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飼養(yǎng)動物侵權責任的法律適用探析

    2011-12-25 06:20:50李帥鋒
    行政與法 2011年2期
    關鍵詞:責任法侵權人動物園

    □ 李帥鋒,岳 陽

    (東北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飼養(yǎng)動物侵權責任的法律適用探析

    □ 李帥鋒,岳 陽

    (東北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130117)

    動物侵權的問題不僅關系到公民個人權利的法律保障,從更高層面上看,還關系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類基于各種目的飼養(yǎng)動物,不可避免地發(fā)生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問題。法律的功能在于定紛止爭,這類問題自然是侵權責任法律制度的一個重要調整對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①《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于2009年12月26日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頒行,為這一領域提供了法律規(guī)范的依據(jù)。本文在對前后立法變化進行說明的基礎上,解析了侵權責任法中關于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責任問題的相關規(guī)定,以期為正確適用法律提供有益借鑒。

    飼養(yǎng)動物侵權;立法變化;法律適用

    人類與動物的交往歷史悠遠,動物致人損害的問題從古到今都是生產生活中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古代社會的生產力較低,畜力作為一種重要動力不僅用于農耕,也用于商業(yè)運輸和戰(zhàn)爭工具。出土的《秦簡·法律答問》中記載:“甲小未盈六尺,有馬一匹自牧之,今馬為人敗,食人稼,問當論不當?不當論,償稼。”[1](p213)大意是,某甲身高不滿六尺(古代的六尺約為現(xiàn)在的138厘米),擁有一匹馬由自己放養(yǎng),如今馬被人驚嚇而逃走,吃了人家的谷物,問該不該治甲的罪?回答說不應該治罪,賠償谷物的損失就可以了。在古羅馬《十二銅表法》中,飼養(yǎng)的動物致人損害為“私犯”之一種,《十二銅表法》規(guī)定:“牲畜使他人受損害的,由其所有人負責賠償,或把牲畜交與被害人?!盵2]到了現(xiàn)代,精神欲望的擴張驅使人們從更豐富的物種上去尋求樂趣,物質文化生活的極大豐富使得養(yǎng)寵成為了一種時尚。天價藏獒②山東魏氏獒園的名為“大帝”的藏獒價值人民幣1000萬元,被媒體稱為“狗王”。了解天價藏獒的報道請登錄網址http://sh.sina.com.cn/citylink/sh/sp/2010-07-22/123514782.html.的引進,更是掀起了飼養(yǎng)動物的新一輪狂熱。在此種情形下,也發(fā)生了各種匪夷所思的動物傷人的事件,這使得原有的法律在調整新的情況時顯得力不從心,常常委曲求全。

    2009年12月26日通過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框架內的重要構成性法律。該法對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責任問題一共設定了7個法律條文,分別是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的一般規(guī)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而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禁止飼養(yǎng)的危險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動物園的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脫離控制的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因第三任過錯造成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動物飼養(yǎng)人應當遵守法律的概括性規(guī)定。③此分類為學理上之概括,立法上對此沒有明確劃分。顯然,7個法律條文的規(guī)定還不足以全部反映現(xiàn)實需求,但這已經是立法者努力充分衡量、統(tǒng)籌兼顧的結果,然而,仍然有認為條文過于繁瑣的異議聲音。一部新的法律滿足現(xiàn)實需求的能力有限,如果其預先設定的目的功能能夠順利發(fā)揮,法律實施的社會效果明顯,那么其意義遠遠超過其本身的合理性和完美程度。法律終究是要在褒貶中得到指引,在臧否中更進一步。于是,我們按照初衷對飼養(yǎng)動物侵權責任問題進行解析,并從中探討其法律適用。

