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彤,王 濤 ,羅福全,肖靄儀,蘇誠堅
(廣州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120)
心力衰竭在心血管疾病中是最為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其指的是由于心臟功能或者結(jié)構(gòu)出現(xiàn)異常從而導致心室充盈、射血能力受損減低而引發(fā)的一組綜合征。而合并胸腔積液出現(xiàn)的心衰,一般是慢性全心衰竭,患者因為心功能下降及胸腔積液的雙重作用,會感到非常嚴重的呼吸困難,這使患者遭受巨大的痛苦。而慢性心衰其癥狀與體內(nèi)RAAS及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激活有著密切的關系[1],腦利鈉肽(BNP)具有很強的排鈉、利尿、擴張血管的作用,能夠抑制RAAS及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2],從而調(diào)節(jié)體液分布,使心衰癥狀減輕[3]。新活素化學名稱是重組人腦利鈉肽,其可以模擬BNP在體內(nèi)的作用,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xiàn)將我院用新活素治療胸腔積液伴心衰的短期臨床療效總結(jié)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心內(nèi)科于2011年1-6月所收治的24例心衰伴胸腔積液患者,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齡66~78歲,平均(68.3±2.6)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制定的慢性心衰標準,NYHA心功能為III~IV級。胸部X線下均可見有大量胸腔積液。入選患者排除瓣膜性病變、肥厚性或限制性心肌病、心肌炎、肺動脈高壓病、急性心肌梗死、肝硬化、肝炎、尿毒癥、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惡性腫瘤等疾病。將24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1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常規(guī)給予抗心衰治療,包括擴血管、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洋地黃制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ACEI)、吸氧等。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新活素進行治療,首次負荷劑量為1.5μg/kg靜脈注射,以后按照0.01μg/(kg·min)的維持量持續(xù)靜脈泵泵入,連續(xù)應用72h。
治療前與治療1周后觀察以下項目,胸片:做胸部立位及臥位X線平片,儀器選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的X線攝片機;NT-proBNP:用快速熒光免疫法測定 NT-proBNP,儀器選用美國Boisite公司的測定儀;心功能測定:選用Philips iE33超聲顯像儀(Royal Dutch Philips Electronics Ltd.,Amsterdam,the Netherlands)或GE Vivid 3超聲顯像儀(General Electric Company,F(xiàn)airfield,CT,USA),測定LVEF、LVEDV、ILVESVI。
癥狀及體征消失或者心功能提高≥2級,X線下胸腔積液完全吸收為顯效;癥狀及體征有明顯緩解,心功能有所改善≥1級,X線下仍可見有肋膈角圓鈍為有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出現(xiàn)加重,心功能無明顯改善或者出現(xiàn)惡化,X線下胸腔積液無減少或增加為無效。
治療1周后兩組比較,新活素治療組心功能臨床癥狀改善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變化(n)
治療1周后兩組比較,新活素治療組NT-proBNP下降更明顯(P<0.05),見表2。治療1周后,比較兩組心功能指標LVEF、LVEDV、ILVESVI。顯示新活素治療組心臟收縮功能明顯改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指標變化()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指標變化()
組別 項目 例數(shù) NT-proBNP(μg) LVEF(mL/m2) LVEDV(mL/m2) LVESVI(mL/m2)治療組 治療前 12 25432.21±12.731.34 31.3±1.2 52.6±6.3 38.2±7.7治療后 14324.12±10001.60 45.0±3.4 45.1±6.7 30.1±5.4對照組 治療前 12 25934.31±13778.63 31.1±1.0 53.2±7.4 39.1±7.8治療后 20012.56±12776.23 37.7±3.4 51.3±6.9 35.4±5.2 P<0.05 <0.05 <0.05 <0.05
心力衰竭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發(fā)病率較高,五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似[4],因此其又有著“隱形腫瘤”的稱號。按照發(fā)病的時間可將心衰分為急性與慢性[5],其中慢性心衰由于是一個長期積累改變的過程,可引起全身多臟器功能的改變,如出現(xiàn)胸腔積液。胸腔積液的發(fā)生標志著全心功能的降低,兩者可相互影響,患者因為出現(xiàn)越來越嚴重的呼吸困難而感到非常的痛苦。所以,對于合并有胸腔積液的心衰患者,改善其呼吸困難的這一癥狀非常重要[6]。
新活素的主要成分是重組人腦利鈉肽(rhBNP),與人體內(nèi)源性BNP有著相同的生理功能。我們知道BNP是一種廣泛存在于心房、心室細胞內(nèi)的激素,具有強大的利尿、利鈉、擴血管的功能。新活素進入人體后,拮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及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心臟的跳動得到抑制,并收縮血管,增加了冠脈的血流,使心肌得到營養(yǎng);同時又增加了腎臟的排鈉作用,起到了良好的利尿效果[7],減輕了心臟的前后負荷,使心臟功能得到改善。同時使全身的體液重新分配,降低了胸膜毛細管內(nèi)的靜水壓,使胸腔漏出液減少,促進積液被胸膜吸收,改善了呼吸困難的癥狀。
本組研究中,心功能、NT-proBNP、胸腔積液情況、臨床癥狀等指標均較對照組改善明顯,表明治療效果確切,其中NT-proBNP更能表明新活素的療效。NT-proBNP與BNP相比有著半衰期長的特點,其濃度更能反應BNP通路的激活[8]。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其濃度下降更加明顯,表明新活素替代了體內(nèi)BNP的作用。綜上所述,對于伴有胸腔積液的心衰患者,應用新活素進行治療可以更好緩解其呼吸困難的癥狀,使胸腔積液減少,明顯改善了心臟的功能,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使用。
[1]周軼,馬曉靜,朱貴丹,等.重組腦利鈉肽對AMI介入治療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09,49(15):26.
[2]付堯,楊光,白小涓,等.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評價[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35(2):191-192.
[3]曹斌,王震.新活素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8,36(11):37-38.
[4]葉榕,江挺,王閩鴻.腦鈉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9,18(6):586-588.
[5]ZHANG J,F(xiàn)U X,JIA X,et al.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for prevention of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nets with heart failure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Acta Radiol,2010,51(6):641,648.
[6]屈紅,潘慶敏,唐祖勝.新活素治療高齡嚴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2,21(1):49-50.
[7]MACGOWAN GA,NEELY D,PEASTON R,et al.Evaluation of NT-proBNP to predict outcomes in advanced heart failure[J].Int J Clin Pract,2010,64(7):892-899.
[8]王秀鳳,胡然然.新活素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觀察及體會[J].醫(yī)學信息,2011,24(1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