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的文人墨客題詠棋藝的詩篇不計其數(shù),古往今來,留下了許多情趣盎然的棋聯(lián)。這些棋聯(lián)不但內(nèi)容深邃,寓意巧妙,而且情趣高雅,耐人尋味?,F(xiàn)采擷一些,與大家共賞。
唐朝開元十六年,朝廷召試天下神童。年僅7歲的李泌應試,恰遇玄宗觀棋興濃,就命宰相張說以棋作聯(lián):“方若棋盤,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闭Z畢,李泌即對:“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志?!鄙下?lián)蘊涵棋道,下聯(lián)包含哲理。李泌一聯(lián)悅圣顏,后遂入仕途。
一次,宋代文豪蘇東坡與黃庭堅在松樹下下棋,一陣風吹來,松果掉到棋盤上。蘇東坡說道:“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黃庭堅隨聲對道:“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闭f完,兩人相視一笑。
明朝時,朱元璋有一次與劉伯溫下棋,不覺入夜,雷電挾風雨襲來,朱元璋出對:“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眲⒉疁仨樎晫Φ溃骸袄诪閼?zhàn)鼓電為旗,風云際會?!贝寺?lián)可謂氣勢恢弘。據(jù)說,他們還合作過一副絕妙棋聯(lián):“幾幅畫面,虎不嘯,龍不吟,花不馨香,魚不跳,成何良史?一盤棋局,車無輪,馬無足,炮無煙火,象無牙,照甚將軍!”
明代解縉少時聰明好學。一次有兩個秀才在路旁樹蔭下下棋,一秀才出口不凡:“天當棋盤星當子,誰人敢下?”另一秀才苦思不得下聯(lián),在旁觀棋的解縉吟道:“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能彈?”話音一落,兩個秀才驚嘆不已,忙稱解縉為“奇才”。
古代一才子常與友人作對互娛,一日他邀友人下棋,友人指著墻上掛著的四扇屏吟道:“龍不吟,虎不嘯,魚不躍,蟾不跳,笑殺畫中劉海。”才子指著桌上的象棋脫口而出:“車無輪,馬無鞍,象無牙,炮無煙,悶死寨里將軍。”聯(lián)語自然流暢,別有韻味。
清代史學家魏源從小就才學出眾,一天,學館先生與來客飲酒下棋,下一著棋,酌一口酒,學館先生脫口而出:“下棋飲酒,一著一酌?!闭驹谝贿叺奈涸措S口續(xù)了下聯(lián):“彈琴賦詩,七弦七言?!毕侣?lián)對得自然貼切。
南京莫愁湖有一勝棋樓,相傳明代朱元璋和大臣徐達曾在此下棋。勝棋樓中有不少嵌“棋”字的對聯(lián),其中一聯(lián):“占全湖綠水芙蓉,勝國君臣棋一局;看終古雕梁玳瑁,盧家庭院燕雙飛。”此聯(lián)既點綴了莫愁湖的美景,又蘊涵了明太祖弈棋的典故,令人駐足吟詠。
有一弈棋愛好者,撰了一棋聯(lián):“萬機分子路;一局笑顏回?!鄙下?lián)道出了對弈者下棋時的思索,下聯(lián)則有弈罷興盡而歸的感覺。有趣的是,上下聯(lián)分別嵌入孔子的弟子名:子路、顏回,可謂構(gòu)思巧妙,耐人尋味。
1980年,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教授到江蘇推廣“優(yōu)選法”和“統(tǒng)籌法”。休息時,隨行人員邀華老對弈。下棋前華羅庚在棋盤上題下一聯(lián):“觀棋不語非君子,互相幫助;舉手有悔大丈夫,糾正錯誤。”華老以新思想、新風格為科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指點新的途徑,充滿了辯證法。
【馬征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