    一、新舊規(guī)定及立法變化分析

    新舊立法規(guī)定主要體現(xiàn)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這兩部民事基本法律之中。其中,前一部法律由于時代的局限,對動物飼養(yǎng)致害問題僅僅規(guī)定了一個法律條文?!睹穹ㄍ▌t》第127條規(guī)定:飼養(yǎng)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于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于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本條主要針對的是飼養(yǎng)的動物,如果該動物不是飼養(yǎng)或者動物飼養(yǎng)后又逃逸很久,那么適用這一特殊侵權責任規(guī)定會有困難。此規(guī)定雖然基本滿足了市場經濟初期的現(xiàn)實需求,但是有學者認為其在隨后的實踐中暴露出了諸如法律用語缺乏嚴謹性、操作性不強、易產生歧義、籠統(tǒng)缺乏科學性等問題。[3]其主要的矛盾還是在于學界對此條歸責原則的理解。在嚴格責任和過錯推定之間的不同選擇,使得司法實踐中的法律適用不能統(tǒng)一。我們認為,《民法通則》中的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采取的是無過錯責任,也就是說,只要發(fā)生了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的法律后果,那么動物的飼養(yǎng)人或者其管理人就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在受害人過錯或者第三人過錯的情形下,可以構成該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以發(fā)生在四川成都的案件為例:

    2009年11月某天凌晨2點左右,兩竊賊潛入四川某縣一居民樓行竊,被發(fā)現(xiàn)后倉皇逃跑?;挪粨衤返乃麄兎瓏鷫ε苓M了隔壁獨棟別墅。不料別墅主人外出,別墅內的兩條德國牧羊犬對這小偷一陣狂吠,其中一名小偷(乙)翻墻而出僥幸逃脫,另外一名竊賊(甲)則遭兩條狼狗圍攻,最終被活活咬死。案件發(fā)生后,竊賊甲的親屬起訴別墅的主人,要求其承擔責任。

    本案的處理首先排除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至于狗的主人是否應該承擔民事侵權責任?根據(jù) 《民法通則》第127條的規(guī)定,飼養(yǎng)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里顯然采用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在一般情形下,狗的主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這里受害人本身具有完全的過錯,因此免責條款可以適用,而狗的主人不具有主觀過錯,不存在過失相抵的條件。所以狗的主人不承擔侵權責任。以上案情比較簡單,所以能較為清晰準確地適用法律。然而,在雙方都存在過錯,需要責任分擔的情形下則法律規(guī)定就顯得粗糙了。并且,原有的規(guī)定未能對飼養(yǎng)的動物類型做細致區(qū)分,因此籠統(tǒng)適用法條必然導致不同意見。

    已經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則通過7條的詳細規(guī)定,在動物類型上對危險動物、動物園的動物和逃逸的動物等情形做出了明確區(qū)分,既規(guī)定了一般原則,又照顧了特殊情況,最后制定了一個概括性的兜底條款。綜合考察本次立法,該法是在大量參考外國侵權立法范例的前提下,結合當前我國社會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而形成的。與《民法通則》相比,《侵權責任法》從以下兩個方面完善了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責任的一般規(guī)則:第一,將免責事由擴大至包括被侵權人重大過失在內;第二,將由第三人過錯造成損害時的責任規(guī)定為第三人和飼養(yǎng)人、管理人之間的不真正連帶責任。[4](p396)

