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美國權威暢銷雜志《新聞周刊》2008~2009年度的30篇有關金融危機的報道為語料,對有關金融危機報道的語言特點進行分析。文章認為,英文報刊的金融報道在用詞上具有簡潔、形象生動等特點,這與普通新聞報道的語言特點有相似之處,但在模糊數(shù)字的使用、預測方式多樣及情感評價詞匯的使用等方面又體現(xiàn)了金融報道語言的獨特性。
關鍵詞:金融報道 語言特點 《新聞周刊》
2007年底爆發(fā)的美國次貸危機迅速演變?yōu)橐粓霾叭澜绲膰乐亟鹑谖C。因為利益攸關,人們對這場金融危機空前關注,報刊媒體對此不僅作了大量迅速及時的報道,而且金融專欄記者們也作了大量專業(yè)、深度的分析和評論。這些金融報道簡潔生動,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了較為專業(yè)的金融問題。同時,由于職業(yè)敏感性,金融記者的語言也有其隱晦委婉的一面。為了加深對報刊金融報道語言特點的了解,本文從美國權威暢銷雜志《新聞周刊》2008~2009年度關于金融危機報道欄目中隨機抽取30篇文章作為語料,對金融報道的語言特點進行分析,以期幫助讀者更有效地獲取所需金融信息,準確地把握財經金融發(fā)展動態(tài)。
報刊金融報道及其語言特點
報刊金融報道指報刊中專門針對金融財經方面進行報道的欄目,這些報道的目標讀者是對金融財經方面感興趣,且具有一定專業(yè)基礎知識的人。報刊金融報道除了具有報刊文體語言的一般特點外,也充分體現(xiàn)了金融報道的語言特點。張健較早對報刊新聞報道的文體特點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作為報刊英語的一種重要文體,金融報道類的文章語言較普通新聞報道難懂,原因是這些報道除了有不少專業(yè)的金融術語外,其用詞與一般新聞報道也有較大差異。
《新聞周刊》是美國家喻戶曉,且在全球影響力非常大的一份新聞期刊。與一般新聞媒體報道所強調的“速度”與“在場”特點不同,《新聞周刊》的報道更注重新聞的“高度”和“深度”,注重對新聞事件的深度挖掘,并在“事實”的基礎上提煉“觀點”。由此可見,《新聞周刊》的金融報道同時兼具普通新聞報道以及深度評論類報道的特色,體現(xiàn)出報刊金融報道的普遍特點。
《新聞周刊》關于金融危機報道的語言特征分析
語言簡潔。報刊金融報道的一大語言特色是語言的簡潔性,其重要方式是縮略詞及連字符詞匯的大量使用。這是由報刊金融報道的特點決定的。一方面報道為了快速、準確地傳遞最新的金融資訊,又要節(jié)省篇幅,于是大量使用縮略詞及連字符詞匯。另一方面,金融報道的目標讀者都是具有一定金融知識或長期關注金融信息的人,縮略詞與連字符詞匯非但沒有阻礙其理解報道內容,反而更便于其閱讀。
從所分析的報道語篇中,我們發(fā)現(xiàn)縮略詞最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是首字母縮寫詞(initiabmg)和首字母拼音詞(acronym)。如:IMF(Intemational Monetary Funds)國際貨幣基金組織;AIG(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Dl美國國際組織;TARP(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救市援助金等。其中,TARP(救市援助金)是本次金融危機新出現(xiàn)的術語。
此外,連字符詞匯也是這些報道語言的顯著特點。連字符詞匯的構成形式多樣,其使用的優(yōu)點在于使句子結構簡潔、邏輯關系清晰。例如:
(1)In America,the price-to-ealTi-ings ratio 0f the S&P 500 when it is caleulated 0n a market-eapitalizafion-weighted basis is about nine times al-ready depressed earnings,(NEWSWEEK,Mar.16,2009,P14)(在美國,如果按市場加權為基礎計算,相對于低迷的企業(yè)利潤。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的市盈率已經回升到9倍。)
在上述例子中,如price-to-earningsratio(價格與盈余的比率,即市盈率)和market-capitalization-weighted basisf以市場資本加權為基礎)所示,連字符詞匯的使用不僅能化長句為復合短語,化繁為簡,而且使語言邏輯更為清晰,更便于傳達金融信息。
表達生動。報刊金融報道除了其簡潔快速地報道金融信息外,也需要考慮可讀性。因此,用通俗、生動的語言來表達較為專業(yè)、晦澀難懂的內容是其另一特色。其中慣用習語、修辭語言的運用是較常見的手法。
英語慣用習語大多是隱喻性的。由于習語為讀者所熟知,通俗易懂,且生動形象,非常適合把專業(yè)化的金融報道語言通俗化。
(2)For better 0r worse,the next president will sit at the eye 0f thisstorm,
(NEWSWEEK,Nov,10,2008,P44)(不管怎樣,下一任總統(tǒng)將身處“風暴眼”中心——全世界都在焦慮地關注著,這位新當選的總統(tǒng)能否帶領美國經濟走出低谷。)
