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GPS新技術應用到農村地籍測量中,特別是細部測量,使之與全站儀等常規(guī)測量儀器相結合,達到了要求的測量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關鍵詞:GPS 全站儀 農村地籍測量
中圖分類號:P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1)03(c)-0092-01
引言
為深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依法保護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宅基地管理,減少農村地權屬糾紛,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和諧穩(wěn)定,按《土地調查條例》及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的要求,對農村進行地籍調查。農村地籍調查主要包括地籍測量和權屬調查兩部分內容。其中地籍測量是基礎性的工作,它關系到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切身利益,采用哪種測量方法能夠滿足農村地籍測量的精度要求,同時又能夠節(jié)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成為此項工作的關鍵。本文通過GPS與全站儀聯合測量在農村地籍測量上的應用,提出一種新的方法,以供共同探討,使之完善。
1 農村地籍特點
與城鎮(zhèn)地籍測量相比,農村地籍測量工作沒有相應的規(guī)范、規(guī)程,所以在工作中,只能參照城鎮(zhèn)地籍測量的規(guī)范、規(guī)程,而農村地籍與城鎮(zhèn)地籍有許多的不同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農村地籍相對城鎮(zhèn)地籍而言,面積比較小,有的村屯只有幾十宗、幾百宗建設用地,而最多的也只有千余宗,并且特別分散,不集中。在村屯之間多為農業(yè)用地,這些農業(yè)用地占村屯的面積遠遠超過建設用地面積。這些因素給控制網的布設帶來的很大困難。如果按常規(guī)劃方法布設整體控制網,必將在大片地農業(yè)用地上加設控制點,而這些控制點在農村地籍測量沒有實際用途,它們在控制網只起到聯結作用,這將造成了人財物的極大浪費;若以村屯為單位布設控制網,則會造成控制網的個數非常多,增加許多工作量,并且控制網之間沒有聯系。(2)在農村地籍測量中,土地利用現狀多為農村宅基地、農村道路,而工業(yè)用地、商業(yè)用相對少。在宅基地中平房多,高大建筑物少,不規(guī)劃的房屋、門房、棚房多。在這些建筑物周圍大多有柵欄、籬芭、鐵絲網和圍墻。(3)在農村居民點中,樹木多,這些樹木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多在房前屋后,給細部測量的觀測帶來許多障礙。(4)農村地籍調查權屬復雜,爭議比較多,這也對地籍測量的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避免地籍測量造成新的爭議,這就要求提高工作的質量。
2 農村地籍測量首級控制網布設
根據農村地籍的特點,結合GPS布點靈活、全天候、速度快、精度高、操作簡單及觀測站之間無需通視的優(yōu)點,首級控制網采用GPS布設。首級控制網的布設原則及精度要求:(1)GPS控制網覆蓋整個測區(qū),而不以村屯為單位布設。(2)GPS控制網應逐級布設,在保證精度、密度等技術要求時可跨級布設。(3)閉合環(huán)或附合路線邊數的要求?!度蚨ㄎ幌到y(tǒng)(GPS)測量規(guī)范》(GB/T 18314--2009)要求各級GPS網最簡異步觀測環(huán)或附合路線的邊數應符合表1要求。(4)各級GPS網點應均勻分布,相鄰點間距離最大不宜超過該網平均點間距的2倍。(5)新布設的GPS網應與附近已有的國家高等級GPS點進行聯測,聯測點數不應少于3點。(6)各級GPS控制網的精度應不低于表2要求。
3 使用GPS RTK進行加密控制測量
由于首級控制網是以整個測區(qū)布設的,所以在這個測區(qū)中,并不是每個村屯都能直接使用的控制點,這就需要我們在首級控制網的基礎上加密控制點。根據《地籍測繪規(guī)范》(CH 5002-94),一、二級導線測量應滿足表3要求。通過以上分析,GPS RTK的精度要能夠滿足地籍測量規(guī)范的要求。由于農村內部沒有高大的建筑,村屯的面積比較小,導線邊長也相對比較短,采用GPS RTK技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同時,在用RTK做加密控制點時也應注意以下幾點:(1)RTK流動站不宜在隱蔽地帶(如樹木比較密集)、成片水域和強電磁波干擾源附近觀測。(2)觀測開始前應對儀器進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當長時間不能得到固定解時,應斷開通信鏈路,再次進行初始化操作。(3)作業(yè)過程中,如果出現衛(wèi)星信號失鎖,應重新初始化,并經重合點測量檢測合格后,方能繼續(xù)作業(yè)。(4)每次作業(yè)開始前或重新架基準站后,都應進行至少一個同等級或高等級已知點的檢查。(5)RTK流動站觀測時,應采用三角架對、整平,不應直接使用對中桿。
RTK在單基準站條件,與基準站的距離為5km時,邊長相對誤差一級為小于等于1/20000,二級為小于等于1/10000,滿足規(guī)范要求。如果有網絡RTK方式,其精度要高于單基準站的精度。
4 細部測量
農村細部測量是農村地籍細部測是地籍調查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目的是測定每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點、線、位置、形狀、數量等基本情況。根據城鎮(zhèn)地籍調查規(guī)程,對于城鎮(zhèn)街坊外圍界址點及街坊內明顯的界址點間距允許誤差為10cm,城鎮(zhèn)街坊內部隱蔽界址點及村莊內部界址點間距允許誤差為15cm。利用GPS RTK技術能滿足上述精度要求,在適合布設GPS點的部分測區(qū)使用該項技術。雖然GPS有很多的優(yōu)點,但現在的技術條件下,并不能完全取代常規(guī)測量方式,特別是在細部測量中,對于一些樹木較多、水域面積較大的地方,還需要全站儀進行觀測。在使用GPS布設首級控制及加密控制點后,以這些控制點為已知點,進圖根控制以進行細部測量。
5 結語
通過對某地區(qū)十幾個村屯的農村地籍測量的成果來看,這種方法很好地把GPS和全站儀結合起來,在充分發(fā)揮GPS優(yōu)勢的同時,使用全站儀的優(yōu)點來彌補GPS的不足。本文通過從滿足測繪生產實際情況出發(fā),靈活的運用現代測繪工具,完成不同特點的測繪任務,同時為其他測量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贠小蘇.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培訓教材[M].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7.
[2]樊志全.地籍調查[M].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4.
[3]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測量規(guī)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4]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統(tǒng)實時動態(tài)測量(RTK)技術規(guī)范[S].北京:測繪出版社,2010.
[5]歐斌.深入探討基于GPS RTK與全站儀的地形測量方法[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35:94.
[6]李小玉.GPS技術在城鎮(zhèn)地籍調查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3:2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