    新的侵權責任在法理上主要體現(xiàn)了三個變化,適用情形,歸責原則,舉證責任。第一,適用情形:動物管理人或動物的飼養(yǎng)人在動物傷害人的情況下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因動物的飼養(yǎng)人一般是動物的所有人,如不是管理人的動物,那么考慮是屬何種法律關系而直接控制動物的,如代管或寄養(yǎng)等,這時,如管理人與飼養(yǎng)人是同一人時,就要對動物傷害他人承擔責任,如果管理人和飼養(yǎng)人不是同一人時,賠償者應為管理人,但如果是因被侵害人的故意或重大過失而受到動物傷害的情況下,管理人或動物的飼養(yǎng)人可以免除或減輕責任。第二,歸責原則:動物管理人或動物的飼養(yǎng)人在動物傷害人后,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要在下列情形時承擔民事責任:動物是管理人或飼養(yǎng)人所管理或飼養(yǎng);動物有加害行為;造成他人傷害的事實;動物加害行為與他人的傷害的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第三,舉證責任:第78條規(guī)定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即由動物的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來證明被侵害人本身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行為而導致動物致?lián)p,如果不能證明,則應當承擔責任。新法在動物致害責任問題上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改變了以往所采取的單一歸責原則,采用二元的歸責原則。這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飼養(yǎng)的動物致人損害的,一般情況下采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同時第79條、第80條和第82條所規(guī)定的三種情形適用絕對無過錯責任;第二,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承擔過錯推定責任,即其若能夠證明盡到了管理職責就可以不承擔責任。另外,《民法通則》第127條規(guī)定只要受害人具有“過錯”或者第三人具有“過錯”,就導致加害人完全免責,這也不符合特殊侵權責任的一般原理。對此,新法作出重大調整,增加了加害人免責的難度,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護受害人的正當利益,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受害人存在故意的,加害人可以免責;受害人存在重大過失的,加害人僅僅減輕責任;受害人一般過失的,不作為免責事由。第二,第三人過錯并不導致加害人免責,只是在第三人與動物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之間針對受害人成立不真正連帶責任,受害人可以進行選擇性追償。

    二、飼養(yǎng)動物侵權的法律適用

    在侵權責任法頒布實施后,如何在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的糾紛中準確適用該法,成為我們實踐中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新法在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責任問題方面更具實踐意義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從一元的歸責原則轉為二元的歸責原則,對責任承擔的規(guī)定更加具體并更改了免責的條件,增加了特殊侵權責任的相關規(guī)定。

    (一)歸責原則和舉證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78條規(guī)定的是動物致害責任問題的一般情形,維持的仍然是傳統(tǒng)的無過錯責任原則。

    首先需要理解哪些屬于“飼養(yǎng)的動物”。不同國家的立法對動物的范圍規(guī)定并不一致,同一個國家立法內不同學者的理解也有差別。張新寶教授認為,“飼養(yǎng)的動物”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第一,它為特定的人所有或占有,質言之,它為特定的人所飼養(yǎng)或管理;第二,飼養(yǎng)或管理者對動物具有適當程度的控制力;第三,該動物依其自身的特性,有可能對他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第四,該動物為家畜、家禽、寵物或馴養(yǎng)的野獸或爬行類動物。[5](p412)我們認為,實踐中對“飼養(yǎng)的動物”的判斷,應當把握好這樣一些屬性,一是與人的關系的從屬性和依附性,二是具有的人身和財產危險性,第三是可劃分為動物類的生物區(qū)別性。

    其次需要明確“動物的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所具有的一般意義。各國表達不一,基本包括所有人、占有人、管理人、使用人等說法。這里的動物由于被視為廣義上的物,因此其背后的物權關系成為憑借的理論基礎。物權具有多種權能,最密切聯(lián)系的如所有人、占有人、實際控制人成為承擔責任的主體。我們認為,動物的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不一致時,可能存在共同面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責任的情形,這有利于防止責任主體的缺失。現(xiàn)實中,動物園是其園內所有動物的責任主體,其內部員工從事的是職務行為,行為責任由動物園承擔;自然保護區(qū)的管理部門應對自然保護區(qū)內的動物負一定責任;如某個私人購買了一條藏獒,則由所有人承擔責任,所有人與實際飼養(yǎng)人不一致的,共同對外承擔連帶責任。

