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全勝
(華東師范大學 哲學系,上海 200241)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人的本質學說初探
孫全勝
(華東師范大學 哲學系,上海 200241)
馬克思主義人學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人的本質”作為馬克思主義人學的一個重要范疇,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以及以后的諸多著作中都有論述,而且隨著馬克思思想的不斷成熟,其關于人的本質的學說也不斷完善。但《手稿》中關于人的本質的論述,可以說是整個馬克思主義人學的萌芽和起點。在《手稿》中,馬克思以實踐為出發(fā)點,將人的本質界定為“自由自覺的活動”,并對人的本質屬性做了具體闡述,最后論證了共產主義才是對人的本質的全面恢復和確證。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人的本質;共產主義
《手稿》中關于人的本質的論述,大大超越了黑格爾和費爾巴哈,馬克思運用勞動概念去解釋人的本質,把人的本質界定為自由自覺的活動,認為勞動是社會性的活動,是人的自我創(chuàng)造活動。正是勞動形成了人的本質的質的規(guī)定,同時形成了整個社會。他以實踐為出發(fā)點,從人的自然性、意識性和社會性三個方面,對人的本質作了論述。
(一)人是一種自然存在物
在《手稿》中,馬克思是從自然界與人的關系上來說明人的自然性的。馬克思說:“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賦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這些力量是作為稟賦和能力、作為情欲在他身上存在的;另一方面,作為自然的、有形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說,他的情欲的對象是作為不依賴于他的對象而在他之外存在著的;但這些對象是他的需要的對象;這是表現(xiàn)和證實他的本質力量必要的、重要的對象?!盵1]105在這里馬克思把人看做自然存在物,人是擁有各種自然力的人,同時又受到獨立于人而存在的外部自然的限制。這種限制,根植于人的內在本質之中,是人的本質規(guī)定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自然界為人類的生存提供生產和生活資料,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所必不可少的自然物質前提,人類要生存和發(fā)展就一刻也離不開自然界。馬克思指出,無機的自然界是人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創(chuàng)造。它是工人的勞動得以實現(xiàn)、工人的勞動在其中的活動、工人的勞動從中生產出和借以生產出自己的產品的材料?!盵1]53所以,馬克思認為“沒有自然界”,人類就”什么也不能創(chuàng)造”。人類正是在利用自然界提供的外部條件中不斷發(fā)展著,人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原料無一不來源于自然界,即使人類活動的對象和用來改造自然的勞動工具,都是來源于自然界的。
馬克思還說:“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lián)系,也就等于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lián)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盵1]57在這里,馬克思是說,作為自然存在的人是由于自然而成為有生命的東西的,自然作為人的無機的身體,是人的生命的一部分,人為了生存必須與自然相聯(lián)系,只有承認自然的先在性,人的生存和發(fā)展才是可能的。而在這一點上,人和動物都是一樣的,人并不特別。
(二)人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
馬克思認為,人不僅僅是類存在物,而且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因為人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把類——自身的類及其他物的類——當做自己的對象”[1]56。就是說,人作為一個有生命的類存在物,其類特性就在于這種生命活動是有意識的自由自覺的活動?,F(xiàn)實的人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物,是有意識、能思維的存在物,是有精神能力、精神生活的存在物,這就決定了人是一種與動物有著本質區(qū)別的存在物。馬克思指出:“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qū)別開來。正是由于這一點,人才是類存在物?;蛘哒f,正因為人是類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識的存在物,也就是說,他自己的生活對他是對象。僅僅由于這一點,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盵1]50動物的生命活動只是一種生存的本能,只能消極地適應環(huán)境,而人的實踐活動則與之有著原則的區(qū)別,因為人的活動具有自我意識性;人不僅存在,而且知道自己存在;人不僅自覺地認識自我,而且還有意識地支配自我的生活。正是這種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從自然界獨立出來,與自然相對,并把自然作為生命活動的對象。正是“通過實踐創(chuàng)造對象世界,改造無機界,人證明自己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1]57。
在馬克思看來,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物質生產,和作為動物的生命活動的生產之間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皠游镏皇前凑账鶎俚哪莻€物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則懂得按照任何一種尺度來進行生產,懂得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建造?!盵1]58人的實踐活動之所以是自由自覺的創(chuàng)造性的,是因為在實踐的過程中包含意識的作用在內,如果沒有對客體的意識和主體的自我意識,人和自然就不可能形成主客體關系,也就不會有自由自覺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顯然,實踐是實現(xiàn)理想、獲得自由的唯一途徑。然而,改造世界的前提是要先認識世界,首先要對未來的世界進行應然性的反思和把握,以形成科學的實踐觀念,這就要靠人的精神、意識和思想、理性的作用了。因此,“人不僅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說,是自為地存在著的存在物,因而是類的存在物?!盵1]107
(三)人是社會存在物
人不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會存在物。馬克思指出:“應當避免重新把社會當做抽象的東西同個人對立起來。個人是社會存在物?!盵1]84人的一切活動都是社會生活的表現(xiàn)和確證,社會就是一切個人活動的總和。作為一種社會存在物,每個人的存在都以別人的存在為前提,“社會性質是整個運動的普遍性質。”[1]83人處于社會之中,與社會發(fā)生了一定的關系,這種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相互生產,“正像社會本身生產作為人的人一樣,人也生產社會?!盵1]83這表明,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存在,離開了社會,個人就無法證明自己;反之,社會是由個人構成的,離開了每個個人,社會也就不復存在。在馬克思看來,人的生存方式同樣離不開社會,“活動和享受,無論就其內容或就其存在方式來說,都是社會的,是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盵1]83這就是說,活動和享受在內容和存在方式上都是社會的,具有社會性,人們直接感受到他們的活動和享受都是同他人一致的,是相互創(chuàng)造的,互為的,是直接為別人和社會的。
