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蓉
(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食品系,廣東 廣州 510300)
氣調包裝對黃藤筍貯藏期間生理特性的影響
劉曉蓉
(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食品系,廣東 廣州 510300)
研究體積分數(shù)為3%O2、5%CO2和92%N2的氣調處理和不同貯藏溫度對黃藤筍生理特性的影響。黃藤筍經氣調處理后,分別于8℃和20℃下貯藏,定期測定其褐變度(BD)、呼吸強度、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過氧化 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過氧化氫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標。結果表明,氣調處理結合8℃的低溫貯藏,能顯著降低黃藤筍的呼吸強度,抑制PAL、POD和PPO活性的上升,保持CAT的活性,延緩褐變的發(fā)生,延長保質期。
氣調包裝;黃藤筍;呼吸強度;褐變;酶活性
黃藤 (daemonorops margaritae)是棕櫚科(palmae)黃藤屬 (daemonorops)的一個種,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等地,為中國南方地區(qū)的主要經濟藤種,廣泛應用于家具和工藝品的制作。藤莖嫩梢,也稱黃藤筍,富含礦物質、氨基酸和維生素,風味獨特,鮮嫩脆爽,是一種健康型的森林蔬菜[1]。但是黃藤筍采后易發(fā)生褐變、木質化和腐爛等質量問題,當前關于其保鮮的研究較少[2-3],從而限制了產品的開發(fā)。因此,研究有效的貯藏方法,是生產、加工黃藤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氣調包裝(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MAP)是一種新型的包裝技術,其原理是將O2、CO2和N2等氣體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真空狀態(tài)下充入食品包裝容器中,以達到抑制果蔬呼吸、推遲成熟和衰老、延長產品貨架期的效果[4]。本試驗采用不同成分氣體配比貯藏黃藤筍,探討貯藏期間黃藤筍生理特性的變化情況,以期為黃藤筍科學的貯運保鮮提供理論依據。
黃藤筍:2009年6月采自廣東東莞;
次氯酸鈉、氫氧化鈉、硼酸、聚乙烯吡咯烷酮、EDTA、β-巰基乙醇、草酸、磷酸氫二鉀、磷酸二氫鉀、30%雙氧水、鄰苯二酚、愈創(chuàng)木酚、L-苯丙氨酸:均為分析純;
氣調包裝機:MAP-380,張家港市德順機械有限公司;
可見分光光度計:723C型,上海欣茂儀器有限公司;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2100型,尤尼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
電子天平:MA110型,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高速冷凍離心機:D37520Osterode,德國Biofuge公司。
1.2.1 樣品處理 在陸勝民等[5]的基礎上加以修改。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距地面4~6cm處剪下,去葉、葉鞘和刺,立即裝入筐中運回實驗室。挑選大小一致、無機械損傷的莖段,將可食用部分切成長20cm的藤筍段,在0.04% 的NaClO溶液中浸泡3min,晾干,裝入0.05mm×250mm×300mm的聚乙烯(PE)袋中,每袋4支,充入O2+CO2+N2的混合氣體,封口,分別置于8℃和20℃恒溫箱中貯藏,以不充氣、不封口、20℃貯藏為對照。每6d測定各項指標,重復測定3次。
降低O2含量與提高CO2含量可以減少果蔬組織內營養(yǎng)物質的消耗,延緩衰老,減慢褐變。但O2濃度過低、CO2濃度過高,組織會產生異味甚至生理病害。適宜的溫度、O2和CO2濃度互相配合的作用高于某個因子的單獨作用。由于黃藤筍屬于冷敏性蔬菜[3],7℃以下易發(fā)生冷害,因此本試驗采用3%O2、5%CO2和92%N2的混合氣體包裝處理,分別在8℃和20℃下貯藏,研究黃藤筍的保鮮效果。
1.2.2 褐變度(BD)的測定 參考文獻[6]的方法,取20g黃藤筍切碎,加入50mL蒸餾水,冰浴研磨,過濾,加蒸餾水稀釋至100mL,12 000r/min離心20min,取清液,測定清液的A410值,以A410值表示褐變度。
1.2.3 呼 吸 強 度 的 測 定 采 用 靜 置 法[7-8]。 吸 取0.4mol/L的NaOH溶液20mL加入培養(yǎng)皿中,將培養(yǎng)皿放入呼吸室,放置隔板,裝入500g左右黃藤筍,封蓋,1h后取出培養(yǎng)皿,將堿液移入燒杯中,用煮沸過的蒸餾水沖洗4~5次,加入飽和BaCl2溶液5mL,酚酞指示劑2滴,用0.1mol/L草酸(H2C2O4)滴定。呼吸強度以1kg黃藤筍在1h內釋放的CO2質量表示,單位為mg/(kg·h)。按式(1)計算:
式中:
