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大偉
(福建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拉比卡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思想
寇大偉
(福建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介紹了生態(tài)社會主義第三代代表人物喬治·拉比卡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思想。即生態(tài)危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指出生態(tài)社會主義要消滅全球范圍內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維護社會正義,改變發(fā)達國家對不發(fā)達國家的生態(tài)殖民主義。實現生態(tài)社會主義的途徑是生態(tài)運動與工人運動的結合,而且只能通過革命才能解決,實現社會主義。
拉比卡;生態(tài)社會主義;思想
生態(tài)社會主義的發(fā)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70年代,以魯道夫·巴羅、亞當·沙夫為代表,其特點是“紅色綠化”。第二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以威廉·萊易斯、本·阿格爾和安德烈·高茲為代表,其特點是“紅綠交融”。第三階段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其特點是“綠色紅化”。喬治·拉比卡是生態(tài)社會主義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拉比卡生態(tài)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他認為《資本論》中第一次揭示了資本主義的邏輯,從而為我們認識生態(tài)危機的實質、根源及其解決辦法奠定了基礎。自然和人從來都是社會的,它們是社會中的人和自然。人本身不僅是自然的產物,同時,人的活動也能對自然產生影響,人的實踐活動改造著自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價值而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造成了人與自然的二元對立,勞動異化。只有消除這種異化,重新回到大自然之中,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發(fā)展。拉比卡在自己的著作中不只一次地申述馬克思主義是人類自身解放的理論,是無產階級改造世界的銳利武器。他認為最終能夠解決全球性經濟危機和生態(tài)危機的是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
拉比卡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夠救地球”的口號,這一口號的前提是資本主義是全球生態(tài)危機的最大根源。生態(tài)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唯生產力論”以及對虛假社會主義的批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歷史上起過巨大的進步作用,大機器生產推動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財富,極大地滿足了人類的物質需要,實現了經濟的繁榮。但是這種生產是以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價值為前提的,產生的邏輯結果必然導致“唯生產力論”。資本主義社會是為了獲得利潤,一切都可以買賣的社會,是在贏利的誘惑下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社會,它必然導致不平等、失業(yè)、貧困、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以及其他許多消極現象?!耙环矫?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現代世界有可能創(chuàng)造許多絕無僅有的奇跡;另一方面,也恰恰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造成了大規(guī)模暴力形式的野蠻現象,并在近半個世紀以來達到了它的史無前例的頂點?!盵1]
拉比卡認為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而是具有集權性質的社會,是虛假的社會主義,受它影響的東歐國家以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也具有同樣的性質。在這些國家中缺乏民主、自由與法治,事實證明,其存在的問題比資本主義國家更加嚴重?!疤K聯在社會主義初期創(chuàng)造了許多經濟奇跡。但最終也陷入‘唯生產論’。柏林墻倒塌后揭露出來的東方國家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的事實令人觸目驚心?!盵2]“斯大林主義統(tǒng)治了從繪畫到語言學的一切領域,哲學的發(fā)展停止了”[3]。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后,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遇到了危機,同時社會主義的危機使資本主義的危機相對削弱了,有人認為歷史終結了,未來的世界屬于資本主義,除此以外別無選擇,這顯然是不正確的。“柏林墻被推倒之后,馬克思主義并未完結,相反,這對馬克思主義來說,是一種解放。因為束縛馬克思主義的教條主義的桎梏被打碎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就可以得到自由的發(fā)展?!盵4]
拉比卡反對市場經濟同時也反對市場社會主義。他曾經說:在西方,除非存心不良,人們從長期的經驗中知道,市場等同于追逐最大限度的利潤,而且以生產和分配資料的私人占有為前提。拉比卡也把市場社會主義視為“唯生產力論”,他曾經說:現在我發(fā)現社會主義世界危機的一個重要基本因素,在于經濟上的挑戰(zhàn)。換句話說,就是轉向唯生產力論這樣一個制度。拉比卡認為轉向唯生產力論則意味著,市場社會主義具有與生態(tài)社會主義所批判的資本主義具有相同的因素。
198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文件中有這樣一組數據:1979年,僅4個工業(yè)化國家的總產出就占到了世界總產出的一半以上;1980年,工業(yè)化的市場經濟國家的人均產出達到10 660美元,但低收入國家的人均產出只有250美元,不到前者的1/40。2000年,科菲·安南曾說道:全世界大約有一半人每天靠著不足2美元勉強過活,而差不多有12億人還在為每天不足1美元而拼命。
由此可以看出,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是如何拉大的,富國越來越富,而窮國越來越窮。很大程度上發(fā)達國家的利益是以犧牲發(fā)展中國家的資源與環(huán)境來獲得的。拉比卡的觀點是生態(tài)社會主義要消滅全球范圍內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維護社會正義,批判發(fā)達國家對不發(fā)達國家的生態(tài)殖民主義。
民主是許多政治家和追求進步的現代公民所向往的,關于革命與民主的關系,在拉比卡的觀念中,革命是達到極致的民主,無產階級專政是最高層次的民主。因為有真正暴力的存在,民主的存在才有其必要性。這里,真正的暴力并不是國家機器的鎮(zhèn)壓以及流血犧牲,而是以疾病、饑餓、失業(yè)等方式存在的暴力,還有什么比不能保證維持人們生命的最基本的條件更殘忍與不可忍受的呢?
