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站在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角度,借助職業(yè)學校后進生成功轉化的個案,對后進生形成的原因、轉化的方法以及如何進行轉化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思考。
關鍵詞:職業(yè)學校; 后進生; 轉化; 個案分析; 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1)11-135-002
職業(yè)學校后進生,綜合知識水平和思想行為習慣相對薄弱。在部分班級,一些后進生不同程度受到師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視。后進生的存在,不僅影響了他們自身的進步,也影響了整個班級的學習。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措施,切實改進對后進生的教育,其結果只能令后進生更加后進,影響其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
素質教育的主要標志是:教師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進行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大量事實說明:今天的后進生,明天不一定還是后進生,更何況所謂優(yōu)生與后進生的評判標準,本身就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唯有堅持“面向全體”,特別是面向后進生,才是切切實實的素質教育。
在班主任瑣碎的工作中,轉化后進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如何做好這些學生的思想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關心、愛心和責任心。下面簡要分析一下學生李婷(化名)的轉化過程:
一、基本情況
李婷,女,現年19歲,農村戶口,住宿生。為人聰明,寫得一手好字,學習成績較好。剛進校時,安排她為班級宣傳干事,想充分發(fā)揮其特長。表面看上去,她膽怯羞赧,一副乖乖女的形象;事實上,她有強烈的依賴感,性格中有反叛傾向,暴躁、倔強,自制能力較差,遇事容易沖動,經常撒謊,與宿舍同學關系緊張,處于孤立狀態(tài),時有違反校紀班規(guī)現象,人生觀和價值觀極不明確。
二、資料收集
1.情況
李婷家庭經濟條件尚可,在家排行老二,姐姐已經工作,對她格外照顧,父母更是寵愛,全家均以她為中心:在其犯錯時,母親幫助隱瞞,偏袒女兒;父親聽之任之,放任自流;姐姐幫助撒謊,包庇妹妹;本人極力回避,否認錯誤。
2.情況
剛開學兩周內,宿管員反映:她晚上講話影響別人休息。后來同學反映:她與外班同學走得較近,經常串宿舍,有時還留宿外班同學。去年4月的一天,班長反映:下午上實習操作課時,她遲到了10分鐘,進實習車間時滿臉通紅,身上還有一股酒氣。不久,宿管員又反映:她與宿管老師頂嘴,不守學校紀律,且夜不歸宿。家長曾反映:學校亂收費,后經了解,是她花錢不懂節(jié)制,一周內將一個月零用錢800元全部花光,后謊稱學校收錢,騙家長寄錢。同學多次反映:她借錢不還,經了解,她經常向周圍同學借錢,且只借不還。另據本班同學反映:一段時間與校外男生王某聯系頻繁,多次借錢,并有戀愛傾向。
三、分析情況
1.教育缺失
李婷,在家受環(huán)境的影響,沒有平等的交流與溝通,在家里最小,受到的是公主般的待遇,以自我為中心,養(yǎng)成了衣來身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習慣。家長對她的要求基本上是百依百順,這種習慣到了學校大環(huán)境中無法得到體現,長期下來,她就漸漸變得敵視別人、自我封閉。
2.教育不當
在家長眼里,自己兒女都是最優(yōu)秀的。她在家里長時間的嬌慣,習慣了被人重視的感覺,不會主動與人交流,但主觀上又十分渴望別人的關注。在正面形象不能引起別人注意的時候,她就通過反面形象來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想辦法擴大自己的交往圈。
3.群體排斥
行為習慣不良,不擅與人交往,長期處于被同輩群體排斥的地位,這種地位造成她對被接納的需要受到阻抑,使其心理嚴重失衡,因而尋求異性的注意、無節(jié)制的消費等,這些均是她被需要的遷移滿足方式。
四、教育對策
1.引導,消除敵意
老師應懂得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學生。愛惹事的孩子,多半是因愛的缺失而引起的,我們要多給他們一點愛撫。經常詢問她的情況,用愛融化她心里的堅冰,消除她的不良情緒,因為她在內心是極力渴望得到別人理解和關心的,尤其看重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每次犯錯,先側面了解情況,然后找機會創(chuàng)造輕松環(huán)境,與她面對面交談。一般不直接點明所犯錯誤,以朋友和兄長的身份與她聊天,避免傷其自尊,適得其反。她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融入我事先設計好的社會話題中,主動暢談自己的想法,我順勢以理教育,她心悅誠服,能夠充分認識自己的錯誤,并向我表態(tài)絕不再犯。信任是教育的首要前提。作為朋友和老師,我都必須相信她,給她機會。只有建立了充分的信任以后,后進生的教育工作才有可能施展下去。
