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一樣的維吾爾
來新疆的人沒有一個不想看看真正意義上的維吾爾。
民間流行一種說法:真正的維吾爾在南疆,南疆的維吾爾在喀什與和田??κ灿芯S吾爾城市,和田有維吾爾鄉(xiāng)村。在工業(yè)化進程加劇的今天,渾身披滿塔克拉瑪干大漠沙塵的和田維吾爾人給人展示的無疑是原裝的“西域貨”。
和田維吾爾人特有的豪氣與樂觀是我6年前在皮山科克鐵熱克發(fā)現(xiàn)的。那個沒電的夜晚,沙塵暴鋪天蓋地地撕扯著黑暗中的一切,我縮在宿舍的被窩里驚恐地豎耳聽濤。忽聞一陣馬車飛奔、銅鈴叮當,車上一漢子嘶著沙啞的嗓子在迎風引吭。馬車遠去,風中的歌聲仍在夜空中渺渺回蕩……當時雖然我聽不懂他在唱什么,但在這樣可怕的夜間竟能聽到這漢子如此熱烈激昂的歌唱,真令我發(fā)現(xiàn)“新大陸”似的驚奇進而肅然起敬。
在“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夠,晚上還要補”的沙塵整天飛揚的天氣里生活,該是怎樣的辛勞??!內(nèi)地人每天早起要輕輕掃一下地,而和田人每天要花很大工夫掃沙子。男人的花帽女人的紗巾便成了長年摘不下的“防塵裝”。
和田維吾爾崇拜土地的程度令人驚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親口品嘗,誰能想象那黃燦燦、香氣四溢的烤肉是從土馕坑里烤制而成的,誰又能想到維吾爾人一年四季的大眾食品——馕,無一不是從古堡似的土馕坑燒制而出的。大漠深處的維吾爾牧人還特別喜食沙土灰里燒出的“庫乃其”。他們先在沙土里挖個坑,撿來一些干胡楊樹枝在沙坑里燃起一堆火,待大火滅了之后,就把包肉的面餅埋在火灰中烤熟即食。吃了這種“庫乃其”,據(jù)說一天不吃飯也渾身有勁。
有些維吾爾老鄉(xiāng)喜歡把洗過的衣服直接攤鋪在沙漠上晾曬。遠遠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顏六色、形態(tài)各異、橫七豎八的衣服像一張巨幅抽象創(chuàng)意畫,給寂靜而單調的沙漠平添了幾分韻味。穿了這種帶有大地和太陽氣味的衣服,也許會精氣更足吧,這與那些愛住平房不愿住樓房的要求,道理似乎相通。
純樸如尼雅古城土陶的和田維吾爾啊,你們?nèi)绱藷釔鄞竽?,崇拜大地,眷戀沙土,莫非“天人合一”的偉大真理正出自你們之手?br/>
花一樣的維吾爾
和田維吾爾人在沙漠環(huán)境里尤為愛美。愛花從來就是他們的天性?;▋翰粌H盛開在南疆的沙土里,還盛開在維吾爾的門框邊、房梁上、墻壁的掛毯上。巴扎的鬧市里,那一頂頂鮮亮的繡花“都帕”,那一團團飄然而過的“艾得來斯”,猶如天幕上朵朵亮艷的彩云,又似花園里一片片隨風搖曳的花兒,真是美不勝收。
醉了“玫瑰香”,紅了“石榴酒”。美玉、絲綢、地毯,隨便哪一樣都會營造出鮮花般融融的幽香與情調……
花一樣的維吾爾姑娘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視,那密密的眼簾,深邃的眼睛,嫵媚的笑容,像花兒綻放在風沙里。陪伴她們的小伙子也濃眉大眼,熱情俊朗,浪漫風趣。維吾爾姑娘生來就有花一樣的名字——古麗。正如一首歌里所唱的:叫古麗的女孩很多,我不知道哪個古麗是你。叫古麗的都是維吾爾姑娘,古麗總是和花朵生活在一起。即使狂風吹散了花園的花朵,頭上那頂小花帽依然絢爛無比……
三年前我?guī)拊谀嵫艆⒓优笥训囊淮尉鄄蜁?。席間,維吾爾族友人邀請妻跳舞,我妻卻再三推托不會跳。朋友便講,看來你妻太害羞了,干脆我們送她一個維吾爾名字叫“古麗”吧,意思是“鼓勵鼓勵”!此激將法果然使我妻起身助興。從此,我便知道了古麗不僅是漂亮的花朵,還有激勵、自信的意味在其間。
謎一樣的維吾爾
和田維吾爾人特耐看?!缎陆?jīng)濟報》女記者王春華女士來和田看了幾眼后,逢人便講和田維吾爾老鄉(xiāng)很善良、很好客,連他們眼睛里射出來的光都那么和善、純真、質樸。但令王女士不解的是:這些老鄉(xiāng)生活并不富裕,為何待客時總是傾其所有呢?
