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于辛亥革命的他,是百年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縮影。臨終前,他說,中國需要一部全新的憲法;他自稱盲人奧里翁
“龔老先生一邊大口喘氣,一邊哀中國有政治而無政治學、有憲法而無憲政,言語間惆悵萬千,”6月11日,首發(fā)式上,陳有西憶起龔祥瑞15年前臨終一幕,更一度哽咽。
“盲人奧里翁”是龔祥瑞自己起的書名。
龔祥瑞是中國著名憲法與行政法學者,資深的政治學家與公法學家,中國政治學會發(fā)起人之一、常務理事。
16年前,85歲高齡的他躺在病床上,對前來看望的陳有西,用顫抖的手寫下題解:“盲人ORION(奧里翁)是一顆星座(獵戶),他摸索著向著朝陽前進。當太陽出來時,他黯然消失在空中,等待著他的是無窮無盡的晝夜。我非常的像他。”
歷經(jīng)16年,這份龔祥瑞于1995年寫成的書稿終于得以出版。16年里,它一直放在陳有西(京衡律師集團董事長兼主任)的書齋里。
這本自傳,陳有西認為可當做一本法學著作和作者的法律思想形成史,還可以當做一本小說和抒情散文來讀。
在《自傳》的序中,陳有西說,“近年來,國內(nèi)一些學者漸漸知道先生有一部自傳稿在我這里,希望一睹遺墨,也有朋友提出幫助去境外出版。我一直沒有這樣做。因為先生有囑,此稿理應在大陸首版?!?br/> 在這本《自傳》里,“他的眼睛像一個歷史長鏡頭,全程記錄了近一個世紀的他身邊發(fā)生的歷史和人文,而這雙眼睛是常人很難企及的一個法學家的眼睛。”陳有西說。
6月11日,北京大學博雅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百年共和與中國憲政發(fā)展——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暨《盲人奧里翁——龔祥瑞自傳》(以下簡稱《自傳》)首發(fā)式。
“不要與龔祥瑞競爭”
辛亥革命、民國三十七年、新中國成立、土地改革、反右斗爭擴大化、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四人幫倒臺、尼克松訪華、改革開放等……世紀百年的龔祥瑞親歷的是中國變化十分巨大的年代,他的一生,是百年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縮影。
辛亥革命對龔祥瑞的直接影響很小,除了父親的頭發(fā)。1911年7月3日,陰歷六月初八,龔祥瑞的父親頭上留了四十多年的辮子被守城門的鄉(xiāng)勇(清朝用兵時臨時招募的輔助部隊)剪去,“換”來了龔祥瑞的出生。
用父親的話來說,這是“上帝的安排”,也是“公平的交易”。龔祥瑞寫道。
他生于浙江寧波一個基督徒家庭,因為是在閏月里出生,乳名“閏壽”?!跋槿稹笔撬闲W時,當過米鋪“賬房先生”的姐夫虞雙全取的學名。
19歲那年,龔祥瑞被保送入讀上海教會大學“滬江大學”生物學系。但在大學一年級時,他主動選擇了政治學。
“這一抉擇對我來說是完全適合的,因為在我看來,政治學要比生物學更接近我所熟悉的生命,”龔祥瑞認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問題是政治腐敗、官吏無能、生靈涂炭,這不是生物學和醫(yī)學所能解決得了的?!?br/> 于此,他開始向往在祖國大地上鋪設“民主軌道”。
大學的第二年,受來滬江大學講學的清華大學政治學系主任余日宣教授影響,又因國立清華大學學費比教會大學低,龔祥瑞參加清華大學的考錄,插班法學院政治學系大學二年級。
“清華園就讀的這三年,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性怎么估計也不過分?!饼徬槿鹑绱嗽u價清華的三年。
確實,在這三年里,他擺脫了長達二十年的教會關(guān)系,進入國立大學,同時受學于錢端升、張奚若、蕭公權(quán)、梁任公等名家,為自己的專業(yè)教育打下扎實的基礎。這“使我有了嶄新的國家觀念,有了國家獨立的要求,中學生的愛國思想變成了救國思想”。另外,龔祥瑞認為更主要的是,他有了比在其他大學更多的留學機會。
1935年冬,龔祥瑞被公派英國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專攻公務員任用制度研究,師從英國最享盛名的政治學家兼社會活動家拉斯基教授和憲法學大師詹寧斯。
在被列為與羅素、林賽并列的英國三大思想領袖之一的拉斯基那里,龔祥瑞描述自己的所學為,“與其說是行政法學,不如說是民主憲政學?!?br/> 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根本不同的拉斯基國家學說,否認國家的階級性,把國家看做社會上各種各樣的組織之一,把它當做與在社會內(nèi)其他的一切團體對立并存的一種團體,國家之外,尚有工會、教會、階級、城鎮(zhèn)、鄉(xiāng)村、大學等團體;并且,拉斯基更進一步否認國家的強制性和至高無上性。
“所有這些觀點,在當時,在法西斯主義和斯大林主義漫天飛的時代,被像我這樣的青年人所接受,被拉斯基所征服,我認為是比較榮幸的,至少要比接受斯大林主義或希特勒主義不知道要強多少呢!”