2.引導,健全人格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人情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引導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其人格健全,是我們教師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也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關鍵。
那次喝酒后,她居然將下午的課上完了。我知道后,嚇出一身冷汗,如果出了安全事故,責任誰來承擔。當晚,宿管老師又反映她在宿舍喝酒。兩次喝酒,如不進行教育,再次喝酒引起事故,班主任將難辭其咎。側面了解得知大概情況:那天是她所謂的男朋友王某過生日,相約幾位好友一起在校外飯店慶祝。出于好奇,她突然想嘗嘗酒的味道,于是就買了一瓶啤酒,可不勝酒力的她,喝了幾口,就全“寫”在臉上了。晚上,宿舍其他同學也如她一樣的好奇,想嘗嘗酒的滋味。
聽說的情況未必都是真的。喝酒確有其事,可是否談戀愛是個敏感的話題,處理稍有不慎,都會給她造成心理傷害,難以平復。事情雖較嚴重,但也必須“緩和”處理。隔天中午吃飯時間,我正巧碰到她,主動請她吃頓便飯。開始,她有些緊張,我隨便問了些她家的基本情況,以消除其內心的緊張。飯菜上來后,我給她夾菜,叫她多吃點。她的心情放松了許多,正是心理最易接納別人意見的時候,站在同齡人的角度,我點出喝酒一事,并幫助她進行分析?!拔覀冇泻闷嫘?,這不奇怪,老師也有好奇心,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也嘗過酒的味道,但那是在我家里,不需要上課,很安全。而你下午還要上課,如果因為頭暈,不小心出了事故,其實最大的受害者是你自己。你喝酒時有沒有想過這些后果?”她笑笑,搖了搖頭?!皣L試過后,酒的味道怎么樣?”“其實一點都不好喝,很苦、很澀,不知道別人為什么要喝它”。說著,她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的笑臉。其實出于好奇觸碰了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沒有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就有可能毀了她一生。當觸及內心脆弱處時,她忍不住哭了。她是那種容易沖動和激動的類型,有時明知不可為,卻又克制不了自己。我鼓勵她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在成績上更上一層樓,在行為上要努力克制自己,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凡事“三思而后行”。在這樣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下,我與她長談了一次,她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認真,也就是那次長談,徹底改變了她。
對于李婷這樣特殊的思想后進生,我沒有無原則地申請學校給予處分,那樣可能適得其反,而是主動親近她,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觸動她的心弦,“動之于情,曉之于理”,用愛去溫暖她,用情去感化她,用理去說服她,從而促使她主動認識并改正錯誤。
3.引導,創(chuàng)造機會
自信心是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最大支柱。缺乏自信,可能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有了學習自信心,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她學習成績很好,抓住這一特長,創(chuàng)造機會讓她在同學面前表現自己,經常對她進行表揚。在表揚的同時,指出不足,并提出下階段學習目標,使她逐步樹立起自信,提高學習興趣。她寫得一手好字,我安排她參與班級相關的一些活動,在她和同學們的努力下,黑板報評比獲一等獎。她為班級爭得了榮譽,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她的朋友逐漸多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舉手投足間充滿了自信。
4.引導,共促成長
現在,學生的成長受到家庭、學校、社區(qū)、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環(huán)境是改變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只有營造一個健康、溫馨的環(huán)境,才有可能使學生走向健康的成長之路。由于環(huán)境的影響,造成了李婷的種種不良行為,尤其是她經常借錢不還,這是做人最基本的誠信問題。教育學生,首先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做人。為此,我經常打電話、上門家訪或利用家長會的機會與家長交換意見,了解學生在家的實際情況。一方面向家長說明孩子受教育事關她一生的前途,要家長把眼光放得遠一些,不要過分溺愛耽誤了孩子;另一方面希望家長能協助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幫助孩子端正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當然,教師的引導也很重要,我經常找她談心,關心她的生活、學習,督促她遇事要冷靜,有疑問、有困難及時聯系我。當她生病時,我第一時間帶她到醫(yī)院看??;當她生活費不夠時,在與家長確認后,讓她寫好借條,保證按時歸還,我再借給她;當她與宿舍同學鬧別扭時,我及時開導她,幫助協調關系,化解矛盾……這些是切切實實的言傳身教,我要通過平常的小事,告訴她如何為人處世、誠信做人。教師節(jié)收到她的祝福短信時,我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教育不好學生的老師。學生的一切惡習都有辦法根除,關鍵看我們教師是否有足夠的耐心、恒心、愛心和責任心。