(3)In late September,global mar-kets suffered the monetary equivalent ofa heart attack,(NEWSWEEK Nov,10,2008,P52)(到9月底,全球金融市場“心臟病發(fā)作”,資本市場將面臨“死亡”的危機。)
例(2)中的慣用習語砒the eye of this storm來自at the eye 0f the typhoon,本意為“風暴眼”,這里用來比喻公眾關注的焦點。這個習語的使用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當時剛當選的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面臨危機挑戰(zhàn)的處境,以及他的政策將備受美國人民關注的程度。而例(3)則用hcart attack(心臟病發(fā)作)來比喻全球資本市場遭遇“死亡”式的危機。這個比喻生動形象,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復雜的金融現(xiàn)象。
預測形式豐富。金融財經報道一方面報道金融事件,但更重要的是通過挖掘事實,提煉觀點。因此,財經報道少不了對金融狀況的未來發(fā)展趨勢進行預測。金融記者在其報道文章中對金融未來發(fā)展態(tài)勢主要作出三種預測,即十分有把握的(ceY-tain)預測,如wm,certainly,be bound to,be certain,no doubt等;可能性較大的(pmbable)預測,如WOHld,can,likely,prob-ably等;可能性較小的(pOSSibk)預測,如COUld,may,might,perhaps,possible等。
通過對語料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金融記者特別喜歡使用will和certainly來表示很有把握的預測。如:
(4)Given the scope and scariness ofthe financial crisis.it has already sfimu-lated massive govemment intervention.and tIlere will be more.(NEWSWEEKNov.10,2008,P44)(鑒于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深遠及罕見,政府已經推出了大規(guī)模的救市措施,而且更多的救市措施將會陸續(xù)出臺。)
(5)What to d0? More regulation iscertainly in tlle offing,
(NEWSWEEKMar.9,2009,P41)(該如何應對?可以肯定的是更多監(jiān)管法規(guī)即將出臺。)
例(4)中作者使用will來對政府面臨這場罕見的金融危機將會出手干預作出十分肯定的預測。同樣,例(5)中作者用certainly非??隙ǖ赝茰y政府將出臺更多監(jiān)管措施。
另外,通過語料調查,我們還發(fā)現(xiàn)記者對可能性較大(probable)預測的高頻詞匯是WOUld、can和likely,而對可能性較小(poss1ble)的預測的高頻詞匯分則是eould、may和might。
(6)In theory,big spending on pub-lic investment proiects COUld make sense,(NEWswEEK,Nov,10,2008,P52](從理論上講,在公共投資項目上大筆開支可能有其合理性。)
例(6)中使用COUld這個預測可能性較小的詞,顯然作者對大筆的公共投資項目的做法并不是很認同。
數(shù)據(jù)引述多使用約估性詞匯。報刊金融報道一般就金融及財經新聞事件進行深度的報道分析,對所報道的內容所涉及的統(tǒng)計數(shù)字的處理并不需要像普通的新聞報道那樣要求詳盡、精確。因此,記者對所涉及的許多金融信息、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往往作模糊化處理。其中,約估性的詞匯的大量運用是金融報道語言的又一特色。請看以下例子。
(7)The total spent on stimuIusshould amount to US$4 trillion,or about7 per cent of global GDP,a roughlysevenfold increase over current efforts,(NEWSWEEK Dec.22,2008,P18)(總共投入的救市資金應該達到4萬億美元,約占全球GDP的7%,比目前投入的救市資金約增加了七倍。)
根據(jù)我們對語料的統(tǒng)計分析,常見的約估詞包括(括號內數(shù)字為該詞在語料中使用的頻率):about(33),more than(32],nearly(12),less than(11),almost(11),some(9),average(8),over(6),roughly(5),above(4),around(4).beJow(3),barely(3)等。有趣的是,表示略高的約估詞(如more than.over和above等)比表示略低的約估詞(如less than和bdow等)的使用頻率高。
酌情使用含情感評價意義詞。與一般的新聞報道要求盡量客觀公正地再現(xiàn)事件本身不同,報刊金融報道則更注重對事件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提出獨到的觀點和見解,因而記者本人的立場及感情色彩更加濃厚。
