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點符號規(guī)范使用手冊》(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頁在《毛澤東精心改標點》的故事中說:毛澤東把《菩薩蠻·黃鶴樓》收入他的詩集時,對最初在《詩刊》創(chuàng)刊號上的發(fā)表稿的下闋兩處標點作了修改。該書對這一史實的表述為:
后來,這首詞編入《毛澤東詩詞》,下闋的標點作了改動。
《史林智慧瑣談(續(xù)一)》(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頁有一篇題為《可作毛澤東詩詞自序讀的一段文字——讀解〈毛澤東詩詞十九首〉第一條批注》的開頭是這樣的:
1958年12月,毛澤東在廣州看到文物出版社當年9月出版的《毛澤東詩詞十九首》,……
以上兩例關于“毛澤東詩詞集”的表述是有問題的,不符合歷史真實。正確的表述應為《毛主席詩詞》,而非《毛澤東詩詞》。報刊上類似這樣的錯誤表述很多,所以有說一說的必要。
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毛主席詩詞》(圖一)。這個詩集收錄的是毛澤東親自編定的帶有總結性的詩詞集。這是毛澤東詩詞的一個重要的版本。這本書前面的《出版說明》上說:“本書收入毛主席詩詞三十七首。以前發(fā)表的二十七首,這次出版時經(jīng)作者作了校訂?!边@個版本即上面提及的“毛澤東精心改標點”的那個詩集。此前也有三個毛詩版本——1958年7月人民文學出版社、9月文物出版社分別出版的《毛主席詩詞十九首》(圖二),還有一個版本是同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二十一首》。
此后出版的難以計數(shù)的中文版毛澤東詩詞集無一不稱作“毛主席詩詞”?!懊飨娫~”作為專用名詞一直使用了二十多年。直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文藝研究方面,對此才漸改稱為“毛澤東詩詞”。如1980年外文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的《毛澤東詩詞四十三首印譜》。到了1986年9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為紀念毛澤東逝世10周年而編輯出版了《毛澤東詩詞選》(由鄧小平題簽),這是國內出版中文版毛詩首次直接用作者名字命名的詩集。順便提及的是,早在1958年4月,經(jīng)商務印書館香港印刷廠印刷,新民出版社就出版發(fā)行過《毛澤東詩詞十九首》,但內地讀者很難見到。
上述變化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尊重歷史事實。像上面兩例提到的將“毛主席”改稱“毛澤東”的情況(即《毛澤東詩詞》、《毛澤東詩詞十九首》)是不妥的,還是要還歷史的真實,保持“原貌”——分別稱作《毛主席詩詞》、《毛主席詩詞十九首》才對。
作者單位:南通市平潮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