    再次,“造成他人損害”,是指造成了責任主體之外的他人財產或人身利益的實際損失。財產損害的情況如甲的藏獒咬死了乙的波斯貓,丙飼養(yǎng)的山羊偷吃了丁家的農作物等。常見的是人身損害的情形,比如農家惡狗把人咬成輕傷,動物園老虎把人咬死,雄雞啄瞎小孩的眼睛等?,F(xiàn)實中動物侵害的主要還是人的身體利益,如生命權、健康權、身體完整權等,動物侵害尊嚴、名譽等權利的行為應當視為人的一般侵權。實踐中,人利用動物實施的侵害人格尊嚴的行為并不容易判定,且存在取證上的困難,因此應當統(tǒng)一作出規(guī)定。比如鸚鵡學舌,既可以是人有意的利用鸚鵡的模仿性,也可以是人自言自語罵人,而鸚鵡自然習得。不論情況怎樣,應當一律認定由人來承擔責任,從而避免操作上的困難。免責條件適用的前提是被侵權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時,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具有全部免責或減輕責任兩種情形。全部免責即在被侵權人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且這是導致?lián)p害的全部原因的情形下,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不承擔責任。減輕責任則是指在被侵權人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且這是導致?lián)p害的部分原因的情形下,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減輕責任。這也使得新規(guī)定所采取的是相對無過錯責任,而不是絕對無過錯責任。有人把其理解成,“由于受害人的故意而造成的,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免除責任;由于受害人的重大過失造成的,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減輕責任”,[6]這樣的理解是偏頗的。

    另外,侵權責任法的規(guī)定采取了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更體現(xiàn)了侵權責任法的公平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中規(guī)定,“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如果想要減輕或者不承擔責任,就必須證明被侵權人的損害是因為他自己行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如果舉證不能或者舉證不足,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p>

    (二)責任承擔和免責條件

    侵權責任法中的第79條至83條規(guī)定了更為具體的責任承擔問題并更改了免責條件。其中包括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損害責任、禁止飼養(yǎng)的危險動物損害責任、動物園動物的損害責任、遺棄、逃逸動物的損害責任、第三人過錯時的責任承擔。這些新增加的規(guī)定較《民法通則》中的單一規(guī)定更加具體化,對處理此類日益增加的糾紛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侵權責任法第79條規(guī)定出臺的背景是當前社會養(yǎng)寵成為一種時尚,寵物進入公共場所已經成為普遍現(xiàn)象,并且引發(fā)了一系列的衛(wèi)生、安全等問題。此前,很多省份和城市都相繼出臺了地方性法規(guī)和政府規(guī)章④如《鄭州市養(yǎng)狗管理條例》《廈門市限制養(yǎng)狗管理辦法》等以狗類管理為主的規(guī)范性文件。來對這一領域作出暫時性規(guī)制,目前仍有一些地方在著手制定管理規(guī)定。此條采取絕對無過錯責任原則,對動物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的約束非常嚴厲。我們認為,這里的“管理規(guī)定”包括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也應當包括政府的其他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即“紅頭文件”)。但住宅區(qū)物業(yè)管理規(guī)定、學校內部管理規(guī)定、企業(yè)的內部管理規(guī)定等不屬于本條的 “管理規(guī)定”。本條規(guī)定在表述上具有一定的缺陷,主要體現(xiàn)在“違反管理規(guī)定”和“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兩者之間到底是“并且”的關系還是“或者”的關系模糊不清。我們認為,應當是兩種行為同時存在,才能適用這樣嚴格的條件。如果采取“或者”的關系,兩者具備一種即可,那么這導致與78條的規(guī)定部分重合。因此,我們認為兩者必須同時具備。另外,“未采取安全措施”有時候包含在“違反管理規(guī)定”之中,有時候又獨立存在,因此,此條規(guī)定在表述上的確存在問題。另外,在此條規(guī)定的情形下,如果被侵權人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怎么處理?我們認為,這里存在著一種矛盾。絕對無過錯責任,意在制裁和懲罰違規(guī)飼養(yǎng)動物的惡性行為,因此,即使被侵權人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動物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也不得減輕或免除責任。此條規(guī)定既然采取了這一原則,就應當和第80條規(guī)定保持一致,過失相抵應當在這里絕對排斥,這才是嚴厲規(guī)制的真正目的。但是,與第80條相比較,發(fā)現(xiàn)此條規(guī)下的行為有可能其惡性程度并不高,因此,采用絕對責任原則又過于嚴厲。

