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銘
(沈陽市婦嬰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0)
妊娠期為適應孕育胎兒這一生理過程的需要,母體發(fā)生了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和組織結構的改變。妊娠期治療用藥物的藥代動力學特點也隨之改變。妊娠期用藥的選擇過程中除考慮其治療作用、毒副作用,對胎兒正常生長發(fā)育的潛在危害性等因素外,應考慮在不同孕周時藥物的吸收、分布、胎盤轉運和排泄過程存在的差異,以及分娩、妊娠伴隨疾病等影響因素,科學選用治療藥品,達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口服藥物在胃腸道的吸收是藥物發(fā)揮作用的基礎。在妊娠期由于孕激素的水平增高可使胃酸分泌減少,胃排空時間延長,胃腸道平滑肌張力減退,蠕動減慢,影響藥物的吸收。
尤其在妊娠合并妊娠劇吐的患者,口服給藥幾乎是不能實現(xiàn)的。在妊娠中期,孕32~34周時,孕婦心臟的每搏輸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藥物在體內的轉運和交換速率增大,這有利于藥物的溶出和吸收[3]。
藥物入血后,由于妊娠期機體的變化,分布容積的增加成為妊娠藥代動力學的顯著特征。
母體血容量增加幅度大于血液細胞的增加,血液被稀釋;由于羊水和胎盤的增加和增大,使整體(母體和胎兒)的細胞外液增速大于細胞內液;孕婦血漿白蛋白濃度降低,影響藥物的結合,而使游離血藥濃度增加,對于有高蛋白結合率的藥物,應注意其游離血藥濃度。脂肪組織的增加影響脂溶性藥物的血藥濃度,增大分布容積。胎盤屏障影響藥物的轉運,胎盤屏障對在藥物治療中胚胎安全性至關重要[4]。
妊娠期間肝臟的微粒體酶活性下降,肝臟的生物轉化功能下降,藥物的清除減緩,半衰期延長;膽汁分泌減少,膽汁郁積,對經膽汁排泄和肝腸循環(huán)藥物影響很大。
隨心臟搏出量和腎臟血流量的增加,腎臟負擔加重,腎小球濾過率增加,肌苷清除率增加,藥物清除率也顯著增加。但在妊娠晚期受體位影響或妊高征等疾病狀態(tài)可能導致腎功能減低,而減緩藥物的排泄,引起體內的蓄積。
在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建立妊娠用藥分級制度,臨床醫(yī)藥專家推薦使用美國食品和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制定的妊娠用藥分級制度。
目前,藥品說明書中真正提供相關信息十分有限,“孕婦禁服或慎用”是經常的出現(xiàn),幾乎沒有安全性相關說明和指標。
為了母嬰健康,在這個特殊人群的用藥問題上醫(yī)師和藥師應采取謹慎的態(tài)度,遵循有效、安全原則;具體講應充分考慮患者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嚴格掌握適應癥、藥物劑量、持續(xù)時間;權衡利弊,避免“敏感期”用藥、聯(lián)合用藥;禁止試驗用藥;對患者及家屬關于用藥可能產生的后果充分告知,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調整給藥方案。
實際上,安全合理的妊娠期用藥尚有很多的問題函待解決,未來的臨床和藥學研究會為我們提供更客觀、更真實的結果,同時也通過臨床醫(yī)師和藥師的共同努力促進妊娠期用藥更安全、有效。
[1]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2]StickC,Frederiksen M.Drug therapy in pregnant and nursing women.Principles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M].New York:Academic Press,2001:277-291.
[3]E.Thervet,L.Chatenoud,C.Legendre,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 cell monitoring during antithymocyte globulin induction in renal transplantation[J].Transplant Proceed,1997,29(5):2330-2331.
[4]張嬰元,張菁.抗菌藥物在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組織體液中的分布[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7,32(5):28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