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需要擠泡沫,需要讓更多的人通過創(chuàng)新經濟獲得財富。但決不能洗劫財富,不能用“共同富裕”的口號去均貧富。擠壓泡沫是必須的,共同富裕也是必須的,但有一個尺度,就是必須鼓勵勞動致富,使更多的人為獲得財富、擁有財富而奮斗
全球金融危機過去了嗎
9月是全球金融海嘯三周年紀念,三年前雷曼宣布倒閉,全球金融市場一片狼藉。全球各國政府尤其是美國政府不斷地施救,但在關鍵時刻卻也不得不采取斷臂處理。近期,歐債危機再度臨近爆發(fā)點,各國政府和央行忙做一團,市場至今還不知道歐債危機最后會走向哪里,希臘會不會變成2008年的雷曼?
來自歐洲的信息告訴我們:現在必須小心。德國已經在悄悄地拋售意大利國債,荷蘭議會則要求該國財長立即對希臘違約前景進行評估,而報告的結果竟然是:希臘違約不可避免。為什么“不可避免”?并不完全是因為債務太高,關鍵的因素是該國的生產力水平只會使債務水平越來越高,而且在當前借款利率極高的背景下,希臘實際已經破產。不要看歐洲各國的領導人天天喊堅定信心,其實都在準備希臘破產的預案。
全球經濟失衡,本質上是因為全球各國勞動力價值比較嚴重失衡。美債危機、歐債危機的本質是競爭力下降危機、綜合國力下降危機,是貨幣匯價嚴重脫離基本面的危機。我相信歐元,也相信美元,但是不相信現價的歐元和美元,也不是相信目前的歐、美經濟模式。歐元不會退出歷史舞臺,美元更不會,但都必須經歷一次劇烈的調整。
全球金融危機過去了嗎?還沒有,兩房債雖然沒有崩盤,但縮水很多,更大的歐債危機與美債危機隨時會來。中國經濟雖然保持全球增長速度第一的記錄,但靠基本建設支出推升的GDP,泡沫肯定很多,何況當宏觀調控不得不維持長時間緊縮的時候,滯漲前景幾乎是難免的。問題是,中國經濟陷入滯漲,歐美那邊卻在衰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中國該不該再度伸出援手。
中國該不該買進歐洲“白條”
現在要不要出手救助歐元美元?歐洲是中國的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債務國。在兩債危機烏云壓頂的時候,中國當然不能袖手旁觀,中國似乎也有能力伸出援手。但在當前時刻,中國要做的事情恐怕不是再拿多少錢,再買多少“白條兒”。中國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尤其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經濟搞上去。
要將中國經濟搞上去,需要人民幣升值,要治理全球經濟失衡,也需要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中國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的國際比較獲得了提升,同時也是順應經濟規(guī)律,順應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趨勢。更重要的是,只有在人民幣大幅度升值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國內勞動力價值大幅度提升之后(工資水平大幅度提高)的高通脹問題,才能解決怎么使人民幣走出去,怎么更多地購買歐美“優(yōu)質資產”問題,才能解決中國相對過剩的產能向全球擴張的問題。
中國需要加大對歐美的投資,但絕不是在現有匯率水平上的高價投資。只有當歐元美元都對人民幣貶值以后,才能考慮加大投資的事情,因為那是買便宜貨。當然,敦促歐元美元貶值不是中國政府該管的事情,也不是經濟學家該管的事情——那屬于干涉別國內政。我們以前經常指責歐美各國這樣經常干預我們,現在我們可以順水推舟了,他們不是很希望中國能夠更多的購買它們的國債嘛,升值以后的人民幣一定能買更多的國債,更重要的是,當歐元美元大幅度貶值后,歐洲美國將不得不出賣所謂的優(yōu)質資產。
我堅決地主張不能再拿很“貴重”的人民幣去買歐洲美國的“白條兒”(國債),尤其是現在。至于未來,也要買他們的企業(yè)股權、買土地礦產、買高科技產品。當然,要讓他們賣給中國這些東西,恐怕現在不行,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東西還很值錢,還有戰(zhàn)略價值。因此我們的策略應該是耐心等待,在等待的過程中一切都可以談,但拿“白條兒”說事,一切免談——談是為了拖延時間。
中國經濟要減速嗎