而后,他將延長一年的留學國選擇為法國。經(jīng)拉斯基推薦,到巴黎大學攻讀行政法學。
保送滬江大學、成功考入清華大學、考取清華大學留美的公費生等都十分不易,龔祥瑞的勤奮和聰明是出了名的。
在清華公開選拔留美的公費生時,老師錢端升對同校的競爭者林良桐(社會學家、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教授法律系教授,于50年代的“白色恐怖”中被擊斃)、王鐵崖(著名國際法學家,北京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教授,海牙國際法研究院院士,于2003年去世)表示,“你們不必與龔祥瑞去競爭了?!?br/>
在兩個政權(quán)之間的轉(zhuǎn)換
新中國之前,他經(jīng)歷的是民國的三十七年。除了教書,他也曾從政。在國外學成回國時,他一心希望自己所學的“內(nèi)行”能在“大社會”中“致用”。1944年,龔祥瑞受蔣經(jīng)國約見,被任命為青年干部學校副教務處長。那時,校長是蔣介石,蔣經(jīng)國任教育長,團中央書記為張治中。
任副教務處長時,龔祥瑞的工作是招生。兩次規(guī)模不小的招生工作中,他堅持以“公開競爭考試”的方法錄取學生,唯才是錄,不徇私情,深信自己有了用武之地。確實,他也深得蔣家父子賞識。
但是,“我沒想到我的這種盲目的忠誠和熱情,非但得不到應有的報答,而且為當時三青團的內(nèi)部派系所不容。”
龔祥瑞稱當時的自己是“不明內(nèi)情、不諳世故、涉世太淺的冒失鬼”。“我想實行我在英國學到的公開競爭考試制度,就此也僅僅是做一次實驗?!饼徬槿鹬蛔隽?0個月的副教務處長便黯然辭職。
《自傳》里,他回憶起這段歷史時嘆息,“我曾多次說過,兩類公務員制度(政務官與事務官、選任官與委任官)只有在民主政治和法治的框架內(nèi)才能建立,而我國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還遠遠不具備?!?br/> 新中國解放后,龔祥瑞下決心留在大陸。
1950年至1952年底,中國進行了第三次土地改革。龔祥瑞經(jīng)歷了“和平土改”和“階級斗爭土改”的高層抉擇,以一個知曉法治的學者的眼光,觀察和親歷了中國農(nóng)村的土改、反霸、鎮(zhèn)反、復仇、訴苦斗爭大會、革命法庭對地主富農(nóng)的控訴、審判和行刑。
而后,他又在中央政法干校親歷“三反五反運動擴大化”;1957年,官方組織大鳴大放、進行反右派斗爭,龔祥瑞參與“對陳體強、錢端升、王鐵崖、樓邦彥等同伙的批判”;大躍進時,他在北大,親歷“除四害”消滅麻雀活動、大字報和放衛(wèi)星運動、知識分子自我批判運動。
文化大革命時期,“假革命”、“漏網(wǎng)右派”、“黑幫分子”等帽子扣到龔祥瑞頭上,他被隔離反省、掛牌游街,同系里29名教師一起被學生批斗,被勒令打掃學生廁所,夜半問罪、毒打,關(guān)入北大學生自設的牛棚,被發(fā)往江西省鯉魚洲勞改農(nóng)場進行教育改造。