QCO2—— 黃藤筍的呼吸強度,mg CO2/(kg·h);
V1——滴定空白消耗的草酸體積,mL;
V2——滴定樣液消耗的草酸體積,mL;
M—— 草酸的濃度,mol/L;
W—— 樣品的質量,kg;
t—— 測定的時間,h;
44——CO2的摩爾質量。
1.2.4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測定 參考龐坤等的方法[9-10]。稱取黃藤筍5g,加入pH 8.8的0.2mol/L硼酸緩沖液,冰浴條件下充分研磨。緩沖液內含10%(m/V)聚乙烯 吡 咯 烷 酮 (PVPP)10mL、1mmol/L 的 EDTA 和50mmol/L的β-巰基乙醇。研磨后于4℃下15 000r/min離心20min,收集上清液作為粗酶液。取300μL粗酶液和1mL 0.02mol/L苯丙氨酸溶液,加入pH 8.8的0.2mol/L硼酸緩沖液2mL,30℃水浴30min。測定3min內A290值的變化,以1min內A290變化0.01為1個酶活力單位U,酶活力表示為U/(min·g)。
1.2.5 過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測定 參照文獻[10]的方法,并稍加修改。稱取黃藤筍5g,加入pH 6.4的0.2mol/L磷酸緩沖液20mL,冰浴搗碎,于4℃下12 000r/min離心30min,取上清液作為粗酶液。取0.5mL粗酶液移入2mL 0.05% (m/V)愈創(chuàng)木酚溶液中(用pH 6.4的0.2mol/L磷酸緩沖液配 成),30 ℃ 水 浴5min,再加入0.08% (V/V)H2O21mL。測定3min內A470值的變化,以1min內A470變化0.01為1個酶活力單位U。
1.2.6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測定 粗酶液的提取同1.2.5。參照文獻[10]的方法,取0.5mL粗酶液,移入3mL的0.5mol/L鄰苯二酚溶液(用pH 6.4的0.2mol/L磷酸緩沖液配成)反應體系中,于25℃反應。加酶液5s后開始測定10s內A398值的變化,以1min內A398變化0.01為1個酶活力單位U。
1.2.7 過氧化氫酶(CAT)活性的測定 參照文獻[9]的方法。取黃藤筍5g,加入0.5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加入pH 7.0的0.05mol/L磷酸緩沖液20mL,冰浴條件下充分研磨。然后在4℃下13 000r/min離心20min,取上清液作為粗酶液。取0.1mL粗酶液和0.9mL pH 7.0磷酸緩沖液,移入2mL 0.2% (V/V)H2O2溶液中。測定3min內A240值的變化,以1min內A240變化0.01為1個酶活力單位U。
黃藤筍貯藏期間BD的變化情況見圖1。
圖1 黃藤筍貯藏期間褐變度的變化Figure 1 Change of browning degree in Daemonorops margaritae shoots during storage
由圖1可知,黃藤筍在貯藏期間,BD一直呈上升趨勢。對照BD在第12天后急劇增大,貯藏25d后,幾乎完全褐變、腐爛而失去食用價值。氣調包裝處理的黃藤筍BD增大較平緩,尤其是MAP+8℃,整個貯藏期間只發(fā)生了輕微的褐變;MAP+20℃在貯藏前期BD變化很小,貯藏12d后則上升較快,但BD遠遠低于對照。表明氣調處理結合低溫貯藏能抑制黃藤筍的褐變。
呼吸作用是采后果蔬的一種基本生理現(xiàn)象,與果蔬的成熟、品質以及貯藏關系密切,其強弱受溫度、濕度、大氣組成、機械損傷等因素的影響。黃藤筍貯藏期間呼吸強度的變化見圖2。由圖2可知,黃藤筍的呼吸強度總體上呈下降的趨勢;MAP+8℃的呼吸強度一直維持最低水平;對照和MAP+20℃ 的呼吸強度都是先略升高,再逐漸下降。說明氣調處理以及低溫能抑制黃藤筍的呼吸作用,延長保質期。貯藏前期呼吸強度的輕微增強,可能是機械損傷對呼吸的刺激所致。
圖2 黃藤筍貯藏期間呼吸強度的變化Figure 2 Change of respiration rate in Daemonorops margaritae shoots during storage
果蔬發(fā)生酶促褐變需要3個條件:酚類底物、多酚氧化酶和氧氣。果蔬采收過程中的機械損傷會誘導苯丙烷代謝酶系統(tǒng),PAL是苯丙烷代謝的第一個關鍵酶,能催化苯丙氨酸轉化為酚類,因此PAL與果蔬的褐變有密切關系[9]。此外,PAL活性的升高有利于合成酚類物質,積累木質素和植保素,增強果蔬的抗病能力[11]。黃藤筍在貯藏期間PAL活性的變化見圖3。
圖3 黃藤筍貯藏期間PAL活性的變化Figure 3 Change of PAL activity in Daemonorops margaritae shoots during storage
由圖3可知,貯藏期間PAL的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趨勢。對照組PAL活性上升最快,第12天達到最大值。氣調處理的PAL活性上升速度緩慢,MAP+20℃在第18天達到峰值;而直至貯藏末期(第24天),MAP+8℃的PAL活性才達到最大,并且上升幅度較小。表明氣調處理和低溫能有效抑制PAL的活性,抑制黃藤筍的褐變。貯藏后期,PAL活性下降的原因有:① 可能是組織開始成熟衰老[9];② 可能是產生了PAL抑制活性物質[12]。
