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對Parkour運動的溯源、特性和功能進行了探討。Parkour運動具有西方文化特性,但也融合了東方哲學理念,動作結構具有開放性和自然性,項目本身具有危險性、濃厚的趣味性、娛樂性,且年輕人參與者居多;同時,Parkour運動具有提高人的緊急避險能力、強健身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功能。
關鍵詞: Parkour運動 溯源 特性 功能
1.Parkour運動的溯源
Parkour運動,是一項起源于法國的街頭極限體育運動,誕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法國,原本是小孩子童年的游戲,最初由參加越戰(zhàn)中的法國士兵們發(fā)起,2002年在英國開始盛行。Parkour在法語中原本是“跨越障礙的訓練場”的意思。在Parkour的世界里,運動參與者稱為Traceur,參與者嘗試用各種可能的姿勢和最快的速度通過各種障礙物。創(chuàng)辦人David Belle,其創(chuàng)辦Parkour運動的靈感來源于被稱作“Natural Method of Physical Culture”的身體訓練原則,此方法由法國海軍軍官George?蒺s Hébert在20世紀早期研究出,并在法國軍隊里發(fā)展成為障礙物訓練課程。David Belle從小喜歡體育和軍事技術,受到練習此項運動、軍人出生的父親啟發(fā),進而開創(chuàng)Parkour這種運動,并發(fā)揚光大。此后,David Belle同Cyril Raffaelli和Sebastien Foucan于1988年在巴黎Lisses郊區(qū)組成了“Yamakasi”組織,開創(chuàng)了Parkour運動的第一個團體。Parkour 的動作是結合了所有自由的動作, 提升創(chuàng)意 并且鼓勵人們去找到屬于自己的信仰。在Parkour的領域里并不局限于某些固定的動作,就是說你也能夠把你的動作加入到Parkour里面。通常Parkour運動者從一個地點出發(fā),不借助工具,僅僅靠肢體來跨越一切障礙,把整個城市當作一個大訓練場,一切圍墻、屋頂都成為可以攀爬、穿越的對象,特別是廢棄的房屋,更適合飛檐走壁似的速降、跳升和飛躍,“兩點之間,只走直線”——這就是Parkour運動的宗旨。
Parkour運動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但直到21世紀初才開始傳播,許多人最初了解Parkour運動是通過David Belle在BBC拍攝的廣告片,但真正對Parkour運動興起起推動作用的是記錄影片Jump London,Parkour運動通過影視的傳播,迅速在歐美地區(qū)年輕人當中流傳開來,并很快演變成年輕人喜愛的、時尚的極限運動。2007年6月德國慕尼黑舉行了第一屆世界“Parkour”運動錦標賽,吸引了來自英國、俄羅斯和匈牙利等各國的12名高手前來參加比賽,在歐洲,許多國家在體育場里搭建道具供Parkour運動愛好者練習或表演。
Parkour運動中文名為“跑酷”,受國外電影和其他媒體的影響,現(xiàn)在正在我國大中城市青少年中風靡,涌現(xiàn)了許多練習者。Parkour運動在我國沒有專門的組織和管理機構,沒有正式注冊的協(xié)會團體,也沒有專門的組織與機構推廣此項運動,由于許多青少年喜愛這項運動,因此Parkour運動愛好者自發(fā)組織了Parkour俱樂部或Parkour社團,并且有自己專門的網(wǎng)站進行交流,吸納新的會員,他們在公園、廣場和大型建筑物的周圍進行訓練。
2.“Parkour”運動的特性
2.1西方文化特性。
西方社會自文藝復興起就追求人性的自由、個性的解放,西方文化以個人為本位,強調個人的積極主動性,著重個體的發(fā)展,認為每個人不僅僅是一個獨立的生物體,還是作為具有獨特心理的生命及單個的社會成員而存在,這些構成了西方社會個性化的基礎。西方對個性化的追求突出表現(xiàn)在西方文化的自我價值觀上,即意識到自我具有主觀性,它豐富了個體獨特的認識能力,從而把個人的愛好、意見、選擇及創(chuàng)造力放到了一個優(yōu)先的位置。20世紀20年代興起于德國的存在主義,更是凸顯了人的個性發(fā)展。正如此項運動的創(chuàng)辦人David Belle所說:“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創(chuàng)造一種運動,那就是不受物質環(huán)境條件的約束,只有我存在?!边@種理念在Parkour運動的動作中充分體現(xiàn)。
體育運動不僅有它外在的身體活動形式及設施、器材等物態(tài)體系,而且具有內在的價值觀念、意識形態(tài)、行為規(guī)范等。[1]Parkour運動作為身體活動的一種形式,充分體現(xiàn)了西方文化特性,承載著運動參與者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此項運動的最大特點就是自由奔放,隨心所欲,運動參與者可以通過增加動作,提升創(chuàng)意,去尋找屬于自己的信仰,它蘊涵著青年亞文化所倡導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當代青年人渴望活的更加刺激,能夠成為矚目的焦點,敢于引領時尚潮流,求新、求奇、求美的心態(tài)。
2.2中西哲學融合的特性。
