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波, 代光智
社區(qū)精神衛(wèi)生是指應用社會精神病學的理論、研究方法和臨床醫(yī)學、預防醫(yī)學等醫(yī)療技術,對社區(qū)人口中的精神疾病進行預防、治療、康復,并為社區(qū)范圍內(nèi)的居民提供相應和必要的精神衛(wèi)生服務。社區(qū)管理是社區(qū)精神衛(wèi)生的一部分,是指社區(qū)(全科)醫(yī)師或精神??漆t(yī)師對轄區(qū)內(nèi)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檔立卡、定期隨訪、藥物調(diào)整、社區(qū)康復的過程。目前,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已基本統(tǒng)一了觀點,即認知功能障礙在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發(fā)病前或發(fā)病時就已經(jīng)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是精神分裂癥的獨立癥狀,至少85%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持久而嚴重的認知障礙,特別是在注意、言語記憶和執(zhí)行功能方面[1]。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有一定的損害,而社區(qū)管理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影響有何影響,目前國內(nèi)相關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了解社區(qū)管理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研究組樣本來源于成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老年病區(qū)出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樣本收集時間為2009年4月~2010年4月。對照組樣本來源為成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老年病區(qū)長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研究組來源為出院患者,患者出院時自愿簽署《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網(wǎng)絡同意書》,同意加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接受社區(qū)醫(yī)生隨訪管理。診斷標準為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2]。納入標準:成都市戶籍;年齡65~75歲。排除標準:分裂情感性精神??;酒精所致精神障礙;腦器質(zhì)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礙;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其他伴精神癥狀的疾病。由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目前在成都市為試點項目,只有金牛區(qū)、青羊區(qū)和武侯區(qū)納入,因此選擇這3個行政區(qū)的患者作為研究組。社區(qū)管理的內(nèi)容包括定期藥物調(diào)整、家屬及患者的健康教育等,由精神衛(wèi)生專業(yè)機構安排工作人員到轄區(qū)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完成。另外,各區(qū)殘聯(lián)建立了專門提供精神殘疾患者康復的康復中心(陽光家園),由精神衛(wèi)生專業(yè)機構指派醫(yī)護人員協(xié)助殘聯(lián)工作人員完成,并定期對患者康復情況進行評定。最后獲得研究組樣本78例,對照組樣本86例。
1.2.1 一般情況量表 由精神??漆t(yī)師填寫,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首次發(fā)病時間、病程和抗精神病藥劑量等。
1.2.2 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3]由精神病專科醫(yī)師評定填寫。MMSE共19項,包括時間定向、地區(qū)定向、語言即刻記憶、物品命名、語言復述、閱讀理解、語言理解、語言表達能力、描圖,合計30個小項,每項回答或操作正確得1分,總分范圍為0~30分。劃分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的分值為:文盲組≤17,小學組≤20,中學及以上組≤24分。
1.2.3 陽性陰性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4]由精神病??漆t(yī)師評定填寫。PANSS總共有33個項目,其中包括3個補充項目,分7級評分,得分越高,病情越嚴重。
對研究組和對照組進行基線、6個月和12個月共3次的評定。
采用Epidata 3.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與邏輯校對,SPSS 13.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描述性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對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方差分析;對于非正態(tài)分布數(shù)據(jù),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
表1 樣本的人口學資料 ±s
注:*為氯丙嗪當量(mg)
指標 研究組(n=78)對照組(n=86)t或χ2P性別1.19 0.275男44 48女34 38婚姻狀況2.92 0.234已婚 51 55未婚(含離異或喪偶) 27 31受教育程度(年) 5.2±3.1 5.0±3.3 3.80 0.284年齡(歲) 69.7±6.2 68.6±6.5 1.39 0.167首次發(fā)病年齡(歲) 27.2±9.6 29.7±10.4 1.19 0.235病程(年) 43.2±11.2 44.6±10.8 0.89 0.370住院次數(shù) 4.1±2.0 3.8±1.5 2.70 0.075抗精神病藥劑量*408.2±168.7 410.5±164.4 1.38 0.673
兩組的男性患者均高于女性;多數(shù)已婚;而小學文化占多數(shù)。年齡、首次發(fā)病年齡、病程、住院次數(shù)和抗精神病藥劑量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研究組中,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有46人(占59%),對照組中,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有48人(占56%),研究組的比例略高于對照組。
結果顯示,研究組和對照組的MMSE和PANSS基線數(shù)據(jù)和6個月后評分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12個月后,研究組MMSE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而PANS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通過自身前后比較(基線與12個月后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的PANSS評分均有所降低:研究組(t=3.102,P=0.005),對照組(t=4.211,P=0.001 4)。見表2。