馬克思進一步指出,即使很少與別人直接交往的單個人的活動也是社會的,他說:“甚至當我從事科學之類的活動,即從事一種我只在很少情況下才能同別人進行直接聯(lián)系的活動的時候,我也是社會的,因為我是作為人活動的。不僅我的活動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來進行活動的語言——也是作為社會的產品給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也是社會的活動;因此,我從自身所做出的東西,是我從自身為社會做出的,并且意識到我自己是社會存在物?!盵1]83-84就是說,科學活動的材料是社會提供給我的,甚至用來交流的語言也是社會給予我的,而我本人的存在和生活也是社會生產的結果,是社會存在的表現(xiàn),所以,我的活動也必然是社會性的。由此可見,在社會之外的人是不存在的,人始終是社會的人,人的本質同社會的本質是不可分割的,社會的一定性質也就是社會的人的一定性質。
綜上所述,馬克思認為,人首先是一個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屬性,受自然界限制;但人不僅僅是自然存在物,還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作為有意識的存在物,人還具有能動性,能夠認識和改造自然。因此,人是受動和能動的統(tǒng)一,統(tǒng)一的基礎就是實踐。人作為自然存在物,其本質就在于實踐性。同時,人還是社會存在物,具有社會性。人的本質是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tǒng)一,即人的本質在于社會實踐性,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自由自覺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
馬克思認為,在私有制占統(tǒng)治地位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表現(xiàn)為異化,其現(xiàn)實性就是異己(即異化)的現(xiàn)實。這就是勞動的異化和自我的異化。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中,資本家取得了對工人這個特殊商品的使用權,人的勞動連同他的產品都是屬于資本家的?!肮と松a的越多,他能夠消費的越少;他創(chuàng)造價值越多,他自己越沒有價值、越低賤;工人的產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創(chuàng)造的對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蠻;勞動越有力量,工人越無力;勞動越機巧,工人越愚鈍,越成為自然界的奴隸?!盵1]53所以,工人在勞動中“不是獲得享受和滿足,而是感到壓抑和缺失”[2]。此時,工人的勞動并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僅僅成了維持生存的一種手段,這種勞動已經降低為動物的本能活動。馬克思指出:“對工人說來,勞動的外在性質,就表現(xiàn)在這種勞動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別人的;勞動不屬于他;他在勞動中也不屬于他自己,而是屬于別人。在宗教中,人的幻想、人的頭腦和人的心靈的自己活動對個人發(fā)生作用是不取決于他個人的,也就是說,是作為某種異己的活動,神靈的或魔鬼的活動的,同樣,工人的活動也不是他的自己的活動?!盵1]55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相互之間不是把別人、社會當做人、當做自身、當做目的,而只是把他們當做物、當做異己的對象,當做個人謀利的手段。人同人的關系,變成了人同異己的物的關系,人失去了活動的對象和源泉,生產出與自己相敵對的對象。總之,人的本質是以異化的形式存在的。
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私有制使人的本質異化的現(xiàn)實矛盾中,預見未來的科學共產主義社會中,人的本質將得到全面恢復和確證。他指出:“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復歸?!盵3]“共產主義實現(xiàn)人的本質的復歸,并不是恢復人類的原始狀態(tài)”[4],而是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馬克思認為,在共產主義社會中,揚棄了私有財產和人的異化關系,使人和自然界統(tǒng)一了起來,自然界真正成為人的基礎和對象,即人化的自然;同時人也獲得了全部自然界,獲得了活動的真正的基礎和對象,使自身得到了真正的實現(xiàn)。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異己關系得到根本改變,彼此協(xié)作,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互為對方存在,“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盵5]也只有在這時,才會真正實現(xiàn)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高度統(tǒng)一,人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才能充分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認識規(guī)律,利用規(guī)律,為人類造福。
總之,馬克思認為,在共產主義社會中,人和自然界都得到了真正的解放,勞動的異化、人自身的異化和私有財產的異化都將被揚棄,一切都真正社會化、對象化,只有在這時,個人才能得到全面自由的發(fā)展,人的本質才能得到全面恢復和確證。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鄭憶石.馬克思的哲學軌跡 [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66.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4]黃楠森.馬克思主義哲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5.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Econom ic and PhilosophicalM anuscripts of1844
SUN Quan2she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East China Nor mal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The theoryof human is an importantpartofMarxism,and“HumanNature”,as an important categoryofMarxist Theory of Human,has been discussed in theEconom ic and PhilosophicalM anuscripts of1844(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TheM anuscript)and laterworks.As theMarxis m continues to mature,its doctrine on human nature has also been improved.But the discussion on human nature inTheM anuscriptcan be seen as the bud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wholeMarxist Theory of Human.InTheM anuscript,with practice as the starting point,human nature is defined byMarx as“free conscious activity”,and attributes of human nature have been specifically expounded and finallyMarx proves communism is the full restoration and confirmation of human nature.
Econom ic and PhilosophicM anuscripts of1844;Marx;human nature;communism
A811
A
1001-7836(2011)05-0016-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5.006
2010-10-28
孫全勝 (1985-),男,山東臨沂人,2009級馬克思主義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