Parkour運動所倡導的人生哲學:“生活就像是由障礙和挑戰(zhàn)所組成的,要克服這個過程,如果你精通Parkour,那你的人生就會得到更多的東西?!保?]其核心理念就是充滿自信心,笑對挑戰(zhàn)。從哲學思想的角度看,Parkour運動蘊涵了兩種哲學觀點,一是西方哲學觀點。西方哲學家們在看待事物的過程中,比較注重事物的特殊性,強調不同的事物存在不同的特點。表現(xiàn)在個人的行為過程中,強調以個人為本位,各人行為的個性化,注重個人的自我發(fā)展,宣揚個人英雄主義。這種強調個性化在思維上表現(xiàn)出對同一事物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個人發(fā)表個人不同的見解和言論,體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發(fā)散式的觀點,是一種“由一到多”的表現(xiàn)形式。在練習過程中,從動作到行進路線,每個練習者都有自己的表現(xiàn)形式。二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學習Parkour的傳統(tǒng)哲學觀點源自于中國傳統(tǒng)的陰陽說,理念的創(chuàng)始人受到亞洲哲學影響,決定要將本身的信念,從對抗負面的力量,轉換成“像水一樣的流動”。根據(jù)陰陽說,Parkour運動有兩種形態(tài):流暢和利落的運動是“陰”,沖擊性的運動是“陽”。練習者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通過對Parkour運動的分析,可以透視其中所體現(xiàn)的對于中西哲學基本精神的融合。
2.3動作結構特性。
每一種體育運動項目都有特定的運動技術動作組成,Parkour運動也不例外,它結合了所有人體的自然能力,比如跑、跳、攀爬、翻滾、旋轉等,人體是進行這項運動的唯一工具。但是Parkour運動的技術并不局限于某些固定的動作,更具有隨意性,練習者可以結合所有自由的動作提升創(chuàng)意,并且鼓勵人們去找到屬于自己的信仰,因此在Parkour運動中可以看到倒立、前后空翻、蹬壁旋轉、魚躍等具有“DIY(do-it-yoursfelf)”特性的動作。無論在城市,還是在鄉(xiāng)村,這項運動要求面對出現(xiàn)在面前的障礙物,并“挑戰(zhàn)它”,無論它是高樓、墻、鐵窗、柵欄、樹木、巖石、交通工具、壕溝等。在運動過程中,可以自由地使用動作,只要能夠征服障礙物,面對不同的障礙物需要結合靈活性和控制性。Parkour運動的這種特性體現(xiàn)了人類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精神,具有綠色環(huán)保、生態(tài)平衡的作用。
2.3危險性及年齡特征。
Parkour運動在城市的建筑物或農村的自然環(huán)境中進行,練習者要在圍墻、屋頂、高樓、墻、鐵窗、柵欄、樹木、巖石、交通工具、壕溝等上做動作,練習環(huán)境的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在進行大難度的動作時缺乏保護,輕則磕磕碰碰,皮肉擦傷經(jīng)常發(fā)生,重則具有更大的傷害,所以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又極具有挑戰(zhàn)性,因此也就決定了這項運動參與者的年齡,據(jù)法國電視臺對Parkour練習者作的調查,表明大部分成員年齡都在25—35歲之間,這也符合此項運動對參與者身體條件的需要。
2.4濃厚的趣味性、娛樂性。
在練習時,通常Parkour運動者會從地圖上選定兩個地點,然后從一個地點出發(fā),幾乎不借助工具,僅僅靠肢體來跨越一切障礙,無論是陡坡、圍墻、還是高樓大廈,奔跑、跳躍、攀登直到抵達目的地。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參與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進行力所能及的動作,由于穿越的障礙物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動作,比起單純的賽跑更能提高參與者的興趣,并且練習者還可以體驗到特種兵、武警消防、影視劇里那種飛檐走壁的感覺,使整個運動更加具有吸引力。
3.“Parkour”運動的功能
3.1提高人的緊急避險能力。
Parkour運動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通過鍛煉能提升綜合身體素質,保護自己以免受傷害。社會文明進步了,但相應地對人生命構成威脅的危險也在增加,如:交通事故、火災、恐怖主義、搶劫綁架等,社會構筑的保護網(wǎng)還遠遠不夠,安全第一的關鍵是提高自己的自我保護能力,Parkour運動提供給人們在面對不安全因素和暴力侵害時規(guī)避危險的一種方法。不安全因素存在較多的地方,也是Parkour運動經(jīng)常的練習場所,在危險出現(xiàn)時,有過Parkour訓練經(jīng)驗的人避險能力會高于普通人。所以Parkour運動大量訓練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在為生命中的某些時刻,某些短暫卻不可避免的時候做準備。
3.2強健身心的功能。
