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俊
(中南大學體育部,湖南長沙410075)
對長沙高校部分大學生身體素質的追蹤研究*
李亞俊
(中南大學體育部,湖南長沙410075)
通過對長沙高校部分大學生身體素質情況從一年級到三年級的追蹤調查發(fā)現(xiàn),一年級身體素質情況普遍偏低,二年級身體素質大幅上升,三年級出現(xiàn)下降趨勢,尤其表現(xiàn)在耐力、柔韌性素質方面。建議在大三學生中繼續(xù)堅持身體素質達標輔導與測試。以保持其身體素質水平。
大學生;身體素質;追蹤研究;體育教學
目前我國高校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質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合格率問題。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和改善學生的健康水平,培養(yǎng)他們成為跨世紀的合格人才,是高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和根本任務。
要提高高校學生的健康素質,首先要及時了解學生在校期間體質的發(fā)展狀況,以便采取相應的體育措施,改進學校體育教學工作。
近年來,通過調研、材料收集等方法對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湖南大學、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4所高校2008級共8個班級的普通本科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體質發(fā)展變化狀況作了些研究,認為結合當前高校的實際情況,應該重視學生體質研究的連貫性,特別是學生身體狀況變化的連續(xù)研究,將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由低年級到高年級學生體質的發(fā)展變化狀況。為此試圖以一年級部分學生從入學到畢業(yè)的身體素質連續(xù)三年的追蹤調查,來分析學生在校期間身體素質發(fā)展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為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調查對象為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湖南大學、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8級部分學生,共計2214人,其中男生1106人,女生1108人。男生平均年齡為19.8,女生為18.2歲。
調查方法是一年級入學開始第一期進行五項素質摸底測試,二、三年級每年結合體育鍛煉達標考試收集當年學生身體素質的數(shù)據。
調查項目是100米,1000米(男),800米(女),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立定跳遠,擲實心球。
經統(tǒng)計后對以下項目數(shù)據進行對比分析。
(一)學生三年中身體素質指標的比較。
(二)學生三年中身體素質等級評定的比較。
(三)在校二年級學生與湖南省同齡青年進行素質的比較。
這四所高校大學生三年中五項身體素質測試指標自身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其中以一年級最低,二年級最高,三年級居中。但二年級處于最高峰時期的指標仍有部分項目低于湖南省同齡青年平均數(shù),其中以男子1000米,引體向上,女子800米,100米差距最為明顯(見表1~4)。
1.實驗組男生三年中身體素質指標的比較(見表1)
從表1中可看出男生一年級與二年級、三年級比較,身體素質指標增長顯著,而二年級又高于三年級,五個項目中有4個較顯著。2.實驗組女生三年身體素質的比較
表1 男生三年身體素質指標的比較
從表2中可看出女生一年級與二、三年級比較,身體素質指標增長顯著,但女生二年級與三年級比,除100米和800米跑出現(xiàn)負增長外,其他項目素質指標無顯著差異。
表2 女生三年身體素質指標比較
3.三年中學生身體素質等級評定比較
表3 學生身體素質等級評定比較表
4.實驗組學生二年級身體素質與湖南省同齡青年身體素質比較
表4 二年級學生身體素質與湖南省同齡青年比較表
1、一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指標低,但可塑性強
從表1和表2、表3可以看出,男、女學生剛進校時的身體素質、五項達標成績未達及格標準,說明學生在中學學習負擔過重,體育鍛煉不夠是造成身體素質差的直接原因。另外,學生年齡小,正處在長身體期間,身體各方面發(fā)育尚未完全,也是影響其素質的客觀原因,只要我們能合理的引導他們進行科學鍛煉,全面提高身體素質是完全可能的。
2、二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指標提高顯著