他認為,如今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暴力的世界。在兩次“世界級”的大戰(zhàn)中,數千萬人死亡,而在以后的無數次“地方性”戰(zhàn)爭中,例如在越南、阿爾及利亞、柬埔寨、朝鮮、伊朗和伊拉克、盧旺達、剛果等等,拉比卡認為除了這些明顯的暴力表現之外,還有不那么明顯的暴力。例如迫使數萬童工進行強制性的勞動,強制他們去打仗,甚至迫使女童工去賣淫。還有,現在電視臺為貓狗等寵物開設了電視頻道,而對于人民群眾卻連起碼的衛(wèi)生條件都無法滿足。以巴黎為例,富裕的16區(qū)所使用的水都比貧窮的20區(qū)使用的水干凈。人們本來可以治愈艾滋病的,或至少延緩其惡化發(fā)展,但藥物的壟斷使藥價居高不下,致使這種狀況無法改變,同時也阻礙了醫(yī)療研究的進步。這種狀況的代價是:死亡的人數超過了世界大戰(zhàn)死亡的總人數。由于勞動條件惡劣,全世界每天死亡5 000人,全年達到200萬人。總之,全球化把暴力變成它享有特權的表現:它首先打擊全球的被統(tǒng)治者和被剝削者,資本在勞動中制造了暴力。這是革命的回答[5]。
拉比卡認為,革命的道理、手段和目的就是民主。民主和革命是密切相連的,在歷史上和理論上都是不可分離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說:“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tǒng)治階級,爭得民主”[6]。民主是結束私有制的最好的武器。
拉比卡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資本主義國家的實際、當前生態(tài)運動的實踐相結合的產物,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拉比卡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思想是一次歷史性的創(chuàng)新,作為第三代生態(tài)社會主義的代表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思想。拉比卡之前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者斷言生態(tài)危機已經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的主要矛盾,生態(tài)危機取代了經濟危機,并進而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拉比卡認為,這一點是錯誤的。他指出生態(tài)危機不可能取代經濟危機,只要資本主義還存在,經濟危機就不會消失,生態(tài)危機和經濟危機一樣,是由資本主義的性質決定的。
拉比卡革命的思想否定了奧康納等人所倡導的改良型生態(tài)社會主義的思想。他認為,在現階段,對生態(tài)社會主義改良的思想已經不能夠克服生態(tài)危機,使其得到好轉,最實際的方法是革命,要徹底否定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剝削方式,通過工人階級為主導的階級聯合。與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者的無政府主義傾向不同,拉比卡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思想更傾向于科學社會主義。
拉比卡對資本主義進行了深入批判。當一些生態(tài)社會主義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無法解釋當代的生態(tài)危機,傾向于生態(tài)運動與無政府理論結合起來的時候,拉比卡堅信,生態(tài)社會主義應該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與指導來對抗資本主義。拉比卡對資本主義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歷史上起過巨大的進步作用,大機器生產推動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財富,極大地滿足了人類的物質需要,實現了經濟的繁榮。但是這種生產是以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價值為前提的,產生的邏輯結果必然導致“唯生產力論”。必然導致不平等、失業(yè)、貧困、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以及其他許多消極現象,這些都是暴力的表現形式。
拉比卡強調生態(tài)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制度,這確實不錯,但是消滅了資本主義制度真的能夠消除生態(tài)危機嗎?其實不盡然。我們不能保證在社會主義國家中不存在生態(tài)破壞現象,為了追求經濟的發(fā)展,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的事例屢見不鮮。社會主義國家引進的外資是不是對本國的環(huán)境產生了不良影響呢?是不是危害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環(huán)境利益呢?另外,社會主義國家的廉價出口是否也是以犧牲國內生態(tài)資源為代價的呢?
卡比拉沒有認識到,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正義的難度有多么大,在當今世界上,倡導公平正義固然彌足珍貴,但真正做到又是多么的不容易。在這一點上,拉比卡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思想帶有烏托邦色彩,但其理論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在拉比卡的概念里,革命與民主是可以劃等號的,革命是達到民主的手段,革命也是達到極致的民主,無產階級專政是最高層次的民主。然而“民主”一詞的含義是非常豐富的,如:古典民主理論、精英民主理論、多元民主理論、批判理性主義的民主理論,等等,他指的是哪種民主呢?顯然在這里籠統(tǒng)地說達到“民主”不免有些含義模糊。
[1] 高宣揚.法蘭西思想評論:第1卷[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5:36.
[2] 李其慶.法國學者拉比卡談“生態(tài)學社會主義”[J].國外理論動態(tài),1993(2):7.
[3] 黎靜.馬克思主義與今日法國社會[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1991(1):70.
[4] 俞吾金,陳學明.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新編[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673.
[5] 曾枝盛.國外學者對馬克思主義若干問題的最新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16-117.
[6]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
Labica’s Ecological Socialism Thought
KOU Dawei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Fujian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George Labica’s ecological socialism thought is introduced,who is the third generation representative of the ecological socialism.He believed that the root of ecology crisis is capitalism.Ecological socialism want to eliminate the inequality among the countries in the global scale,maintain the social justice and criticize ecological colonialism which the developed country to the developing country.He thought that the way to realize the ecological socialism is the union of ecology movement and the labor movement.Moreover,it can only be able to solve through revolution.
Labica;ecological socialism;thought
C 912.81
A
1008-9225(2011)02-0079-04
2010-11-17
寇大偉(1984-),女,河北滄州人,福建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張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