五、指導成效
工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年的潛心努力,精心轉化,終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效。在老師、家長及自身的努力下,她的學習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能夠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上課認真聽講,從不遲到、曠課,能與宿舍同學友好相處,偶爾也能主動幫助同學解決問題。學期期末考試6門科目全優(yōu),借錢也能及時歸還,沒有聽到一次有關她的反面匯報。見到我,都會親切叫上一聲:“老師好!”這對她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全班同學都對她投來贊許和佩服的目光,相信她只要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將來的人生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好。
六、個案思考
1.究底、找出病因,是轉化后進生的首要前提
一個人生病總有原因,治病要從根上治起,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是多面、復雜和長期的,只有找到病源,從源頭挖起,病才可能除根。發(fā)現這類學生,班主任應像朋友般對待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溫暖和愛護,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后,我們可以知道學生心中所思、所想。學生如果犯了錯誤,不是一味地指責批評,而是和學生多談心、多交流,摸清其犯錯的原因和動機。還可直接與家長聯系,采用通電話、見面、家訪等形式,更深層次地了解他們,這為轉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有問題的學生,不要輕易放棄,要了解其原因,多從心理角度去分析,并給予真誠的指導和幫助,愛是可以實現一個孩子一生的轉變。學生是在不斷發(fā)展,心理還不成熟,在愛與友善的環(huán)境中更容易糾正錯誤,使他們以健康的心態(tài)正視自己,以積極的行為超越過去,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進步。
2.施教、對癥下藥,是轉化后進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班主任必須深入了解情況,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后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針對不同類型的后進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是轉化后進生的保證。對思想品德后進生,應多說服教育,引導學生多講一些思想積極向上的故事。在他們犯錯時不是孤立打擊,而是說服教育,讓他們懂得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對學習上的后進生,幫助他們找出后進原因,制定合理、科學的學習計劃,改進方法,提高效率,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也可建立幫扶小組,使其學習和思想都能更上一層樓。
3.善誘、注意方法,是轉化后進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在后進生轉化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教育技巧。必須充分尊重愛護學生,切忌損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這是作為教師首先必須具備的素質,因為只有對學生發(fā)自內心真摯的愛,才能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溫暖,才能讓學生認識到身上存在的缺點,對于老師的教育才會言聽計從。對學生不能太苛刻,也不能太放縱,應該一視同仁。這對后進生尤為重要,他們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總認為自己是最差的。老師要善于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表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和被人尊重的感覺,產生追求上進的原動力。當然,批評也不能少,對學生做出出格的事要嚴肅指出,希望學生及時加以改正。同時要為后進生轉化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如在學習上,可以開展互幫互助活動,在多方面給予幫助,讓他們覺得自己是班級的一分子,自己的所作所為、自己的成績都會影響整個班集體,認識到自己對班級有份責任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教育觀念更新的今天,作為一名熱愛學生的教師,有責任轉化好每一位后進生。在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遵循教育規(guī)律,了解學生心理,從年齡和性格特點出發(fā),因材施教、持之以恒,我們的付出一定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