十多年過去,那時的苦和痛仍能有力灼傷身體和心靈,因為——“只有被打才能了解人性,個體的皮肉之痛和精神之悲。”
那時的人們,“失去了思維”,“比野獸更殘酷”。
1971年,龔祥瑞被召回北京,之后的十年,他一直在北大法律系編譯室從事翻譯工作。中國恢復高等教育考試招生后,直到1981年,69歲的他才被允許重返教室。
不僅僅是師者
“我早已選定了教學作為我的終身職業(yè)?!饼徬槿鸬囊簧侵袊鴼v史的長鏡頭,更是一位師者的一生。
自1939年他由國外學習回國,先后在西南聯(lián)合大學、重慶中央青年干部學校、重慶中央大學、北京大學任教。1954年以后長期擔任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直至逝世。
師者一生的最高點發(fā)生在改革開放后,他形容80年代是自己“從事教學科研生涯中的最佳年代”、“學術(shù)生涯達到了高潮”。
在這段生命的最好年華里,他專注于中國的憲政與法治進程,用盡心血培養(yǎng)了一大批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方面的人才?,F(xiàn)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致公黨中央主席羅豪才,華東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何勤華,著名行政法學家姜明安等都曾是龔祥瑞先生的得意門生。
何勤華形容龔祥瑞上課時說,他講課充滿激情,聲音洪亮,臉上表情生動、豐富、多變,嬉笑怒吼,幽默風趣,全可以在一堂課上表現(xiàn)出來,“經(jīng)常聽得我們一愣一愣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了過去?!?br/> 學生何山(現(xiàn)退休,曾任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巡視員)曾拍攝了龔祥瑞上課的照片,將這四張照片命名為“胸有成竹”、“口若懸河”、“慷慨激昂”、“循循善誘”。它們成了記錄龔祥瑞的珍貴材料。
但拍攝那天何山也有遺憾。他說,那節(jié)課他講得十分起勁,中途可能是累了,想抽口煙,提提神,但因為講得太投入了,他順手拿起粉筆當煙抽。何山一怔,剛想按快門,“肯定是不對味,龔先生已放下了粉筆?!?br/> 而由于龔祥瑞上課效果極佳,一門課上下來,班上的許多同學都被吸引過去了。本來對民商法、法律思想史、刑法感興趣的人,如陶景洲、李克強、陳興良、王紹光、姜明安、李啟家、劉鳳鳴、王建平等人,都被吸引到了龔祥瑞的周圍。
姜明安本來選的是經(jīng)濟法小組,因為被龔祥瑞的課吸引,改學行政法。姜明安說:“我們這些在鄉(xiāng)下和部隊的,以前哪有聽過權(quán)力需要限制這些說法!”