迷人的維吾爾姑娘對外人永遠是團難解的謎,可人們總愿意樂此不疲地探尋這難解之謎。一次我到西安團校拜訪我多年未見的老同學,當他的朋友知道我在新疆工作后,都跑來問我一大堆離奇古怪的問題。諸如:為什么維吾爾族人的睫毛長?維吾爾族姑娘跳舞時“擺脖子”是什么意思?我實在被追問得不耐煩,就隨口編了幾句:新疆的沙塵暴多,維吾爾族姑娘的長睫毛可有效地抵擋沙塵侵人眼球。你們就不行了,遇到沙塵暴就只有倒霉的份!有個胖乎乎的小個子非要我解釋“擺脖子”是什么意思?我答確實不知。他便扎了個“雙手割喉”勢,自作聰明地解釋道:我想“擺脖子”大概就是維吾爾族姑娘向“意中人”求婚時,怕“意中人”不答應,就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威脅說——你要不答應,我就自殺!
還沒等小胖解釋完,滿屋人哄堂大笑。我同學戲弄小胖道:“人家維吾爾姑娘都是大眼長睫大個子,就是自殺了,也不嫁給你!”
維吾爾人的洗臉方式一直令我大惑不解。好幾次我與維吾爾朋友半開玩笑:看你們單手提壺洗手洗臉多笨拙??膳笥巡灰詾槿唬骸拔覀冞@樣洗,臟水都流下去了,每次換新水。不像你們洗臉臟水流到盆子里,又捧起臟水洗臉,你說哪個干凈?”見我愕然,他又挑著兩道濃密的眉毛問:“你見到我們維吾爾人當中有幾個戴近視眼鏡的?有幾個是單眼皮的?”
是呀,不光沒有幾個戴近視眼鏡的,沒有幾個是單眼皮的,就是自小用“奧斯曼”草染過幾回眉頭和頭皮的維吾爾族“巴朗”(意為小孩),待長大后發(fā)質竟變得那么濃黑發(fā)亮,多令人不可思議啊!
歌一樣的維吾爾
王洛賓創(chuàng)作的維吾爾民歌《達坂城》中的一段歌詞“你若是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你嫁給我,帶著百萬錢財,領著你的妹妹,趕著那馬車來”,一直令人生疑——維吾爾族男子要娶姐,為何要人家領著妹妹來?
這是由于維吾爾族人的新房一般都很大,里面的客廳和床鋪特別多,一則為日后接待賓客,二則為朋友親戚聚餐后瀟灑唱歌跳舞。和田民間流行一句俗語:維吾爾人能走路就能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
的確,維吾爾人天生就有能歌善舞的細胞。沒有歌舞,維吾爾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們?nèi)粘I钪胁豢扇鄙俚闹匾獌?nèi)容。最起勁的是,這種歌舞從來不受人員、場地和時間的限制,不論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時候,想跳就跳,想唱就唱。歌舞來源于生活,在這兒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和田維吾爾聚餐形式花樣繁多,規(guī)格不限,有時給巴朗子起個名字、施個禮,甚至耳朵要扎個眼,親朋好友都要聚餐唱歌跳舞,以示慶賀。聚餐的目的不在于吃了什么,而在于通過歌舞聯(lián)系和加強了親朋之間的感情。
生活在豁達樂觀、載歌載舞之中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和田美玉:幻化的昆侖神靈
在和田,除了玩玉,似乎再無別的特殊嗜好。
身處和田,談玉、品玉、寫玉,總是有些視覺疲勞和審美疲倦,甚至導致寫作疲軟。但是,和田玉畢竟非平凡物件,佩玉之人絕非等閑之輩。長期喝玉龍喀什河的水,享受和田玉文化帶來種種妙不可言的身心滋潤,我覺得自己如果不為和田玉寫點東西,實在非“君子”也。
一、 玉與神
和田玉,神視為至珍,人看作神物。