語言中表達情感的詞匯手段大致有兩類:一類是使用直接表達情感的詞匯:另一類是使用含次生情感評價的詞匯,即在詞義上附加上情感色彩。在語言使用過程中,人們通過詞匯的次生意義,借助詞匯本體的形象比喻,經過詞義聯(lián)想,把說話人的情感充分表露出來,并對所指事物、人物進行評價。
直接表達情感的詞匯的意義比較直觀,比較容易理解,請看下例:
(8)The dumb,willfullv blind opti-mists wh0 dominated tlle 1ate boom havebeen evicted and tlle ardent declinists,the bears and the prophetic historianshave moved in.(NEWSWEEK Feb.16.2009,P18)(那些愚蠢且頑固不化的樂觀主義者已被驅逐出場,他們的觀點曾在經濟繁榮后期盛行一時。而持經濟下滑、經濟將進入熊市觀點的學者已經登場。)
(9)As individu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ry to minimize their risks, thevactually increase the risk for the broadereconomy by denying needed credit ordumping securities(bonds,inongages),It’sa vicious circle,(NEWSWEEK
Feb.16.2009,P19)(由于各金融機構設法降低風險,一味拒絕信用服務或大量拋售有價證券,這些做法加劇了國家整體經濟的風險。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
例(8)中作者連續(xù)使用三個情感詞匯dumb(愚蠢的),willfully(頑固不化的)和blind(盲目的)來批評那些對過去經濟繁榮一味抱樂觀態(tài)度的人。而例(9)中,作者直接用vicious tirele(惡性循環(huán))來形容個體金融機構為降低自己的風險所采取的拒用所需信用業(yè)務或拋售有價證券的手段所帶來的危害國家整體經濟健康的困境。
含次生情感評價詞匯則比較隱蔽。次生意義在詞匯本義的基礎上通過語義聯(lián)想才能獲得情感意義。如:
(10)These are the cIiteria for sort-mg out toxic assets and preventing anylhture eontagion from causing another re-cession,(NEwsWEEK Mar,2,2009,P43)(使用這些手段來整頓有毒資產,防止這些“病毒”蔓延從而導致另一場經濟衰退。)
(11)Wall Street serves as an ideal scapegoat for the deepenmg global reces-sion,but the emerging consensus is thatthere's plenty of blame to go around,(NEWSWEEK Dec.15,2008.P48)(華爾街成了把全球經濟衰退推向深淵絕好的替罪羊,然而現(xiàn)在人們越來越一致認為可歸咎的原因還有很多。)
例(10)中contagion的本意是“傳染病”,這里用傳染性的疾病這個意象來形容有毒資產(toxie assets),一方面表示這些資產具有“傳染性”,同時也表露出作者對有毒資產的態(tài)度。例(11)中使用scapegoaat(替罪羊)一詞則可以看出作者替華爾街抱屈的態(tài)度,作者認為引發(fā)金融危機并導致全球經濟走向衰退有很多深層的原因,而不應該讓華爾街來背負全部的責任。
由此可見,情感評價意義詞匯不僅給我們提供了語內信息,而且有助我們窺見作者的立場和觀點。
結語
通過前文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報刊金融報道具有一般新聞報道的簡潔、生動等語言特點,另外,報刊金融報道文章善于使用豐富多樣的預測語言及酌情地使用情感評價意義詞匯來表達自己對金融事件的觀點和判斷,這是報刊金融報道較為獨特的語言現(xiàn)象。為了更好地獲取金融信息,透視金融事件的本質及把握金融發(fā)展動態(tài),熟悉和了解金融報道文體的語言運用規(guī)律和特征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注釋:
1、張?。骸队⒄Z報刊財經報道的語言特點》,《外國語》,2003(2)。
2、艾紅紅:《新聞周刊的立身之本在于“慢新聞”的深度和高度》,《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5月4日(第85期)第17版。
3、王樹槐、張霞:《盎融英語詞匯的特征及翻譯》,《中國科技翻譯》,2004(2)。
4、汪榕培、盧曉娟:《英語詞匯學教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頁。
5、張?。骸缎侣動⒄Z文體與范文評價》,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叢亞平:《含次生情感評價意義的詞匯新探》,《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2)。
(作者單位: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
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