而據(jù)獨立學者、民間思想者宋先科回憶:龔祥瑞先生用最后二十余年的生命歲月,與無限眾多、遍布全國各地、關(guān)注中國進步發(fā)展的人們建立了密切聯(lián)系?!疤貏e是在北京地區(qū),幾乎全部有雄心抱負的人都到北大中關(guān)園502樓202室老先生家中做過客。”
對學生來說,龔祥瑞已不僅僅是一位師者。
國家土地資源局副總督察甘藏春在6月11日的首發(fā)式上,回想大學時在憲法教研室與姜明安一起上討論課,感慨道,“龔先生給了我很多學術(shù)上的幫助,特別是中國剛剛打開窗戶對國外情況不了解,龔先生等于打開了一個窗戶?!?br/> 而對于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來說,龔祥瑞則是自己職業(yè)選擇的燈塔。他說他在在做零點調(diào)查時,龔祥瑞曾給他許多積極的鼓勵:“當你開始研究民意,你就開始觸及書面法律條文背后的真實的社會規(guī)則。”
龔祥瑞十分珍惜這些學生。他說,“我要做的是竭盡年華與年輕人——也就是21世紀的社會主義新人——交往接觸,面對面地釋放出寶貴的光和熱。我是個‘老人’,但和大多數(shù)青年人一樣,畢竟是個充滿熱血的中國人?!?br/>
太多未竟的心愿
早年的龔祥瑞主要忙碌于文官制度研究的建設,晚年則把研究重心放在中國憲政與法治進程上。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54憲法)頒布,北京大學進行院系調(diào)整,學校仿效蘇聯(lián)模式采用教研室的領導教學的體制,不同于舊大學的教授治校。龔祥瑞屬“國家法教研室”,由政治學改教憲法學。
“一切都‘政治化’了,我任的課叫‘資產(chǎn)階級政治制度’,教這門課分明是個反面教員, 是給學生打‘防疫針’的?!?br/> 龔祥瑞被要求專門批判資產(chǎn)階級憲法的反動性和虛偽性,而教材也專往資本主義陰暗面去編,“這可真為難我了。”只是,“任何制度總有其兩面性,從實際出發(fā),總要露出幾分真實,”主管教學的副主任年年檢查龔祥瑞的講稿,隨時組織小組對其批判。
但是,龔祥瑞覺得,“雖然年年挨批,倒未喪盡元氣。”
上世紀80年代重返講臺后,他除了教書育人,也常常出國學習,一是看看其他國家的制度之鑒,二是到各個大學演講,介紹中國政治體制和憲法問題、機構(gòu)改革、法制建設、行政訴訟立法和司法問題。
1985年,龔祥瑞的代表作《比較憲法與行政法》第一版出版。這本濃縮龔祥瑞一生精華的鴻篇巨著,是其在給北大法律系多年講授《比較憲法》和《比較行政法》兩門課程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的,該書介紹了國外文官制度、行政裁判所等制度,以及“越權(quán)無效”、“自然正義”等行政法原則,為中國行政法注入全新的理念。
宋先科更認為,“我不敢說龔祥瑞先生一定能夠不朽,但是我可以斷言,有13億或者15億人的中國,還沒有任何一個人寫出一本比《比較憲法和行政法》更好的憲法學教科書?!?br/>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立法通過并施行是在1989年,龔祥瑞的著作《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也出版了。
同一年,《法學》雜志發(fā)表龔祥瑞的論文《中國需要什么樣的憲法理論》,這篇“憲政常談的拙文”給他帶來如潮的的抨擊,“抓辮子”、“戴帽子”、“打棍子”,斥之為“赤裸裸的反動的資產(chǎn)階級謬論”。
為此,他寫了長文《我的反思與答辯》回應。龔祥瑞說,我們有上千個問題,要思考的憲法課題也多得很,回首往事,再瞻未來,意味著理解它,把它視為自己的事,并且超越自己,和所有的人對話,忠誠地以人類追求正義的精神,為疾苦的人說話。——“活著就要在改革中前進?!?br/> 1991年,龔祥瑞帶領6名研究生到天津河南調(diào)查行政訴訟現(xiàn)狀,向高級法官班進行問卷調(diào)查,并由9名研究生對全國32個城市各類人群進行行政訴訟問卷調(diào)查,最后形成成果《憲政的理想與現(xiàn)實》、《法治的理想與現(xiàn)實》先后出版。
中國的憲政是龔祥瑞一直的牽掛。
陳有西說,我知道他有太多的話想傾訴,留有太多的遺憾,太多的追求。15年前,龔祥瑞行將不起,把陳有西叫到病床前,忍著嚴重的哮喘一頓一喘談了兩個多小時。
“期望這本自傳的出版能夠引起人們對中國法學和中國憲政道路的進一步關(guān)注和思考?!标愑形髡f。
龔祥瑞有太多未竟的心愿。只是,這位追逐太陽的盲人奧里翁,已沒入暗夜。
“只有賴你們后輩繼續(xù)前行?!?br/>
?。ū疚牡膶懽鲄⒖剂恕睹と藠W里翁——龔祥瑞自傳》一書)
責任編輯:張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