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浩,徐楠楠
(1.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春 130118;2.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長春 130118;3.長春市農(nóng)業(yè)學校,長春 130102)
小鵝瘟是由鵝細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雛鵝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敗血性傳染病,傳染性強、病程短且死亡率高。它多發(fā)生于出殼后20日齡左右的雛鵝,其中3~5日齡雛鵝為多發(fā)日齡,發(fā)病雛鵝經(jīng)數(shù)天就波及全群,死亡率可高達70%~95%。由于該病病程短促且有較強的傳染、傳播、致死亡能力,目前已成為影響?zhàn)B鵝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危害最為嚴重的傳染病,同時也給養(yǎng)殖戶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感染的病鵝或番鴨可通過排出帶有大量病毒的糞便,直接或間接接觸將小鵝瘟病毒傳播給健康鵝群,從而導致本病迅速傳播。該病毒也可通過垂直傳播,成年鵝尤其是產(chǎn)蛋種鵝在傳播中成為隱性感染者、病毒攜帶者,它可通過鵝蛋將病毒傳播給易感的雛鵝,所以產(chǎn)蛋種鵝是重要的傳染源,也是新生雛鵝爆發(fā)小鵝瘟的重要原因。開展GPV在產(chǎn)蛋種鵝體內定植規(guī)律研究,可為從源頭上防控小鵝瘟提供科學依據(jù),是深入開展小鵝瘟感染、致病和復制機制研究的基礎。
1.1 材料
1.1.1 病毒 小鵝瘟病毒 SP株[1]、鵝副黏病毒、鵝禽流感、鵝的鴨瘟病毒均由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實驗室保存。
1.1.2 試驗動物 產(chǎn)蛋種鵝為產(chǎn)前15日齡吉林白鵝,購于長春某鵝廠。
1.1.3 主要試劑與載體 DNA提取試劑盒、DL2000 DNA Marker、dNTPs、ExTaq DNA 聚合酶、膠回收試劑盒、質粒提取試劑盒等均購自TaKaRa(大連公司)。T-GPV-VP3質粒由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實驗室在pMD-18T載體基礎上構建的帶有VP3的陽性質粒。
1.2 方法
1.2.1 引物和探針的設計 根據(jù)GPV SP株VP3基因序列(GenBank登陸號:FJ158588),選擇VP3保守基因序列,設計一對熒光定量PCR引物和Taq Man探針。引物由TaKaRa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合成,序列如表1所示。
表1 名稱、序列及擴增片段長度
1.2.2 熒光定量PCR檢測GPV VP3基因的標準曲線的建立 取2 μL T-GPV-VP3質粒,加入18 μL雙蒸餾水稀釋為原濃度的1×10-1,依次10倍梯度稀釋為1 ×10-2、1 ×10-3、1 ×10-4、1 ×10-5濃度的重組質粒DNA。每個稀釋度設3組重復,設置一個對照組,以雙蒸餾水為模板,進行Taq Man熒光定量檢測。PCR反應各組分如下:Premix Ex TagTM(2 ×)12.5μL,上、下游引物(10 pmol/μL)各0.5 μL,熒光探針溶液 1 μL,模板 2 μL,補雙蒸水至25 μL。具體反應條件為:95℃ 30 s,95℃ 5 s,60℃ 40 s,共40個循環(huán)。檢測完畢后,啟用隨機軟件,分別錄入相應陽性質??截悢?shù),通過收集的熒光曲線和Ct值判定結果,繪制標準曲線。
1.2.3 熒光定量PCR檢測VP3特異性試驗 以種鵝常見病毒性疾病鵝副黏病毒、鵝禽流感、鵝的鴨瘟病毒為模板,應用上述已建立的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此方法的特異性。
1.2.4 熒光定量PCR檢測VP3靈敏性試驗 將已知拷貝數(shù)的標準質粒做10倍梯度稀釋至3.5×102個拷貝/μL,以各梯度稀釋液為模板進行PCR反應。最低起始模板濃度即為此PCR反應的靈敏度。
1.2.5 人工感染種鵝試驗 將購買的產(chǎn)前15日種鵝30只(經(jīng)瓊脂擴散試驗檢測為GPV陰性)隨機分為2組,試驗組20只,對照組10只。試驗組皮下注射接種GPV SP株鴨胚尿囊液,對照組接種生理鹽水,每只接種0.5 mL。從病毒感染試驗后開始,分別在第1、3、7、15、30 天進行采樣,每個時間段捕殺4只試驗組種鵝、2只對照組種鵝,采取十二指腸、空腸、盲腸、心臟、肝臟、腎臟、卵巢、輸卵管等組織臟器,十二指腸、空腸、盲腸、輸卵管取1 cm長,心臟、肝臟、腎臟、卵巢取500 mg,研磨處理病料,加入PBS緩沖液,制成勻漿,反復凍融三次,分離上清液。
1.2.6 種鵝GPV定植規(guī)律研究 提取1.2.5項上清液中病毒DNA,按照1.2.2項的體系和條件進行熒光定量PCR,繪出熒光擴增曲線圖,根據(jù)結果分析得出各個樣品的Ct值,按照標準曲線計算出樣品的起始拷貝數(shù)和樣品的病毒濃度。從而得到GPV在產(chǎn)蛋種鵝體內的定植規(guī)律。
2.1 熒光定量PCR檢測VP3標準曲線建立結果采用Taq Man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標準品的連續(xù)5個不同稀釋度擴增時的熒光信號,反應結束后系統(tǒng)自動生成模板濃度擴增反應的動力學曲線(圖1)。以Ct值為縱坐標,不同標準品梯度稀釋的拷貝數(shù)的對數(shù)為橫坐標,獲得標準曲線(圖2),標準曲線的相關系數(shù)均大于0.99(R2>0.99),可見real-time PCR在稀釋度范圍內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系。從而根據(jù)未知樣品的相對應基因的Ct值,即可得出起始模板的精確拷貝數(shù),進而對樣品進行定量分析。
圖1 T-GPV-VP3的擴增曲線(各曲線按Ct值