從表1、2、3中可看出二年級素質測驗的評級和一年級相比有提升趨勢,五個測試項目的成績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其平均總分男生由一年級的210分提高到350分;女生由225分提高到345分。說明學生的體質提高較快,也說明兩年系統(tǒng)的體育教學對增進學生身體的全面發(fā)展有著良好的影響。根據調查,一、二年級學生除每周兩節(jié)體育課以外,平時也圍繞體育課的考核內容,以及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進行了課外鍛煉,這樣就能彌補每周二節(jié)體育課,間隔時間較長的不足,從而保證了身體鍛煉的連續(xù)性,因此身體素質水平有一定提高。
3、三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有所下降,個別項目下降明顯
從表1、2、3中可看出三年級的素質測試告訴我們,除立定跳遠和拋實心球以外,其他三個項目的成績都呈下降趨勢。說明三年級學生由于功課負擔繁重,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難以保證,根據“用進廢退”的觀點,必然導致學生身體素質的下降。
高年級學生體質下降,客觀上反映出我校體育教學和管理制度存在著不足之處:
其一,一、二年級體育是必修課,達標不及格即體育成績不能及格,體育成績不及格,按學籍管理制度處理:體育成績達不到優(yōu)秀者,不能評獎學金。這些規(guī)定對促進學生認真上好體育課,平時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然而對于不開體育課的高年級學生來說,已經沒有約束力。只要成績好就可評獎學金,拿畢業(yè)證。變成一好代“三好”。
其二,學校的畢業(yè)體檢項目多,但要求低,主要是檢查學生有無疾病和生理缺陷,基本上沒有反映身體素質,更不能說明其體質的強弱。這樣的要求,只要注意基本營養(yǎng),不要長期過度疲勞,即使不參加體育鍛煉,畢業(yè)體檢這一關也不難通過。
另外,身體素質的指標三年級每一項都比一年級高,并且有較明顯的差別,說明了三年級通過兩年系統(tǒng)的體育教學之后,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有了一定的基礎,雖然已經停上體育課,但身體素質還有一定的優(yōu)勢。
4、長沙高校學生與湖南省同齡青年身體素質指標仍存在差距
從表4中可看出通過對二年級(高峰期)身體素質情況與湖南省同齡青年比較,男生有1000米、引體向上,女生有100米、800米等項指標低于全省,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男生在立定跳遠、100米、擲實心球,女生在立定跳遠、仰臥起坐、擲實心球等項目卻略高于湖南省同齡青年。這表明男生在下肢力量、速度、協(xié)調性素質,女生在下肢力量、腹部力量、協(xié)調性素質均略高于湖南省同齡青年的平均指標。而男生在上肢力量、耐力,女生在速度、耐力等方面仍與湖南省同齡青年標準存在差異,其中耐力素質差異最為顯著(P<0.01),這也說明,近幾年來長沙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群體工作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但仍缺少對學生自覺長期鍛煉的監(jiān)督機制,正因為如此,學生在耐力、速度、力量方面素質的不足必然會反映出來。
通過對2214名學生體質情況連續(xù)三年的追蹤測試和分析,我認為學生入學時的水平比較低,但其年齡偏小,體質的可塑性比較大,如能在校學習階段加強教學和體育鍛煉的連續(xù)性,采取有效的體育措施,還是可以使學生的體質由弱變強的。
高年級學生的體育活動,要有計劃的列入課表,堅持在業(yè)余時間里在有教師輔導的情況下不間斷的進行。建議成立國家鍛煉標準指導小組,讓達標難以合格的學生在其指導下鍛煉。并規(guī)定每期對一、二、三年級學生進行一次達標合格率集中考核。凡不及格者,不發(fā)畢業(yè)證,不能評優(yōu)秀學生和獎學金。
在體育考核標準中,應逐步提高單項達標標準和達標總成績所占比例。
根據調查情況表明,我校學生、女生的耐力、速度,男生的耐力、上肢力量素質最差,應重點加強這幾項素質的達標鍛煉。
在體育課中要提高質量,既要介紹鍛煉方法,又要達到適宜的運動量,把上課和課外鍛煉緊密結合起來,大力開展以鍛煉標準為內容的體育鍛煉,適當減少學生負擔,改善學生生活條件加強衛(wèi)生保健措施。
積極實施《學生體育合格標準》,調動學生自我鍛煉的積極性,校、課部領導、班主任、體育教師共同配合,上下動手,齊抓共管。
[1]楊貴仁.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潘紹偉.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張龍.體育統(tǒng)計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孫慶祝.體育測量與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蔣先龍.大學生健康指南[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6]徐文彬.教育統(tǒng)計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011-07-13
李亞俊(1969-),男,湖南常德人,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