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即在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一年后,海明威在美國政府“拯救世界民主”的口號下,懷著民主理想愿望,奔赴歐洲戰(zhàn)場。作為紅十字會一名司機參加了戰(zhàn)爭,身中兩百多塊彈片,遭受了人類空前的大屠殺。戰(zhàn)爭嚴重摧殘了海明威的身心。炮彈的炸裂聲常回響在他的腦海里,其影響之長、之深遠以至于直接導致他失眠、痛苦。他厭惡、逃避甚至詛咒戰(zhàn)爭。他對戰(zhàn)后的和平生活不抱希望,以至于在他的作品中迷惘、悲觀的情緒甚為濃重。
作為“迷茫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硬漢形象”,但“硬漢形象”的背后普遍彌漫著痛苦、焦慮、沮喪、驚恐不安等情緒,他所描寫的人物,內(nèi)心孤獨痛苦,愛情轉瞬即逝,生活不幸,追求理想失敗。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與海》把虛無主義思想推向了極致:桑地亞哥與孤獨、蒼老、凄涼、背運抗爭,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小說描寫了老人桑地亞哥出海捕魚的故事。他已經(jīng)一連84天沒捕到魚了,大多數(shù)同行嘲笑他,就連最敬重他的孩子也離他而去,但在第85天他獨自一人乘船出海,到遙遠的地方去捕魚,竟然捕到一條比小船還長兩英尺的大馬林魚。經(jīng)過足足兩天兩夜的搏斗,其間他不斷地被它掀起的大浪掀倒在船上,被它牽走的釣索勒得背脊生疼,兩手血肉模糊。他僅靠喝冷水、吃生魚片維持體力,最終制伏了大魚,但在返回的途中,大魚被成群的鯊魚輪番吞食,桑地亞哥拼盡全力斬殺鯊魚,最終還是輸給了鯊魚,只帶回了“一根又粗又長的雪白的骨架”。
海明威曾說過:“我試圖描寫一個真正的老人,一個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條真正的魚和許多真正的鯊魚。然而,如果我能夠?qū)懙米銐虮普娴脑挘麄円材艽碓S多其他事物?!蹦敲矗先?、大海、鯊魚到底代表什么?海明威通過他們要向世人昭示什么?透視出他怎樣的人生觀?
蒼老、憔悴、孤獨、背運的桑地亞哥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腮幫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陽在熱帶海面上反射的光線所引起的良性皮膚癌變,褐斑從他臉的兩側一直蔓延下去。他的雙手常用繩索拉大魚,留下了刻得很深的疤痕。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它們像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薄袄先说念^非常蒼老,眼睛閉上了,臉上就一點生氣也沒有。報紙蓋著膝蓋,手放在上面,微風吹著,他光著腳。”
小說一再渲染桑地亞哥孤獨、背運的生活處境。誰也不知道老頭兒的身世背景。只知道他是在哈瓦那海域捕魚。他生活在灣流里,離群獨居。他是個鰥夫,有過老婆但已離他而去,只給他留下一張“彩色照相”,就連這唯一的遺物“他看見了就覺得凄涼”而不愿再懸掛?!八两褚呀?jīng)有84天一條魚也沒捕到。頭40天里,有個男孩子還一直跟著他??墒牵^了40天,由于他一條魚也沒有捉到,孩子的父母對他說,老人如今準是十足地‘倒了血霉’,孩子無奈聽從了他們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條船,結果,頭一個禮拜就捕到了三條好魚。孩子看見老人每天回來時船總是空的,心里感到很難受?!?br/> 更有暗喻性的是“那一面船帆上補了一些面粉袋,收起來的時候,看上去就像一面標志著永遠失敗的旗子”。背運的處境起初并不覺得怎么樣,但后來在跟魚搏斗的過程中,他便強烈地感覺到凄涼、身單力孤。“但愿孩子在這兒就好了?!彼磸偷卣f著。
倔強、自信、無畏的老人
海明威在小說中完美地描繪了一個“倔強、自信、無畏”的老人形象,實際上,桑地亞哥也正是海明威自己的縮影。