    侵權責任法第80條規(guī)定:“禁止飼養(yǎng)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理解本條規(guī)定要注意,禁止飼養(yǎng)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并不是所有地區(qū)都一律禁止的。特別地區(qū)依據(jù)當?shù)氐纳a生活條件和風俗習慣來具體衡量。比如在牧區(qū),牧羊犬和藏獒都屬于允許飼養(yǎng)的范圍之列,那么其就不應該適用本條規(guī)定。而在城市,藏獒和牧羊犬相比之下屬于危險性動物,就應該適用本條規(guī)定。判斷是否屬于“禁止飼養(yǎng)”,可以依據(jù)當?shù)胤ㄒ?guī)規(guī)定和是否獲得了行政許可。另外,本條的“危險動物”屬于概括性的兜底概念,現(xiàn)實中有特殊人群私自在水池中飼養(yǎng)鱷魚,當然屬于本條規(guī)定所禁止。本條采取的是絕對無過錯責任,只要該動物屬于禁止飼養(yǎng)的危險性動物,那么動物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就必須承擔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81條規(guī)定了動物園動物的損害責任。由于全國各地發(fā)生過多起動物園所飼養(yǎng)的動物傷人案件,⑤在互聯(lián)網上引起轟動的有秦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沈陽森林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北京動物園熊貓傷人事件、哈爾濱北方森林動物園動物傷人事件等。因此,這類案件在立法中單獨加以規(guī)定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引發(fā)這些案件的原因通常是動物園的管理出錯,或者是游客自身的瘋狂舉動所導致。侵權責任法第81條規(guī)定采過錯推定責任,即免責的條件是動物園證明自己盡到了管理職責。本法所規(guī)定的動物園不僅包括公立的動物園,也應當包括私立的動物園,理由在于:第一,市場經濟條件下動物園的所有制屬性在民事立法的保護考量中應該淡化;第二,動物園的所有制屬性不影響其發(fā)揮社會的公共服務功能,都為人民服務,不應該區(qū)別對待;第三,現(xiàn)實中私營動物園的經濟實力較弱,應該給予利益上的平衡。另外,關于動物園的責任承擔和其內部職工的職務行為之間的關系,這個在實踐中區(qū)分起來并不困難,參照職務行為的理論即可?!氨M到管理職責”這一表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不存在過錯了?,F(xiàn)實中,動物園需要盡到的管理職責有很多內容,是個較為復雜的問題。比如說,關動物的籠子是否年久失修;看臺的高度是否存在隱患;關鍵地方的警示牌是否明顯;工作人員是否工作失職;動物是否饑餓或遭受虐待從而獸性大發(fā)。這些問題都是在實踐中值得去進行爭論的話題,而任何一環(huán)的缺失都可以導致動物園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本條立法規(guī)定既要保障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又要為動物園提供“免責金牌”,實現(xiàn)公正下的平衡實屬不易。

    由于城市中的流浪寵物大量增加,不僅威脅到居民的人身安全,也帶來了大量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方面的問題。流浪寵物在致人損害之后難以確定責任主體,甚至有人以此為手段逃避法律責任,這不利于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因此,侵權責任法還對遺棄、逃逸的動物的損害責任做出了相關的規(guī)定。此條立法能夠為遺棄、逃逸的動物致人損害找到承擔責任的主體,從而避免相互推卸責任。遺棄是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實施的對動物所有權的放棄行為,逃逸是指對動物的占有和控制的喪失,這兩種情形都人為性地增加了動物的危險性。本條規(guī)定采取的歸責原則并不十分明確,在實踐中應當參照適用其他規(guī)定。在通常情況下,應當適用第78條的規(guī)定;如果遺棄、逃逸的動物為危險動物,則適用第80條的規(guī)定;如果遺棄、逃逸的動物屬于動物園里的動物,則適用第81條的規(guī)定,動物園應當承擔過錯推定責任。應當特別注意遺棄、逃逸動物的轉化問題。比如,動物園逃逸的一只大猩猩回歸到了森林的種群里,那么其則轉化為野生動物,不再屬于動物園的逃逸動物。又如,甲遺棄了自己的哈巴狗,將其拋棄在街頭,碰巧被過路人乙遇上,將其帶回家中飼養(yǎng),這種情形下哈巴狗的主人就由甲轉化為了乙。

