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在水上山間,凌空越阻,千姿百態(tài),普度眾生。它是人們絕處逢生的一條通道,像一條遠方的長虹出現(xiàn)在渴望者的心上。生活中少不了橋,而且橋本身的美以及它給人的豐富的聯(lián)想與感受,使橋歷來都是文人畫士筆下的寵兒。假如讓你以“橋”為說明對象寫一篇說明文,你會怎樣布局謀篇呢?這里,筆者向你推薦模本,那就是《中國石拱橋》。
【片段導入】
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由于各拱相聯(lián),所以這種橋叫做聯(lián)拱石橋。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極少出事,足見它的堅固。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茅以升《中國石拱橋》
【閱讀心得】
此段最顯著的特點是運用生動說明,展示了盧溝橋的優(yōu)美。細細品讀文段,我們可以從中體悟生動說明的風格。作者寫盧溝橋石柱上的獅子,抓住獅子的形態(tài)特征進行描繪。文中先點出“不同”,接著具體描繪如何不同,運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展示了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形象,可謂“千態(tài)萬狀”。從修辭的角度看,此段主要運用了排比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你看,“母子相抱”“交頭接耳”“傾聽水聲”“注視行人”,那些小獅子仿佛要跳下石柱,撲入你的懷里了。這樣栩栩如生的表達效果,實在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高超的語言功力。
【技法點睛】
生動說明,也叫文藝性說明,是相對于平實說明而言的,是指在說明時或穿插傳說、趣聞,或進行描寫,或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說明對象介紹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這種說明方法,能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和興趣,從而把深奧、復雜的事物(事理)說得深入淺出,使人容易理解。
【仿寫作文】
家鄉(xiāng)的橋
□齊 放
我的家鄉(xiāng)古城淮陽四面都被煙波浩渺的萬畝龍湖包圍著,是遠近聞名的漂浮在水上的小城,自古從四面進入城內都必須經過橋。這兒橋多,橋美,橋已經成為了小城悠久歷史文化的一部分。
從淮陽西關沿大同路向東進入城內,在緊鄰古城的地方坐落著一座石橋,這座橋是由一塊塊經過打磨方正的青石砌成。整座橋長20米,寬15米,共有兩個相同大小的弧形橋洞,橋面與路面基本平行。橋的兩側的護欄雕刻有各種姿態(tài)的龍的圖案,十分形象,逼真。在新修建的瓦藍色城墻的襯托下,這座橋更顯得古樸典雅。
在這座橋的東北側,豎立著一塊1米高的黑底金字石碑,上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字樣。說起這座橋還有一段讓人心寒的歷史故事呢。韓信作為劉邦的大將軍,曾為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基業(yè)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就是這樣一位著名的軍事家卻被漢高祖劉邦于陳(淮陽舊稱)逮捕,他當年就是經過這個地方的吊橋被拉走,最終由呂后殺害的。如今這座橋叫做“平信橋”,就是后人為了紀念韓信這位忠肝義膽的將領而起的名。當人們走過平信橋的時候,發(fā)思古之幽情,無不為韓信鳴不平。
從城內順新華大街往北走,出城200米的地方,有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現(xiàn)代化拱橋,它就是年輕的“神龍橋”。這是一座獨拱橋,弧形的橋洞連接了西柳湖和東湖,游船和漁船可以順利通過橋洞,此橋建得比較高,橋面略呈弓形,寬25米,可以并排通過四輛汽車。它的建成,解決了長期以來由北關出入城內的瓶頸難題,不但方便了市民的生活,也為家鄉(xiāng)旅游經濟的騰飛增加了動力。
站在高高的神龍橋上,憑欄四望,在它的西北方向,隔湖就能看到金碧輝煌的太昊伏羲陵,而在它的東北方向僅50米處,湖面上突兀著一座土丘,上面亭欄溢彩,古柏蒼翠,這就是淮陽著名的古跡之一——畫卦臺。放眼湖面,波光粼粼,輕舟蕩漾,望雨臺、蘇亭等處鷗鳥翔集,難怪登上神龍橋的游人無不為這美妙的風光所陶醉。
如今出入淮陽城內的還有東關橋、南關橋。另外,渡善橋、八步橋、牛頭橋、飛龍橋、九曲橋等也都是家鄉(xiāng)淮陽城的名橋,它們或發(fā)揮著重要的交通作用,或有著動人的傳說故事,或具有很高的旅游價值。家鄉(xiāng)的橋啊,它們承載了歷史,承載著現(xiàn)實,還必將承載家鄉(xiāng)美好的未來。
【練筆小結】
文章不但說明了家鄉(xiāng)的橋的總體特征,而且又有生動的歷史故事和優(yōu)美的景觀描寫,結尾的議論和抒情,更增添了文章的韻味。有人認為說明文只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用適當?shù)恼f明方法把事物介紹清楚就可以了。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大家想想,有誰會把產品說明書當文章呢?在寫說明文的時候,我們要根據具體的說明對象,在保證用語準確的前提下,能用生動語言說明的事物,就盡量選擇使用生動的語言來說明,這樣的文章才會贏得更多的讀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