現(xiàn)代科學技術雖然延伸、擴大、增強了人類許多能力,但也壓制、干擾,甚至破壞了人類許多人之所以成其為人的機能。在這種文明社會條件下,人的許多自然功能由于強化活動的減少,致使人的許多運動能力下降,導致人體免疫系統(tǒng)、消化和呼吸系統(tǒng)、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機能降低,肌肉萎縮,“文明病”在人類社會蔓延。[3]進行Parkour運動要有一定的身體素質作為保證,否則很難完成跳、攀爬、翻滾一定高度的障礙物,這就要求參與者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點,通過經(jīng)常的鍛煉彌補身體素質的不足之處。另一方面,Parkour運動參與者通過運動中的跑、跳、攀爬、翻滾、旋轉等動作能夠提高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而且能改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機能,使運動分析器,前庭分析器得到鍛煉,有利于促進鍛煉者動作的協(xié)調性,提高觀察、判斷、反應和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循環(huán)、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
人類文明越進步,社會競爭越激烈,給人們精神帶來的壓力、沖突、緊張和焦慮程度越加劇。進行Parkour運動,可以發(fā)展人類的能力,形成戰(zhàn)勝自然的精神和意志,并且能夠增加勇氣,提高自信和注意力,運動參與者把Parkour描述為“移動藝術”,運動的時候,身體就像在駕駛艙的感覺一樣,每越過一個障礙物的成功體驗,就像克服了一個困難一樣快樂,這種積極的體驗能夠使參與者愉悅身心,減輕心理負擔,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此外,面對不同的障礙物時,參與者還要在變化環(huán)境中作出正確的判斷,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采取相應的動作,這就培養(yǎng)了參與者沉著、冷靜、積極、果斷的意志品質。
3.3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練得強、快、高效是Parkour運動的目標,這個過程中人的體格得到發(fā)展和提升,心理品質得到升華。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壓力、沖突、危險時時存在,自然界“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規(guī)律在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存在,要想在社會中更好的生活,必須具備強健的身心素質。Parkour運動促使人們拋棄現(xiàn)代文明帶來的舒適與懶惰,毅然決然地克服個人局限,挑戰(zhàn)自我生理極限,超越自我心理極限,擁有與人類共存的能力,體驗生命和生活的樂趣。
4.結語
Parkour是人移動技巧的提煉,充滿活力和激情的訓練,要優(yōu)美,要富有控制力,具備運動的高效性,同時進行自我的展現(xiàn),是青年人群社會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為青年人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心理提供了一個舞臺。他們通過參與Parkour運動,使身體機能得到提高,增加人際交往,學習技術、增強自信心和勇氣,改善性格。同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膨脹,人們健身活動空間變得狹窄,Parkour運動為新世紀人類自身的完美、健康開拓了一個新天地。讓那些熱愛運動、挑戰(zhàn)和身體健康的人們、關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人們找到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參考文獻:
?。?]盧元鎮(zhèn).中國體育文化縱橫談[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67.
[2]中國極限運動協(xié)會網(wǎng)[OL].http://xgames.sport.org.cn.
?。?]編寫委員會.體育與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何曉知.論定向運動的文化意蘊與發(fā)展前景[J].浙江體育科學,2006,28(1):32-34.
?。?]易劍東.體育文化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6]潘國屏,楊偉堂.極限運動及其在我國高校的發(fā)展現(xiàn)狀[J].山東體育科技,2006,28(4):59-61.
?。?]朱紅香,于素梅.論極限運動與健康[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5):709-710.
?。?]張惠紅.定向運動與野外生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田麥久等編寫.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