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春花
一、 讀寫結合基本模式
通讀課文,感知課文——找準重點,以讀悟寫——讀寫遷移,以寫促讀——課外拓展,形成能力。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透過文字去整體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獲得對事物的基本感受,讓文字所表現(xiàn)的事物在頭腦中形成鮮明的形象,讓書本的語言化為學生頭腦里的內部語言。再引導學生把自己對語文的了解、對事物的認識、感受,把頭腦中鮮明的形象說出來,讓內部語言化成外部語言。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抓文章重點(拓展點),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內容的,總結文章的寫作特點,感受語言魅力,學習寫作知識。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以寫作為手段,在習作實踐中運用閱讀時學到的知識,訓練作文能力,同時使讀的效果得到鞏固。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緊扣讀寫聯(lián)結點,拓展到課外的閱讀和表述中,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學習運用,在運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加深理解,使學生的讀寫能力都得到發(fā)展。
二、 讀寫結合點探尋
(一) 仿寫
1. 仿句子,鍛煉學生運用語言的基本功。句子是課文的基本構件,是課文主題的基本載體,是閱讀教學的著力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捕捉課文中用詞準確、刻畫生動、描繪形象的句子,比喻恰當?shù)木渥?,比擬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運用恰如其分的句子,關聯(lián)詞使用得當?shù)木渥硬⒓皶r加以揣摩、仿造,引導學生從仿寫中發(fā)現(xiàn)和掌握各種句子的詞語搭配關系以及句式的特點,鍛煉學生運用語言的基本功。
2. 仿段落,提高學生構段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做教師的要善于尋找課文中在遣詞造句、表現(xiàn)手法、語言風格、布局謀篇等方面有特色的精彩語段,引導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內容的,總結文章的寫作特點,感受語言魅力,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仿寫訓練。從段落的仿寫中讓學生積累應用人物肖像、心理、動作、對話以及自然環(huán)境等方面描寫的詞語,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從段落的仿寫中讓學生掌握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制造懸念、引人入勝,寫景狀物、渲染氣氛等作文開頭形式;從段落的仿寫中讓學生掌握篇末點題、提升思想,反照前文、首尾呼應,提出問題、發(fā)人深思,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的結尾技巧。
3. 仿思路,增強學生布局謀篇能力。文章的寫作,根本問題在思路,能不能寫好在思路,能不能寫快在思路。葉圣陶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币虼?,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去模仿、借鑒作者的思路,訓練自己的寫作思路,掌握寫文章的“格”。從文章的整體上看,文章的行文思路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三步式”,即作者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思路謀篇布局;一種是“二步式”,即作者按“為什么——怎么樣”的思路組織篇章。就文體而言,有說明、記敘、議論等,每一種文體都有自己的“格”。比如記敘文的選材非常重要,要準確、新穎;布局上通常按“倒敘——順敘”或“順敘——插敘——順敘”的方式組織材料;表達方式以記敘、描寫為主,要細膩生動,以情感人。我們平時只要嚴格按照文體要求進行訓練,熟練地掌握每一種文體寫作的“格”,寫作時,就可以借范文之“格”,循規(guī)為圓、依矩成方,進而輕松愉快地進行表達實踐,平時作文的那種雜亂無章、言之無序的現(xiàn)象也就避免了。
4. 仿技法,增強學生的表現(xiàn)技巧。古語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焙玫奈恼聫膩矶疾皇瞧戒佒睌⒌?,往往通過各種寫作技法使之騰挪跌宕,引人入勝。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對那些結構上讓人無法釋手,語言上給人美感的文章細心體味,變他人經驗為自己經驗,變他人的技能為自己技能。
需要注意的是,進行仿寫訓練應選準范文的仿寫點,注意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注意讀寫結合上的作文滲透,這樣才能讓學生把前人的經驗化為己有,提高知識遷移的能力,從而更好地促進閱讀,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