表2 研究組和對照組MMSE和PANSS比較結果 ±s
表2 研究組和對照組MMSE和PANSS比較結果 ±s
評定時間 研究組(n=78)對照組(n=86)t P基線MMSE 19.1±4.1 20.3±4.4 1.57 0.115 PANSS 51.3±7.8 53.2±7.4 1.02 0.307 6個月后MMSE 20.8±3.7 19.2±4.1 1.40 0.161 PANSS 47.4±6.5 46.4±7.8 0.59 0.555 12個月后MMSE 23.5±5.2 19.5±4.5 2.35 0.013 PANSS 48.2±8.1 47.8±6.9 0.29 0.784
目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區(qū)治療和監(jiān)管已經(jīng)是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主要途徑,因此,成都市初步建立了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網(wǎng)絡,從而加強對精神病患者的社區(qū)管理。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后,認知功能的損害程度對其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及社會功能的恢復起主要的作用,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好壞和能否回歸社會都要依賴于良好的認知功能,因此認知功能的損害與否對精神病患者異常重要。
最近的一些研究結果顯示,記憶障礙和注意障礙是精神分裂癥兩個相對獨立的癥狀。記憶障礙在精神分裂癥疾病發(fā)展中具有穩(wěn)定性,是精神分裂癥的主要殘缺癥狀之一,它反映了海馬功能的缺陷[5]。其中工作記憶障礙是精神分裂癥神經(jīng)認知缺陷中的核心障礙,是分裂癥認知受損的標志[6,7]。Daniel等[8]認為,隨著病程的延長,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注意障礙。另外,一些研究認為,執(zhí)行功能障礙在患者發(fā)病前甚至兒童期這種障礙即已存在[9,10]。同時有研究顯示,精神癥狀本身,尤其是陰性癥狀可以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而傳統(tǒng)的抗精神病藥物則能夠損害患者的認知功能[11,12]。
本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MMSE評分在6個月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12個月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的認知功能恢復要好于對照組。雖然兩組的精神癥狀(PANSS)始終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但從自身前后對比來看,對照組PANSS變化更大,說明對照組自身精神癥狀改善較研究組明顯。而精神癥狀本身可以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因此,就目前結論,難以認定社區(qū)管理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康復要優(yōu)于住院患者。
總之,認知功能障礙是精神分裂癥核心癥狀之一,廣泛的認知功能損害涉及感知、注意、記憶、執(zhí)行功能、語言和非語言表達各個方面。而社區(qū)管理治療作為目前精神疾病防治的主要方式有著重要意義,它不僅能降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禍率,還能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癥狀,因此應該作為一項長期穩(wěn)定的措施堅持。由于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癥狀有所改善,而癥狀改善會影響認知功能,因此本次研究難以認定社區(qū)管理能夠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
[1]Medalia A,Lim R.Treatment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psychiatric disorders[J].J Psychiatr Pract,2004,10(1):17-25.
[2]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學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第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3]肖漢仕.影響我國居民精神健康的社會因素研究[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09,26(5):291-293.
[4]何燕玲,張明園.陽性和陰性綜合征量表(PANSS)及其應用[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7,7(6):353-356.
[5]Eliott R.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ir disorders[J].Br Med Bull,2003,65(1):49-59.
[6]Sliver H,Sci B.Feldman P,et al.Working memory deficit as a core neuropsychological dysfunction in schizophrenia[J].Am J Psychiatry,2003,(160):1809-1816.
[7]Chey J,Lee J.Spatial working memory span,delayed response and executive function in schizophrenia[J].Psychiatry Res,2002,110(3):259-271.
[8]Daniel HM,Heinks T.Selective attention in Schizophrenia;sparing and loss of executive control[J].Am J Psychiatry,2004,(161):872-881.
[9]Conklin HM,Curtis CE,Cakins ME,et al.Working memory functioning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their first-degree relatives: Cognitive functioning shedding light on etiology[J].Neuropsychological,2005,43(6):930-942.
[10]Hoff AL,Kremen WS.Neuropsychology in schizophrenia:an unpate[J].Current Opinion Psychiatry,2003,16(2):149-155.
[11]Addington J,Addington DE,Hutchinson JE.Neurocognition in early psychosis:a 2-year follow-up[J].Schizophr Res,2001,49(1-2):128.
[12]McGurk SR,Carter C,Goldman R,et al.The Effects of clozapine and risperidone on spatial working memory in schizophrenia[J].Am J Psychiatry,2005,(162):10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