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8歲了,他10以內的加減法還是算得一塌糊涂。父親把墻根下玩打石頭的他拽起來,給了他一個書包說,上學去吧。
父母一天到晚想著他能有一個正經營生。有一年秋天,他蘸著黑墨水,在自己家的圍墻上畫了一個四角的亭子,幾棵高樹,還有一些波光粼粼的水。鄰居說,這孩子畫得不賴,將來當個畫匠吧。他以為,他將來能當走村串戶的畫匠了,就有意無意地留心看畫匠干活。那年,有一個人給他大舅家畫墻圍子,畫了一處山水,還題了“桂林山水賈天下”的字,他明知道那個“賈”字錯了,但沒敢講出來。
就在他還不能確定是否能當畫匠的時候,父母又發(fā)現(xiàn)了他的另一個長處。有一次他和隔壁春四家的小子,剪下許多貓貓狗狗的紙樣,拿著手電鉆進雞窩里“放電影”。在浪費了好幾節(jié)電池之后,父親去公社找放映隊的人,看能不能給他找下一個營生,哪怕打打雜、抱抱片子什么的都可以。后來公社倒是給了他們村一個名額,不過,名額不是給了他,而是給了村支書的兒子。
眼看當畫匠無望,又當不成放電影的,父母盤算著該讓他回家種地了,并預謀著要為他訂下鄰村的一個女孩。就在這時候,他竟然又稀里糊涂地考上了縣里的高中。父親一下子發(fā)了愁,上吧,非但會誤了田里的活,而且還會誤了鄰村的女孩,更要緊的是,村里邊從來沒有誰考上過大學,于是堅信自己家的祖墳上也不會有這根草。父親說,別上了,母親見他支支吾吾的,說,上吧,走一步算一步。
上完高中,他考上了一所三流的??茖W校。他的人生如果就這樣走下去的話,畢業(yè)了回老家教教書,或許一輩子就會這樣沒有波瀾地過完。然而,大二的時候,他突然冒出一個想法來。那時,學校辦著一份自己的報刊,有一個副刊,一個月要出一兩期的,他常常見有同學的文章在上面發(fā)表。他想,在畢業(yè)之前,自己要實現(xiàn)一個小小的愿望,那就是一定要在校報的副刊上發(fā)表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名字變成鉛字。他開始瘋狂地寫東西,寫完后,就拿去讓教寫作的老師看,稍有得到贊許的文章,就投給校報編輯部。到后來,老師也不愿給看了,他就埋下頭來自己琢磨。他為此看了許多的書,也瀏覽了不少的報刊。然而,他投給校報的許多稿件,都如泥牛入海了。
他不想把這些凝著自己心血的文稿扔了,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他向本市的日報社投去幾篇,結果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他的文字竟然出現(xiàn)在了本市的日報上。再后來,他的名字相繼出現(xiàn)在了省內外的報刊上。從此以后,他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更加勤奮了,因為他發(fā)現(xiàn),他還有著一項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才能。
這個人就是賈平凹。這是他在一次筆會上講出來的。講完后,他頗有感慨地說,這個世界上更多的人,是被別人安排著過完一生的,被安排著學哪門技術,被安排著進哪個學校,被安排著在哪個單位上班……卻從來沒有自己為自己真正安排一件事情去做。人在這時候,最需要有一條凳子,你站上去,才會發(fā)現(xiàn),你還有著許多沒有被挖掘出來的才能和智慧。而這條凳子,就是突然闖進你心中的一個想法、一個念頭。
最后,他笑著說,沒有這條凳子,你永遠看不到夢想,更別說擁有它。
(選自《故事家·微型經典故事》2010年第2期)
點燃思維
我們打開歷史的畫卷,不難看到多數(shù)有成就者都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人生之路如何走,他人的幫助與安排往往不適合自己的追求,最終這人生之路還得自己去選擇。而其中的困難、逆境、障礙還得靠自己去解決、去度過、去沖破。此刻,你才會發(fā)現(xiàn)“你還有著許多沒有被挖掘出來的才能和智慧”,你繼續(xù)努力、拼搏,就會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郝景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