和田玉自誕生以來,就一直與神靈連在了一起,仿佛和田玉就是為神而生。這個溫潤的、閃耀著天地精華最耀眼光芒的“白色精靈”,就像一?!跋傻ぁ鄙钌罡灿谇隁v史記憶里。傳說在仙界專門有神仙采昆侖山的和田玉種在苗圃里,經(jīng)過一千年的精心培育,才能沁出一滴玉膏來。可見和田玉多么彌足珍貴。仙界最高的統(tǒng)治者視和田玉為珍寶,所以,他的名字才叫“玉皇大帝”,這大概就是中國最早所謂的神權。此后,歷朝歷代的凡間最高統(tǒng)治者都紛紛效仿玉帝的做法,將象征最高皇權的大印刻成了“玉璽”。誰擁有了“玉璽”誰就擁有了天下。世襲皇位,首先要世襲“玉璽”。一旦丟了“玉璽”,就丟掉了天下。
天上人間,遙不可及。神仙凡人,不可同日而語。
只有和田玉,架起了天地之間溝通連接的彩虹橋,營造了一段神與人心靈對話的溫情時刻,實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原始而又樸素的偉大幻想。
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女媧補天”的故事說:有次天突然掉下一個大洞,烈焰、洪水、病魔等從洞口紛紛落到人間,女媧為補天拯救人類,于大荒山無崖下辛苦煉出3651塊五色石,最后用3650塊五色石補好了天,剩下一塊順手一仍,便丟棄在昆侖山(青埂峰)上,后來,這塊神奇的五彩石變成了和田玉。
在和田,當?shù)剡€流傳著這樣一個有關和田玉的故事:在盛產(chǎn)和田美玉的玉龍喀什河畔,住著一位勤勞善良的老石匠,老石匠常沿河深入昆侖山尋美玉而雕。有一天傍晚,明月高懸,水清見底,老石匠正于熒熒河水中欣賞月光的皎潔姿色,突然,河水中出現(xiàn)了一道比月光還要明亮的反光,于水中跳躍舞動,光點左右不離老石匠的眼睛。老石匠順著亮光下水摸去,沒想到撈出一塊潔白的上等羊脂玉。老石匠滿心歡喜,心想自己老了,身邊還沒有一兒半女,何不用這塊玉石雕個女兒,以安慰自己疲憊的身心。到家后,老石匠真的就把這塊玉石雕成了自己想要的姑娘模樣,并起名叫“塔什古麗”(維吾爾語意為“像玉石一樣美麗的姑娘”)。此后,老石匠只要有時間,每天都要抱著玉石姑娘用手撫摸,撫摸時間長了,這玉就有了靈性,一下子變成了一個人見人愛的姑娘?!八补披悺闭J老石匠為父親,老石匠將“塔什古麗”當成自己親生女兒。話說老石匠有個小徒弟,天天與“塔什古麗”在一起,日久生情,兩人互相愛慕,老石匠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便同意了兩人戀愛,一家人從此相親相愛。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一天夜晚,當?shù)匾粋€對“塔什古麗”早已垂涎三尺的惡少,趁老石匠和小石匠采玉未回之際,強行搶走了“塔什古麗”。當惡少在自家莊園正要對“塔什古麗”施暴時,“塔什古麗”猛地撞向木質大雕花柱子,流出來的鮮血化成了烈焰,焚燒了惡少的莊園和全家,而“塔什古麗”的靈魂,則變成一縷青煙飛向了昆侖山。老石匠和小石匠知道后,立即騎馬循昆侖山追去。為防迷路,他們沿途撒下一路小玉石,成為后來人尋玉的路線圖。
這個由玉引發(fā)的凄美的親情愛情故事,為后世出現(xiàn)的諸如“傳家寶首選玉”、“持玉認親”、“金童玉女”等提供了存活的依據(jù)和理由。
二、 玉與山
腹藏美玉的昆侖山被譽為“帝之下都”,古于闐則是“帝之下都的玉都”。
如果說昆侖山是佛的“后花園”的話,那么,于闐就是神靈種玉收獲玉的“自留地”。
絲綢之路前后2000年;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
而昆岡出玉竟然7000年。
甚至有人喊出——“千年絲路萬年玉!”