POD是植物代謝過程中清除活性氧的重要酶類,能延緩果蔬的衰老和過熟。采后隨著果蔬的衰老和外部環(huán)境的改變,細胞內自由基數(shù)量不斷增加,酶的活性受到誘導[13]。但是,POD的活性并不是越高越好,因為POD能催化酚類物質的氧化和聚合,引起果蔬褐變和木質素聚合[11]。黃藤筍在貯藏期間POD活性變化見圖4。
圖4 黃藤筍貯藏期間POD活性的變化Figure 4 Change of POD activity in Daemonorops margaritae shoots during storage
由圖4可知,貯藏期間各組的POD活性有很大差異。對照的POD活性先明顯升高后急劇下降,第18天達到最大值,且POD活性始終高于氣調處理的黃藤筍;MAP+20℃的POD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再略升高,但總的變化幅度不大;MAP+8℃的POD活性基本沒有變化。說明氣調處理和低溫貯藏能明顯地抑制POD的活性,延緩黃藤筍采后的褐變和衰老速度,延長其貯藏時間。
對照POD活性在貯藏前期的急劇上升,可能是機械損傷破壞了細胞膜,細胞壁裂解速度加快,導致游離態(tài)POD的濃度升高;而MAP+8℃能一直維持比較低的POD活性,是因為低溫延緩了細胞膜的破壞和細胞壁的裂解[9]。
PPO與POD一樣,都能以酚為底物引起果蔬的褐變。PPO是引起果蔬采后褐變最重要的酶,能將酚類物質氧化成醌,經過一系列脫水-聚合反應后,最終產生黑褐色物質[14]。在正常植物細胞中,PPO的底物存在于液泡內,PPO與底物不直接接觸;一旦細胞衰老或損傷破壞膜的結構時,PPO便會從膜上游離出來,接觸并氧化底物,產生褐變。在將酚轉化為醌的過程中,PPO既作為原有反應的催化劑,又作為反應底物與原有底物發(fā)生反應并形成中間產物,因此活性逐漸降低直至最終失活[15]。由圖5可知,對照的PPO活性高于處理組,MAP+8℃的PPO活性最低;對照和MAP+20℃ 的PPO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對照在第12天時活性最高,MAP+20℃的PPO活性則在第18天時最高;MAP+8℃的PPO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在貯藏的第18天和24天活性基本一致。表明氣調處理和低溫能有效抑制黃藤筍PPO的活性,控制酶促褐變的發(fā)生。
圖5 黃藤筍貯藏期間PPO活性的變化Figure 5 Change of PPO activity in Daemonorops margaritae shoots during storage
PPO在果蔬細胞內一般以結合酶的形式存在,果蔬成熟、衰老或受到機械損傷時,結合酶會轉化為可溶性酶,使PPO的活性增加,因此黃藤筍在貯藏過程中褐變逐漸加重。
CAT存在于植物組織的鐵蛋白中。當植物處于脅迫式衰老時,CAT能清除細胞內過量的活性氧,保護膜結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減緩逆境脅迫或延緩衰老,降低酚類物質的氧化,延緩褐變。黃藤筍在貯藏期間CAT活性的變化見圖6。
圖6 黃藤筍貯藏期間CAT活性的變化Figure 6 Change of CAT activity in Daemonorops margaritae shoots during storage
由圖6可知,對照的CAT活性一直呈快速下降的趨勢,在貯藏的第24天,活性降低了50%以上;MAP+20℃在貯藏前期(前12d)變化不明顯,隨后CAT活性逐漸降低;MAP+8℃的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第12天出現(xiàn)峰值;整個貯藏期間,CAT活性的大小順序為:MAP+8℃>MAP+20℃>對照。說明氣調處理結合低溫貯藏能保持CAT活性,有助于延緩衰老,保持黃藤筍良好的貯藏品質。
本試驗采用3%O2、5%CO2和92%N2的氣體配比,在8℃和20℃下對黃藤筍進行氣調貯藏。結果表明,氣調處理結合低溫貯藏能有效降低黃藤筍的呼吸強度,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過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上升,維持過氧化氫酶(CAT)的活性,延緩褐變的發(fā)生,保證產品的品質,延長貨架期。
本試驗只對呼吸強度、褐變以及有關酶活性的變化進行了探討,對于氣體的最適配比、細胞內其它酶的變化及其與反應物質的關系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 趙霞,黃世能,冼光勇,等.森林蔬菜黃藤筍的營養(yǎng)成分分析及評價[J].經濟林研究,2007(1):46~48.
2 劉曉蓉,譚才鄧.殼聚糖降解液對黃藤筍的保鮮效果[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0,31(10):209~212.
3 鄭誼,趙霞,黃雪梅,等.低溫貯藏對黃藤筍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影響[J].廣東農業(yè)科學,2009(8):150~153.
