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偉 王秋月
摘要:現(xiàn)代的文學(xué)形式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淵源,文學(xué)創(chuàng)作離不開對前人文化的繼承。作為浪漫主義詩人的李白,他的成就也離不開對屈原、莊子的繼承。
關(guān)鍵詞:浪漫主義;淵源;李白
任何文學(xué)創(chuàng)作,都離不開對前人文化的繼承,作為浪漫主義最偉大的詩仙李白,對屈原、莊子又是如何繼承的呢?
一、從積極浪漫主義屈原方面來看李白的浪漫主義
屈原在楚地原始神話和巫覡、工祝有關(guān)宗教活動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了“楚辭”,他的詩歌《九歌》《招魂》《離騷》《天問》等篇,無一不帶著鮮明的神話意識,而在李白的詩歌中,隨處可見神話。比如《古風(fēng)十九》中寫華山就把華山人格化、神化:“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好一幅優(yōu)雅縹緲的神女飛天圖。李白經(jīng)常把道教的神仙傳說融入詩中,神話構(gòu)成了李白詩歌離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我們進一步研究屈原的浪漫神話,例如《九歌》中詩人敘寫了一系列靈光飛揚的自然神形象,因相愛而不得相聚的湘江之神,充滿失意而悲哀的“山鬼”,因不能長久地與“美人”聚合而煩惱的河伯……顯然這一系列的自然神中隱含著一個重要的文化心理,即“萬物有靈”。
既然萬物是有靈的,大自然是有靈的,人生的最高境界則應(yīng)為“天人合一”,人生最大的自由莫過于回歸自然。李白對大自然的那種無比的熱愛,其實質(zhì)即是他天人合一生命觀的一種表現(xiàn)?!拔壹某钚呐c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把“我”的愁心托付給明月、長風(fēng),李白的性靈融合在自然之中,與月一體,與風(fēng)一體,明月即李白,長風(fēng)即李白,高山即李白,流水即李白。我記得古代有一句表現(xiàn)回歸自然的話——“日月星辰胸中走”,如果李白就是整個宇宙的話,那么,從這個視點出發(fā),我們?nèi)ンw味李白浪漫主義那雄奇的夸張,“疑是銀河落九天”“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黃河之水天上來”“與爾同銷萬古愁”等一系列突破時間的、空間的、現(xiàn)實的、理性的思維障礙的夸張,那又有什么奇特的呢?
二、從消極浪漫主義莊子方面來看李白的浪漫主義
追求與大自然神秘的契合,反對用理性的思維讓人與自然分離,這一點是李白和所有浪漫主義詩人、文學(xué)家共同具備的,他們都具有強烈的宇宙意識。我們來看另外一位浪漫主義大家莊子,莊子因夢見蝴蝶,他分不清到底是蝴蝶變成了莊周,還是莊周變成了蝴蝶。李白終身以大鵬自比,是他能夠像大鵬一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還是大鵬能夠像李白一樣有放蕩不羈的思維?具有強烈宇宙意識的人,為了自己生命的長存,他們隱退了,退到山林做起了隱士,而世俗的政治、戰(zhàn)爭等等俗事會干擾他們生命的存在,于是,他們向社會道德進攻,李白是這樣的,莊子、陶淵明也是這樣的。在李白的很多詩中,表現(xiàn)出了歸隱、及時行樂的思想,如《白云歌》《將進酒》等。
寫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詩:“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在詩中作者塑造了“天人合一”、與道相合、回歸自然的自我形象,這個能與溟涬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思維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褚斌杰.詩經(jīng)與楚辭.
[2]程郁綴.唐詩宋詞.
[3]唐詩鑒賞辭典.
(作者單位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職業(yè)高級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