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肖 路
《機器人總動員》是由美國迪斯尼?皮克斯在2008年制作的一部動畫片,該片榮獲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首映時,該片以6250萬美元的票房擊敗同期放映的動畫片《功夫熊貓》,并獲得眾多影迷和專業(yè)媒體的交口稱贊,是一部給人以視覺享受與思想啟迪的影片。
從片名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一部科幻片。歷來,人類崇尚“知識就是力量”。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無一不依賴于知識,尤其是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四大發(fā)明、蒸汽機的發(fā)明以及電的發(fā)明,一次次證實了科學技術(shù)在人類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人類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技價值觀,即對科學技術(shù)的評價標準以及價值取向的基本看法[1]。自古希臘以來,西方社會就一直將理性引領下的科技進步視為人類幸福的根源。以表現(xiàn)科技為人類造福的動畫作品也不在少數(shù)。然而動畫片《機器人總動員》并未展現(xiàn)人類在科技價值觀引領下不斷奮進的場景,而是向觀眾袒露了理性發(fā)展中的尷尬。
最大的尷尬便是地球被過度開采之后,2700年時已成為一所垃圾工場,由垃圾堆成的摩天大樓赫然聳立在我們面前,人類不得不乘坐高科技太空船逃離地球,飛往太空,在太空船上“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人們整天躺在太空船的滑輪椅上,由機器人照料日常起居,無需為生計奔波勞頓的人們身形日趨肥碩,其運動機能也在不斷減退。
理性促使科技發(fā)展,新型的機器人相繼產(chǎn)生。片中的主角瓦力(Wall-E),全名為地球廢物配置裝載推料機器人(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 Earth Class),是人類離開地球前制造的機器人,完全是工業(yè)時代的產(chǎn)物,其外形顯得棱角分明,酷似20世紀初期的林肯轎車,眼睛仿若老式望遠鏡,而其身體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垃圾箱;而伊芙(Eve)則是陪伴人類居住在太空船上的新型機器人,全名為地球植物被特別評估機器人(Extra-terrestrial Vegetation Evaluater),她是后工業(yè)時代的產(chǎn)物,線條流暢圓潤,造型頗似磁懸浮火車頭,做工精致美觀,而且還具有自主學習功能,是一臺具備更新能力的智能機器人。如果瓦力代表著工業(yè)時代的男性藍領工人,那么伊芙則活脫是一個現(xiàn)代白領麗人。
在動畫片《機器人總動員》中,相較于人類,設計者對機器人造型的塑造花費了更多心力,而片中的機器人也遠比人類更具有人情味。這些機器人具有不同的形態(tài)與個性,除了瓦力和伊芙之外,還有按摩機器人、清潔機器人、美容機器人、警察機器人、遮陽機器人等,他們外形各異,性格鮮明,工作職能也被逐一細化,充滿智慧和工作熱情;而人類的設計則略顯簡單,他們外形趨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肥碩臃腫,躺在軌道椅上,神情漠然。太空船長除了每天的新聞報道,其他事物全都交與機器人掌管,從墻上的歷任船長的相片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比一個肥胖。不僅如此,機器人間能面對面的交流,雖然他們的語言能力不強,發(fā)音含混,但他們會用眼神來傳遞內(nèi)心情感,如瓦力和伊芙,瓦力那雙望遠鏡似的雙眼,因為有雨刷和用作閉合搭扣的眉毛,并且可以開合,所以他完全能用眼鏡來表情達意,快樂、悲傷、擔心、遺憾都從眼神中表達出來;而伊芙的眼睛是藍屏光眼,可以改變形狀和顏色亮度來表達其喜怒哀樂。但是,住在太空船上的人類很少交流,似乎已經(jīng)忘記了彼此間如何用眼神、語言進行面對面的溝通。
人類崇尚理性,創(chuàng)新科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zhì),以獲得幸福。然而,高科技的發(fā)展結(jié)果卻背離了我們的初衷,理性遭遇尷尬。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受損,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大,人類不再以自力更生為榮,而是完全被科技控制。在這里,“現(xiàn)代人異化于自己,異化于同類,異化于自然,現(xiàn)代社會既是物質(zhì)富裕社會,又是精神不健全的、異化的社會?!盵2](P44-45)片中表現(xiàn)出了科技帶給我們的困頓與尷尬。這樣的場景通過動畫語言表達出來,不僅產(chǎn)生了強勁的視覺效果,而且也震撼著人們的心靈,觀眾內(nèi)心在產(chǎn)生擔憂的同時,也被主人公瓦力內(nèi)心的情感所感到,并愿意與之一起去追尋一條價值回歸之路。