    侵權責任法第83條規(guī)定:“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痹谶@里,不論第三人的過錯是主要原因還是次要原因,被侵權人既可以要求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承擔責任,也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擔責任;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在承擔侵權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但是,如果在第三人和動物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都具有過錯的情況下,這屬于共同侵權行為,不必適用本條規(guī)定,可以適用本法第8條的規(guī)定。之所以規(guī)定不真正連帶責任,既可以確保在第三人逃逸的情形下,依然能夠找到賠償主體,從而保證被侵權人得到救濟;同時追償?shù)闹贫纫布骖櫟搅藙游镲曫B(yǎng)人或管理人的正當權益。有這樣一個案例:[7](p139)原告孫某經過村民張某家門口時,見魏某拿著一塊磚頭砸向一只狼狗。狼狗被激怒后到處逃竄,見人就追。原告躲避不及,被狼狗咬傷。派出所接到報警后到現(xiàn)場調查取證,證實原告被被告張某飼養(yǎng)的狗咬傷。魏某說張某飼養(yǎng)的狼狗撕咬他家的哈巴狗所以才拿磚頭追打狼狗。派出所召集孫某、張某、魏某三人進行調解,因三方就責任承擔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訴訟。本案中,張某為狼狗的飼養(yǎng)人,孫某為被侵權人,而魏某為第三人。我們認為,本案中,魏某拿磚頭砸狗是導致?lián)p害的主要原因,因此魏某具有主要過錯;但狼狗飼養(yǎng)人張某未能對狼狗采取安全措施,導致其出于自由奔放狀態(tài),也具有一定的過錯。因此魏某和張某應對原告孫某承擔連帶責任。魏某和張某之間按照過錯分擔責任。

    (三)特殊侵權責任相關規(guī)定

    公民飼養(yǎng)寵物無可非議,但也隨之產生許多現(xiàn)實問題,如寵物傷人、滋事擾民、污染環(huán)境。這就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了。因此,飼養(yǎng)的動物的一切行為約束都需要動物飼養(yǎng)人的管制。針對目前飼養(yǎng)動物傷人案件日益增多的現(xiàn)狀,侵權責任法第84條規(guī)定,“飼養(yǎng)動物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奔热伙曫B(yǎng)了動物,就意味著也擔負著保護公共環(huán)境和遵守社會公德的社會責任,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飼養(yǎng)寵物。但道德與法律的邊界總是模糊的,法律一經制定就已經落后于時代,因此,本條規(guī)定能夠起到一定的基本原則的作用。在特殊情況下,不能具體適用其他條文的時候,以此條規(guī)定為支撐,的確是立法者一個久遠的考慮?!安坏梅梁λ松睢钡囊?guī)定,可以適用于處理一些極其輕微或者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動物致害案件,從而為立法保持彈性而又維護權威。

