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青海省玉樹州玉樹縣結(jié)古鎮(zhèn)四處機器轟鳴,廢墟變成了工地。按預(yù)定計劃,結(jié)古鎮(zhèn)區(qū)住房建設(shè)于4月14日全面開工,鎮(zhèn)區(qū)居民都將有自己的新住房。
而位于結(jié)古鎮(zhèn)西隅的賽馬場,聚集著地震后政府在這里集中安置的6700多戶27000多名受災(zāi)群眾。由于地震,許多人失去了家園和親人,賽馬場上聽不到歌聲和舞蹈。然而,從悲傷中出來的路走了一年,堅強的玉樹人在這里不屈地生活著,充滿生氣和活力,也充滿對新生活和新家園的期冀。
尕瑪江才 29歲
見到尕瑪江才的那個下午,高原上陽光燦爛。
尕瑪江才倚在在帳篷門邊,臉上的笑容淳樸、羞澀。暖和的帳篷里,他25歲的妻子鬧巴正在照看2歲的兒子睡午覺。
用幾根破木板圍起來的小院里,停放著尕瑪江才在地震前花了3300元買的摩托車,這是這個家庭目前最值錢的家當(dāng)。一年前的玉樹地震,令尕瑪江才一家不僅失去了住所,幾乎全部的家當(dāng)都被埋在了瓦礫之下。如今,一家三口在兩頂帳篷里棲身了一年。
地震前,尕瑪江才一直是以蟲草買賣來掙錢養(yǎng)家。每年5月到6月,是玉樹人采挖蟲草的時節(jié)。他騎著自己的摩托車,到附近的山里,直接找到挖蟲草的農(nóng)牧民,從他們手里收購新鮮挖出的蟲草。然后,他再到玉樹最大的蟲草交易市場結(jié)古鎮(zhèn)的牦牛廣場,向熟稔的朋友們打探近期的蟲草交易價格,把手里的蟲草以較高的價錢賣出去。忙乎上兩個月,尕瑪江才能掙到4萬元左右,這也是家里這一年最重要的收入。
阿梅 47歲
阿梅本人一點也不像她的名字那樣年輕漂亮,生活的風(fēng)霜和重壓令她看上去要蒼老一些。
我們看到她的時候,她正在帳篷外,用幾塊大石頭砌起來的簡易爐灶上,不停地翻炒著青稞。炒完的青稞,磨制成炒面,這種食物能經(jīng)時候耐饑餓。爐灶里燃燒的是草原上撿來的牛糞,氣味刺鼻難聞。
盡管政府每個月按時給災(zāi)民配備糧食和食油,但阿梅的三個孩子都是正在長身體的時候,食物還是有點緊張。在阿梅的院子里,我們還看到了一個年老木訥的喇嘛。阿梅說這是她的哥哥,他是游僧,沒有寺院供養(yǎng),只能依靠她生活。
談起災(zāi)后的生活,阿梅語氣知足而平淡,政府給什么就要什么,也不奢望更多。孩子們長大成人,都會有自己的日子,或幸?;蚩嚯y,都應(yīng)該伸出雙手接受。
只是最后,她還是悄悄地說,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個自己的房子,能夠在其間無憾終老。
丁扎 45歲
即使是如今回想起被地震毀掉的家,丁扎的心里仍還有些疼痛。為了建那80平米的四間房子,國家補貼了4萬元,他自己花了1.4萬。但是,房子建在了地震帶上。
“轟的一下,就這么沒了?!钡卣鹆疃≡挠杏嗉?,一年時間影響仍未平復(fù),逢上風(fēng)沙天氣,他還會時時警覺,是否會有地震發(fā)生。
丁扎現(xiàn)在的家,就是一大兩小三個簡易帳篷。黃昏時分,帳篷頂上的煙囪,炊煙裊裊。丁扎的四個孩子,最大的15歲,最小的6歲。他們在帳篷前的空地上追逐嬉鬧,間或跑過來看我們一下,眼神純真專注。
盡管按照國家的規(guī)定,每戶每人每天可拿到10元的補助,至少能保證衣食無憂。孩子們上學(xué)也是由國家來負擔(dān)全部的費用。但是作為原先的村干部,丁扎還是有些大局觀念,時常談及村里的發(fā)展困難。由于整個村子是退牧還草搬遷而來的,但是地震后原址也不能再重建房屋,在哪里選址、國家怎么補貼,對此,丁扎和村里的災(zāi)民們都有些擔(dān)憂。
尕瑪江才以蟲草生意為生
29歲的尕瑪江才和25歲的妻子鬧巴
尕瑪江才一家所住的帳篷
阿梅本人一點也不像她的名字那樣年輕漂亮,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臉上那兩團不時顫動的高原紅
阿梅的哥哥是游僧,沒有寺院供養(yǎng),只能依靠她生活
丁扎和他的四個孩子,丁扎的四個孩子,最大的15歲,最小的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