瓦力是人類離開地球時留下清理垃圾的機器人。到了2700年,瓦力是唯一一個還能工作的地球機器人。他孤獨但自得其樂,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將家布置得整齊且富有情調(diào),他還知道怎樣保養(yǎng)維修自己,將破損的機器人身上的有用零件保存起來,供維修時使用。
瓦力雖然孤獨,但是他的情感世界是富足的。他從不抱怨,快樂淡定地面對平凡的每一天。清晨,他被自動叫醒功能叫醒,穿上他的“履帶”鞋子去陽光下享用太陽能早餐。在工地上,他將垃圾制成方塊整齊壘砌成摩天大樓。為了使枯燥的撿垃圾工作變得更為有趣,瓦力就在垃圾中尋找喜歡的“寶貝”裝進他的百寶箱中。夕陽中,瓦力帶著百寶箱回到住處,打開家中彩燈,使整個房間變得溫馨愜意。他放映錄像帶欣賞令他百看不厭的歌舞劇“你好,多莉”,他將尋回的寶貝分門別類收藏好,喂飽寵物蟑螂,便結(jié)束了一天的工作,躺在在工具架上睡覺。在瓦力的一天中,我們看到的是人類傳統(tǒng)的生活模版;在瓦力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人性中美麗的一面,熱愛生活、自得其樂。
瓦力富有愛心,小蟑螂是他的朋友兼寵物。當瓦力不小心碾到了小蟑螂時,他會低下頭仔細查看,擔心自己把蟑螂碾死,直到發(fā)現(xiàn)蟑螂活著,才舒了一口氣;當瓦力奮力搭上伊芙乘坐的飛船離開地球時,小蟑螂也試圖跟隨,但瓦力命令他留下,因為他擔心旅程中可能會遭遇不測,他不希望自己的伙伴為自己去冒風險。
看到伊芙,瓦力一下子被她的美麗所打動。他沒有因為自己的平凡、老舊就自慚形穢,而是勇敢地去追求。他在沙塵暴來臨時帶著伊芙逃回家中,拿出收藏的寶貝給伊芙玩,請伊芙一起看那部含情脈脈的歌舞劇,還拿出了那株珍貴的綠色植物。但伊芙一旦找到了綠色植物,她原先設定的程序就自動進入休眠模式,無論瓦力怎樣呼喚,伊芙都毫無反應。此時,瓦力帶著休眠的伊芙去看日出、給她撐傘遮擋風雨。當伊芙依照程序返回太空時,瓦力奮不顧身跳上飛船緊隨不放。來到太空船上,瓦力不僅找到了伊芙,還交到了一群機器人朋友,在船長與機器人舵手的斗爭中,瓦力始終與伊芙并肩作戰(zhàn),他給予了伊芙與飛船上的人類最大的幫助,最終飛船船長戰(zhàn)勝了貌合神離的機器人舵手,與眾人一起重返地球。
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瓦力早已學會了應對的本領,在沙塵暴之前他還會詩意地仰望星空。正如執(zhí)行監(jiān)制約翰?拉賽特所說的那樣:“動畫藝術(shù)是關于角色做了什么,而不是說了什么?!盵3]這部動畫片中的人物語言對話并不多,但瓦力對自己、對他人、對環(huán)境的態(tài)度已將他的價值取向表現(xiàn)了出來。他的行為感動了觀眾,讓大家看到人性平凡而美麗的一面。瓦力“就像一個5、6歲的小孩子”[4],而在導演看來,瓦力是一個小人物。導演安德魯?斯坦頓說:“我怎樣才能讓瓦力的形象變得可信和可愛呢?我們做了很多的設計,最終確定了一個‘小人物’的形象,也許正是這樣的小人物,能給觀眾看到自己(影子)的可能?!盵5]也更能使觀眾從內(nèi)心產(chǎn)生共鳴。
動畫片除了制作造型、聲效之外,更為重要的任務是敘述故事、展現(xiàn)故事中所包含的人文價值。在動畫片《機器人總動員》中,前30多分鐘沒有一句臺詞,有的只是瓦力工作時機器摩擦的聲響,而片中的機器人造型也多為靜態(tài)展示,因此,作品并未在聲畫造型上取得先聲奪人的效果,但是,它還是拿了奧斯卡獎,還在大眾評論網(wǎng)爛番茄網(wǎng)(rotten tomatoes)中被評價為具有97%的高新鮮度。那么這樣的效果是怎樣達到的呢?在筆者看來,導演采用了最撩動人心的主題,選用了最溫馨甜美的歌舞,并展開了最深層次的價值探尋,以說明人類的幸福、未來及希望之所在。
影片以愛情為母題,向世人展現(xiàn)了一場發(fā)生在機器人之間的愛情。導演坦言:“我想表現(xiàn)一個機器人的孤獨,因為機器人的孤獨困境能勾起觀眾的共鳴,我們一直在討論來討論去,后來我想只有談戀愛才是瓦力孤獨的終極解決。愛情?我的腦子里馬上蹦出兩個機器人相愛的畫面。在恢宏的宇宙背景下,這畫面真是太富有詩意了?!盵5]這場愛情確實詩意,瓦力和伊芙一起看錄像帶《你好,多莉》,并將手牽在一起,沒有語言,但遠比一聲“我愛你”更令人心動。在太空上,瓦力拿著滅火器與伊芙起舞時,音樂與畫面使人完全進入美麗而浪漫的愛之夢境……
所有這一切,都使觀眾感受到了愛情的溫暖。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愛情的浪漫,還有瓦力在愛情上所表現(xiàn)出的執(zhí)著與付出。初見伊芙時,現(xiàn)代科技制造出的新型機器人伊芙威力無比,手一揮便擊毀目標,瓦力卻仍勇敢追隨;為了奪回伊芙珍視的綠色植物,瓦力不顧生命安危,竭盡全力加以保護。
