,而且取得較好的分離測定效果。
3.1 提取方法的研究 采用不同濃度(25%、50%、75%、100%)的甲醇對山楂中的綠原酸進行提取,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純甲醇的提取得率較高,故采用純甲醇提取綠原酸。加熱回流時間的考察中,分別考察了30、60、90、120 min,實驗結(jié)果表明,30 min加熱回流已將綠原酸提取完全。
3.2 色譜條件的選擇 按相關文獻報道方法,分別以甲醇-磷酸二氫鈉、乙腈-磷酸等系統(tǒng)為流動相進行多次實驗,結(jié)果表明,在色譜條件:甲醇-0.1 M磷酸二氫鈉緩沖液(25∶75),流速為1.0 ml/min時,250mm C18色譜柱,綠原酸的分離度為2.1,故采用以上的色譜條件。
[1] 鄭虎占,董澤宏,佘 靖.中藥現(xiàn)代研究與應用:第一卷[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7:597.
[2] 馮鳳蓮,張卉朱.山楂的研究進展[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1997,18(6):383.
[3] 高光躍,馮毓秀,秦秀琴.山楂類果實的化學成分分析及其質(zhì)量評價[J].藥學學報,1995,30(2):138.
[4] 袁 華,鄧 良,孫炎彬,等.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杜仲葉中的綠原酸[J].生物加工過程,2007,5(1):71.
[5] 朱 玉,張書勝,張西林,等.薄層色譜法分析葵花仁粕中的綠原酸[J].色譜,2001,19(1):82.
[6] 張風云,毛富春.用毛細管區(qū)帶電泳技術測定杜仲葉中綠原酸含量的研究[J].分析測試學報,1996,15(3):66.
[7] 崔偉偉,范永春.不同提取方法測定野馬追藥材中綠原酸含量比較研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13(3):178.
[8] 韓 哲,崔 同,鎖 然,等.山楂果實中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譜法[J].食品科技,2006(6):124.
[9] 胡志國,王遠興.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山楂中綠原酸的含量[J].食品科學,2007(1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