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緒本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抽象的情感,可在詩人筆下卻是形態(tài)萬千、生動感人的,這緣于詩人們運用了許多的妙喻。
愁緒如山“吳山點點愁?!保ò拙右住堕L相思》)“點點”既可以說是吳山,也可以說是愁;既可以說“吳山點點”如“愁”,也可以說“吳山”如“點點愁”。詩人又運用了移情的手法,把吳山情感化,無情之山被賦予了豐富的情感。
愁緒如水“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以抽刀斷水,水流更急,比喻詩人內(nèi)心的愁苦無法排解,極言愁思之多,自然天成?!半x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保W陽修《踏莎行》)明媚的春景并沒有給旅人增添一點快樂;相反,這離愁隨著分別時間之久,相隔路程之遙,離家越來越遠,便越積越多,讓人越來越感到那一片離愁的沉重。它似乎正在逐漸地擴散開來,就像這眼前伴著自己的一江綿綿春水無窮無盡。
愁緒如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保ㄇ赜^《浣溪沙》)落花隨著微風自在飄舞,宛如夢幻;纖細的小雨無邊無際,好似愁絲。“飛花”和“夢”、“絲雨”和“愁”,一具體、一抽象,它們原本互不相涉,但詞人卻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有“輕”與“細”的特點,于是構成了兩個新鮮的比喻,空靈縹緲,妙不可言?!霸噯栭e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保ㄙR鑄《青玉案》)詞以“煙草”“風絮”“梅子黃時雨”三種景物烘托,形象地抒發(fā)了詞人“愁”之多、之廣。
愁似柳絮“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保◤埾取兑粎不睢罚┍緛硎莵y拂的千萬條柳絲牽動了詞人心中的離愁,使詞人的心緒紛亂不寧,這里詞人卻反過來說自己的離愁引動得柳絲紛亂。這一句貌似無理的話,卻更深切地表現(xiàn)了“愁”之濃,濃到使外物隨著它的節(jié)奏活動,成為主觀感情的象征。這里用的是移情手法。
愁緒如絲“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保ɡ铎稀断嘁姎g》)千絲萬縷的離愁,緊緊纏繞著人;要和它一刀兩斷,永不再想,卻不成,再快的剪刀也是剪不斷的。那么,索性就去想個透吧,把它整理出頭緒來,可是越想越煩,越理越亂!這種滋味很不好受,又說不清楚,說它是苦的辣的酸的甜的,似都有那么一點,又都不是,只好說“別是一番滋味”了。南唐后主李煜把離愁寫得很形象,寫出了滋味,寫出了一種非常真切的人生感受。
【陳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