瓦力的純真情感使觀眾內(nèi)心豁然開朗,他的積極樂觀與人類的生存處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影片開場時垃圾堆得像摩天大樓般的死氣沉沉的城市背景曾使觀眾產(chǎn)生壓抑與悲涼;人類在太空艙中的生存狀態(tài)也再次揪住觀眾的心,他們整天躺在滑輪椅上無所事事,甚至不知道在離自己不遠處就是一個游泳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習慣于通過屏幕進行,面對面時連拉一下手的勇氣也沒有……
面對這樣一幅景象,身為人類,有誰還會說自己是幸福的呢?其實,先哲們對科技會損害人和事物的自然本性早有預見,在《莊子?天地》篇中就有:“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北R梭也認為科學理性的進步會敗壞社會的風氣和道德。西方人崇尚理性,其文化中的科學性格來自古希臘的傳統(tǒng),希臘人甚至把以知性活動求得真理認定為最高幸福。[6]因此,千百年來,人類致力于科技文明的發(fā)展,將人類的科學發(fā)明推向了極致。在康德看來,理性是人的本質(zhì),“人自身實在有個使他與萬物有別,并且與他受外物影響那方面的自我有別的能力;這個能力就是理性?!盵7]科學技術(shù)的創(chuàng)新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尺。但人類似乎僅僅沉醉于新技術(shù)的誕生與新能源的利用,而將伴隨科技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透支、人心失衡等現(xiàn)代頑疾擱置一旁。在信息化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人類的價值觀發(fā)生了偏移,新技術(shù)的誕生及物質(zhì)財富的積累成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人類被技術(shù)奴役,而渾然不覺。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的溝通少了,親情淡了,而由于新技術(shù)的應用對環(huán)境的損耗卻越來越大。
影片中的人類乘坐太空船在太空中尋求生存的居所,太空船上的人們派伊芙回地球探尋象征生命的綠色植物……在探尋的過程中,觀眾似乎發(fā)現(xiàn)了傳統(tǒng)價值的珍貴與可愛,在瓦力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單純、執(zhí)著、勇敢、善良、不功利,是人性中珍貴的質(zhì)素,瓦力因為擁有了這些,所以他可以在孤獨中快樂的生活,可以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從容應對,可以在看似遙遠的愛情變?yōu)楝F(xiàn)實,可以幫助離家難歸的人類重返家園。人們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價值的難能可貴。
在人們重返地球之后,在這片廢墟上重新長出了一簇簇綠色植物,人們找回了自己的生存空間;瓦力找到了愛情,兩個完全不同的機器人,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人類也找回了自己的精神寄托。
觀眾們不禁釋然,人類終于重返家園,而小人物瓦力也征服了高科技的代表伊芙,獲得了純真的愛情。人們發(fā)現(xiàn),原來,平凡人身上的樸素與單純能釋放出強大的力量,只要擁有愛,簡單的生活也能帶給我們幸福。而且,這種幸福是高科技所無法替代和補償?shù)?。人類的價值以最質(zhì)樸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即對生活的熱愛、對朋友的真誠、對愛情的執(zhí)著,對故土的珍惜,這些,都是獲得我們幸福的根本。
在尋尋覓覓之后,人類在愛的呼喚中又一次回歸。
[1]龔萱.創(chuàng)新視野下的大學生科技價值觀教(J).高等教育研究,2007(1).
[2]弗洛姆.健全的社會(M).四川:巴蜀書社,1999.
[3]馮學勤.身體美學視野下的動畫藝術(shù)——以《機器人總動員》為例(J).電影藝術(shù),2009(2).
[4]石羊.關于《機器人總動員》中瓦力的角色定位(J).《文學界》(理論版),2010(3).
[5]環(huán)球銀幕(J)2008(6).
[6]魏素琳.中西傳統(tǒng)價值觀比較(J).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3).
[7]康德.道德形而上學探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