(二) 變寫
變寫比仿寫進了一步,錢夢龍認為是“半創(chuàng)造性的作文”。它是對范文的內容或形式進行某種變動,寫出與原文基本相近又有所不同的作文。變寫的方式大致有縮寫、擴寫、改寫、續(xù)寫等,下面結合教材談談具體方法。
1. 縮寫。閱讀教學過程中,對于那些篇幅較長的文章,我們可以讓同學們用錘煉主干,削剪枝葉,選取原文精華的方法,縮寫成精短的文章。在正式進行文章縮寫之前,首先要細細地閱讀原文。要知道,縮寫必須是在掌握原文的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的基礎上才能進行。仔細地閱讀全文之后,必須認真地進行一番綜合分析以后再動筆。在疏通整篇文章時,必須有所側重,有所描述,有所起伏??s寫,一定要保持原文的體裁、基本內容、結構層次和語言特色。它必須依據原文內容的主次輕重,分別采用保留、概括、舍棄的方法,對原文進行壓縮??s寫完畢后,像平時我們寫文章一樣,還需要對縮寫出來的文章,加以修改潤色,然后再定稿??s寫,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對整體結構的把握能力,還可以從中學習別人的構思,從而鍛煉自己的語言表現(xiàn)能力。
2. 擴寫。擴寫不是重復啰嗦,畫蛇添足,而是把短文衍化為既要充實具體,又要精練生動的長文。由于我們擴寫練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文字表達能力,所以,在進行具體的文字描述時,要放慢寫作節(jié)奏,以原文為發(fā)揮想象的依據,盡量多考慮如何使文字通俗流暢、文筆形象生動等因素。
3. 續(xù)寫。閱讀教學時對言已盡而意無窮的地方可以適時地安排續(xù)寫練習,它不僅能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消化原作,還能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4. 改寫。改寫就是根據原文內容改變其表現(xiàn)形式的訓練方式。它有利于訓練學生以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表達同一內容的能力。改寫的形式有:改變敘事人稱、改變體裁(把古詩改成記敘文)、改變語言(把古文改為現(xiàn)代文、把陳述性語言改為描述性語言)、改變文章敘述順序(順敘變倒敘、倒敘變順)等。由于改寫含有創(chuàng)作成份,所以常進行改寫練習可以提高寫作技巧,發(fā)展想象力。
5. 猜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對于那些新穎、曲折、別開生面、匠心獨運的題目,我們不要急于讓學生去看課文內容,要有意識地在同學們面前賣個關子,讓他們做一個換位思考,倘若這篇文章由自己來寫該如何來完成呢,要和那些大家、名家去比試一下高低,這是具有多么大的誘惑力和挑戰(zhàn)性啊,同學們會以一種飽滿的熱情積極地投入到文章的構思中,這不僅鍛煉了他們的思維品質,還提高了他們寫作的興趣和閱讀的熱情。
(三) 補寫“留白”
我們的語文課本中,有不少課文作者把一些內容留給讀者自己,讓讀者循著作者的思路去思考、想象,給讀者留下了發(fā)散思維的空間,這種手法與繪畫中的留白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老師要獨具慧眼,恰到好處地挖掘語文課本中的留白處。這樣既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力,又使學生全面完整地把握內容,披文入境,融合進文中,走入人物心中。
(四) 寫讀后感
對于能震撼學生的心靈、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力的文章,可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感觸最深的一兩點,寫一篇讀后感。寫作時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感受,或直接與文中的主人公對話,還可以與作者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這樣的讀寫結合,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寫讀后筆記的習慣,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想認識水平,學生作文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讀與寫的結合不可牽強,不可用閱讀教材中的模式束縛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讀與寫的結合并不是簡單的讀寫對應,盡管某些情況下這種對應是行之有效的,但從宏觀上看,是閱讀積淀的潛移默化,比如,就某一次作文而言,可能在立意上借鑒了某篇課文,而在表現(xiàn)手法上卻又借鑒了另一篇課文。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火眼金睛,及時捕捉和挖掘文中讀寫結合的契機,熏陶感染,了無痕跡,讓閱讀和習作和諧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淳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