圖2 GPV-VP3的標準曲線
2.2 熒光定量PCR檢測GPV特異性試驗結果根據(jù)PCR的擴增特性和陰性對照的熒光信號強度確定Ct值。Ct值小于30,確定為陽性樣品;Ct值大于35,為陰性樣品;Ct值在30~35之間判為可疑,應重復試驗,重復后大于30,即判為陰性。特異性熒光PCR擴增曲線結果如圖3所示,重組質粒Ct值小于29為陽性,而鵝副黏病毒、禽流感病毒、鵝的鴨瘟病毒為模板DNA的Ct值均大于35為陰性,表明該檢測體系對GPV為特異性擴增。
圖3 T-GPV-VP3的特異性擴增曲線
2.3 熒光定量PCR檢測GPV靈敏性試驗結果當模板濃度為3.5×103個拷貝/μL時,熒光定量PCR可以擴增出特異性產(chǎn)物,因此,該PCR方法檢測靈敏度為3.5 ×103個拷貝/μL。
2.4 重復性試驗結果 對于不同濃度的模板,4個平行樣品之間的Ct值差異不顯著,表明該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復性。
圖4 部分樣品的擴增曲線
2.5 人工感染種鵝熒光定量PCR檢測結果 對試驗組種鵝各個臟器DNA進行熒光定量PCR擴增,擴增曲線如圖4所示。根據(jù)擴增曲線中樣品的Ct值,按照標準曲線的公式計算出樣品的起始病毒含量(表2)。
表2 不同感染時間各部位病毒含量/2 μL組織 DNA(Lg,n=3)
目前國內外開展了GPV在雛鵝和雛番鴨分布規(guī)律研究,但未見開展病毒在種鵝體內定植研究。有相關報道稱,小鵝瘟病毒可垂直傳播[2-3],小鵝瘟病毒只感染雛鵝,死亡率很高;種鵝是成年鵝,不表現(xiàn)臨床癥狀,但可攜帶病毒,并能排毒撒毒,污染周圍環(huán)境。檢測病毒的方法很多,包括免疫學檢測和分子生物學檢測,免疫學的方法有一定的誤差,更精確的檢測需要進入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熒光定量PCR是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常用和可靠的方法[4-6]。熒光定量PCR的方法很多,本實驗選擇Taq Man探針熒光定量PCR,Taq Man探針是一種核苷酸探針,探針長度在15~45 bp(最好是20~30 bp),在探針的 5’端帶有熒光物質——FAM,3’端帶有熒光淬滅物質——Eclipse。當探針與靶序列相交時,F(xiàn)AM和Eclipse接近,熒光基團被淬滅,沒有熒光信號,PCR反應到延伸階段時,聚合酶的外切酶活性將探針切開,F(xiàn)AM和Eclipse分開,F(xiàn)AM重新發(fā)出熒光信號,此信號被收集。Taq Man探針法所使用的引物和探針是針對一種核酸設計的,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并避免了普通PCR出現(xiàn)假陽性的可能。Taq Man探針法結果直觀、清晰,減少了普通PCR產(chǎn)物電泳觀察所帶來的危害和麻煩,同時具有穩(wěn)定性、可靠性和重復性。
通過檢測結果可以看出,人工感染成年種鵝24 h后,能夠在腸段、糞、心、肝、脾臟、腎臟、輸卵管和卵巢中檢測到病毒DNA,雖然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臨床癥狀,GPV可以通過皮下接種的方式進入機體,并在上述器官中增殖;在病毒感染72~168 h出現(xiàn)病毒感染的高峰期,并且在肝臟、脾臟、糞便、腸道和輸卵管中病毒含量持續(xù)較高水平,腸道中的含量最高;隨后,病毒的增殖明顯減少,病毒感染360 h后,減少最快的是在心臟和腎臟中,已經(jīng)檢測不到病毒的存在;在病毒感染720 h后,在腸道、輸卵管和卵巢中檢測不到GPV病毒DNA;在病毒感染15 d后,可在輸卵管和卵巢中檢測到微量的GPV,本實驗的實驗鵝為開產(chǎn)前15日的成年種鵝,在產(chǎn)蛋時,可能隨著卵巢和輸卵管將GPV帶到鵝蛋中,使小鵝瘟傳播。本研究為臨床更好地診斷和監(jiān)測小鵝瘟病毒提供了精密準確的手段,為合理使用小鵝瘟疫苗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1]董 浩,馬 磊,單曉楓,等.霍爾多巴吉白鵝小鵝瘟病毒的分離與鑒定[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0,46(10):49-50.
[2]薛 霜,獨軍政,高閃電,等.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研究進展及其在獸醫(yī)學中的應用[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0,8(12):69-73.
[3]畢建敏.鵝細小病毒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與應用及其VP3基因序列分析[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7,6(15):98-101.
[4]XU Qiu ying,PENG Sheng quan,LIU Yamin,et al.The Utilization of Fluorgenic Quantitative PCR in the Effects Evaluation of Hepatitis B Treatment by Herbal Medicine[J].NewHerbal Physic,2002,34(10):71-72.
[5]Bustin S A,Mueller R.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and Its Potential Use in Clinical Diagnosis[J].Clinical Science,2005,10(9):365-379.
[6]Huang Y,Kong D,Yang Y,et al.Real-time Quantitative Assay of Telomerase Activity Using the Duplex Scorpion Primer[J].Biotechnol Lett,2004,26(11):89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