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分100分;時間100分鐘)
一、積累與運(yùn)用(13分)
1.下列詞語中黑體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詰責(zé)(jié)黝黑(yǒu)
廣袤無垠(mào) 花團(tuán)錦簇(cù)
B.鞭撻(tà)犀利(xī)
相形見絀(chù)美味佳肴(yáo)
C.覓食(mì)遷徙(tú)
深惡痛疾(wù)長吁短嘆(yū)
D.真諦(dì)干涸(hé)
千山萬壑(hè)囊螢映雪(náng)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牟取挑釁相輔相承任勞任怨
B.熹微媲美莫忠一是不容致疑
C.緘默璧喻合轍壓韻孤陋寡聞
D.窺探酬和隨機(jī)應(yīng)變顧名思義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在坎昆氣候大會上,讓各方觀點激烈碰撞。
B.全校同學(xué)積極響應(yīng)校團(tuán)委為舟曲遭受泥石流災(zāi)害同胞獻(xiàn)愛心,作貢獻(xiàn)。
C.是否選擇對社會對未來負(fù)責(zé)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現(xiàn)代人良好文明素質(zhì)的重要標(biāo)準(zhǔn)。
D.世博園里,眾多國家的場館宛如一張張國家名片,彰顯著各自的特色。
4.名著知識填空。(填寫人物名字)(4分)
什么樣的人才能稱得上英雄呢?《三國演義》中以勇武助劉備建立一番功業(yè)的固然是,《水滸》里用謀略幫晁蓋智取生辰綱的何嘗不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不屈服于命運(yùn)、堅持崇高理想追求的固然是,《名人傳》中“扼住命運(yùn)的咽喉”、創(chuàng)作了不朽樂章的音樂家又何嘗不是?
二、口語交際及綜合探究(12分)
第16屆亞運(yùn)會于2010年11月27日在廣州落下了帷幕,值此之際,語文老師組織了以“分享亞運(yùn)”為主題的綜合性學(xué)習(xí)活動,你作為班級中的一員,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wù)。
5.請你來主編一期亞運(yùn)小報,你的報名是什么?你將設(shè)置哪些小欄目?(小欄目不少于三個)(4分)
6.有人為第16屆亞運(yùn)會擬了一條宣傳標(biāo)語,以下是上聯(lián),請你對出下聯(lián)。(4分)
上聯(lián):羊城人民摩拳擦掌辦盛會;
下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認(rèn)為亞運(yùn)會不僅僅是一場金牌爭奪戰(zhàn),你對亞運(yùn)會有怎樣的感悟?請你自選角度,把你的感悟?qū)懴聛?。?分)
三、閱讀理解(35分)
(一)閱讀文言文,完成8~11題。(15分)
[甲]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dá)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dá)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
[乙]“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①省記。通籍②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蟫灰絲時蒙卷軸。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p>
今黃生貧類予③,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④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
(《黃生借書說》節(jié)選)
[注釋]①輒:就。②通籍:做官。③予:我。④公書:把書借給別人。
8.解釋文中黑體詞的含義。(3分)
(1)致:____________(2)類:____________
9.翻譯下列的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2)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10.這兩篇短文的作者都對年輕的后生有勸勉之意,但側(cè)重點不同,請試著比較一下。(4分)
(1)《送東陽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黃生借書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書非借不能讀也”就是出自[乙]文的名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wù)勀銓@句話的理解。(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20分)
麻三爺和他的鷹
□仲維柯
山連著山,嶺靠著嶺,山嶺之上滿眼是蒼松翠柏,直指天際。這是魯西南最大的一片天然林,管理它的則是雙城嶺林場。
林場駐地設(shè)在雙城嶺的腳下,十多間老式石頭房子,七八個其貌不揚(yáng)的員工,可別小瞧他們,他們可都是直屬于市林業(yè)局單位的國家正式職工。
麻三爺就是林場的護(hù)林員。(A)他在這深山老林里一待就是四十年,至今仍孤身一人。
三爺就要離開這片山林,到市老年公寓安享晚年了。聽說,這待遇是林業(yè)局局長特批的。
即將離開林場的三爺還有件最放不下的事情,那就是不知如何安置那只跟了他三十多年的老山鷹。
那是一只本地的老山鷹,黑底白眉斑的頭,下體白色,雜有數(shù)目不多的灰黑色小橫斑,體長半米有余。
那還是三爺來林場的第二年。(B)年輕的三爺巡林到老虎崖時,撿到一只折斷了翅膀的雛鷹,心慈的三爺就把它抱回林場養(yǎng)了起來。
用藥水擦拭傷口,喂水喂肉,清洗羽毛……三爺慈母般呵護(hù)著雛鷹;用棍棒敲羽翅、腳爪、鉤喙來鍛煉筋骨,一次次從高處拋下來練習(xí)飛翔……三爺嚴(yán)父般訓(xùn)練著雛鷹。終于,雛鷹成了能翱翔于藍(lán)天的老山鷹。
三爺巡山,山鷹便在三爺上空盤旋;三爺休息,山鷹便落在三爺腳邊嬉戲;三爺走到哪兒,山鷹便飛到哪兒。
那年,木材價格飆升,市場上松柏木的價格更是高得驚人,就有不少人動了盜伐山林的歪主意。(C)那天,三爺巡視到跑馬嶺時,只見五六個光頭后生正揮動著刀斧肆無忌憚砍伐著林木。三爺大聲制止,他們非但不聽,還揮動著工具緩緩靠過來?!班笟W”一聲尖利長鳴,幾個后生的頭皮被重重?fù)狭艘话?,隨即血流滿面,慘不忍睹。后生們捂著傷口,驚恐地望著空中烏云般的山鷹,撒開兩腿朝嶺下逃去。
還有個冬天,雪下得很大,三爺巡山不慎跌落老龍峽。山鷹便盤旋在老龍峽上空,凄厲的叫聲就是在十多里外都能聽到。聽到山鷹鳴叫的人都說,那叫聲揪心、瘆人!救回三爺后,人們發(fā)現(xiàn)山鷹的嗉子里全是血!