從“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腮幫上有些褐斑”可以斷定老人可能已經(jīng)年過七旬,“但他知道自己要駛向遠方,所以把陸地的氣息拋在后方,劃進清晨的海洋的清新氣息中。他劃過海里的某一片水域,看見果囊馬尾藻閃出的磷光,漁夫們管這片水域叫‘大井’,因為那兒水深突然達到700英尋,海流沖擊在海底深淵的峭壁上,激起了旋渦,種種魚兒都聚集在那兒。那兒集中著海蝦和作魚餌用的小魚,在那些深不可測的水底洞穴里。有時還有成群的柔魚,它們在夜間浮到緊靠海面的地方,所有在那兒轉游的魚類都拿它們當食物”。
他從容地劃著劃著,聽見飛魚出水時的顫抖聲,還有它們在黑暗中凌空飛翔時挺直的翅膀所發(fā)出的咝咝聲。
當太陽落下去的時候,為了給自己增強信心,他又回想起了年輕時在卡薩布蘭卡的一家酒店里,跟那個碼頭上力氣最大的大個子黑人掰手腕的光景?!罢惶煲灰梗麄儼咽止諆簲R在桌面一道粉筆線上,胳膊朝上伸直,兩只手緊握著。雙方都竭力將對方的手使勁朝下壓到桌面上。好多人在賭誰勝誰負,人們在室內(nèi)的煤油燈下走出走進,他打量著黑人的胳膊和手,還有這黑人的臉。最初的8小時過后,他們每4小時換一個裁判員,好讓裁判員輪流睡覺。他和黑人手上的指甲縫里都滲出血來,他們倆正視著彼此的眼睛,望著手和胳膊,打賭的人在屋里走出走進,坐在靠墻的高椅子上旁觀。四壁漆著明亮的藍色,是木制的板壁,幾盞燈把他們的影子投射在墻上。黑人的影子非常大,隨著微風吹動掛燈,這影子也在墻上移動著?!?br/> 一整夜,賭注的比例來回變換著,人們把朗姆酒送到黑人嘴邊,還替他點燃香煙。黑人喝了朗姆酒,就拼命地使出勁兒來,有一回把老人的手(他當時還不是個老人,而是“冠軍”桑地亞哥)壓下去將近3英寸。但老人又把手掰回來,恢復勢均力敵的局面。他當時確信自己能戰(zhàn)勝這黑人,這黑人是個好樣的,偉大的運動家。天亮時。打賭的人們要求當和局算了,裁判員搖頭不同意,老人卻使出渾身的力氣來,硬是把黑人的手一點點朝下壓,直到壓在桌面上。這場比賽是在一個禮拜天的早上開始的,直到禮拜一早上才結束。好多打賭的人要求算和局……
此后好一陣子,人人都管他叫“冠軍”,第二年春天又舉行了一場比賽。不過打賭的數(shù)目不大,他很容易就贏了,因為他在第一場比賽中打垮了那個西恩富戈斯來的黑人的自信心。
另外,當他釣到大馬林魚的時候,他與之搏斗,克服了多少次“抽筋”,忍受著身體的多么大的“苦楚”?!笆职?,你感覺怎么樣?”他問那只抽筋的手,它僵直得幾乎跟死尸一般?!拔覟榱四阍俪砸稽c兒?!薄疤熘鲙椭遥屵@抽筋快好吧?!彼f。“他把那只抽筋的手在褲子上擦擦,想使手指松動松動。可是手張不開來。也許隨著太陽出來它能張開。”他想?!拔液蕹榻?。這是對自己身體的背叛行為。由于食物中毒而腹瀉或者嘔吐,是在別人面前丟臉。但是抽筋,是丟自己的臉,尤其是一個人獨自待著的時候?!?br/> 他也不得不克服不睡覺而帶來的身體痛楚。“他舒舒服服地靠在木船舷上,忍受著襲來的痛楚感,那魚穩(wěn)定地游著,小船穿過深色的海水緩緩前進。隨著東方吹來的風,海上起了小浪,到中午時分,老人那抽筋的左手復原了?!?br/> 當鯊魚蜂擁吞食馬林魚的時候,老人毅然地與之搏斗,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大無畏精神。“鯊魚飛速地逼近船艄。它襲擊那魚的時候,老人看見它張開了嘴,看見它那雙奇異的眼睛,它咬住魚尾巴上面一點兒的地方,牙齒咬得嘎吱嘎吱地響。鯊魚的頭露出在水面上,背部正在出水,老人聽見那條大魚的皮肉被撕裂的聲音,這時候,他用魚叉朝下猛地扎進鯊魚的腦袋,正扎在它兩眼之間的那條線和從鼻子筆直通到腦后的那條線的交叉點上。這兩條線其實是并不存在的。只有那沉重、尖銳的藍色腦袋,兩只大眼睛和那嘎吱作響、吞噬一切的突出的兩顎??墒悄莾赫悄X子的所在,老人直朝它扎去。他使出全身的力氣,用糊著鮮血的雙手。把一支好魚叉向它扎去。他扎它,并不抱著希望,但是帶著決心和十足的惡意?!薄傲硪粭l鯊魚正在咬啃那條魚,弄得小船還在搖晃,老人就放松了帆腳索,讓小船橫過來,使鯊魚從船底下暴露出來。他一看見鯊魚,就從船舷上探出身子,一刀朝它戳去。他只戳在肉上,但鯊魚的皮緊繃著,刀子幾乎戳不進去。這一戳不僅震痛了他那雙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但是鯊魚迅速地浮上來,露出了腦袋,老人趁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挨上那條魚的時候,對準它扁平的腦袋正中扎去。老人拔出刀刃,朝同一地方又扎了那鯊魚一下。它依舊緊鎖著上下顎,咬住了魚不放,老人一刀戳進它的左眼。鯊魚還是吊在那里?!?br/>
