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在我國大中小學的逐漸普及,它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強大支持作用,是傳統(tǒng)教學媒體和現(xiàn)代教學媒體所無法比擬的。通過對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的檢索,近十年來有關“多媒體與課程的整合”在各類期刊發(fā)表的文章或優(yōu)秀的碩士學位論文有幾百篇,但有關“多媒體與教學法整合”的文章卻寥寥無幾。
布點教學法(簡稱“布點法”)是教師組織、引導、促進學生問題圖運動的教學方法,它是江蘇省洪澤中學特級教師姚湘仁在近20年教學研究工作中總結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新課程背景下探索多媒體與布點法整合策略是件很有意義的事,經(jīng)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nèi)〉昧艘恍┙?jīng)驗和成效,現(xiàn)結合布點法課堂教學的流程——四步操作(感知激圖、布點優(yōu)圖、分層育圖、反思評圖)介紹中學化學教學中多媒體與布點法的整合策略。
一、感知激圖階段的策略
感知激圖,教師將本節(jié)課的學習材料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活動,區(qū)分出已知和未知,并形成未知向已知轉化的策略,布點法把這種由已知、未知和策略構成的問題結構叫做問題圖。問題圖既是學生前期學習的成果,也是其后續(xù)學習的基礎。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例如在上蘇教版高一化學“乙醇”一課時,首先創(chuàng)設了兩個問題情境:
(1)多媒體展示幾種酒類商品的圖片,提出問題: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那么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是怎樣釀制的?為什么釀造的酒會越放越香?
(2)多媒體播放一段因酒后駕駛引發(fā)交通事故的視頻,提出問題:全世界每年有大量交通事故,其中多數(shù)與酒后駕駛有關,你知道交警是如何檢查司機是否飲酒的?
2.發(fā)揮超文本功能,組織管理教學信息
(1)可按教學目標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體信息的各種教學內(nèi)容組織成一個有機整體;
(2)可按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把包含不同教學要求的各種教學資料組織成一個有機整體;
(3)可按學習者的知識基礎與水平把相關課題的預備知識以及開闊視野所需要的擴展知識組織成有機整體。
二、布點優(yōu)圖階段的策略
布點優(yōu)圖,學生在感知激圖階段形成的問題圖內(nèi)隱在思維之中,具有模糊性和差異性。教學中讓部分學生復述知識要點(已知)、提出自己的疑問(未知)、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教師有選擇地將學生的回答板書到黑板的相應位置,形成結構性的板書——布點圖。布點圖是師生共建共享的教學工具,是對學生問題圖的外顯與優(yōu)化。
教師用多媒體呈現(xiàn)課程目標,結合布點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形成具體的可操作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策略。
三、分層育圖階段的策略
分層育圖,這是學生由不知向知的轉化階段,根據(jù)布點圖和學習目標,我們通常設計記記查查、議議講講、練練評評三個依次加深的活動環(huán)節(jié)。
1.補充感知材料,檢查記憶效果
(1)播放能增加學生感性認識但有毒、有危險或反應太慢的實驗視頻;
(2)播放反映物質(zhì)微觀結構或工業(yè)流程的動畫;
(3)用幻燈片呈現(xiàn)一串簡單問題,讓學生快速回答,檢查學生記憶的效果。
2.提出探究問題,引導合作學習
用多媒體展示幾個相對復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探究,既能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給學生提供合作交流和表達想法的機會。
3.精選鞏固練習,促進知識遷移
知識理解后,要進行鞏固與運用,這是知識轉化成技能的必然途徑。運用多媒體展示鞏固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則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點評、講解,或用多媒體展示教師的解題過程和思路,這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答題規(guī)范性是很有好處的。
四、反思評圖階段的策略
反思評圖,教師運用布點圖引導學生對知與不知互動全過程進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所得與不足,教師進行簡要評價。此階段,讓學生畫出自己的問題圖,教師將部分學生的問題圖用實物投影在全班展示,學生再將自己的問題圖、同學的問題圖和黑板上的布點圖進行比較。這種圖與圖的互動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一場頭腦風暴,它既能幫助學生將布點圖的信息內(nèi)化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去,還能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及反思學習能力。
關于“中學化學教學中多媒體與布點法整合策略”的研究才剛剛起步,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希望我們的工作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姚湘仁.布點教學法的含義及其操作步驟[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5).
[2]陳加柱.提高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新思路:例說布點教學法的四步操作[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9(8).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術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