從戰(zhàn)略上看,中國經濟必須減速,尤其是高能耗產業(yè)。但有些高能耗的產業(yè)是不能減速的,最典型的就是農業(yè),農業(yè)將成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最大瓶頸。解決中國農業(yè)發(fā)展制約瓶頸的唯一辦法就是城市化減速,基礎設施建設減速,中國經濟整體減速。
但減速太快同樣面臨嚴重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喪失戰(zhàn)略機遇。目前全球經濟都在減速,實際是國際競爭力的一次大洗牌,也是中國崛起的一次大機會?,F在西方各國都在想辦法圍堵中國,一些小國也在給中國制造麻煩,這是為什么?很大程度是因為恐懼,害怕中國成為真正的世界強國,害怕將來要看中國臉色。但它們已經力不從心,自己的問題都顧不過來了。此時中國經濟若能保持穩(wěn)定發(fā)展,不僅會給世界以信心,更重要的是給世界一個榜樣。比如現在歐債危機,要不要援助歐洲,怎么援助歐洲,過去我們更多的是考慮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損害,將來則要考慮到怎么擴大中國在歐洲的利益。先要有錢,然后才是怎么用錢。中國只有保持平穩(wěn)發(fā)展速度,才能在全球最缺錢的年代成為最有錢的“大哥大”。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經濟不僅要盡快實現轉型,也要維持傳統(tǒng)經濟模式下的平穩(wěn)運行。現在還得靠基本建設,還不能完全拋棄房地產。要適度地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投入,同時必須維護虛擬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要給投資者以信心,給全球經濟以信心。
有經濟學家仍然認為,來一場衰退性的泡沫破裂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可能更有好處,它會為一輪新的快速增長掃清道路。以失衡換取平衡往往是不得已的選擇,成熟的經濟體應該盡力避免這種選擇。必須看到,在擠掉泡沫的同時,也可能引發(fā)財富的瞬間蒸發(fā),使國力大幅度下降。更重要的是:當前中國經濟最需要的是擠泡沫,還是經濟轉型,還是制度變革?擠泡沫很可能引發(fā)社會動蕩,制度變革也可能引發(fā)社會動蕩,而經濟轉型最好是在經濟運行平穩(wěn)的狀態(tài)下漸進式推進,這三者是相關聯的。結論是,中國經濟需要擠泡沫,需要讓更多的人通過創(chuàng)新經濟獲得財富。但決不能洗劫財富,不能用“共同富?!钡目谔柸ゾ毟?。擠壓泡沫是必須的,共同富裕也是必須的,但有一個尺度,就是必須鼓勵勞動致富,使更多的人為獲得財富、擁有財富而奮斗。
中國經濟需要逆水行舟,但不能韜光養(yǎng)晦,要積極進取,有所作為,尤其是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有所作為。生產力是決定一切的,但生產力必須推動上層建筑的改變才能形成更大的生產力。未來的世界屬于創(chuàng)新能力最強大的國家群體,而保持創(chuàng)新優(yōu)勢的根本可能是制度,尤其是優(yōu)良的市場制度。我相信中國經濟內生動力很強,不是因為中國的模仿創(chuàng)新動力很強,而是因為中國的首發(fā)創(chuàng)新優(yōu)勢還在啟蒙狀態(tài),有著極強的后起直追潛力。創(chuàng)新是很難的,從靠低成本競爭轉為靠效率競爭再到靠創(chuàng)新競爭尤其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歷史性的變革難上加難。但再難也要前行,要敢闖,敢于變革,通過大的變革取得后發(fā)優(yōu)勢。
逆水行舟講究操控,如同低速飛行的飛機遠比高速飛行的飛機更難操控?,F在有很多制約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因素,就像不斷地有人踩剎車。這種踩剎車的動作有時候是必須的,有時候卻是意外的干擾,有時候還是我們經驗不足——不該踩卻一個勁踩。要知道,低速飛行的飛機,一再地減速,就掉下來了。怎么操控?不僅要扶穩(wěn)了舵把子,還要適時地加速。這個舵把子就是金融,就是貨幣流,適度加速就是加油。如果我們將這個舵把子看成是金融市場,穩(wěn)住了金融市場就穩(wěn)住了大半個經濟,那么銀行業(yè)貸款則是金融市場乃至宏觀經濟的動力源,或曰提供飛機平穩(wěn)運行的煤油。
要避免中國經濟失速的最關鍵因素就是:要踩好油門。
(作者為中國農業(yè)銀行高級經濟師)
責編/肖楠 美編/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