負罪感的內(nèi)心世界
“悲劇苦難的原因在于悲劇人物心中同時存在的犯罪和無罪之感?!苯沂玖松5貋喐绻陋殹⑼纯嗟脑?。老頭兒“愛?!?,“總是把海當做一個女性,她給人或者不愿意給人莫大的恩惠,要是她干出了任性或缺德的事兒來,那是因為她情不自禁。月亮對她起著影響,就同對一個女人一樣”。
小說對“魚”反復加以贊美:“它舉止從容不迫,非常優(yōu)美?!?、“老頭兒想魚啊,兄弟,我從來沒見過一件東西比你更大、更好看、更沉著、更崇高?!薄八鼜乃镆惶吞教焐希阉拈L、寬、威力和美,都顯示了出來?!逼鄾龅睦项^兒不僅如此柔情地愛海,而且愛一切事物,把它們當做朋友。小說細膩地表現(xiàn)他跟藍天、星星、魚、鳥、海豚、海龜甚至帶彩色的氣泡之間的心靈溝通,用以突顯他的精神美,同時跟他血淋淋的殺戮行為形成強烈的對比,加深了他的內(nèi)心矛盾與負罪之感。
他在跟馬林魚搏斗的過程中,千方百計想弄死它,他打、砍、刺,幾乎把所有的手段都用上了,想置魚于死地。他“把魚叉高高地舉起,把它朝下直扎進魚身的一側,就在大胸鰭后面一點兒的地方,這胸鰭高高地豎立著,高齊老人的胸膛。他感到了那鐵叉扎了進去,就把身子倚在上面,把它扎得更深一點,再用全身的重量把它壓下去。于是那魚鬧騰起來,盡管死到臨頭,它仍從空中高高地跳起,把它那驚人的長度和寬度、它的力量和美,全都暴露無遺。它仿佛懸在空中,就在小船中老人的頭頂上空。然后,它砰的一聲掉在水里,浪花濺了老人一身,濺了一船。海水被它心臟里流出的血染成了殷紅色。起先,這攤血黑魃魃的,如同這一英里多深的藍色海水中的一塊礁石。”
“他釣起那條馬林魚的時候。公魚總是讓母魚先吃東西,而那條上了鉤的母魚被釣住后,瘋狂、驚慌失措,拼命地掙扎,不久就被弄得筋疲力盡了。而那條公魚一直跟著它,從釣絲旁邊穿過去,在水面上跟它一起打轉兒!老頭兒殺死母魚后那條公魚一縱身跳到船旁邊的高空里,看一看母魚在哪兒,又落下來轉到水深的地方。老頭兒想,這是我生平看到的最傷心的事兒了……”
他隨后又陷入了深深的負罪、自責之中:“我覺得這樣做是一樁罪惡。”“它跟他一樣靠吃魚過日子。它是美麗的、崇高的,什么也不害怕。”但他又自辯道:“把魚弄死是為了養(yǎng)活自己,也為了養(yǎng)活許多人?!?br/>
失敗的結局
海明威的虛無主義思想最明顯地體現(xiàn)在小說最后的失敗結局上。桑地亞哥在海上搏斗了兩天兩夜,好不容易擺脫了“背運”,“光榮”地捕到一條碩大無比的馬林魚。這條馬林魚是他的全部希冀,之前大多數(shù)漁民的冷嘲熱諷,最敬重他的男孩的離去的“背運”,都會一掃而光??墒牵忯~——無數(shù)的鯊魚把馬林魚吞食得精光,只剩下了“骨架”——“一根又粗又長的雪白的骨架”。他的希冀統(tǒng)統(tǒng)化為烏有,他的拼搏結果變成了“虛無”。
“他知道終于給打敗了,而且一點補救的方法也沒有……”借此。海明威暗喻人類的生存、命運進入20世紀更加窘迫和艱難。自然災害、戰(zhàn)爭等災難使現(xiàn)代人喪失了對命運的把握和生存的安全感,因而日感孤獨與蒼涼。為了生存就要拼命奮斗,但失敗是注定的,這種失敗一方面由于環(huán)境的不可抗拒,一方面由于人性之惡。
結語
海明威在《老人與?!沸≌f中,完美地描述了一個剛強、自信、倔強、無畏的老人,勇于挑戰(zhàn)自己、挑戰(zhàn)自然,與衰老抗爭,與以鯊魚為代表的邪惡勢力抗爭,與命運抗爭,充分展現(xiàn)了一個“硬漢形象”,但到頭來還是被打敗了,還是虛無。盡管他主張:“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
參考文獻:
1、海明威著,趙靜男譯:《太陽照樣升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年版。
2、吳然:《海明威評傳》,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林恩:《海明威傳》,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1年版。
4、海明威:《老人與?!?,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年版。
5、海明威著,王蕾譯:《過HA-林》,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大學外語部)
編校: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