4 崔立華,黃俊彥.氣調保鮮包裝技術在食品包裝中的應用[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7,33(6):100~103.
5 陸勝民,孔凡春.低氧氣調包裝對去殼雷筍褐變和木質化的影響[J].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2004,30(4):387~392.
6 陳海光,姚青.切片馬鈴薯護色及涂膜保鮮[J].食品與機械,2004,20(3):20~22.
7 馮雙慶,趙玉梅.果蔬保鮮技術及常規(guī)測試方法[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9.
8 賈利蓉,夏娟,周南,等.水解膠原/海藻酸鈉/納米粒子復合保鮮液用于水果涂膜保鮮的研究[J].食品與機械,2008,24(1):46~49.
9 龐坤,胡文忠,姜愛麗,等.鮮切蘋果貯藏期間生理生化變化的影響[J].食品與機械,2008,24(1):50~54.
10 劉程惠,胡文忠,姜愛麗,等.不同貯藏溫度下鮮切馬鈴薯的生理生化變化[J].食品與機械,2008,24(2):38~42.
11 張福平,李秋紅.溫度對黃皮果實PAL、POD和PPO活性的影響[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8,34(11):69~71.
12 Strack D.Plant Biochemistry[M].London:Academic Press Great Britain,1996:387~416.
13 Bright J,Desikan R,Hancock J T,et al.ABA-induced NO generation and stomatal closure in arabidopsisare dependent on H2O2synthesis[J].Plant J.,2006,45(1):113~122.
14 鄭仕宏,周文化,李忠海,等.鮮切砂梨加工技術的研究[J].食品與機械,2006,22(6):66~68.
15 胡文忠,姜愛麗,龐坤,等.鮮切蘋果的呼吸強度及乙烯生成量變化的研究[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7(1):37~40.
Effects of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daemonorops margaritaeshoots during storage
LIU Xiao-rong
(Dept.of Food,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510300,China)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the effects were studied of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MAP)(3%O2、5%CO2and 92%N2)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daemonorops margaritaeshoots.Daemonorops margaritaeshoots with 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 were stored at 8℃and 20℃.The changes were determined of browning degree,respiration rate,the activities of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peroxidase(POD),polyphenol oxidase(PPO)and catalase(CA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 and low temperature(8℃)could reduce respiration rate,inhibit the increase of PAL,POD and PPO activity,maintain the activity of CAT,resist browning and prolong the shelf life ofdaemonorops margaritaeshoots.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 (MAP);daemonorops margaritaeshoots;respiration rate;browning;enzyme activity
10.3969/j.issn.1003-5788.2011.03.034
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科研啟動基金項目(編號:200717)
劉曉蓉(1973-),女,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在讀博士。E-mail:liuxrong1@163.com
201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