    已有的經驗和成果來之不易,留下的問題更值得我們去認真反思。首先,立法在責任主體上沿用了《民法通則》的“動物飼養(yǎng)人”和“動物管理人”的稱謂。由于對兩種概念所包含的意思范圍理解不一樣,學者之間還是存在一些爭議。雖然在實踐中,我們更多是從“所有人”和“占有人”的思維邏輯去處理問題,但是理論上的這種不一致始終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第84條的出臺,為解決實踐中的新問題保留了彈性和余地。生活中除了大量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的實際損失之外,有一些屬于妨害生活的情形。比如說,飼養(yǎng)動物的噪音擾民現(xiàn)象,動物的糞便污染居民的生活環(huán)境等等,這些問題都可以依據(jù)84條的規(guī)定受到保護。盡管在救濟途徑上沒有明確,但在實踐中現(xiàn)有的救濟措施完全可以應付。再次,在實行絕對無過錯責任的情形下,被侵權人的故意或重大過失是否導致減輕責任,這一點立法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學者們也保持不同的意見。另外,不可抗力是民法領域的一項基本的免責事由,但在動物侵權領域沒有得到體現(xiàn)?;蛟S是因為其在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幾率較小,但免責條件是否應該去豐富和完善,值得思考。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豐富的司法實踐是理論得以創(chuàng)新的源泉。侵權法律制度是民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整體也應當是一個具備嚴密邏輯性的完備體系。如果能使得歸責原則、責任承擔和免責條件等因素考慮周全而又能夠在實踐中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那么這無疑表明我們的制度具有適應時代變遷的生命力。

    [1]楊立新.《侵權法判例與學說[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十二銅表法》第八表“私犯”篇第6條和第7條.

    [3]潘志玉.飼養(yǎng)動物致害責任探析[J].政法論叢,2007,(04).

    [4]奚曉明,王利明.侵權責任法新制度理解與適用[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

    [5]張新寶.侵權責任法原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6]焦慧君.解讀《侵權責任法》關于動物侵權責任的立法規(guī)定及立法變化[J].法制與經濟,2010,(245).

    [7]楊圣坤編.侵權責任法新解讀[M].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張雅光)

    Abstract:Animals related to the infringement issue is not only the legal guarantee of individual citizens,from a higher level,the relationship to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Human animals based on a variety of purposes,the inevitable happened animals cause damage responsibility.The function of law is to be divergent only fight,these problems constitute a tort liability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adjust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object.“People's Republic of Tort Law” enacted,the law in this area of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ontrol arrangements and provide the necessary normative basis.Based on the legislativ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description of Tort Law i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imals cause damage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so as to apply the law correctly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Key words:feeding animals infringement;legislative changes;law applicable

    Applicability of the Law about Tort Liability of Raise Animals

    Li Shuaifeng,Yue Yang

    D923.8

    A

    1007-8207(2011)02-0067-05

    2010-12-10

    李帥鋒 (1985—),女,吉林長春人,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憲法、行政法:岳陽(1985—),男,四川人,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憲法、行政法。

    猜你喜歡
    責任法侵權人動物園
    “獲益剝奪”規(guī)范意義的再審視
    ——以《民法典》第1182條前半段規(guī)定為分析對象
    住在動物園里的“閃電”
    漢德公式的局限性——《侵權責任法》第87條視角
    河北農機(2020年10期)2020-12-14 03:14:12
    擺攤后,一個噴嚏兩個億
    知識窗(2020年8期)2020-08-27 13:00:25
    你的新年flag是什么?
    知識窗(2020年2期)2020-03-25 02:52:14
    高空拋物,誰來擔責?
    中國工人(2019年7期)2019-09-10 11:25:28
    侵權責任法的過失相抵規(guī)則及其適用
    《侵權責任法》保護范圍及其特色之研究
    商情(2017年7期)2017-04-14 13:59:00
    支付被侵權人合理費用者的直接求償權探究
    知識產權對侵權責任法的沖擊及回應
    知識產權(2016年3期)2016-12-01 06:57:22
    新兴县| 阿拉善盟| 宜都市| 宁陵县| 察隅县| 河源市| 资阳市| 白水县| 枣强县| 清流县| 临澧县| 湖南省| 屯昌县| 日土县| 盐津县| 隆德县| 罗平县| 从江县| 贵州省| 阳谷县| 绥化市| 塘沽区| 庆阳市| 葵青区| 错那县| 赤水市| 永城市| 中西区| 建瓯市| 香港| 清水县| 铜梁县| 枣庄市| 广平县| 永泰县| 兴海县| 吉安市| 临朐县| 金寨县| 仙居县| 仲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