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痛苦與快樂如影隨形。何謂苦?何謂樂?近代著名的“維新變法”的領(lǐng)軍人梁啟超以其超乎平常的責(zé)任感和精辟嚴密的論證、凝練流暢的語言,寫下《最苦與最樂》,堪稱是對人生苦樂觀最好的詮釋。
一、定姊妹命題,巧合二為一
作者以“最苦與最樂”為標題,運用辯證思維的方法,把同一事物的兩個階段、兩種狀態(tài)、兩種境界分開論述,巧妙地論證了“未盡責(zé)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zé)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的中心論點。
文章的開篇采用水到渠成的鋪墊,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zé)任?!弊髡咭婚_始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而是先否定這些最困擾人的痛苦——貧困、失意、老、死,這樣自然會引起讀者的好奇心和興趣,還有比這些更令人痛苦的事情嗎?這時候再因勢利導(dǎo),順勢提出自己的觀點,就不會使問題顯得突兀,有一種水到渠成之妙。接下來作者承接前文的“最苦”,做更為具體的說明,指出人生在世,無論對朋友、家庭、社會、國家,甚至對自己都有責(zé)任,一旦應(yīng)盡的責(zé)任沒有盡,這種痛苦便永遠無法解脫?!胺^來看,什么事最快樂呢?”在第二部分里,作者用凝練的語言論述了“盡責(zé)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的觀點。作者巧妙地將事物的兩個方面“最苦”與“最樂”聯(lián)系起來,進而得出“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最后作者論述“人生應(yīng)當勇于負責(zé),而不應(yīng)當逃避責(zé)任”,全文最終合二為一,以“勇于負責(zé)”有力地收束全文。
二、擺事實明白曉暢,講道理層層深入
“擺事實”就是事實論證,“講道理”就是道理論證,這是議論文中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本文采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說理透徹,使讀者易于接受。文章前半部分論證“未盡責(zé)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時,主要運用了擺事實的論證方法。作者首先列舉了對個人的責(zé)任:“答應(yīng)人做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家的錢沒有還,受了人家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币赃@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啟迪讀者認識什么是“未盡責(zé)任”,進而敘述“未盡責(zé)任”將會有怎樣的痛苦。然后作者又由對個人說到了“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國家,乃至對于自己”都有著應(yīng)負的責(zé)任,作者這樣多方面、多角度擺事實來論證觀點,把道理闡述得非常清楚明白。文章的后半部分論證“盡責(zé)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時,則主要采用講道理的論證方法。一方面,作者引用古語、俗語、圣賢的話充當理論論據(jù),來論證什么是“最樂”;另一方面作者言辭懇切地講道理,使論述層層深入,觀點也更加鮮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