商議老山鷹歸宿的問題,兩個月前就開始了:跟三爺回城里老年公寓,恐怕人家不接受;留在林場,除了三爺,它不跟任何人接近;送給愛心人士飼養(yǎng),這一天三頓肉,誰喂得起?
老山鷹“嘭嘭嘭”地敲擊著它那粗大的鉤喙和爪子。這已不是三十年前的鉤喙和爪子了。一厚層灰白色硬如石頭的物質(zhì)像枷鎖一樣,套在山鷹的鉤喙和爪子外面,使之不再尖利,不再靈活。
幾番周折,市動物園總算答應(yīng)收留這只老山鷹,離開的時間與三爺離開林場同日。
明天就要離開了,林場特地給三爺擺了歡送宴。喝酒、吃肉、唱山調(diào)子,三爺沒有半點興致,整個心像被掏空了似的。
耳膜里揮之不去的是老山鷹“嘭嘭嘭”的撞擊聲。三爺提了些水,拿了些肉,打開了山鷹住的小棚。
老山鷹甩動粗壯的脖子,重重?fù)舸蜚^喙;抬起碩大的腳趾,狠命地摔打鷹爪。三爺蹲下身,緊緊抱住山鷹的脖子,悲戚戚流了好一陣子淚。
“嘭嘭——嘭嘭——”……三爺數(shù)著山鷹的“嘭嘭”聲直到天明。
太陽剛剛露出整個圓臉,市老年公寓、動物園的車也就到了林場。
當(dāng)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打開山鷹住的棚子時,眼前的一幕使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山鷹的爪子、鉤喙全都白森森的,微微滴著血,那層厚厚的灰白色的硬東西,像一套精致的模具靜靜地擺在人們面前。
“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了!老鷹復(fù)生的傳說還真有。”動物園來的一位年長的工作人員囁嚅道。
“當(dāng)一只鷹活到四十歲時,它的喙會變得彎曲、脆弱,它的爪子會因為常年捕食而變鈍。傳說真正的雄鷹,會忍著饑餓和疼痛日復(fù)一日敲打喙,直到脫落,同時,會將磨鈍的爪子一個個拔出,直到長出新的鋒利的爪子。當(dāng)這痛苦的歷程過去,老鷹可以重獲三十年的新生,再次翱翔于天空?!?/p>
(D)催三爺上路的喇叭聲再起,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竟變卦了——
“我的山鷹有勇氣重獲新生,它理當(dāng)屬于山林;我雖然年老了,但還比得上一只山鷹。不走了,都不走了!——在這林子里,讓這鷹再陪我三十年!呵呵……”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2010年第8期)
12.文中畫線的句子運(yùn)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13.結(jié)合全文,分析文中標(biāo)有(A)(B)(C)(D)的語句分別表現(xiàn)了麻三爺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6分)
14.因為文題是“麻三爺和他的鷹”,所以作者寫了不少描寫“鷹”的語句,這些語句對塑造麻三爺?shù)男蜗笥泻巫饔茫空埦唧w分析。(6分)
15.仿照示例,再選角度,淺談故事給你的啟示。(4分)
示例:麻三爺和鷹的關(guān)系:贊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四、作文(40分)
16.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題目一: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美好的青春歲月里,我們常常被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所感動,一個細(xì)微的動作、一個溫暖的眼神、一次意外的攙扶都在不經(jīng)意間撥動我們年輕而敏感的心弦,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學(xué)會生活,學(xué)會做人。
請以“_______,讓我感動”為題,寫一篇文章,寫作之前要把題目補(bǔ)充完整。
題目二:閱讀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有位老人,是全國聞名的大作家。他臨終前,突然感到萬分難受。秘書就說:“我去叫醫(yī)生?!辈涣?,老人極其吃力地說了句:“不……不是叫,是……是請!”說著,老人就昏迷過去,而且再也沒有醒來。這句話成為他的遺言。這句遺言純潔無比,也厚重?zé)o比!
這位老人就是夏衍。謙恭這種深刻的教養(yǎng)扎根于他的心靈。
謙恭是一種做人的智慧,更是一種強(qiáng)者行走社會的利器。山不厭高,海不厭深,謙恭者往往會在靜默中高高聳起。
要求:(1)除詩歌、戲劇外,體裁不限;(2)表達(dá)真情實感,不得套寫、抄襲;(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jǐn)?shù)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