“凡玉,貴重者盡出于闐?!?br/> 蒼茫昆侖山系,西起帕米爾高原,經(jīng)新疆、青海到四川,延綿3000公里,僅新疆段就1800公里,其中新疆的大部分布在和田地區(qū),僅和田玉成礦帶連續(xù)長1100公里。這里分布著眾多的原生玉石礦床和礦點,但蘊藏玉的昆侖段山勢極為險峻,平均海拔在5500米以上,人跡罕至,幾乎是“生命禁區(qū)”。
可以說,昆侖因玉而生動,玉因昆侖而神圣。昆侖因神而神秘,玉因昆侖而靈動。更何況,幾乎中國所有的神話故事都發(fā)源于此。
《山海經(jīng)》曾記載:西王母居住在昆侖之西南,名曰“玉山”。于是,就有了周穆王與西王母約會的千年浪漫傳說。
《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西行巡游西域,曾上昆侖與西王母(玉皇大帝的小姨子)幽會,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兩人相約三年后再聚。周穆王臨走之際,西王母送其美玉無數(shù)——“取玉版三乘,載玉萬只?!比欢?,這個東國的情郎一去不返,美麗多情的西王母望眼欲穿,苦等不來,思念的眼淚流遍了昆侖山的每一道溝溝坎坎。西王母從昆侖山找到天山,還是不見東國情郎的蹤影,西王母的淚水又一次溢滿了整個“瑤池”。
昆侖山如此雄渾壯美,昆侖神女如此癡情。東國的情郎,你真不應該“重玉輕情”,更不應該辜負西王母的一片情意??!
玉質的昆侖山啊,是上帝賜予大地的水晶漢堡,是地球母親堅挺傲人的巨乳,是和田在蠻荒時期得以安身立足的資本——創(chuàng)世紀的國號“地乳”。
昆侖山頭頂仙界,腳踏凡間,通天連地。從她身上流淌下來的雪水,化成了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兩河交匯變成了和田河。和田河的水,受過神靈的教化,得到過昆侖女神的撫摸,又經(jīng)過玉石的千年浸泡,早已變成神泉圣水了。
在和田,凡是昆侖雪水流過的地方,樹成王——和田核桃王、無花果王、梧桐王;人長壽——和田是世界四大長壽區(qū)之一;物變寶——艾德萊絲綢、和田地毯、和田玉。
難怪,所有圣徒僧侶西行求經(jīng)都要面向昆侖朝覲——這是佛祖開光的仙境圣地;
難怪,人們常常固執(zhí)地認為:和田就是神靈安頓靈魂的棲息地——小西天;
難怪,和田至今仍然將當?shù)氐穆糜沃黝}形象確定為——千古玉都 佛國于闐。
這個用玉石堆砌起來的大山,這個用神靈光環(huán)籠罩全身的神秘大佛,這個常常用來喻指中國的東亞巨人,這個震撼世界的龐然大物——昆侖,無人與之比高,無人與之較量,更無人與之媲美。
昆侖山是至高無上的,也是天下無敵的。她所滋生出來的和田玉的品質以及影響自然可想而知……
她是新疆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甚至還是天國的。
仰望昆侖,我仿佛又聽到了2000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站在彩云之巔大聲吟誦他的《九章·涉江》:“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
滿山遍野的昆侖竹林為之舞蹈,神秘莫測的昆侖琴師,正動情而優(yōu)雅地為之和律伴歌……
三、玉與人
“玉養(yǎng)人,人養(yǎng)玉?!边@是全世界華人圈子里婦幼皆知的道理。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們幾千年來如此愛玉賞玉,自然有它的道理。
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最早的玉器是商代殷墟的“婦好墓”。在這些“金縷玉衣”的墓葬中,共出土玉器755件,均為和田玉。
不僅如此,在以后出土的大量皇家墓室中,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許多王侯將相在口里都含著玉石,這是以求體內(nèi)精華不外泄,又想通過玉石吸收天地之精華長期存留體內(nèi)。更有甚者,宋明時期,國內(nèi)上流社會還興起了一股“食玉熱”,認為玉石碾成的粉末,恰是人間最好的長生不老藥。
盡管古時人們對玉石的認識和利用有限,但是,從中表現(xiàn)出的人與玉的無比親近程度卻是不爭的事實。
其實,和田玉最能代表東方女性的柔媚和靜美。那含蓄的美,謙和的性格,不事張揚的品格,深沉的愛,無限的意,難飾的情,無不像這外柔內(nèi)剛的和田玉。
和田玉的溫潤,一如血液滑過血管般潤滑和溫熱。
和田玉的柔光,猶如美少婦豐滿細白的身子散發(fā)出成熟撩人的性感光芒。
林黛玉與賈寶玉,一對典型的金童玉女。而預測他們愛情和人生命運的,恰是那塊“通靈寶玉”。
在中國古典故事“嫦娥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